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科病调养食方
2874900000012

第12章 小儿腹痛

小儿腹痛常由多种疾病引起,起病急、进展快。因为婴幼儿不会用言语准确表达,所以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有些疾病一旦发病即应进行手术;有些病在早期可以保守治疗,晚期则需手术切除部分器官才能治愈。还有些腹痛是通过药物治疗即可好转。故而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应学会通过小儿的各种异常表现,来估计引起腹痛的原因,及时做相应处理。仔细观察孩子有无发热现象,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如何,是否恶心呕吐。一般腹内器质性疾病腹痛的程度均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常不能自动缓解,有的可伴有高热及恶心呕吐。可让患儿平躺,轻按其腹部,同时观察小儿的面部表情。如稍用力按压后小儿面部有疼痛的表情,或者腹部的肌肉比较紧张,尤其是发现腹部出现肠型和肿物时,说明可能得了急腹症,应立即入院治疗。

腹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也有腹部本身疾病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如肺炎、结核、风湿热、营养不良等;腹部原因更多,如肠炎、蛔虫症、便秘、肠结核、肠套叠、阑尾炎、疝气、胆囊炎等。有些腹痛是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因此腹部的检查很重要。

所谓肠痉挛就是肠道上的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疼痛。疼痛多在肚脐周围,有时伴恶心蛔区吐。常突然发作如寺续大约10分钟,时痛时止。严重时孩子痛得哭闹不止、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在床上翻滚。肠痉挛多是一些诱发因素引起的。例如患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暴饮暴食,大量食用冷饮,消化不良,肠道蛔虫钻动等,这些诱因引起肠壁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经过一段时间缓解后,可重复发作。故腹痛呈阵发性或间歇性发作。

家长应注意小儿饮食,避免冷、硬、刺激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必要的时候可口服解痉的药物,同时要查明诱因。可用热水袋敷腹部。有蛔虫者应驱虫。对牛奶过敏者可改用豆浆代乳品。有消化不良者可吃消食山楂片。

(1)三焦饮

【组成】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0克,白糖30克。

【制法】前3味水煎15分钟取汁,用纱布过滤,调入白糖,趁热服。

【服法】代茶饮,每日2-3次。

【功用】消食化滞。

【调治】小儿食积停滞之腹痛。

(2)山楂厚朴饮

【组成】山楂18克,厚朴10克,红糖15克。

【制法】将山楂放锅内炒至焦黄,入厚木卜,加适量的水共煎。取汁去渣,冲入红糖调化。

【服法】每日1剂,1次饮完。连服数天。

【功用】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调治】乳食积滞之小儿腹痛。

()白芍当归大参饮

【组成】白芍9克,当归4.5克,桂心4克,炙甘草3克,大2。

【制法】以上5味加水煎汤取汁。

【服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调治】脏腑虚冷之小儿腹痛。

(4)高良姜陈皮粥

【组成】高良姜6克,陈皮3克,粳米30克。

【制法】将前2味药煮汁去淹,与梗米同煮粥。

【服法】早晚餐食用。

【功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调治】腹部中寒之小儿腹痛。

(5)桃仁砂仁粥

【组成】桃仁15克,砂仁5克,鲜佛手瓜10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取鲜佛手瓜、砂仁、桃仁共放锅内,加适量的水熬浓取汁,去淹。加入梗米煮成稀粥,用少许精盐调味。

【服法】每日1剂,分1-2次服完,连服5-7天。2岁以下小儿酌减。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调治】血瘀之小儿腹痛。

(6)吴茱萸葱姜粥

【组成】吴茱萸3克,粳米30克,生姜1片,葱白1茎。

【制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粳米加水煮,熟后下吴茱萸末、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服法】每日1次,温服。吴茱萸性热,多用于寒证而不宜用、于热证。

【功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调治】腹部中寒之小儿腹痛。

(7)姜橘鲫鱼

【组成】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

【制法】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入鱼肚。置锅内,加适量的水,小火煨熟,加少许精盐。

【服法】空腹饮汤食鱼,每日2次。

【功用】健脾温胃。

【调治】小儿感寒后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