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2844900000013

第13章 威武二哥朱厚照(1)

只拿五毛钱的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非同寻常的一天,大明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朱佑樘驾崩了。这件事,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王阳明在京城这几年除了讲学,闲来无事,先让他歇一会儿,关注下帝国威武二哥闪亮登场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恭俭有制,勤政爱民的朱佑樘,古今皇帝中唯一只娶一位老婆的帝王,临终前,他叫来三位内阁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托孤:“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诸位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说完撒手人寰,终年三十六岁。

从此帝国“人治时代”结束了,伟大的“神治时代”来临,从这以后上台的皇帝个个神叨叨的,一个比一个邪乎。朱佑樘只有一位张氏老婆,孩子不多,只活了朱厚照一根独苗。五月十八日,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照继皇帝位,年号正德。传说这是最能闹的一位皇帝,有中兴之主的天赋,可惜没用到正地方,所以“荒淫无耻、昏庸朝政、朝纲紊乱、民不聊生”等诸多帽子扣在他头上,成为后世帝王警戒之典范。然而,朱厚照却有着惊人的一面。

有这么个小故事:有个孩子,大家都说他傻。同时给他1块钱和5毛钱,他永远拿5毛钱。有人不信,做了个实验,那孩子果然选择了5毛钱,众人哈哈大笑,孩子果然傻啊!此后经常有人拿钱戏耍那个很二的孩子。有人就不理解了,通过观察发现这孩子智商并不低,完全能够分清楚1块和5毛,知道仨多俩少。于是就问他为何不拿1块钱呢?孩子说:“假如我拿了1块钱,你认为那些大人以后还会玩这种给我5毛钱的游戏吗?”

朱厚照就是那个看似很傻的孩子,人们习惯管这样的孩子叫“二哥”。孔子他老人家编著《春秋》一书,记载鲁国历史,本是历史著作,但文辞或褒贬嘲讽或曲意回护,这就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春秋笔法”。臧否事物,褒贬不一,个人主观性倾向愈发严重,以至于影响到了文史作品。中国的文学形象通常脸谱化,学术称之为“扁平性格,且过分夸张”。好人是好人,坏人是坏人,一眼便能区分开来,缺乏人性的复杂多面性。这种写作方式会把一种文学形象刻画到极致,形象经典,使读者印象深刻。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好勇斗狠,机智果敢,打不过就托关系找人。细读《西游记》你会发现,其实它是一部官场小说,讲述了作者的仕途经历。再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像这种白面奸雄专门欺负刘备那个老实人,不能干任何有益人民的好事。小时候,我们看过《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抗战影片,那里面的人物形象一目了然,地下党通常长得浓眉大眼,汉奸特务全都贼眉鼠眼。久而久之,这种笔法形成了文史作品的单一片面表达方式,缺乏人性具体展现。英明的,使劲伟大;忠臣的,变态忠贞;奸臣的,往死里祸害群众,即便有“好人好事”,也会被弱化,甚至删除。朱厚照是典型的例子,他喜欢玩,除了当皇帝外,你让他干啥都行。一个再坏的人亦有值得称道之处,何况朱厚照生于帝王家,受的是中国最高水平教育,经常在宫里晃悠,耳濡目染,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是弱智白痴,除非像宋代皇帝有遗传精神病。朱厚照形象被扭曲还有一个重要观念原因——重武轻文。撇开历史,此完全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得出。明代军制是文臣领兵、宦官监军、武将作战,这种分配代表了三方利益集团,文官集团、皇权、武官集团。要知道大明虽然姓朱,但管理江山的一直是文官集团。明代虽不像宋王朝重文抑武那么严重,可是重文轻武的观念一直存在。王阳明在《陈言边务疏》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造成此种现象的不是武人没血性,而是制度问题。老王留个心眼,没有言明罢了。朱厚照崇尚武力,骨子里流着老朱家的血性,这种尚武精神使他重用江彬、许泰、钱宁等武将,在他统治时期武将地位与日俱增,超出了文官地位,狠狠地欺负那些书呆子们。但是,任凭武将多么嚣张,历史终究由文官手中的笔来书写,不是用武官大刀砍出来的。撰写历史的是文官,他们自然要褒扬文官的价值,贬低武官的作用。朱厚照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加上确有荒诞事迹,自然免不了口诛笔伐。搞死搞臭搞到底,历来是文官们的杀手锏。

