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哲学全知道
2867900000015

第15章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1)

最好的性格是“水”性格

具有这一性格特点的人,貌似平和柔弱,但内心刚毅坚韧,特别在待人处世上一定极其和蔼可亲。最重要的是,有水一样性格的人表面看上去仿佛总是那么平淡,毫无个性可言,事实上灵巧无比,足智多谋。这类性格的人常常因此能够包容万象,变化万端,能够依据他要打交道的人的不同性格而不断变化。即使与再难接触的人共事也会游刃有余,投其所好,因此也最容易赢得别人的敬重与喜爱,并以此树立起丰富的人脉资源,为自己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基础。

刘邦的性格就是这样一种惹人喜欢的性格,他豁达而不失细密,能容人更能用人,因此他一直是一个能够躲避灾难的幸运儿,一个深知人性的高手,也由此建立起广博的人脉资源,吸引了众多杰出的谋士猛将,这才有了成功的一生。

话说刘邦打下江山的时候,和群臣一起喝酒时问,你们说我为什么能夺得天下,但项羽为什么不能呢?大家说这说那的,都是一些吹捧刘邦的话。刘邦一脸的不以为然,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军饷,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总结了一下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

实际上正如刘邦所说的一样,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使用人才。但是,我们要问:张良、萧何、韩信这样的人杰为什么甘心被刘邦驱使呢?究竟刘邦有什么才能可以让他们俯首听令呢?

最主要的因素是,刘邦拥有水一样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使得他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时总能体现出最为合适的姿态,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计策。当刘邦发掘人才,欲招纳重用时,他心胸开阔。当属下相劝之时,他从善如流,充分显示他性格似水流动不止的聪明智慧。正因他有水一样善变的性格特征,因此张良情愿为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愿为其镇后方,抚百姓,供军饷;韩信愿为其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像这样,刘邦不得天下!还有谁能?

韩信本来投奔的是项羽,可是项羽不重视他,于是投奔刘邦,但最初刘邦只让他当了个小官。

韩信多次与萧何讨论大事,萧何觉得他的才能出众。楚汉争霸的初期,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可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几乎每天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韩信估量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重用自己,也跟着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消息给汉王回报,自己就去追韩信。

有人给汉王回报说:“丞相萧何逃掉了。”汉王急坏了,真像忽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痛苦。

到了第三天清晨,萧何才回来。汉王见了他,又生气又高兴,质问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所追的是谁?”

萧何说:“是韩信。”

汉王又骂说:“我部下的众将逃跑的有几十个,你一个也没有追到,现在说追回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像其他将领那样的人才,想得到一点也不费劲。至于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没有能跟他相比的。大王假如想永久地在汉中称王,那么,不会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假如想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跟他商议大事的人了,这就看大王的决定了。”

汉王说:“我自然要回东边去。怎么能老待在这儿呢?”

萧何说:“大王一定要夺取天下,就赶快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会离开的。”

汉王说:“好吧,我就照着你的意愿,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说:“那就任他为大将吧!”

萧何很高兴地说:“还是大王圣明。”

于是,汉王要召见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对人才傲慢无礼,现在要拜大将却仿佛呼叫一个小孩一样,这正是韩信要离开的真正原因啊。大王既然认定要拜他为大将,就要选一个好日子,您自己要斋戒,设立坛场,预备好各种礼仪,才可以举办仪式。”

众将领听到要拜大将的消息都很开心,人人都自觉能被拜为大将。等到拜大将的时候,才发现被拜为大将的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很惊讶。

韩信拜将后,刘邦并没有因此完全相信他,便马上问韩信有什么定国安邦的良策。

韩信回答说:“同您争夺天下的不是项羽吗?那大王自己评估一下,论兵力的勇敢、强悍、精良,您同项羽比谁高谁下?”

