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数据在中国
2841100000002

第2章 序

大数据在中国

这本书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大数据”?大数据的英文表达是BigData,意思是“海量数据”。数据的规模大到了已经无法用当前的技术和工具来处理,那就必须突破瓶颈,从而产生数据革命。对数据的处理包括很多方面,有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分析、预测和输送等等。

大数据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数据如同人体的血液,大数据则是整个人体系统与血液有关的部分。最早涉及这个概念的是天文学和基因学领域,因为这两个学科非常依赖对数据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因为电脑实现了数据的“数字化”,让它们像数字一样容易储存,互联网则实现了数据的“网络化”,让它们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快速地传输。

从此,大数据才真正拥有了无穷的生命力。互联网的技术不断发展,渗透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加上移动网络、物联网与其他各种联网设备的出现与普及,一个必然产生的现象就是数据的迅速增长。有90%的数据是互联网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它以指数级的速度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增加,从海量至于无穷大,世界正被数据淹没。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数据从量变开始质变,并且体现在多个方面,触发蝴蝶效应,推动其他领域的变化。

第一,催发数据性思维。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这首先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推动产业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因为思维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历来的商业变革,其发端都不是某种技术,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产生需求,需求推动技术。人们有了新的思考,有了新的视野,才开始低头审视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的商业理念,去思索和创新商业逻辑,研究更实用、先进和高效的模式。反之,如果人们不能与时俱进,吸收并且创造顺应潮流的新思维,再通过新思维去重新组织资源,建立架构和制定策略,那么貌似强大的体量反而会变成继续前进的累赘--就像19世纪的清帝国。

这种通过新思维来颠覆旧秩序的案例,不仅发生在国家的竞争之间,还在信息技术领域频繁上演。它总是最先由信息与技术的新思维起步,然后渗透到传统领域,继而蔓延到全社会,改变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人。

相关案例到处都是,比如黑莓、摩托罗拉、诺基亚、柯达、雅虎等公司,比如华为、联想、中兴、百度、360、中国移动以及它们的竞争对手--谷歌、思科、微软、三星、西门子等。

数据性思维表现在:

1.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随机抽样;

2.并不过于追求精确性,而是重视数据的复杂性;

3.更多挖掘数据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虽然对于后两条在不同的领域存在争议,在不同的需求面前也存在侧重点的区别,但就数据性思维而言,这三条特征足以让我们的世界天翻地覆。当然,许多超级巨头的没落也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数据性思维--原因总是很复杂,但它们归根结底总是倒在自己的思维上。它们被新的思维超越,并且彻底击倒;如果不奋起直追,就会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

昔日巨人在感慨自己未及早行一步,追赶者在叹息何处寻觅超级思维人才。而在今天,数据性思维就是最新的智慧,虽然它的威力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导致巨头轰然倒下的地步。不过,需要警告的是,如果你今天不给予它足够的重视,在下一拨没落帝国的名单中,你的名字将会赫然在列,成为失败者中的一员。哪怕你现在风光无限,在被超越和打败的时候,也会无能为力。

第二,产出“数据资产”。思维充分展示了它的力量,而在大数据时代,另一个变化是数据成为一种资产并被产出。这是因为,当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数据来提高预测分析精度时,就必须制造更多的便宜、方便和自动的数据工具,收集、加工或生产数据。就像你住的房间越大,需要的佣人就越多,他们的工作量就越大,而你的需求是佣人最好不犯错误,干活越快越好,越多越好,给你提供完美的生活。

这些工具包括什么呢?上网时我们使用的浏览器、软件、窗口和后门工具,它们会记下你的各种个人信息数据;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GPS导航器、智能手表或其他数码产品,时刻都在产生数据;还有路由器、智能玩具甚至电视机、冰箱等,如果它们联入网络,在为你服务的同时,也在产出无数的数据。

当你和女朋友出去购物时,你需要刷卡、移动上网,那么超市收银的刷卡器、路由器、无线WLAN和3G网络、银行ATM以及监控摄像头,都在收集和产生与你有关的数据。

除非你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扔掉手机、电脑、固定电话和所有的银行卡,也不出门购物,变成彻头彻尾的隐居者,从这个世界消失,否则你时刻都是一个产生数据的源头,并被接入一个无限大的数据互联网。全世界几十亿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生产工厂,提供了几乎无法计量的数据资产。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种资产呢?因为数据在互联网领域意味着流量,而流量就代表着财富。流量拿来变现,可以是广告,可以是游戏,也可以应用于电子商务。拥有这些数据的人或企业,就能由此获得巨大的利益。这时,商机就产生了。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开启之前,意识到数据的资产价值的公司就已开始布局。它们早就盯上了数据生产的源头--消费者,通过出售数据工具来把人们接入互联网,获得人们的数据流量。

第三,数据资产可以变现。虽然在事实上,任何资产都是可以变现的,但没有哪种资产的价值可以超过“数据”。我们拥有了数据资产,就必须通过分析来挖掘它有多少价值,通过预测来确定价值的方向,通过整理来划分价值的类型,最后再“变现”为用户价值、股东价值乃至全社会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环节就是预测--这也是大数据分析的目的。数据是海量的,也是复杂的;数据无孔不入,无所不至,怎样采取实用技术来进行划分?如何通过数学建模来从数据中整理价值走向,建立价值链?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预测事态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制订相应计划,采取合理措施。

