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2840800000013

第13章 历史及宗教(3)

1914年至1918年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并于7月28日向塞宣战。俄国为支持塞尔维亚于30日宣布总动员。8月1日及3日德军以此为借口先后向俄、法宣战。4日,英国对德宣战。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1918年3月至7月,德国在西线发动4次攻势全部受挫。8月,协约国全线反攻,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退出战争,11月3日奥匈帝国宣布投降。同时德国爆发革命,君主政体被推翻。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同协约国军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导致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欧洲各国却走向了衰落。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会议操纵在美、英、法的政府首脑中。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又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分别签订了合约。《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渭的“凡尔赛体系”,由此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的新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人民和反***国家反对德、意、日轴心国的反***战争。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同一年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1938年至1939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反***盟国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会议确定占领德国的政治原则是:非****化、民主化和肃清**主义,逮捕并审判战犯;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发展和平经济;苏、美、英向德国所提赔偿要求,将以德国境内的物资来满足;划定波兰的国界。会议还达成了对意、罗、保、匈、芬政策的协议。会议还签署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等文件,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冷战

二战后以苏、美为首的东、西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对抗争夺。“冷战”一词是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最早提出的。冷战从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发出信号、杜鲁门主义出笼兴起到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第二次首脑会议宣告结束,持续时间达40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万隆会议

又称亚非会议。亚非独立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条件下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市开幕,有29个国家340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中国总理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获得普遍接受的情况下,万隆会议排除外界干扰,圆满结束。万隆会议增进了亚非国家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自信心,推动了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同时它表明亚非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已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并向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发起冲击。

马歇尔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计划原定期限5年(1948~1952),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一幕,是美国垄断资本利用援助拉拢西欧盟国,抗衡苏联,争夺西欧市场的重要手段,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水门事件

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的一件政治丑闻,因事发于华盛顿水门大厦而得名。在1972年总统竞选中,共和党的总统竞选委员会为了刺探民主党人的竞选策略和选举活动情报,于6月17日潜入民主党设在水门大厦的总部偷拍文件并安装窃听装置,被警卫人员发现,当场拘留。1974年3月,调查委员会裁定尼克松参与了掩盖白宫官员卷入非法进入民主党总部的水门事件真相的阴谋。7月30日,司法委员会以27票比11票通过弹劾总统案,罪名是掩盖水门事件、滥用职权和拒绝接受调查委员会的传票。8月8日,为避免遭众议院弹劾,尼克松正式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

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以太空为基地的战略防御计划。1984年初,美国国防部正式向国会提出“星际战争防务计划”,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于1993年5月13日宣布中止计划的实施,但10年中已耗资320亿美元。星球大战计划是美苏战后40多年军备竞赛的产物,是美国为了确立自己对苏联的全面军事优势而采取的战略。由于这一计划耗资巨大,不仅加剧了美苏军备竞赛,也增加了双方的经济负担。

不结盟运动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运动和组织。1956年7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会晤,发表联合声明,主张各国之间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加入军事集团。不久,苏加诺和恩克鲁玛也签署了这份联合声明。1960年9月,5人趁联合国大会之机再次会晤,酝酿发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6月,在开罗召开了筹备会议,9月,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不结盟运动宣告正式形成。截至1994年,不结盟运动共有109个成员国,覆盖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二的国家和二分之一的人口。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并从根本上冲击着两极关系格局。

两伊战争

1980年至1988年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边界战争。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兵伊朗,迅速占领伊朗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两伊战争爆发。战争导致了海湾地区局势的紧张。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要求两伊立即停战谈判的598号决议,伊拉克立即表示同意。伊朗于1988年7月18日正式宣布接受。8月20日,两伊停火,战争结束。由于军费开支巨大,双方都变成了债务国。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出兵打击伊拉克的战争。1990年8月2日清晨,伊拉克突然出动10万大军,在350辆坦克的掩护下,大举入侵科威特,迅速占领了科威特市。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出动大批飞机对伊拉克进行空袭。2月24日,多国部队发动代号为“沙漠军刀”的陆、海、空立体式的地面进攻,很快便解放了科威特。27日,伊拉克政府致函安理会,宣布接受安理会有关伊科冲突的全部决议。28日上午,多国部队中止战争,海湾战争结束。4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87号决议。海湾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与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之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具有全球影响、参战国家最多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它对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早晨,恐怖分子劫持了两架民航客机,先后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北楼和南楼,世贸中心大楼随后轰然坍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稍后又有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在华盛顿撞向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一角。此外,还有一架民航客机被劫持后,在飞往华盛顿的途中,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四架飞机上的乘客全部遇难。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就是美国“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