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2874400000011

第11章 明代:浮华世家(2)

武宗的南巡于1519年秋得以实现,江南的美景和气候给他添加了兴奋剂,他和江彬等人在扬州、南京游荡了八个多月。

在北返的途中,他们停留在清江浦,忽然想当渔夫。武宗自己单独驾了一条小船去捉鱼,翻了船,泡在水中,被侍卫救起。虽则是救起了,但因受寒,得了重病。

正德十六年(1521年)初,武宗在他的豹房殡天了,享年不满30岁。

如何评价武宗

朱厚照并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人,但是他一辈子都这样以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生活着。他的一生都在谋求抗争,可惜的是虽然他拥有天下最高的皇权,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生命的轨迹。他的故事,是由好多喜剧组成的一个大悲剧,不论是对他,还是对这个庞大的帝国。

明代的大臣们一直把皇帝作为一个神话的偶像来塑造,他们要给万民描绘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个人感情、没有脾气的神。可武宗不想做“神”,他想做“人”,他用超乎一般人的勇气执着地与臣子们进行对抗,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戏弄这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

那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从最高的皇帝,到读书的士人,都呈现出一种叛逆传统道德的倾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诗既可以形容唐寅,也可以形容朱厚照,以及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人,而王守仁心学的创立,更是在守护传统的大明王朝的夜空里燃起的一朵绚丽的烟花。从此开始,一个国家伟大的转型时代开始了。

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守仁(1472—1528),心学的集大成者。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与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并称“陆王”,故“陆王之学”也就是“心学”的同义词。

王守仁出生于明代中期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出任南京吏部尚书。王守仁的少年时代,正值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他也深受影响,立下了“读书学圣贤”的志向。据说,他曾对朱熹佩服得五体投地,遍求朱熹遗书阅读,并按照朱熹“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教诲,去“格”屋外的竹子,在竹林里苦思冥想了三天,竹子的道理没有格出来,他反而大病一场。这一病,使他对程朱理学的圣贤之道产生了迷惑,甚至怀疑自己与圣贤是否有缘,于是转向辞章之学,同时也留心武事,学习兵法。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七岁的王守仁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资格,成为兵部的官员。三十四岁时,年少贪玩的武宗即位,宦官刘瑾专权,南京有几位官员联名上书皇帝,弹劾刘瑾,结果遭到逮捕监禁。王守仁出于正义感,上疏相救,结果被廷杖四十,贬谪到贵州荒僻的龙场驿去做驿丞(驿站站长)。

龙场地处深山丛林,毒虫瘴气,比起北京来,自然是天上地下。但王守仁并未消沉,远离政治旋涡,倒给了他冷静思考的机会。就在贬谪贵州的五年之中,王守仁完成了从程朱理学到陆九渊心学的思想转变。

据他后来回忆说,他在龙场“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有一天,突然悟出了“格物致知”的真谛,原来“圣人之道,就在我心中,过去求理于外在事物中的做法是错误的”。他由此得出“心外无物”的结论。

王守仁曾同朋友到山中游览,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些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沉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则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正德五年(1510年),年届不惑的王守仁结束了贬谪生活,到江西任知县,数年间就被提升为南京鸿胪寺卿。在此期间,他开始著书立说,招收弟子,与程朱理学彻底分道扬镳。由于程朱理学是钦定的官学,王守仁不便公开宣称朱熹不对,就将朱熹文章中和自己主张相同的某些片段摘录出来,编成了一篇《朱子晚年定论》。意思是告诉读者,朱熹晚年也修正了自己早年的观点。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无非是为了给自己的异端思想争取到“合法”地位。正德十一年,他奉朝廷之命,以都察院左佥都史(正四品)的身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平定了当地民间的叛乱,并在各地兴办社学,实施儒家的道德教化。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全国震动,王守仁率军攻克南昌,生擒朱宸濠,被封为伯爵,并出任南京兵部尚书。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其影响也迅速扩大。他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学,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宣称这才是“孔门正法眼藏”,是“孔孟圣传一点骨血”。这个“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之”的“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而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格去物欲而求得“良知”,这与朱熹“即物穷理”而获得知识的主张是完全不同的。他因此被正统儒家视为“病狂丧心之人”,王学也被斥为“伪学”。但王守仁的主张令人耳目一新,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反传统”的旋风,促成了明代中后期的个性解放浪潮。

阳明心学在日本

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梁启超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1906年,蒋介石留学日本,亲眼看见日本军官几乎人手一本《传习录》。他也买了大量有关王学的书刊(这些在当时的中国都是买不到的),进行研究。

王阳明心学是日本反对德川幕府朱子学的思想武器,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武器,对日本近代变革维新、迅速崛起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日本民族魂的一部分,也是当代日本企业家的必修课。

不尊孔子的李贽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大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的“官学”。他的思想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代代相传的统治思想。谁敢对他不尊重呢?就是皇帝到了孔子的庙里,见到孔子的像也要拜上几拜。

究竟有谁这么大胆,敢向中国的孔圣人挑战,敢对这位孔圣人不尊呢?

