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2848800000009

第9章 吕后——变态女人,权倾天下(8)

不久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张嫣竟然有了,她渐渐大起来的肚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又过了几个月之后,还不到十二岁大的张嫣小妹妹,“生”儿子了。

与此同时,后宫里某位美人也生了个儿子。她还没来得及看自己的儿子一眼,儿子就已经被一个怪叔叔抱走了。怪叔叔临走之前,还给她留下了一杯酒。

毒酒的酒。

她看了看怪叔叔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的毒酒,眼泪忽然间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了。

然后,她把毒酒一饮而尽。

(第七章)刘盈之死

刘盈十七岁登基,二十岁娶张皇后,到了他二十三岁的时候,他死了。留下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寡妇皇后,和一个疑似狸猫的皇太子。

酗酒和纵欲过度,是刘盈的死因。但是,毫不客气地说,刘盈实际上是被吕后逼死的。下面,请让我对刘盈这一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说到底,人这一生其实只有两种追求:要么填补空虚的胃,要么填补空虚的心。或者,可以换另一种说法:人生,就是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

空虚的胃会使人身体萎靡,空虚的心会使人精神残疾。人不能没有物质,也不能没有感情,缺了任何一样,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当一个人吃不饱饭的时候,他会将物质摆在首位,拼尽全力去谋求生计。但是,物质能带给人的满足毕竟有限,当一个人已经衣食无忧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再从中获得更大的幸福。因此,他必然要转而寻求感情的慰藉,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内心,才能感觉到快乐与幸福。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同时也是简单的,简单到只有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一个人若想度过幸福美满的一生,最好是能三者兼具,如若不能,能拥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也是好的。虽然未必会十分圆满,但至少能显得不那么空虚。

人之所以有活下去的信念,不是因为有物质寄托,而是因为有感情寄托。试问有谁会说“为了我的金山银山,所以我要好好活下去”?人们只会说“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所以我要好好活下去”。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刘盈贵为九五之尊,拥有整个天下,他的胃当然不会是空虚的。那么,他的心像不像他的胃一样充实呢?他的感情寄托又在哪里?

答案是令人沮丧的。在感情方面,刘盈一无所有,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只剩下一片荒芜的沙漠。

他有爱情吗?他被迫娶了年仅十岁的侄女为皇后,还能有什么爱情可言?他有很多后宫佳丽,但是,这些女人除了能帮他解决生理需求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他有友情吗?相互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注定了他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情。在他身边的人,对他或者敬畏,或者谄谀,他的世界里除了君臣关系之外,还会有朋友关系吗?

他有亲情吗?他的父亲把他一脚踹下车的时候,他的父亲想要废掉他的时候,他的父爱在哪里?他的母亲毒杀刘如意的时候,他的母亲让他观看“人彘”的时候,他的母爱在哪里?有谁给过他一丝关怀,有谁让他感受过半点家庭温暖?

有吗?有吗!有吗?

帝王之家,富贵荣华!他的物质世界多么丰富,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多么荒芜!

白天总是很容易过去。把自己丢进嘈杂的人群,找点事来打发时间,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以此麻痹自己的内心,一天的光阴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当夜色已深的时候,当一个人躺在床上,不得不面对自己灵魂的时候,当孤单寂寞如潮水般将他淹没的时候,当他对现实世界感到深深失望的时候,当他的内心向自己发出质问的时候,当他因为悲伤难过而无法入眠的时候,他该如何度过漫长的黑夜?

每一秒的辗转反侧,都是莫大的煎熬,越是祈祷赶快睡着,就越是睡不着,越是希望不要再想,就越是无法不想。这是何等的悲伤,何等的无可奈何!

夜深了,但是,睡不着。他心灵空虚,所以,常常不得不忍受这样的折磨。

心灵充实的人,不会睡不着。当一个人决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并因此而努力奋斗,过着忙碌的生活的时候,他的心灵就会变得无比充实。白天的光阴,他不曾虚度,到了夜晚的时候,他就能心安理得地入睡,不会因为庸庸碌碌而自责,也不会感到迷惘与孤独,无论多长的黑夜,他都能轻易度过。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明天还有事要做,知道明天会像今天一样忙碌而充实,知道明天又将会是美好的一天。

刘盈,最初也是有目标的。

在那个十七岁的夏天,当刘盈登基为帝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是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的: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还要做一个好皇帝。我要守护自己重要的人,我还要让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重要的人。因为重要,所以才会牵挂;因为牵挂,所以才会放心不下;因为放心不下,所以才会想要守护;因为想要守护,所以才会拼了命去努力,想让自己做一个强大的、值得信赖的人,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伤害,希望能够让重要的人能够过得快乐,没有忧伤。

当时他是皇帝。他身份特殊,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友情。当时他只有十七岁。他太年轻,不懂什么是爱情。他没有友情,没有爱情,他只能寻求亲情的慰藉。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人,只有亲人。

