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2864500000002

第2章 中国卷·上古时期(2)

黄帝时期还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督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并对各级官员提出“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即“六禁重”的要求,反对奢侈糜烂,主张节俭朴素。黄帝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以道修德,唯仁是行,修德立义。而且还设立“九德之臣”,用来教养百姓九行。他还命大臣负责不同的技术创造,如让羲和与常仪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伶伦创制律吕,大挠创立甲子,隶首发明算数,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仓颉造字,史皇作图,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挥造弓,共鼓和货狄造舟。此外,在皇帝做共主的时候,人民生活简陋朴素。所以黄帝教人们生火做饭,吃熟食,又创制了纺织技术,教人们制作衣服,御寒护体。

黄帝有四妃十嫔。西陵氏是黄帝正妃,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缫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被称为“先蚕”。次妃名嫫母,虽然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黄帝对她也非常敬重。

黄帝共有25个儿子,并把其中14人分封给姓。这14人共得到12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己姓)、颛顼(次子昌意之子)、帝喾(长子之孙)、唐尧(长子玄孙)、虞舜(次子八代孙),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其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姬姓国就有53个之多,后来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用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也渐渐减少了。

传说黄帝还通晓医术,《黄帝内经》就是根据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问题的问答体裁编著的,有《素问》和《灵枢》两部,但也不排除后人假借黄帝之名的可能。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期,五谷与杂草相生,药物与百花争艳,人们分不清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黎民百姓以狩猎为生,飞禽走兽越来越少的时候,人们就只能饿着肚子。谁要是得了病,便无医无药,只能等死,不死也要脱层皮。

神农氏看着老百姓的疾苦,牵挂在心头。如何让百姓不再挨饿生活,神农氏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天,神农氏带着手下,从随州历山出发,一直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就这样一直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一个地方。只见这个地方山连山、川连川,奇花异草的香味,大老远就能闻到。神农他们正往前走,忽然一群狼虫虎豹从峡谷里窜了出来,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百姓们挥舞着神鞭,打向野兽。但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全部赶跑。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伤痕,逐渐变成了皮毛上的斑纹。

这时,手下们都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了摇头,坚毅地说道:“我们不能回去!黎民百姓还在生病饿肚子,我们怎么可以回去呢!”神农说完话,便领头进入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高耸入云,四面都是悬崖,崖上挂着瀑布,布满了青苔,非常光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人是走不上去的。手下们又劝神农回去,神农还是摇摇头,重复了那句话。

神农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看去,片刻之后,若有所悟。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唤做“望农亭”。神农把手下们全部喊过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就这样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一直搭到夏天,又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都没有停止。就这样整整搭了一年,搭了360层,才搭到山顶。据说,我们现在盖房子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方法。

神农带着手下,攀登木架,终于登上了山顶。只见这山顶上百花争艳,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麻麻。神农非常高兴,他让手下防着狼虫虎豹,自己亲自去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品尝。为了能够在这里安心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到吃的,神农就叫手下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御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便把神农住的地方唤做“木城”。白天的时候,神农带领着手下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手下燃起篝火,他就借着火光把百草的情况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可以充饥,哪些可以医病,专心致志,写得非常清楚。

有一次,神农把一棵草放到嘴里品尝,顿时感到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上。手下们赶快把他扶起来,神农明白自己中毒了,可是这时却说不出一句话,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色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手下们赶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烂,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红灵芝,毒气马上就解了,头不昏了,也可以说话了。从此,人们就说灵芝草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手下们非常担心他尝草,认为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只见神农还是那样坚定的拒绝,接着又尝起了百草。

神农尝完了这座山的花草,便又到了另一座山,还是用木杆搭架的方法攀登上去。就这样又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每道山川。神农发现麦、稻、谷子、高粱等可以充饥,就叫手下把种子带回去,让老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还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一书,让属下们带回去,为老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了百草,为老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回到了寨子里,准备下山返乡。他放眼望去,那搭遍了满山的木架子不见了。原来,这些搭架的木杆,因年深月久,落地生根,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正在神农为难的时候,天空中突然飞来了一群白鹤,把他和随从的几位属下,接到天庭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的功绩,老百姓便把这片茫茫林海唤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唤做“留香寨”。

汉字是谁创造的?

在上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他动物一样是没有语言的,彼此之间只能用手和肢体动作来进行交流。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咦”、“呀”、“哇”、“哈”等单音叹词,后来逐渐发展为双音词,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直到有巢氏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人类才有了初级的语言。

到了燧人氏时代,人类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语言。但是文字却还没有出现,所以当时只能通过摆放石块,并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堆石记事”的方法既麻烦又不便管理,还很容易遭到破坏。后来燧人氏部落的织女发明了搓绳技术,随即发明了“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古书记载:“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即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也分里外,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后来,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一类事物由一种颜色代表,使记事更加清楚。“结绳记事”比“堆石记事”更方便,也更易于保存,因而逐渐取代了“堆石记事”。

燧人氏晚期(约公元前1万年),人们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它是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发明的,最初主要由“○”、“△”、“*”三个符号构成。当时有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大结用“○”来表示,小结用“△”来表示,重叠结用“米”来表示。后来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比结绳记事更好,不仅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还可以永久性保存。于是“符号刻记”又逐渐取代了“结绳记事”,并且还陆续发明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就是我国远古时代最初的文字。

尽管符号文字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它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所以并没有得到规模普及。于是图画文字便在民间发明了,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某一具体的事物,如画一个山形图案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由于这种文字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记忆就能掌握,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深受大众欢迎。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历史悠久,据说是仓颉创造的。仓颉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二十六年(公元前4666年),其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名侯冈,为伏羲女娲后裔,其先祖是燧人葊兹氏。史皇氏侯冈感应天地灵气,在洛水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生下了仓颉。

据《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记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通鉴外纪》上说:“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说:“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河图玉版》也记载道:“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仓颉天生就是神童,生而知之,所以后来才发明了文字。今天的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的。

古史上有很多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但其中大部分为夏、商、周历代开国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伪造。仓颉所见的洛书应该是燧人葊兹氏所创造的原始洛书,其书完全由上古文字符号“○”和“●”构成。“○”代表天,为阳;“●”代表地,为阴。虽然全书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融天文、地理、数学、玄学为一体,内涵丰富,高深莫测。

仓颉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对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吸纳了部分从民间搜集来的图画文字,从而创立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后来仓颉还将象形文字作为本族的正统文字。炎帝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说后十分气愤,认为他忤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军队征讨。仓颉亲率本族迎战,并击败了炎帝神农氏的军队。之后仓颉又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豫北地区),随后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后来北方的轩辕氏入侵仓颉氏的统治区域,击败了仓颉,仓颉率族众投降轩辕氏。随即去帝号,并答应每年进贡粮食和财物给轩辕氏。

在轩辕氏建立黄帝政权后,仓颉成为了左史官,他不仅是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堪称人文始祖。黄帝以其居功奇伟,赐以“仓”姓,意思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仓颉死后,他的后人也被封为典史官,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