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爸妈助考不添乱
2854900000009

第9章 家长助考心理攻略(6)

沟通,不仅仅是言语的交流,也包括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的交流。有专家研究表明,人际沟通中,人们所获取的信息仅有30%左右来自于语言表述,而其他的都来自于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

注意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为你的沟通加分。特别在亲子沟通中,由于亲子关系是一种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亲子沟通中,我们可以适当使用表达信任、关怀、赞美和鼓励的肢体语言来拉近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促进良好的沟通模式的建立。例如,孩子放学回家后,显得很疲惫,我们可以轻轻拍拍他的肩,表示鼓励;也可以摸摸他的后脑,表示关爱等。除了肢体语言的单独使用,我们也可以在言语沟通中配以相应的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例如,不同的手臂姿势可以表示不同的防御状态,面对孩子,我们应该选择最开放、最易接纳的姿态——双臂放松而自然地微微张开。当孩子与父母进行比较正式的沟通的时候,双方的目光最好是水平的,就是说,如果孩子坐着说话,父母就不要站着。面对即将高考的孩子,父母在沟通中应当尽量保持平和,避免激动,更不可以做出拍桌子、摔东西的行为。所以,有专家建议,在孩子临近高考的日子,请父母尽量保持微笑和轻松的姿态,昂首挺胸,步伐轻盈自信。父母积极的肢体语言可以感染孩子,为他树立信心。

11.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

有人说,家长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对于亲子沟通非常重要。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同理心”。对孩子保持一颗同理心,你就更能理解孩子的言语,孩子的想法与行为,这样的理解不仅可以化解很多冲突,更可以提升你和孩子沟通的质量。如果你和孩子可以拥有相近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朋友间相互影响的力量是巨大的。由此,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将变得更加容易。与此同时,赤子之心也可以让你拥有年轻的心态,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理解是双向的,当你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慢慢发现,他也正在走进你的世界!

12.体会孩子的感受并表达出来

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家长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家长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说到底也是同理心的表现。同理心如果不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孩子就很难有得到理解的感动与感激。所以,我们如果对孩子产生了同理心,就请将它在你们的沟通中表达出来吧!你有必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例如,孩子在一次精心准备的月考中,由于突然得了重感冒,导致她的考试成绩很糟糕。她正在哭泣。你会怎么说呢?仅仅是说“没关系,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别哭啦,下次考好不就行了吗”这些话吗?这些话帮助不了孩子平复情绪,更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委屈,不被理解。这样的时候,如果你说:“闺女,你现在很难过,对吗?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都白费了,很委屈,是这样的吗?”接下来,你可以告诉她,那仅仅是一个成绩,她对知识的积累依旧还在她的脑袋里,重要的是最后的高考,一次月考真的不算什么,她只需要让自己的身体更好地迎接高考就可以了。这样建立在同感之上的真诚的安慰与鼓励才可能起到真正的平复孩子情绪的作用,让孩子从父母处得到前进的力量。

13.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与他沟通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辛苦,压力大。孩子的学习究竟是一个什么水平?孩子的性格是怎样的?孩子的心理年龄究竟是多少?他成熟吗?他有些什么兴趣爱好?这些都是我们有必要清楚知道的事情。了解才能够促成好的沟通。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如何与他交流?又如何对他提出合理的期待与要求?如果孩子聪明懂事,但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我们就不可以勉强他去学习市场营销,而可以选择技术类专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压力较大,我们就最好不要给他提出太高的奋斗目标;如果孩子从小喜欢并擅长历史、政治等科目,我们又何必非得让他去学习热门的IT行业呢?泛泛而谈的交流是任何人都不感兴趣的,更何况孩子呢?请先多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吧!因材施教是我们都懂得的道理,但是真的要付诸行动,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却不是一件谁都能做到的事情。

14.避免当一个命令者

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笨”“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这样的话语会伤害孩子与你沟通交流的积极性,频繁使用也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伤害孩子的自尊。特别是面对高三的孩子,绝对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急迫而殷切的期望,而对孩子说出威胁、恐吓的话语,例如“你要考不上大学,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再这样下去,就去当清洁工扫大街吧!”等诸如此类的话。十八岁的孩子是很难用威胁、恐吓的方式被激将的。如果你希望用极端的严厉的激将法为孩子高考加压,往往会事与愿违。所以,即使孩子有时候表现出偷懒、贪玩的迹象,也请尽量避免当一个命令者、指挥家吧!多一点沟通,多一点耐心吧!

附:高考前亲子沟通的忌讳

高考临近,考生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话,就有可能触动孩子最紧张的神经。以下就是即将走入考场的人,最害怕听到的父母语录。

“儿子(闺女)你一定要上重点!”

一些家长在高考前,预先给孩子制定了理想的大学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成为考生复习的精神动力,在考前一个月更可能成为压在他心中的大山,阻断了孩子前进的路。

“模拟考试必须得到多少多少分,才有希望!”

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盘算着孩子在模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班级排名达到哪个层次,高考才有希望,不断将这些灌输给孩子,会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

“楼上人家的孩子去年考上某某学校了,你和他一样就好了。”

家长说这样的话时,口气中往往会带了羡慕之情,却不知道孩子心底对人家也是满心羡慕,但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孩子会抱怨:“父母为什么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呀?”

“你们班某某同学这次模拟考试考了多少分?”

在关心自己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希望了解别的考生的情况作为参考,不过最好别从自己孩子嘴里“套词”,因为考生很反感家长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

“12年的学习,关键就在这次考试,把握机会!”

这是家长们常说的话。在孩子高三期间,这句话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有的家长感觉这是在鼓励孩子,殊不知这句话把高考视作检验10多年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言外之音是:“这次考试不行,可就没有机会了”,孩子不紧张才怪。

“考不好也没关系,明年接着考。”

有的家长以为这是在给孩子减压,让孩子放宽心。但家长在考试之前说这话,真是灭自己威风,有“乌鸦嘴”之嫌。

“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这句话足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遗余力”,可也会让孩子产生后怕,“父母只让我干一件事,万一这一件都没干好可怎么办?”

“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每一个家长都应对自己孩子的实力有一个正确估计,千万不要给予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别说超常发挥,很有可能连正常发挥都做不到。

“我对你有绝对的信心,重点大学肯定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话,表面看起来是在鼓励孩子,为他树立信心,实际上,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家长对自己抱这么大的希望,自己怎么可以让他们失望呢?重点大学,真的对于孩子来说就那么易如反掌吗?显然不是的。所以要客观地看待问题,中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给孩子太大压力。

本章为大家介绍了与孩子做艺术性沟通的原则与方法的林林总总,希望对您与您孩子的沟通有所帮助。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白,所有的沟通技巧都是辅助性的。亲子沟通是否成功,并不在于技巧有多么好,关键还是在于你有没有用心做!

还是那句老话:沟通,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