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2865700000015

第15章 不求甚解

教训案例

“假弱智生”的故事

有位妈妈的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成绩较差,她十分焦急。一天老师对她说:“你的孩子可能是弱智,送弱智学校去吧!”这位妈妈信以为真,没有经过医生鉴定,就把女儿送进了弱智学校。上六年级时,女儿参加全区弱智学生运动会,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结果一体检,医生说她是个“完全正常的孩子”,运动会成绩不能算数。记者闻讯,前来采访这个“假弱智生”,问她这六年的感受。

女孩说,刚刚来弱智学校的时候,觉得周围的人说话、走路都不正常。可没过多久,周围的人却认为她“不正常”“有病”。她也开始学着弱智生走路、说话的样子,慢慢地,别人看她“正常”了,她也就真的变成了“弱智”了。

可以说,是环境改变了人,把正常人变成了不正常的人。

专家解析

教育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因人而异,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生搬硬套,结果事与愿违。教育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教育的力量就是为一个个孩子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对于教育子女的经验,我们应当融会贯通。“依样画葫芦”,“按别人的脚码买鞋”,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不仅欲速而不达,甚至劳而无功、事与愿违。

如果老师和家长有了“超常心理”,总怀疑原本正常的孩子不正常,自己每天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不仅使自己身心疲惫,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因为父母敏感、紧张,孩子立刻就能感觉出来。成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具有了应变能力,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孩子体质差,能力弱,只好“替”父母“生病”了。

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尊重自己,并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

人的本性是不满足,总是希望自己不比别人差,特别是在公开场合,更是不允许、不希望有贬低自己的言行存在,这种愿望能够得以保持就是自尊。自尊是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和侮辱,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尊心。

教育误区

1.照葫芦画瓢。对别人成功的教子成才的经验生搬硬套,伤害孩子的自尊。

2.期望值过高。必然会使孩子饱受失落、失败之苦,而缺乏自信和成功感。

成长故事

参观博物馆归来……

国平是个小学生,只是不用功学习。一个星期天,爸爸带国平去参观航空博物馆,孩子被各种现代化的飞机吸引住了,在小本子上记下飞机的不同型号。

回到家里,爸爸问国平有什么感想,国平说:“造飞机的叔叔真了不起!飞机那么先进,外观那么漂亮,看得我都不想走了。”爸爸深沉地对孩子说:“你知道吗,这些最先进的飞机有美国、英国和法国制造的,可没有我们国家的飞机!”说到这儿,爸爸很激动,国平的情绪也激动起来,他对爸爸说:“将来我长大了,要亲手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飞机,比美国的、英国的都要好!”爸爸高兴地拍着孩子的肩膀说:

“我真希望有这么一天!但是,制造先进的飞机,可是需要文化的,没有扎实的知识是搞不出尖端科学的。”

爸爸的话语激励了孩子的志向,这次成功的交谈成了国平发奋读书的动力。

爸爸为孩子购买了内容科学、文字准确、难易适度、印制良好、符合孩子兴趣的许多科普书。国平从此更加努力学习了。

相关链接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甚:过分;解:了解,理解。多指不认真、不深刻理解或不深入了解情况,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而非穷原竟委、寻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