书归正传,且说朱二哥鲜为人知的传奇。朱厚照的父母是模范夫妻,他爹勤政,感情专一,生下了四个孩子。他是老大,两岁立为皇储,次子朱厚炜,不幸夭折了,还有两个小公主也挂了。朱厚照小时候长得那叫一个冰清玉洁,有帝王风范,玩到八岁,大臣上奏请皇太子出阁读书,接受皇家高等教育。朱厚照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今天讲的课明天他能倒背如流,他提出的问题异常尖锐,经常能难住老师。几天的工夫把宫廷繁冗的礼节全部记住。孝宗朱佑樘有几次视察学业,朱厚照竟率领所有侍从官员趋走迎送,娴于礼节,俨然一代明君的范儿。这就是朱厚照聪明过人之处,给父亲和大臣做个表率,让他们放心,之后才能干他喜欢的事。

孩子好动,朱厚照也不例外,相比之乎者也,他更喜欢骑马射箭。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曾有过梦想,比如六零年代的人希望能成为**、七零年代的人希望能成为王进喜、八零年代的希望能成为郭靖、九零年代的希望能成为李宇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朱厚照也有。他每次拉弓射箭时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征战沙场,成为霍去病马伏波那样伟大的将军。当然,正德十二年他实现了这个理想,重创蒙古小王子部。染上这种“恶习”后,他自然没那么多精力放在学业上,好比,体育运动强的学生,文化课通常垫底。朱厚照遮遮掩掩地玩到十五岁,突然有一天,他爹死了,他接到了一个比读书更可怕的任务——做皇帝。

多少人梦想做皇帝,可对朱厚照来说那是一种折磨,他心里有阴影,他爹朱佑樘是被活活累死的。此外,以十五岁继承大统,虽按照明朝人均寿命,十五岁已是成年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十五岁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鲁索说“青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正解。青少年心理的明显特点是容易情绪化、情感强烈、两极分化。要么特别乖特别聪明,要么特别叛逆,特别不服天朝管,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十五岁的王阳明,不一样离家出走了吗?何况朱厚照是帝国最高统治者。

上台伊始,朱厚照先后干了几件大事,显示出了他惊人的政治天赋。首先,大赦天下、葬父自不用说了,这是好几千年留下来的惯例,让天下子民感受到新任领导的仁德。其次,弘治十八年八月,尊明宪宗王皇后为太皇太后,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尊重人伦秩序。再次,正德元年,祭天、尊孔、赈灾、减负等。最主要的是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预机务,参与政务裁夺,江湖人称“八虎”。

刘瑾等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完全是朱厚照的意思,换了谁只要站在新君这一边,同样能够发迹。于情于理,八虎都会崛起。一点不新鲜,人之常情。古训有云“亲贤臣,远小人”,皇帝之所以喜欢与“小人”在一起,是因为这帮人能把皇帝伺候舒服了,哪个领导愿意终日面对没笑模样的死人脸。成功人士通常会拉难兄难弟一把,中国乃人情社会,人情大于法。从政治方面考量,历代皇权与相权冲突的例子屡见不鲜,明朝太祖皇帝废除了宰相,但有了后来的内阁,换汤不换药,文官集团照样强大无比。皇帝以一己之力无法与文官集团对抗,所以拉过来宦官。朱元璋明令禁止“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世的王振、曹吉祥、汪直、梁芳、刘瑾、魏忠贤狠狠地抽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就好像清代禁止后宫干政,不照样出了慈禧。朱厚照所处情况就是这样的,老臣强大,新君弱,皇权严重受到威胁,所以他迅速提拔了八虎。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在所难免。

