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2844900000006

第6章 上简单的课,做不简单的人(3)

朱老师之所以能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宗师,有些理论确有独到见解,诸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云,治学思想,有自己的一套打人的把势。然而,过分提及“三纲五常人伦秩序”,如概括性的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点,压抑人性,流毒千年,那是一把看不见的杀猪刀,屠宰了千千万万的子子孙孙。

清代著名哲学家戴震,在《与某书》中说:“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将理学比作酷吏,两者皆杀人,一个以法律杀人,另一个则杀人于无形之中。于是,清代末年,出现了谭嗣同、邹容、宋恕、孙中山、陈独秀、吴虞、胡适、鲁迅、巴金、曹禺等一批反封建反礼教的革命斗士。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称之为“五四运动”。运动前夕,先锋舆论媒体《新青年》杂志,连续刊登吴虞撰写的《吃人与礼教》等多篇文章,强有力地抨击封建礼教和旧文化,并喊出嘹亮震撼的口号——打倒孔家店。

原始儒家思想,思无邪,非常厚道,实用也实在,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孔子无罪,人伦秩序,压抑人性,这些理论也不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朱学原是一种学术思想,由于很对统治阶级的胃口,许多想法与上峰极为吻合,所以它才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统治阶级“拿来主义”将其原有思想直接异化,适合其需要。理学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当时社会生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过分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限制了中国人的思维。自此,昔日那个积极的、血性的、健康的、向上的中华民族,由攻转守,变为消极的、保守的、病态的、迷茫的民族。

朱熹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官方修订放大为《四书集注大全》,以朱熹本人思想为主,收录朱熹门人的理论以及其他一切符合统治阶级思想的哲学理论,全国推行,为科举考试之教科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判明代官方教材“抄袭成书,内容陋劣,经学之废,实自此始”,看来顾老师一点都不糊涂。

明代确定朱熹理学为官方教材后,出现了两位大师级人物——薛瑄和吴与弼。

薛瑄与弟子张鼎、阎禹锡和私淑段坚等形成河东之学,再由段坚门徒周蕙及其再传弟子吕等,形成明中期的关中之学,这是理学的分支之一。另一分支,也就是吴与弼的理学,门人有陈白沙、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学生们又分为两派,以陈献章为代表,得吴老师静观涵养之理,开启白沙学派。娄谅、胡居仁得吴老师笃志力行之精神,创立余干学派。另,吴老师这里又是姚江之学(阳明心学)根源始肇。

6.近代时期

进入清朝,特别是鸦片战争爆发后,促使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洋务运动,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态度。后,清朝末年又出现了新儒学。

以上哲学发展简史,有着一个极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也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哲学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指导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

第二,每种哲学思想都经历了漫长岁月,无数哲人智慧积累,前仆后继,形成体系,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政治选择思想,哲学服务统治。第四,难易程度因人而定,认为哲学难,有时很简单;认为哲学简单,有时很玄奥。

折腾人的学术热点

儒家思想创立伊始,经过千年变化,几度浮沉,最终确定为中国人的思想核心。犹如一款软件的诞生,经过使用,不断地改良升级,但总有经典的一款。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分支,好比一棵果树,有若干枝干,有的枝干有花无果,有的枝干硕果累累。阳明心学这一枝,果实丰沛,影响深远。只可惜,在它的产生地未能落地生根,反而在别处土壤姹紫嫣红。

儒家思想经典著作,主要有儒家十三经,即《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经典著作是孔子他老人家编著的,每本著作教育范围和意义大不相同。

如《诗》《书》明志:简言之,一个人为啥活着?这是很多人在人生路上百转千回之后,来自心底最沉重的一问,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问题一旦上升到哲学层面,会变得复杂起来。对于此,孔子他老人家为诸位提供了参考文献《诗经》和《尚书》。《尚书》里面记载尧、舜、禹、夏、商、周的历史故事,看看先贤们是怎么活着的。另外,《诗经》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结,孔子对《诗》有一句经典的评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呢?读读诗经,看看史书,或许能从中找到人生的真谛。

