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2866500000005

第5章 谋划决策(1)

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2002年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历经50年谋划,一项世界之最的宏伟工程应运而生,它担负着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形势的历史使命。“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贯穿于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决策过程。南水北调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的结果,是国家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各学科、各领域专家呕心沥血及几代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结果。2002年12月27日,朱镕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几代人的梦想也终将成为现实。

(第一节)伟人指点

当代中国,毛泽东主席的南水北调构想酝酿于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的长征时期。1935年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研究了草地一带的地理环境,在查理寺的麦尔玛,发现一山脉竟分开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他想若山下挖个洞,长江的水就能流进黄河。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在听取原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同志关于引江济黄设想的汇报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第一次前瞻性地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大幕。1953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长江,对随行的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会”)主任林一山又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并在地图上指出了汉江丹江口一带,设想从那里调水北上。1958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问题。毛泽东主席的治水思路,不仅通盘考虑全国用水的现状和将来,而且思考改造大西北荒漠问题。在毛泽东主席看来,南水北调,改造沙漠,放舟海渤,才是雄心壮志。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发出《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黄、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是“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见之于中央正式文献,也是一次书写共和国历史壮丽篇章的伟大决策。

(第二节)论证之路

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后,在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1952~1957年,黄委会提出了由通天河引水到黄河源的方案;长委会研究了从汉江丹江口引水济淮、济黄的方案,同时还研究了自三峡引水至丹江口的方案,从长江下游沿大运河调水的方案及从巢湖引水的方案。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说:“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了。”1959年2月,中国科学院及水利电力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的指导方针——“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随着“大跃进”的开始,南水北调工作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在“大跃进”的狂热中,北方各省的水利规划都做得很大,因此当时西线南水北调的设计规模也很大,甚至提出了“开河十万里,引水五千亿”这样不切实际的设想,限于当时技术条件,西线调水准备采用人海战术,修建超高堆石坝、开盘山大渠,明显不切实际。随着“大跃进”高潮的降温,南水北调特别是西线工作也冷却了下来。但是这一时期的工作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则、格局,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至目前大多数的南水北调方案仍未脱离那个时期勾勒出的框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科学地勘查了长江、黄河上游和澜沧江、怒江部分流域的水文、地理情况,取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为此一些同志牺牲了生命,那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几十年中,南水北调工作几上几下,基本上是北方缺水加重则上,旱情暂时缓解则下。但是其间中央和地方水利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江苏地区已经实现了江水北调,并形成了黄委会负责西线、长委会负责中线、淮委会(全称“淮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东线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持续干旱和工农业的发展,华北地区水荒严重、黄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京津地区城市用水严重紧张,为此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放弃河北与天津,专供首都北京用水,天津紧急建成引滦工程,随后为了缓解华北平原严重的城市水荒,又建设了引滦入唐、引青济秦、引黄济青等跨流域调水和其他城市供水工程。同时,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的重点也集中在向华北平原供水的中线和东线工程上。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均提出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1997年,在北京京西宾馆,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常委会议,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审查报告(送审稿)》。关于南水北调走哪条线,大家意见不一,上东线,上中线,会场上争论不休。一开始,大家各持己见,认为非此即彼。经过激烈讨论之后,规划布局得到彻底调整:东、中、西三条线并非“你存我亡”,而是实行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1999~2000年北方地区连续干旱,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严重缺水,海河平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各界对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达成共识,迫切希望实施南水北调工程。2000年,中央决定分东、中、西三条线实施南水北调,朱镕基总理提出务必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江泽民总书记也提出了“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方针。2001年,中国向世界正式公布兴建酝酿达50年之久的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汇报,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这个规划用了整整50载岁月,在这50年岁月中,共有5部委(局)、9省(直辖市)、24个不同领域的规划设计及科研单位、6000人次的知名专家、110多人次院士参与献计献策,召开100多次研讨会,对50多种规划方案进行了比选。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是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综合研究的成果。

(第三节)应运而生

半个世纪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南水北调工程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深入开展规划、设计和论证的基础上,凝聚了新中国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并反复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工程方案日趋成熟。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决定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见图1-1)。设在人民大会堂的主会场布置得隆重而简朴。上午10时,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典礼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主持。曾培炎首先宣读了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贺信。江泽民主席在贺信中说,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他向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工程建设者表示诚挚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