朱厚照的闪光人生

朱厚照刚上任,阁臣的奏疏上来了,文官集团代言人内阁首辅刘健上疏,摆出一副“天下兴亡皇帝有责”的嘴脸,直言不讳,列举新领导五大罪状,每一条看起来都那么触目惊心。

这五大罪状分别是:

一、皇帝单骑出宫,不带随从(关心皇帝安全,靠谱)。二、皇帝在宫内乱转(皇宫是他家啊,不在家里转,难道去火葬场)。

三、皇帝去北海划船游玩(谁周末不出去散散心)。四、皇帝喜欢打猎(同上)。五、皇帝乱吃零食(管得太宽了)。

少年天子朱厚照看到这封毫无营养的奏疏,心里作何感想?尤其最后一条,先帝活着时候尚管得不宽,你算老几?如果他拍案而起,撕毁奏疏,那么他就不是朱厚照。这封奏疏意义非比寻常,如同投石问路,试探下新君的反应,同时给他来个下马威,告诉他你爹健在的时候都得任凭摆布,何况你个好动的小崽子。文官厉害之处在于他打着各种“江山社稷”的政治旗号,力压皇权,使你无法反驳,骂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朱厚照虽然心里有气,表面上装作一团和气。翻开刘健的履历看一看,四朝元老,托孤重臣,面对这么吓人的资历,即便有气也得忍着。朱厚照不能翻脸,机会不成熟,只有等待,等待他们厮杀那一天的到来。朱厚照拿出他憨厚的面孔答应了大臣们,转过身来加紧提拔巩固自己的团队。刘瑾掌司礼监、丘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魏彬督三千营,各据要地,严阵以待。

渐渐地朝臣们发现朱厚照依旧故我,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把他们的“忠言”当成屁给放了。这还了得,对文官集团来说那是莫大的耻辱。他们的确值得骄傲,仕宦一辈子,经过血雨腥风,什么场面没见过,焉能在朱厚照这个孩子面前阴沟翻船。带着这种情结,阁臣继续上书,诸如兵部尚书刘大夏、吏部尚书马文升等规劝皇帝,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人间正道是沧桑。

朱厚照的反应与原来相同,答应得可好听了,一转身忘了,该干吗干吗去。朱厚照拿出游戏的心态与阁老们展开周旋,阁老们居然一时适应不了朱厚照的玩法。皇帝的表现令阁臣们大失所望,马文升、刘大夏都干过兵部尚书,两个老同志岁数大,脾气倔犟,一看皇帝这个鸟样,想起孔子那句“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辞职书无怨无悔地递了上去。朱厚照迅速批复——同意!原本辞职是假,而是以退为进的一种要挟手段,没想到假戏真做。两位大臣无比郁闷地收拾行囊,走人。

按照惯性思维,很多人栽在了这个上面,比如内阁首辅刘健。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政治天赋,尤其喜欢游手好闲的朱厚照,怎么能有这么犀利的反击手腕?刘健等人分析来分析去,背后人物愈发清晰——刘瑾等八虎。如果不是他们支招,皇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智商。刘健分析透彻,直接找到了目标,也没废话,发动文官集团,集体弹劾八虎。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户部尚书韩文帅带头上《代劾宦官状疏》,李梦阳代笔写的,文采斐然,请诛乱政内臣刘瑾等八人。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全体文官表示一致赞同。朱厚照没同意,再上疏,还没同意。“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气得内阁三位老家伙七窍生烟,辞职!辞职!坚决辞职!