刘邦沉默许久,回答说:“我不如项王。”

韩信再拜,赞同地说:“不只大王,就连我也觉得你不如项王。可是我以前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评论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心惊胆战,而且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能称得上匹夫之勇。项王待人仁慈,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与他们共饮食。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了也舍不得给别人,这是妇人之仁。项王尽管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但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反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戚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气愤不平。诸侯看到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只要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因此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不得已屈服。他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事实上已失去民心,因此他的强大会很快变衰弱的!现在大王假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还用发愁敌人不被歼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还用发愁他们不臣服!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还用发愁敌人不被打散!何况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原本是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经好几年了,战死和逃亡的人数不胜数,又瞒着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骗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只有章邯、董翳、司马欣得以脱身,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用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但秦国百姓都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依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就应该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任命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项王的。如今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招呼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一听,非常高兴地对韩信说,哎呀,真是相见恨晚啊!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后,很快就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拿刘邦的话来说,那就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

而后来刘邦封韩信为齐王的故事,更能体现刘邦有水一样的性格,灵活多变。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11月,韩信斩龙且,杀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国。这时,已拥兵几十万,他的实力已是举足轻重。当时的情形是,韩信背弃汉降楚则汉亡,助汉攻楚则楚灭,自立为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就引起了楚、汉的担忧。

那时,楚汉相争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韩信攻占了项羽所扶持的齐国之后,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就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心中大怒,自己这里形势紧张,韩信不仅不带兵解救,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威胁,想做齐王,刘邦马上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当时,张良正坐在刘邦的身旁,张良清醒地知道,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何况,韩信远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是无法阻挡的。于是,慌忙在案下轻轻踩了他一脚:“这时候千万不能大骂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惹怒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那么楚王就会灭亡;假如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只是想试探一下您的看法,您何不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别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刘邦听了张良的话,恍然大悟,立马温和地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哪里有当个假王的说法!”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

汉王刘邦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坦然接受;楚王项羽派使者武涉说信归楚,韩信辞谢令回。最终,正是韩信带军击溃了项羽的大军。

下过象棋的人可能都知道,象棋是由楚汉之争发展而来的,可大家可能没有想过,双方的主帅为什么一个叫“帅”一个叫“将”?细细想来,二者是有区别的,“帅”可以把握全局,而“将”只是带兵打仗。刘邦是帅,善于用人,项羽是将,善于用兵;刘邦善于攻心,项羽善于攻城。刘邦没有突出的军事才华与政治智慧,但凭借着惹人喜欢的性格,他得到了有杰出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智慧的人的帮助,最后称霸也在情理之中。

一个人最大的长处就是性格招人喜好,这是赢得人心的法宝,没有这个法宝,要想获得任何成功,都十分艰难。那么,什么样的性格才是最完美的性格呢?事实上,最完美的性格就是像水一样的性格。

做人要有中庸豁达的性格

中庸之道,的确是中华民族累积凝成的民族智慧。是圣人孔子所极力推崇的“至德”。

但是时下许多人所了解的中庸,却成了做事没有原则、老好人、模棱两可、首鼠两端的代名词,仿佛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一事无成、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这事实上是对中庸含义的误解。

真正的“中庸之道”,讲的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表现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假如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就算是好事也会因此而变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了头还不如不做,这就是“过犹不及”。“胆怯”是“不及”,“张扬”是“过”,然而“勇敢”就是“中庸”;“吝啬”是“不及”,“奢靡”是“过”,然而“慷慨”则是“中庸”;“自卑”是“不及”,“自负”是“过”,然而“自信”则是“中庸”。那么问一下,这样的中庸,有什么不好呢?

中庸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哲学思想,拥有这样性格特点的人,一般都目光远大,心怀大志,时刻以全局为重。得意时不会飞扬跋扈,以上欺下;有权力时不会超越权界,惹是生非。相对这样的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也常常既喜欢又敬重,有心向往。

曾国藩就是一个中庸豁达性格的典型,只是这种性格并不是他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点点锤炼出来的。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事实上是一种辩证的处世心态和方法。他处世勤于功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恪守仁义的原则,可在为人处世的“形”上,却是一生三变:早年在京城时推崇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借鉴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基本上涵盖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思想修养倾向。

曾国藩锤炼自身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坚持写日记,每天记日记,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记录、进行反思,对自己在修身方面作思考。从下面的两则日记中,可看出这一点(以下为译文):

小珊本来与我有仇怨,仔细想来都是我的不对。假如我平常以忠信待人,哪里会有现在的情况?假如我平时就能礼人以敬,怎么会让人说我的不对之处?这件事情上我有三大过错,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这是第一点;现在偶因一言不合,愤恨无礼,这是第二;说了龃龉之语,别人冷静下来,我却悍然不近人情,这是第三。恶言粗语不能说出口,忿言不反于身,这样的道理我都不能理解,还说什么别的?