然而可悲的是,他永远得不到完整的亲情。他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在冰冷的家庭中,他度过了残缺的童年。但是,童年的阴影非但没有让他心理变态,反而愈发加深了他对亲情的渴望,当他懂事之后,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拥有父子情、母子情,于是退而求次,寻求兄弟之情,希望能从中获取一丝温暖,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

因此,虽然他的弟弟差点抢去了他的皇位,但他对弟弟却无丝毫怨恨,在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拼尽全力保护弟弟的安全;当他唯一的哥哥入朝与他相见时,他放下皇帝的身份,以兄长之礼相待,他知道母亲起了杀意,甚至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以此来发出警示,希望哥哥能逃出生天。

然而,他的弟弟最后毕竟是死了。虽然他拯救了哥哥的生命,但他的哥哥却再也不会来长安与他相见了。他所渴望的兄弟之情,就这样硬生生被他恶毒的母亲斩断了。

我知道,刘盈那颗善良的心,一定觉得很痛很痛。

在他因为受了“人彘”的惊吓,而卧床不起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心里究竟想了些什么呢?他对自己的母亲,应该是失望透顶的吧?要不然,他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呢?

“把活人做成人彘,这不是人能做出来的啊!儿臣身为母后之子,感到非常羞耻,已经没有颜面再治理天下了,请您好自为之吧!”

我知道,那只是一句气话。在他心里,还是想做一个好皇帝的。他已经失去了最爱的弟弟,他不能再失去人生的目标,不能再丢掉自己的梦想。他不想承认自己一无所有,不想承认自己一无是处,不甘心一辈子踽踽独行,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他想要抗争不公的命运,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就算是受了再大的伤,他也依然不愿意放弃努力,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认同他是一个好皇帝。

刘盈病愈之后,发现相国曹参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他觉得很不满意,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曹相国,难道您是因为觉得朕年少无知,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所以才不理政事的吗?”

“陛下,要说英明神武,您觉得您比先帝如何?”

“朕自然比不上先帝。”

“陛下,臣与萧相国相比,谁比较有本事?”

“您好像不如萧相国。”

“陛下,您这么说就对了。先帝与萧何平定天下,已经制定好了法令,陛下只要垂拱而治,臣只要谨守职责就行了。我们的能力比不上他们,就应该遵守他们制定的法令,不必对这些法令作出更改。陛下,他们是创业的君臣,我们是守成的君臣,我们没有能力进行改革,就应该安分守己,无为而治,您觉得意下如何?”

“好。”

经过这番对话之后,刘盈发现,曹参其实已经分配好了基层官员的工作,地方上治理好了,就不需要中央管什么事了。

无为而治。不要想有什么政绩,不干涉老百姓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政绩。不要政绩工程,不要劳民伤财,不要好大喜功。应该顺应民意,而不是干涉民意。

在汉朝开国初期,曹参这种做法是对的。秦朝的苛政与历年的战火,已经让百姓疲惫不堪,亟需休养生息。他们自己懂得如何生活,不需要政府对他们进行管理,就已经能过得很好,如果政府什么事都要插一脚,反而会适得其反。

虽然曹参这么说是没错,只是,却可怜了刘盈满腔热血。他想要有所作为,当一个好皇帝,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只要你无所作为,不要管事,就是一个好皇帝。

刘盈还能怎样呢?他想以亲情来作为自己生活的寄托,结果他的兄弟都离他而去了;他想以事业充实自己的内心,结果曹参却叫他什么都不要做。谁能理解他的迷惘与失落,谁能抚慰他的寂寞与苦楚?

有时候,活着是一件多么无可奈何的事啊!当一颗善良的心遭到摧残的时候,当一颗上进的心屡屡碰壁的时候,他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出绝望的泥沼?他拼了命想要拯救别人,可是,谁来拯救他?

刘盈,这个善良的人,这个满腔热血的皇帝,终于彻底崩溃了。

从此以后,刘盈日日沉醉,夜夜笙歌,酒精和肉欲麻痹了他的心灵,同时也严重戕害了他的身体。

公元前一八八年八月,汉惠帝刘盈驾崩,年仅二十三岁。

刘盈这一生,是悲哀而又值得肯定的一生。

如果刘盈生在一个百姓之家,那么,就会有爱他的父母,就可以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长大。他也许会结交几个知心朋友,平时可以和他们说些心里话。也许他会娶一个和他同样平凡的女子为妻,她长的不算漂亮,脸上还有些小雀斑,可是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他也许会和她生几个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简单单,度过平淡而幸福的一生。

但是,没有如果。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命运,他这个不应该当皇帝的人,最终还是逃不开命运的魔手,被推向历史的舞台,开始了他一个人孤独的演出。

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是用鲜血写成的。翻开历史的画卷,你会看见,多少人为了争名夺利,湮灭了良知与人性,在无限膨胀的权力欲的驱使下,不惜上演一幕幕抛妻弃子、弑父戮母、手足相残的惨剧、悲剧、闹剧,甚至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置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以此换取一己私欲的满足。固然,历史是冷酷无情的,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法吞噬所有善良的心,在最黑暗的时刻,总会有人站出来,试图寻找黎明的光亮,想要证明人之初性本善,挽救处于崩溃边缘的心灵世界,在其修远兮的漫漫之路上,他们上下而求索,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在他们的队伍当中,有人走到了最后,有人走到一半失败了,但无论成败,他们都是英雄!

