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2864500000009

第9章 中国卷·秦汉时期(1)

秦汉时期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统一天下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即王位是为秦王。因为秦王年幼,由太后和吕不韦共同辅佐他治理朝政。

秦王九年(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政。他先后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制订了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逐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先后于秦王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秦帝国。

在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秦王统一了中国。时天下初定,39岁的秦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也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未流传。秦王一统天下后,认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遂下令满朝大臣们商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人认为,秦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引据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王却并不满意。他只采纳了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遂又加一“帝”字,将“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从此之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者至高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在名号上简单的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即是“大”的意思,人们对神明与祖先,有时候就称之为“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能够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相结合,不仅说明了他想表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此乃上天所给予,即“君权神授”;还反映了他并不满足作为人间的统治者,还要当神。可见,“皇帝”这个称号,乃是秦王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家天下,后继者则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万世,他梦想着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将皇帝的地位神圣化:

1.取消谥法。谥法起源于西周初年,是在君王死后,将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后世议论祖先、臣子议论国君,太不像话,没有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2.天子自称为“朕”。“朕”与“我”的意义相同,秦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

3.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4.避讳(即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文件中若遇到“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须要另起行顶格书写。

5.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之为“玺”。

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皇帝的特殊地位,强调与世人的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凭借这些措施,使他的皇帝之位在其子孙后代中,千秋万世地传承下去。

为了将国家有效的管理起来,也为了替子孙后代奠定基业,秦始皇汲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政权机构。

1.中央机构: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两名,分管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掌管图籍秘书,并负责监察百官。

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以下,设立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诸卿议论政务,皇帝做出最后的裁决。

在此之外,秦代还设立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比如“掌通古今”的博士,即通晓古今以备皇帝咨询,同时负责皇家图书的收藏;与典客一样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属国,不同的是典客主管的是与秦友好的少数民族的交往,而典属国则负责已经投降秦朝的少数民族;管理皇后和太子事务的詹事;负责宫殿建造的将作少府。秦王朝建立的中央集权机构中的政权机构,一直为后世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基本上就是仿照秦制。

2.地方机构:秦始皇一统六国后,采纳李斯等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均由中央任免。

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为郡最高领导。郡尉辅佐郡守,并主管兵事。郡监司负责监察之事。秦始皇将全国分成36郡,后来又陆续增设至41郡。

县,拥有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为长。县令、长均有丞、尉及其他属员。县令、长主管政务,县尉掌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

县以下设乡,主要负责摊派徭役,征收田赋,查证本乡被告案情,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工作。乡设三老以掌管教化,啬夫掌诉讼与赋税,游徼为负责安。

乡下为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设里典,后世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里中设置了严密的什伍户籍组织,方便支派差役,征纳赋税。并规定互相监督告奸,若有一人犯罪,邻里皆要连坐。此外还有主管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称之为亭,亭设有长。亭除了主管治安之外,还负责接待来往的官吏,以及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两亭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0里。

秦统一文字

3.书同文:夏商以来,文字开始逐渐普及,金文作为官方文字,形制比较统一。但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所篆刻的民间文字,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种状况严重地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推行。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开始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期通用于秦国的大篆为基础,汲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借用其笔画简单的优点,创造出了“秦篆”,这是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秦篆”又名“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把其他异体字废除。有一位名叫程的衙吏因犯罪被关在云阳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将当时字体演变中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颇为秦始皇所赏识,于是将他释放,擢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于是“隶书”诞生了。隶书改变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形成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将文字统一与简化,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也是一次宏大的文字改革,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统一度量衡

4.度同制: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并不一致。秦统一后,将货币分为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一镒)为单位;铜钱称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用于皇帝赏赐,铜币作为国家主要的流通货币。

秦始皇将原先秦国的度、量、衡作为单位标准,淘汰掉与此不合的制度。秦王朝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又另行制作了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秦统一币制

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尺(约合230㎝)为一步,240步为一亩。一亩制一直沿用了千年而没有改变。

5.车同轨,行同伦: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并不一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车宽为6尺,一车便可通行全国。“行同伦”就是端正民间习俗,以建立统一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秦王朝在这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比如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周游到泰山脚下,这里本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命人在泰山的石上刻下“男女礼顺,一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意思是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加以表彰。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逸之风,大加鞭笞,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得以确立,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也逐渐形成和完善。

知识链接

韩非

韩非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的他曾与李斯同拜荀子为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后来,因为得到秦王政的赏识而被邀请到了秦国,最终因受到李斯、姚贾的陷害自杀死在狱中。韩非的学说中融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以及慎到的“势”,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以法为中心的君主集权专制的统治理论。他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为后世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并著有《韩非子》一书。

骊山陵与阿房宫在嬴政即位之初,便已经开始在骊山北麓修建自己的陵墓,该陵墓被称为骊山陵。统一六国以后,他又征发70余万人继续修建此墓。骊山陵规模宏大,坟高50余丈,在墓中还用了大量的铜、水银和黄金等贵重物品加以装饰。在皇陵东侧随葬的兵马俑坑总面积为20780平方米,以及各种陶俑和陶马8000余件。

此外,秦始皇还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阿房宫。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下令仿照各国宫殿的样式,在咸阳照样建造。六国灭亡以后,他又在渭河南岸上的林苑修建朝宫。仅前殿阿房宫一处,就有“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之规模。而且阿房宫周围还有四通八达的阁道通向离宫别馆。这些工程规模浩大,人力物力消耗数不胜数,因而民怨突起,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李斯的一生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一个人的力量,那便是李斯。李斯(公元前280—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做过郡小吏,后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仕秦。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为秦相吕不韦门客,深得其信任,遂被推荐做了秦王政的近侍。李斯利用可以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给秦王上了《论统一书》,劝谏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以实现“天下一统”。秦王非常欣赏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与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利用“郑国渠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其中。李斯在离开秦国的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奉劝秦王收回成命。他在《谏逐客书》中,引据了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李斯劝秦王若要成就统一大业,就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罗人才。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启发,立即撤销了逐客令,并将李斯的官职恢复,不久又擢升他当廷尉。《谏逐客书》不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还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鲁迅先生曾说过:“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秦王对李斯颇为重用。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远见,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辅佐秦王制定了统一中国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付诸实践。结果秦国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先后将六国消灭,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帝国建立后,秦王自封为秦始皇,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尽心尽力,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功勋卓著。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结束了各诸侯长期分裂割据、混战的局面。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1郡),郡下分设县、乡、里,由中央统辖,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分管国家大事。这是一套完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除去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稳定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这一制度在秦以后一直沿用了近2000年。

秦统一六国后,因过去各诸侯国之间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颇有差异,李斯及时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他以秦国文字作为基础,将异体字废除,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创造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非常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作为秦王朝的标准文字。李斯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在全国推行。小篆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为后世多所唾弃的“焚书坑儒”,也是由李斯建议的。这是为打击儒生以古非今、擅论朝政,为巩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终究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对我国秦代以前文化典籍的破坏非常严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李斯为了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附和赵高将遗诏伪造,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处以五种酷刑,分别为黥刑(在脸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断舌、砍趾后腰斩于市,并诛其三族。

蒙恬北筑长城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身边人才的辅助:文有李斯等人,武则有当时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蒙恬,祖籍齐国,山东人,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传说他曾将毛笔改良,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

蒙恬出生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蒙骜曾率军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雷打不动 翦一起攻灭楚国,亦功勋卓著。蒙恬少年学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其后率军攻破齐国,屡建奇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官拜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宠信,蒙恬主管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有“忠信”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