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君,福建泉州晋江县人。祖上几代都从事海上贸易,父亲和祖父都是回教徒,李贽也信奉回教。

李贽自小聪明过人,悟性极高,26岁那年考中了福建乡试的举人,30岁开始做官,先后做了20多年的官,但是他当的都是些公务不少,薪水不多的小官。他51岁的时候,从南京刑部员外郎调任云南姚安知府。知府可是捞钱的官职,然而李贽并不想发财,他只想在知府任内积攒些钱,日后为自己潜心治学做准备。可是由于李贽为官清正廉洁,三年知府下来仍是两袖清风,只积攒了几卷图书而已,因而生活十分贫困,两个女儿因为饥荒饿死,祖父、祖母死了50多年,因为买不起一块地,一直没有安葬。岳母双目失明,思念女儿,他却没钱让妻子回家探望母亲。穷困的生活中,他认清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困苦的生活也磨炼了李贽不怕苦、不怕穷,一心追求真理的锐气。

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始终是传统的孔孟儒学,宋代以后演化成程朱理学,又称为道学。封建道学家们认为“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等都是天生就有的,借以来束缚和压迫当时的人民,为封建统治摇旗助威。然而随着道学思想的逐渐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反动学说的危害。江苏泰州盐丁出身的王艮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即“泰州学派”,来反对道学家所称颂的道,揭露道学家的假面具和他们言行不一的丑行,因而遭受到当时统治者们的极力迫害,诬蔑他是“左道”、“妖人”。李贽在75岁的时候也被统治阶级以“妖人”的罪名逮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贽在北京做礼部司务的时候,就和泰州学派的学者赵大洲交结密切,在云南的时候,拜王艮的儿子王襞为师,钻研泰州学派的思想著作,因而也成为泰州学派杰出的学者。

20多年的坷坎仕途和官场的生活,使李贽认清了明朝政治的黑暗腐败,看清了道学先生们言行不一的丑恶嘴脸,因而他要反对,要抗争,要揭穿道学家的本质,于是便揭起了反封建反理学的大旗,因而也被作为“妖人”抓起来,进行迫害。

李贽厌恶封建官场的生活,从云南回来后就决心回老家。他来到湖北黄安的朋友耿定理家里居住,教耿家的几个孩子读书。他决心让孩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再用封建道学思想来束缚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然而耿定理的哥哥耿定向是个道学家,自然不同意李贽的意见,两个人便发生了矛盾。

泰州学派著名的学者何心隐,是耿定向的一位朋友。统治者们因为他宣传反封建的思想逮捕了他,并且要杀死他。当地数万人为他鸣冤叫屈,然而作为何心隐朋友的耿定向,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虽有能力相救却置朋友的生死于不顾。李贽亲眼看到这位道学官僚的丑行,看透了这位伪君子的本质,在朋友耿定理死后,把妻子送回老家,?摇自己也愤然离开耿家,来到黄安邻县麻城县龙湖上的芝佛院,剃发独居,潜心治学。在这里他多次写信揭露耿定向言行不一的虚伪本质,信中说:“你和一般人一样买田置地,读书求官,遍寻天下好风水宝地以求子孙免灾得福,那都是为自己打算,没有一点替别人着想。可是一开口谈道学便满腹经纶,口口声声为别人着想。你的言行连一般百姓都不如,我劝你以后不要再说假话了。”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李贽写了《 焚书 》这本名著,很快便流行于世。这本书讽刺、挖苦、揭露了一批像耿定向一样的封建道学家的丑恶嘴脸。耿定向等人看了《 焚书 》怒火中烧,就发动一批道学门徒向李贽发起攻击,说他是“妖人”、“妖言惑众”、“蓄意谋反”,然而李贽并不害怕,坚持自己的立场。随后又写了《 藏书 》,书中提出了自己反道学的独到见解,把孔子说成是满口仁义道德,满腹压迫人民的经纶,认为宋朝的程颐、朱熹等人只是些靠说假话骗人的人。这些人都是应该被从历史上除掉的人。李贽是历史上第一个大胆向孔子挑战的思想家。

与此同时,封建统治者对李贽的迫害更厉害了,他们对已经74岁高龄的李贽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扬言要把他居住的芝佛院削为平地。李贽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在朋友的保护下逃到通州(今北京通县)。

