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道德经
2847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大多数普通读者心中,《道德经》就像老子谈的道一样,是中华文明最根本、最抽象、最深刻的哲学基础,同时又兼具自然神秘的美感。事实也是如此,但也正因为如此,《道德经》成为诸子百家中最艰涩难懂的一本书。自《道德经》流传以来,从古至今《道德经》的译注很多,却都各言其说,认同和共识少,差异和指责多,大道不能明晰,反而变得更加叵测,“恍兮惚兮”,并且名家注解的白话译本很少,难以满足读者的期望。

鉴于这种状况,本书在校译《道德经》的同时,又将王弼和苏辙的经典注解置于其后,加以意译,希望能使读者一观《道德经》于不同时代透散出的光芒,让读者对“玄之又玄”的大道有所体认。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时代曹魏山阳郡(今山东济宁、鱼台、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去世时年仅24岁,但他为《道德经》及《易经》做的注解千古流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道德经》的唯一留传版本,直到1973年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帛书为止。王弼综合儒道,借用、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王晓毅先生曾评价说:“虽然他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只生活了二十三个春秋,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指明了魏晋玄学的理论航向。”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苏辙的《老子解》综合儒释道三家理论,虽然深刻抽象不及王弼,但文字畅达,也常有特殊的角度,给人指引。

本书采用的《道德经》原文是现代通行的权威版本,原文的注释和译文也大量借鉴《道德经》的现代研究成果,力图达到准确、易读。对于王弼和苏辙的注释,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意译,以求文字和表意的流畅,和原注释存在部分出入,还请谅解。另外王弼和苏辙的注释中有一些公认的误解与曲解,在本书中都予以保留,以求反映原作风貌,保全其思想的完整性。

对于大多数的现代人来说,《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那么我们要怎样读《道德经》,又要收获些什么呢?老子的一句“不敢为天下先”好像一下子就把现代人推远了,我们生活中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争得先机也只能维持一时的生存,老子的话我们怎样理解呢?老子说的是顺应潮流,符合规律。当“争先”成为潮流、成为常态的时候,我们是必须要顺从的。我们要做的是持守内心宁静,不被外界的瞬息变化所扰,因为道是不变的。在消费时代,道依然是“万物之宗”。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来源于消费者的需要,面对市场没有“雌柔”、“卑下”的态度,仅有严谨和技术是无法占据市场的;另一方面,当你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图,为消费者提供满意服务之后,消费者也会尊重、理解、信赖你产品的调整与创新,达到“万物自归”的境界。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要读《道德经》,我觉得首先要放下自我的偏执,放下现代人拥有和妄图拥有的一切,回到老子那个简衣粗食、风餐露宿的时代,再看看那个时代与我们现在有何相同,有何不同,这是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是在庞大繁杂的物象中寻找重叠的过程。因为老子的高度,无论你想在《道德经》中获得事业成功或者心灵修养的指引,还是家庭美满或子女成才的启迪,都会有所收获。这里还要提孔子的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