这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像流行病、股价、经济走势的预测。当预测可行并成为一种机制时,人们就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通过适当的干预,来引导事情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例如,针对用户的个人喜好和对消费能力的统计,电商网站向他们推荐不同的商品,引导他们多消费。游戏公司会在游戏运行过程中对玩家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针对不同玩家的计费点和关卡难度,也对玩家的消费欲望和能力进行分析,最大化地从玩家身上获得收入。现在所有的网络公司都已拥有了“精准营销”的能力,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向不同的用户展现不同的广告(个性化广告),以此来提高广告收入,也帮助自己的广告用户提高产品销量。

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证明了数据资产的价值,以及价值的可塑性。它也是一个巨大而完善的产业链,它的分析、预测和控制技术,亦广泛地应用于其他行业,对我们个体的生活、工作和思维的提高都有不可估量的帮助。

本书抛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大数据非常热,但如何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广泛实用的利器而不是阶段性的泡沫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大数据正在逼近和包围我们,因为现在人人都在讨论,企业在探讨,政府也在研究,新闻铺天盖地,理论遍地开花。数据也在不停地产生,个人、企业、政府机构、互联网,都在产生数据。各式各样的数据正在冲击我们,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和“身在庐山”的感觉,难免感到迷茫与困惑。

我们究竟应该从大数据中挖掘到什么?企业和组织怎样通过大数据完成蜕变和转型?大数据技术应该怎样实用化、有效化,让它适用于每一个人?这些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想实现这些具体的目标,我们必须先破除障碍。障碍既是技术上的,又是心态和认知上的。技术障碍最容易攻克,心态和认识上的障碍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从国内这几年大数据发展的现状来看,人们从数据中已经发现了新的价值,在技术层面也已经做足了准备,但之所以大数据市场还未能大规模地启动(除少数几家公司外),原因在于心态、认知的滞后和旧观念的羁绊。

上海一家IT公司的经理朱先生拿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举例。不久前,朱先生开车在路上行驶,被一辆摩托车剐蹭了,由于肇事者拒不认账,朱先生只好请求有关的交管机构调取马路上的监控视频,希望对这场事故责任有准确的认定。这当然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他得到的答复是:“你的请求是可以的,不过需要将你的汽车押在交管部门15天,相关数据也要在15天后才能调取出来。”

朱先生很苦恼:“明明一件很容易、很迅速就可办到的事,为何弄成这样?”

这就是观念或心态的问题。我们知道,即便在中国一个较小的县城,马路上和关键的区域也都装上了摄像头;在大的城市比如北、上、广、深,传感器早已经星罗棋布,到处都是。收集和记录视频是一件信手拈来的易事,这些数据也具备了为社会、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可行性。同时,现在的大数据技术也已经完全可以高效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事实往往相反,人们依然无法从中获益,有的机构最在乎的是自己拥有多少权限,而不是提供多少服务。当然,相关的机构也对此有怨言,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和无奈之处。原因就在于人们服务意识的缺乏,以及旧的思维和心态的顽固影响,这便构成了一个牢固的阻力场,让每个人深陷其中,都想出来,但又都拔不动腿。

大数据不仅应用空间广泛,也有巨大的需求空间。不论在医疗、交通、航空、电力、电信、金融、城市管理等公众服务领域,还是在制造业、创新行业等各式各样的企业当中,都存在从数据中发现新价值,提供更个性化、更有价值的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技术,但还没有准备好观念和意识。现在中国正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虽然智能电表安装很快,但后端的数据整合远远跟不上,导致用户虽已装上了智能电表,但得不到应有的服务。比如当电表只剩下最后几十度电时,都无法获得短信提醒服务。这和朱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观念需要改变。大数据方兴未艾,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推动我们的产业升级、社会转型和企业转型。我们要想从中获益更多,就需要全民参与、全民破冰、全民转变观念。只有这样,数据才会成为我们的“新能源”,而非“烫手山芋”。只有首先破除这些障碍,大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才真正具有无限广阔的应用空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要想成功破冰,更新旧的观念,我们必须从内部数据和内部问题切入。只空喊口号、形而上地研究似是而非的问题是起不到多少实际作用的。在不同目标、不同状态下的企业、部门和个人,其实都可以开启自己的大数据之旅,从大数据中挖掘到更多价值,但一定要脚踏实地,拒绝空谈,从实际出发,从小处做起,从细节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从现有的数据入手、以拥抱客户为核心任务、以解决内部问题为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切实地推动我们的大数据发展,成功开启破冰之旅。比如公交系统,在整合了各种公交平台的信息体系后,将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的出行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人们就可以用手机实时地查询正在等待的公交车还有几分钟到达,确认实时的路况和交通拥堵信息,灵活选择自己的出行工具和路线。

当前,大数据对于企业与机构的显著应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在前端发现更多的商机,对客户实现全方位的关照,挖掘和拓展更大的增值空间;二是管控风险、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有一位在电信公司任职的项目经理对我说:“现在电信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也将饱和,怎样快速地掌控市场和用户的动向,制定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就成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我们在采用新的大数据方案之后,直接提升了服务速度和个性化的服务效率,数据中心的反馈时间从原来的两周缩短到现在的不到两天。这样一来,我们的客户经理就能够实时获取大量信息,更有效地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占领服务客户需求的先机。”

这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成长,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前提下破除障碍。对大数据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尤其对企业来说,首先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制定战略规划和自己的大数据蓝图。其次是根据自己的业务优先级,建立数据分析体系,逐步提升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最后就是定制可量化的指标,获得投资回报率。

从目前的大数据实践来看,我们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现有数据的整合、挖掘,进而去提升客户端的应用价值和带动企业的效率。如果想让数据革命真正变成席卷全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新的生产力,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对中国而言,一个伟大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赵伟2014年元月10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