但是封建势力强大,耳目众多,李贽来到通州,陷害也跟踪而来,说他攻击朝中大臣,谋图造反,皇帝便下令逮捕他。

李贽来到通州时已经病了,入狱后病情更为严重,他决心以死与封建统治斗争,来坚持他自己的理论,并写下了“我今不死更待何,愿早一时归黄泉”的诗句表达决心。

万历三十年(1602年)三月十五日,李贽喊人给他剃头,剃完头便趁别人不注意,拿起剃刀自刎而死,终年75岁。?摇?摇

李贽虽然死了,但是他向封建统治者提出了严厉的抗议,对传统的儒学思想进行了猛烈冲击,激励着后人为反封建斗争而抛头颅洒热血。

李贽之墓

孔子的学说是儒家的经典,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者的层层包装与异化,它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孔子本人也成了封建统治者所拥立的一个偶像。李贽这种不畏权威,不迷信偶像的行为,即使在今天,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勇气。敢于挑战权威,相信自己,这样才能有所超越,取得成就。

李贽死后,被好友马经纶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朝重臣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湖北江陵人,世称“张太岳”或“江陵先生”。他从小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即为明诸生,巡抚顾磷看到他的文章后非常惊奇,认为他有治国之才。不久居正乡试中举人,顾磷解下自己的犀角腰带赠给他,并且说:“日后你将成为国家栋梁,腰缠玉带,这犀带还不足以显示你的身份高贵。”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每天研究学习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内阁大学士徐阶等人对他十分器重,授予他翰林院编修一职。中间曾因事还乡,不久又回京任职。

张居正面目清秀,长须垂至腹部,办事果断,敢作敢为,自认为有豪杰之风。但他为人深沉,有城府,别人都难以揣摩他的性格为人。严嵩为内阁首辅时,忌恨徐阶,与徐阶相好的都回避严嵩。张居正则能相处自如,严嵩也很器重张居正,任他为右中允,主管国子监司业之事。他与国子监祭酒高拱相处得很好,高拱期望他能进入内阁。

不久,张居正仍回翰林院任职,又任裕王府讲读官,教授裕王。裕王认为他很贤能,王府里的宦官也都与他相处甚好。当时,李劳多次找张居正请教书中经义,双方经常谈到国家大事。不久任右谕德兼侍读,进为侍讲学士,并负责翰林院事宜。

徐阶取代严嵩为内阁首辅,十分信任张居正。世宗死时,徐阶负责起草遗诏,许多问题都曾与张居正共同商量谋划。不久,张居正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因为裕王继承了皇位,一个多月后,便将张居正与原来裕王府的另一名侍讲官陈以勤一起召入内阁,张居正的官职是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久又充任《世宗实录》的总裁官,晋升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并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头衔。这时,离他任五品学士官才一年多。

当时内阁首辅是资格很老的徐阶,徐阶和内阁另一名大学士李春芳都待人谦虚有礼,张居正进入内阁最迟,但他却俨然以宰相自居,对六部官员十分倨傲,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偶尔谈点自己的看法又很中肯,因此,别人都有点敬畏他,把他看得比其他阁臣还重要。

徐阶退休回乡后,要他的三个儿子都小心地为张居正办事,听他的话。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对徐阶十分痛恨,唆使言官几次弹劾徐阶,徐阶的几个儿子都被牵连有罪。张居正在高拱面前为徐阶一一解释,说好话,使高拱心里稍稍有所改变主意。

这时,高拱的一个门客又诬告张居正收了徐阶之子三万两银子,高拱于是讽刺张居正。张居正脸色大变,指天发誓绝无此事,言语恳切良苦,高拱只得道歉说自己失察。从此两人就有了些隔阂。高拱又对跟张居正很好的宦官冯保有意见。穆宗病危,张居正和冯保一道秘密安排后事,将冯保引为内助,而高拱则要去掉冯保。穆宗死,神宗继位,宦官冯保以两宫太后的诏旨驱逐高拱出内阁,张居正成了内阁首辅。当时神宗仅仅九岁。

明神宗一切委任张居正,张居正也以天下为己任,内外各官员都听张居正的。张居正劝神宗遵守祖宗以来的成规,不要随意有所改变,至于讲学、亲近贤臣、爱护百姓、节省开支等,都是当务之急,神宗十分同意。张居正又施行大计,考核朝廷官员,对那些不称职的、追随高拱的官员一概排斥不用。又以皇上的名义下诏,当廷申饬教训大臣们,百官一时都小心谨慎,不敢轻举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