书城社科中华句典1
2839900000013

第13章 子篇(4)

【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出自《韩非子·亡征》。意思是:地方势力大于中央,下级的权力大于上面的,就会灭亡。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出自《韩非子·难四》。意思是:有过错但不改正,这是失败的根源。

墨子

【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出自《墨子·非攻中》。见:同“现”,显现。意思是:谋虑问题而无法得出结论时,就可以根据过去推知未来,从已经显现出来的推知尚且隐藏的事情。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出自《墨子·兼爱上》。亡:无。意思是:如果能使天下人彼此有爱,国与国之间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之间不互相侵扰,盗贼灭绝,君臣父子之间彼此孝敬,慈爱,如果这样,天下就安定了。

【志不强者智不达】出自《墨子·修身》。意思是: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比喻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出自《墨子·非命上》。意思是:有道义的人在上(执政),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出自《墨子·天志中》。意思是:君主做好事,上天能够奖赏他;君主做凶恶的事情,上天能够惩罚他。比喻天子是天之子,百姓是真正的天。天子,顺天则昌,逆天则亡。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出自《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具有仁德的人处理政事,一定是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情,革除对天下有害的事情。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出自《墨子·公孟》。意思是:从政的人,嘴上说的,一定要做到。比喻言出必果,身体力行。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出于《墨子·修身》。意思是:贫穷的时候最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清廉,富裕的时候最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讲求仁义。

【兼相爱,交相利】出自《墨子·兼爱下》。意思是:互相有爱,能够都得到利益。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出自《墨子·尚贤上》。意思是:重视爱护贤人,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出自《墨子·尚同下》。意思是:好人得到奖赏,坏人得到惩罚,国家必然会太平。

【赏不当贤,而罚不当暴,则是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沮矣】出自《墨子·尚贤》。劝:劝勉,鼓励。意思是:奖赏不给予有德有才的人,惩罚不对准凶暴的人,那么有德有才的人就得不到勉励,也不能打击凶暴之徒的气焰。

【少尝苦日苦,多尝苦日甘】出自《墨子·非攻上》。意思是:很少尝到苦味的人,一见苦就叫苦;而备尝苦味的人便不觉得苦。比喻只注重小是小非的人,必然忽略了大是大非。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出自《墨子·七患》。意思是:粮食是国家的宝贝;军队是国家的利爪。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出自《墨子·修身》。意思是:读书人虽然有书本知识,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行动。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出自《墨子·尚贤上》。意思是国家人才多,就能把国家治理得好。

【见毁,而反之身者也】出自《墨子·修身》。意思是:听见别人诋毁你,应当检查一下自己。

【江河之溢,非一水之源;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出自《墨子·亲士》。意思是:江河的水之所以浩浩荡荡,并非只由一个源头流出来的;无比珍贵的皮衣并非只由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所能制成的。比喻从事伟大的事业,要靠很多人才。

【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出自《墨子·贵义》。意思是:用世上所有的鸡蛋去碰石头,石头也会依然如故,不会被毁坏。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出自《墨子·非攻》。意思是:君子不以水为镜子,而以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以水为镜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人为镜,便会知道吉凶。

【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出自《墨子·尚同下》。意思是:一只眼睛不如两只眼睛看得明白;一只耳朵不如两只耳朵听得清楚。比喻国君应有贤臣辅佐。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出自《墨子,亲士》。归:同“馈”,赠送。意思是:给国君献上稀世珍宝,不如给国君推荐有才之士。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出自《墨子·亲士》。意思是:好的马难以驾御,但它却可以负重而远行。比喻优秀的人才虽然难以驾御,但却常常能干大事,因此对人才的优缺点要有正确的态度。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出自《墨子·修身》。阵:列阵。意思是:作战之中虽有阵列的讲究,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勇敢。