刘盈就是一个英雄,心的英雄。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依然保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好人。固然,他这个皇帝当得不够英明神武,但他在位期间,没有横征暴敛,没有穷奢极欲,没有穷兵黩武,没有滥施淫威,他依然可以被称为一个好皇帝。

好人,好皇帝。刘盈,在天国,愿你一路走好。

哭分三种:声泪俱下叫做哭,有泪无声叫做泣,有声无泪叫做嚎,或者叫做装。

在刘盈的葬礼上,吕后嚎得很大声,其声音之响亮,足以惊天动地,可惜雷声大雨点小,她干嚎了半天,就是挤不出一滴眼泪来。

终于,有一位高人看出苗头来了。他看着干嚎的吕后,用手肘碰了碰身旁的丞相陈平,说:“丞相,太后就只有皇帝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儿子死了,她却没有丝毫悲伤,干嚎了这么久也没见落一滴泪,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陈平扭头看了看这位高人,说:“辟疆啊,我也感觉太后好像在装哭,可是她到底为什么要装哭,我也不懂。”

原来这位高人是张良之子,年仅十五岁的张辟疆。他继承了他爹的优良血统,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在这关键时刻,他机灵的小脑瓜终于派上了用场。他把嘴凑到陈平的耳边,说:“皇帝没有年长的儿子,他的太子今年才一岁多大,根本就不能掌握权柄,因此,朝政实际上是归你们这帮大臣们管的。太后手头上没有权力,她就会缺乏安全感,怕你们这帮大臣们闹事,危及她的地位和利益。所以说,她现在哭不出眼泪,是因为她心里惦记着这件事,琢磨着怎么把你们都给摆平呢!”

陈平一想,不行,这下要坏事了。当初高帝刘邦驾崩的时候,吕后就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想着要血洗朝廷,屠戮大臣,最后要不是郦商出面劝说,恐怕他们早就脑袋搬家了。现在轮到惠帝刘盈驾崩,吕后再次失去了依靠,又琢磨着要杀人了,要是真被她闹出什么事来,那还得了?

由此可见,安全感对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要想不让女人闹情绪,就一定要给她安全感。

陈平把事情都想明白了之后,觉得背脊一阵发凉,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说:“辟疆啊,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我们这帮大臣们现在确实很危险。既然你已经看出了苗头,那你应该也早就想好了解决之法。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张辟疆说:“这个简单。太后过去依附皇帝,实际上依附的是权力,只要让她掌权,你们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所以说,你们不妨向太后上书,拜吕台、吕产为将,让他们带兵镇守南北两地,再任命诸吕在朝中为官。这样一来,无论朝廷内外,文臣武将,都有太后的人,太后既然牢牢把持了政权,当然就会有安全感了,就不会再找你们的麻烦了!”

张辟疆口中所说的吕台、吕产,分别是吕后的大哥吕泽的长子和次子。如果让这两个人手握重兵,再让诸吕在朝中为官,吕氏权力就会空前膨胀,大汉江山从此将姓吕不姓刘。

可是陈平没办法。不把大汉江山卖给吕后,就要把自己脑袋卖给吕后,两者相比较,还是自己脑袋比较重要,所以只能暂时先委屈一下刘氏子弟了。

最后,陈平轻轻叹了口气,说:“唉,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么个办法了。”

在这个时候,吕后已经嚎了很久了。她其实也知道,自己在儿子的葬礼上不哭是不对的,不流泪是不行的,她其实也很想营造一种悲哀的气氛,挤出几滴眼泪,缓解一下现在尴尬的场面,但是,哭不出,就是哭不出。

正如张辟疆所说的那样,她关心的不是儿子的生死,而是自己能否坐稳现在的位子,她脑子里想着的只有权力,哪里还有空去考虑亲情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

就在吕后心里琢磨着怎么杀人的时候,她忽然听见了丞相陈平的声音:“太后,臣有一事启奏,不知当讲不当讲?”

吕后看了看陈平,说:“请讲。”

陈平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吕台、吕产这两个年轻人都挺有才的,绝对是当大将的材料。如果由他们两个人镇守祖国南北,大汉江山何愁不稳?而且我还发现,吕氏家族里面还有很多人才,不让他们当官,真是太浪费了!所以我想提拔重用这些人,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吕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语调却十分悲伤:“丞相,如今我没了儿子,哪里还有心思考虑国家大事!你要是觉得合适,那你就提拔他们吧,我现在只想好好哭一哭,哭一哭我早死的儿子!”

“既然太后您没有意见,那我马上就把这件事给办了。”陈平说完就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