又如《礼》《乐》明养:在《诗》《书》中能够找到一个人为了什么活着,《礼》《乐》则告诉我们,人怎么活着?混吃等死、坑蒙拐骗、丢人现眼、急功近利云云,人各不同,各有自己的活法。这两部著作,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实实在在的想法,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活着。先要解决个人修养问题,不说人见人爱,至少不能人见人踹。时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极为迫切,礼仪不可缺少。另,《礼记》中明确提出了“三纲八目”的人生目标,此后文详述。这些不是封建糟粕,更不是思想禁锢。仔细琢磨琢磨,儒家思想非常实在。“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他老人家厚道地告诉我们,追求金钱没什么错误,活着离不开钱。社会在发展,很多儒家经典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时下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学好专业技能,把你的手艺搞得呱呱叫,方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知识分子,除了修身养性外,《礼》《乐》还告诉了我们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随着社会不断向高级文明发展,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如《易》《春秋》明知:这两本著作旨在教会读书人谋生的技能。假如从前面四本书中找出了“人为什么活着”和“人怎么活着”,那么这两部著作则是告诉我们“人(读书人)活着的基本技能”。学而优则仕,大凡取士,最起码也得有两把刷子。领导问什么,你总得对答如流,触类旁通,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此,方觉得你是个人物,才有可能享受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的待遇。这叫做学问,也就是读书人谋生的技能。《易》如果是一部算卦的书,不会流传至今。孔子他老人家轻易不教人这个,属于上乘武功秘籍。《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的历史,因为这部书的时间与历史时代吻合,所以史学界将东周分为两段,即春秋和战国。《尚书》是史书,《春秋》也是史书,但《春秋》属于近代实事,意义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综合知识。

花开两朵,单表一枝,且说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儒家各学派的学术切磋焦点,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格物致知”源于《礼记》中的《大学》篇,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短短一百九十八字,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皆在这一百九十八个字。此处是吾乡,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摆在眼前,即便你不知有此一说,这辈子也在其中,并非踽踽独行,在人生的路上,你并不孤单,因为有千百万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共同前行,一起裸奔。

《大学》篇明确提出了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人生奋斗目标,即“三纲八目六证”,三大纲领,八小条目,六个补充,读书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六证:止、定、静、安、虑、得《大学》开篇提出了“三纲八目”的全文总纲领,然后逐条解释,也不知因为疏漏还是其他原因,文中提及的“格物”和“致知”,没有明确解释,并且先秦古籍也没有出现过“格物”、“致知”,无参照物,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了儒学思想的千年谜题。很多大儒发现了这个漏洞,纷纷根据自己的阅历学识理解体会,注上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于是各位大师纷纷钻空子,“格物致知”遂有了多种版本。时间一长,形成习惯,关于此的注疏是学者能否成为大师的学术标志。

最早做出注解的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他注解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唐代孔颖达与之心得一致,较之更加细化。

唐代李翱注解为: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北宋司马光注解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北宋程颢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北宋程颐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南宋朱熹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南宋陆九渊注解为: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明代王阳明注解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明代王艮注解为: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明代益智旭(明代高僧,俗名钟益)注解为: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明代憨山德清(明代高僧,俗名蔡澄印)注解为: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

诸位大儒对“格物致知”的注解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当初孔老师的一个疏漏,导致后世争论不息,每个人的哲学思维截然不同,就这句话来说,一百个人会有一百零一种解释,无法统一。究竟哪种注解才最近接孔老师的本意?后世儒家学者模棱两可,也提不出来新鲜命题,遂从历代注疏中寻找心中最接近孔子本意的那一个。经过激烈争论,朱熹胜出,他的格物致知注解成为主流说法,即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和道理”。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思想,盖因元代中期朝廷将朱熹的《四书集注》定位官学,公务员科举考试的教材。

到了明代,有臣建议朱元璋认南宋大儒朱熹为祖宗。历代皇帝都希望能成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英明伟大的帝王,想方设法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朱元璋与朱熹虽为同乡,但他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朱元璋一代性情帝王,断然拒绝了大臣的建议,老子就一农民,贴金给谁看?但这并未影响朱熹《四书集注》的官学地位,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还受其影响。

在朱熹理学为明代官学的历史条件下,王阳明振聋发聩的呐喊,能否惊醒国人儒家思想原始的本性,翘首期盼,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