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2844900000020

第20章 文化与愤怒(2)

王阳明在给徐爱的信中,提到了“知行合一”。徐爱思忖良久,也没弄明白,这才来请教。又是“知行合一”,没办法,哲学思想本就抽象,何况王阳明提出这一学说时,是程朱理学主宰世界,很多人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他的大弟子兼妹夫也不例外。下面这段是“知行合一”的原始文章,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前文为鄙人理解,此处为原始数据,所以必读之,对心学能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传习录·徐爱录》(原文节选)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却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地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翻译】徐爱未能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遂有此一问:“大家都知道对父母当孝顺、对兄长当尊敬,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与之相反,可见‘知’与‘行’是两码事。”

王阳明解释说,这种情况是被私欲蒙蔽了,已然不再是“知”和“行”的原始朴素意思。知而不行,那是没明白。先师教导我们知与行,正是要恢复它原来的意思。你想想看,生活中没有知而不行的事儿。所以,《大学》这篇文章举了“如好好色”和“如恶恶臭”的例子(按:语出《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来启示人们啥才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不是见了“好色”之后再生一个喜欢好色的心。再如,闻到恶臭味儿是知,讨厌恶臭味儿是行,两个动作意念也是同时发生的。闻到恶臭味儿的同时就已经开始讨厌它了,不可能在闻到恶臭之后再生一个讨厌它的心。假如一个人感冒鼻塞,他失去了嗅觉功能,即便他身处恶臭之中,他闻不到,所以也不会讨厌,因为他不知道香臭。

再举一个例子,说某人知孝顺,一定是他做到了,才能称他为知孝晓悌。绝不能因为“他知道孝顺”,然后他天天讲道理,把九旬老娘虐待饿死,这样你就不能说他是知孝晓悌了。再比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冷。知饥,绝对是他自己饿了。以上的例子证明了知与行的原始意思是不能分开的。

先师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要不然那只能叫未曾知晓。这是多么现实的啊!为什么今天世人非要把知和行分开来说,说成两码事呢?我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定然要懂得我的立意主旨,要不然只是在“一码事、两码事”上争论不休,那我的思想主张又有啥用?

《传习录·徐爱录》(原文节选)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

“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上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翻译】徐爱据理力争说:“先人把知和行分开来讲,是让人对此有所区分。一方面做‘知’的功夫,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一来工夫才能不白费,方有着落。”

王阳明耐心地解释说,如你所说,那便是抛弃了先人原始的意思了。我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你深谙“知行”的深刻含义,那你就不会糊涂了。你说“知”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行”了。你说“行”的时候,其实你内心已经“知”了。先人本意是说知行一体,但为啥非得分开说呢?是因为有些人稀里糊涂地瞎干,也不去思考,是以说“行”,他才能知道得更真切。先人这么做是为了救弊补偏,不得已而为之。

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现在人非要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去做,认为知先而行后,必然一辈子都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知”。因为时间太长,人们把这种观点当成正确的,其实是错的。现在我提出的“知行合一”,对症下药,不是我凭空捏造的,知行原本如此。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即便把知行分开来说,也无所谓,它们仍然是一体。如果不明白我的意思,即是你说“知行合一”,那也不过聊天侃大山而已。(知行合一,有人翻译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从这段原始文字中能够看得出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绝不是“理论与实践”的意识形态,窃以为他的初衷没那么简单。)

被神棍忽悠死的安化王

王阳明悟道心学,人生的春天也随之而来,上面下来一纸任命书,升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平反了!他得以从龙场驿的山沟里走向广袤的思想舞台。

正德五年(1510年),大明帝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主题只有一个——造反!顺天府霸州文安人刘宠、刘宸,官方管他们叫刘六、刘七,穷苦百姓出身,不堪忍受官吏盘剥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十多天的工夫,走投无路的老百姓迅速响应,队伍壮大到数千人,屡败官军。这场起义一直持续了三年,途经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江苏,辗转半个中国。义军人数最多时达到十七万,可谓声势浩大,对大明帝国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另外一个是安化王朱镭的造反,藩王造反官方定义为叛乱。这场叛乱规模不大,属于放个二踢脚的能量,后来朱宸濠造反有一定相似之处,两位藩王都被神棍忽悠了。

朱元璋第十六子庆靖王朱栴,洪武三十四年奉命移居宁夏,待了三十六年,六十一岁病逝。朱第四子朱秩生朱邃墁,朱邃墁也就是朱镭的父亲。朱镭辈分极高,与朱祁镇、朱祁钰是一辈人,当今正德皇帝朱厚照他爹是朱祐樘,朱祐樘他爹是朱见深,朱见深他爹是朱祁镇,是以朱镭与朱厚照的关系,掰开手指头算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