朱厚照批复,刘健、谢迁离职,李东阳留下。文官集团与新君团队的斗争最后结果,朱厚照赢了!他是这次斗争的策划者、直接参与者,最后的胜利者。

朱厚照一直被人忽略,他上台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托孤重臣,实力强大。三番两次上疏,先温言细语,后来直接就骂皇帝王八蛋,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他一旦受到限制,无力分身,悠哉的生活也只能憧憬膜拜了。那么想要与强大的文官集团斗争,只有建立自己的党羽。学习已是痛苦之事,现在当了皇帝貌似还没有上学时潇洒自在。该怎么削弱文官集团的力量?聪明绝顶的朱厚照想到了——让两股政治力量互掐!

第二,新君上任,被人轻视,所以树立威信,迫不及待。两股力量互掐,掐来掐去,总要有人出来调停,那个人是谁?毋庸置疑,自然是朱二哥。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说朱厚照是接班的班主任,八虎是他的邻家发小,总在一起玩,关系非常融洽,但学习都不好。而阁臣们是一群尖子生,经常在某某竞赛中拿名次,能为升学率做出很大贡献。小朱老师当班主任这时候,没有竞赛,貌似也未考虑到升学问题,他只想如何提高自己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树立权威。小朱老师有先天残疾,因为接他爹的班,人微言轻,学生中随便叫出一个都比他岁数大,比他有水平,怎么才能教导这帮学生呢?问题很棘手。

上任伊始,小朱老师的一系列举动,旨在尊重文化人,与诸位同学搞好关系,同时提拔了那八个发小,当个体育委员啊、生活委员什么的,悉数渗透班务当中。开班会时,他们也参与。这样一来,班长刘健、副班长谢迁、学习委员李东阳等尖子生不乐意了,于是班级的两股势力相互摩擦,继而掐架。打得头破血流,狼烟四起……最后总得有个结果,总得有个人来评判,老班主任朱佑樘已经去了,只能去找新班主任裁夺。小朱老师在给他们调停矛盾时,地位不断升高,久而久之,他成了平衡双方的关键力量,不知不觉间树立了权威。

小朱老师的最终裁夺也值得注意,他把刘健、谢迁、刘大夏、马文升等炸刺儿的学生开除学籍,削弱了文官集团的力量。留住了李东阳、杨廷和等尖子生,一是为了确保升学率和竞赛中拿名次,二是保持尖子生的力量,以此掣肘他那些发小们。朱厚照没有开除所有尖子生,这一做法,可见其别有用意。

这就是朱厚照的过人之处,这一年他只有十六岁。十六岁是少年,但已经不是孩子了,少年嘉靖照样弄掉了四朝元老杨廷和,十六岁的康熙照样灭了鳌拜。刘健、谢迁等人致仕,由于人缘好,作风硬朗正直,是众多文官们的楷模。

大家纷纷上书,挽留他们,第一批上书的有艾洪、吕、刘等人,收拾了人家的领袖自然要激起文官的反抗。聪明的朱厚照以玩乐为由躲得远远的,一副被蒙在鼓里的样子,全权交给刘瑾处理。窃以为朱厚照与刘瑾此时此刻的想法完全一致,对于上疏的官员只有镇压,不可能收回成命。好不容易才把刘健、谢迁踢出内阁,绝不能让他们咸鱼翻身。

刘瑾把得罪人的事儿揽了过来,对于这些上疏的官员,廷杖处理。北京的官员被打压了,南京那面又激起了民愤。十三道御史薄彦徽、葛浩、贡安甫、王蕃、史良佐、李熙、任诺、姚学礼、张鸣凤、蒋钦、曹闵、黄昭道、王弘、萧干元,给事中李光翰、徐蕃、牧相、任惠等,别嫌乎名字多,说不定哪一位就是您的祖先。众官上疏谏曰:“刘、谢好人,刘瑾王八蛋。”刘瑾都快吐了,处理方法完全一样——打,往死里打!南京给事中戴铣当场被打死。其他官员廷杖三十,削职为民。且说御史这帮人确实狠,一个个非人类,明知是死,也敢赤膊上阵。御史蒋钦被打了三十廷杖,还不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