至海秋家赴饮,听说别人得到了一笔额外的好处,我很羡慕。昨夜,梦人得利,自己觉艳羡,醒来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怎么能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很是心动,真是称得上下流矣!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在日记中记载到,自己水烟抽得很厉害,有“水烟枪”之昵称,下围棋的瘾也大。为了治学和修身养性的需要,他下决心戒掉了水烟。他原本决定要戒棋的,可有感于围棋亦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只要控制得好,利多弊小,因此仍保留这个爱好。他把自己的日记名为《过隙集》,必须字字写正楷。最为难得的是,从31岁所开始的修身,一直持续到他的后半生,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就算身为军事统帅,每天在杀戮声中度过,他依旧坚持“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修身是曾国藩事业成功一大主要因素。

曾国藩进士出身,先担任礼部侍郎管文教,然后担任刑部侍郎管司法,从不带兵。咸丰三年,太平军解放南京城。曾国藩跑回湖南去办团练,招募湘军,在战争中学习实践,胜不骄,败不馁,越打越顽强,一路战无不胜。

同治元年,曾国藩提升为两江总督,三千里长江水面,迎风招展的都是“曾”字帅旗。身为亲率三四十万人马的湘军最高统帅,他一点没有飞扬跋扈、气势凌人之态,反而事事小心,慎之又慎。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多次告诫道(以下为译文):

我们家现在正处在丰盈时期,我本人身居将相之位,沅弟(曾国荃)所带领的人马有五万,季弟(曾国葆)所带领的人马有六千,近世像这种情形的曾有几家?沅弟这半年以来,七次拜受君恩,近世像弟弟这样的人有几个?可物极必反,我们家现在正是最高最满的时候了。管子说,斗解太满则人概之,人太满则天概之。我觉得天概人是无形的,依旧要假手于人来概。霍光家族太盈满,魏相来平灭他,汉宣帝也来平灭他;诸葛属太盈满,孙峻来平灭他,吴国君主也来平灭他。等到别人都来平灭,而后才大悟,那时太迟了。我们家正处在鼎盛的时期,不必等待天来平,人来概,我与诸位弟弟应当先想办法自己来概。自概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我想也不会超出“清(廉)、谨(慎、谦)、勤(劳)”三字罢了。沉弟过去在金钱的取舍方面不太注意,朋友们的讥议批评,其根源事实上都在这里。去年冬天买犁头嘴、粟子山,我觉得没必要。今后应该不乱拿一分钱,不寄钱回家,不多馈赠亲友,这才是“廉”字功夫。内在的谦虚是看不见的,而其外在的体现主要有:脸色、话语、信函、仆从属员,以后该在这四个方面下点工夫,痛加改正,这是“谦”字功夫。每天临睡之前,默默地想一下本日劳心的事情有几件,劳力的事情有几件,就会感到为国家所做的事情还不多,应当更加努力地为国效劳,这就是“劳”字功夫。

同治元年二月,得知国荃弟与同事关系紧张,曾国藩立马写信批评他只看见对方脸色难看,看不见自己的脸色同样难看。又举出他的来信“常多嘲讽之词,不平之语”,并指明他的随员和仆从在外面“颇有气焰”,而他本人做何面目不言自明。三月后又去函,批评他不够廉,对往年刮钱买田地一事,告诫说:“要想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殷厚,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肯定不能维持多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后来,不到一个月又写信过去,专谈听取指责,就算批评的不是事实,态度也得“抑然”,不得“悍然”,并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