【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出自《墨子·非攻下》。意思是:频繁的进攻和讨伐,实在是天下最大的祸害呀。表现了墨子反对战争,想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思想。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出自《墨子·所染》。苍:青色。意思是:将丝放入青色的染料中,它就会变成青色,将丝放入黄色的染料中,它就会变成黄色。丝的颜色改变了,而染料的颜色也变了。比喻接受外界事物要慎重。

【不能治身,恶能治国】出自《墨子·公孟》。恶:怎么。意思是:不能修身的人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万事莫贵于义】出自《墨子·贵义》。意思是:天下所有的事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了。

商君书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出自《商君书·更法》。当:适合。因:依据。意思是:依据时代的特点而出台法令,针对社会的现实而制定礼仪。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出自《商君书·更法》。法:效法。故:旧传统。循:遵从。意思是:如果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仿效旧的传统;如果能够使人民受益,就不必遵守旧的礼制。

【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出自《商君书·慎法》。意思是:对我所喜爱的人公正不徇私不阿附,对我所憎恶的人不去陷害他,爱与厌恶都以正直相待,就能把事情管理好。

【出一令可以止横议,杀一犯可以儆百众】出自《商君书·赏刑》。横议:肆意议论。意思是:发出一个号令可以制止肆意的议论,严惩一个罪犯可以警戒一百人不敢轻易犯罪。

【蠹众则木折;隙大则墙坏】出自《商君书·修权》。意思是:蛀虫多了,树木就会折断;缝隙大了,墙壁就会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严重了,就会出现危险。

【善治者,使跖可信;不能治者,使伯夷可疑】出自《商君书·画策》。跖:传为春秋时齐国大盗。伯夷:商代贤人。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能使跖那样的人变成可信任;不会治理国家的人,能使伯夷那样的人变得可疑。

【赏厚而信,刑重而必】出自《商君书·修权》。意思是:奖赏丰厚但必须有信用,刑法规定严厉但一定要实行。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出自《商君书·更法》。意思是:拘泥于旧礼的人,是不能和他商讨大事的:受制于旧法的人,是不能和他议论变革的。

【事不中法,不为也】出自《商君书·君臣》。中:适合。意思是:事情不适合法度,就不要去干。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出自《商君书》。意思是:能够得到人心的人就会兴旺发达,而失掉人心的人就会垮台失败。

【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出自《商君书·垦令》。过举:错误的行为。匿:隐瞒。意思是:做官的人不隐瞒错误的行为,那么在其中间,就不会有奸邪之人了。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出自《商君书·更法》。意思是: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轻易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轻易改变器具。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出自《商君书·更法》。道:方法。便:便利。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过去。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一】出自《商君书·农战》。廪:粮仓。偷:马虎,疏忽。淫:过度。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即使粮仓已满,也不会疏忽农业生产;国家再强大,人口再多,也不会让空谈泛滥,这样老百姓就会朴实专一了。

【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出自《商君书·去强》。宿:隔夜。意思是:政务能在当日处理完的,可以称王天下;能在当晚处理完的,能使国家强大;要等到第二天才处理完的,国家就会削弱。

【不以私害法,则治】出自《商君书·修劝》。意思是:不因为自己的私利而损害法律,国家就能治理得好。

【地诚任,不患不财】出自《商君书·错法》。诚:真正。意思是:土地被真正利用起来,就不怕没有财源。

【技艺之士资在于手】出自《商君书·算地》。手:技术,手艺。意思是:对于手工业者来说,他们的资本就在于他们手中的技艺。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出自《商君书·画策》。意思是:用战争来制止战争,就算发动战争也是可以的。说明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可取的。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出自《商君书·战法》。意思是:打了胜仗不骄傲,打了败仗也不气馁。成语“胜不骄,败不馁”即由此而来。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出自《商君书·更法》。曲学:邪曲古怪、见识不广的学究。意思是:住在穷辟的小巷的人们总是爱少见多怪,而那些邪曲古怪,又见识不广的学究往往喜欢无谓的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