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诚信故事
2876400000013

第13章 韩信 一忍胯下辱,千金报饭恩

江苏省淮安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韩侯的故里,是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上的大都市。在淮阴区码头镇境内,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泰山墩”的坟墓,历史文献称之为“漂母墓”。这里流传着韩信千金报饭恩的故事。

韩信,淮阴人,汉初著名将军。他从小喜欢读兵书,并拜甘乐为师学习兵法,有着满腹的学识,梦想着能披挂上阵,建功立业,当个大将军。可是在韩信年轻的时候,没有人赏识他的才华,因而他总是郁郁不得志。

韩信少年时父母双亡,他独自一人生活,也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能,只能靠朋友和邻居接济为生。他和下乡县的南昌亭长相熟,就投奔到他家住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开始还对韩信比较客气,久了就厌烦起来,连着几天起大早,做好饭后也不叫韩信,就直接与亭长在床上吃完。等韩信起来,锅里啥也没了。韩信只好离开亭长家回到淮阴城,以编卖稻草人为生。

淮阴城里有一帮无赖经常欺负韩信。有一次,一个无赖当街拦住韩信,说:“你这么大个子,还挎着剑,好像很厉害。你敢不敢杀我?要是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就从他胯下钻过去了。

韩信编的稻草人很少有人问津,一天下来也混不了碗饭吃。为了糊口,韩信经常到江边钓鱼,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能钓上几条鱼,这样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的肚子问题,还能换几个钱过日子。可是,钓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天天都能钓到鱼的,如果钓不到,他就只能饿肚子了。

有一天,韩信又到江边去钓鱼,一边钓鱼一边读书,眼看着已经晌午了,可是连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韩信又饿又累,没有办法,坐在那里望着自己的渔竿发呆。江边有一个洗衣服的老大娘,看到韩信一个人坐在江边发呆,垂头丧气的,就十分关心地走过来,问道:“年轻人,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韩信抬起头,见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娘,就如实告诉她说:“大娘,我家里没有吃的了,想到这里钓几条鱼换钱买吃的,可是我钓了一上午了也没有钓到一条鱼,我现在饿得不行了。”

老大娘听了,不由得心生怜悯,就对他说:“年轻人,如果你不嫌弃,就到我家先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吧。”韩信当时饿得快要发昏了,哪里还管什么好坏,只要有吃的就成,因而,他非常高兴地收起渔竿,和大娘一同回家吃饭去了。

韩信和老大娘一边走一边说话。老大娘从韩信的口中了解到他的家世和抱负,从心里喜欢这个虽然生活贫困却很有理想的年轻人。从此,老大娘经常送给韩信一些饭菜接济他。韩信对此感激不已。

一天,老大娘又给韩信送来一些饭菜,韩信很感动,对老大娘说:“大娘,您对我真好,总是接济我,等以后我做了大事,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人家!”老大娘听后,却生气了,说:“你以为我是为了让你报答我才帮助你的吗?你错了,我看你是个堂堂大丈夫却不能养活自己,因为同情你我才帮助你的。”老人接着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不指望你回报,但你应志在四方。”韩信听了老大娘的话,默默地吃着饭,心里很不平静。不久,韩信就告别了老大娘,离开了家乡,出外去闯荡了。

韩信谙熟兵法,在刘邦军中受到重用,拜为大将。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为营,拔旗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帮助刘邦打下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封他做了齐王,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韩信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个曾经接济过他的老大娘。于是,韩信就派人打听老大娘的近况,得知老大娘仍旧在他家乡过着清贫的日子,韩信就派人给她送去各种物品,让老大娘不再过那种劳碌贫困的生活,而且还特意回家乡看望老大娘,并给老大娘送去了一千两黄金。

老大娘说:“你不要把这么多黄金给我,一来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多少天了,要这么多钱也没有用,将来我也不能把它们带到棺材里;二来我也没有为你做过什么大不了的事,哪能要你这么多钱呢?”韩信恳切地说:“当年我肚子饿的时候,您给我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对我来说这却是非常珍贵的,更何况您那时生活也很艰难,即使那样,您还是慷慨帮助我。现在我有地位了,有钱了,理应报答您。而且当年我也说过,等我以后做了大事,一定要好好地报答您!”老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韩信接着说:“我知道,当年您并不是为了要我报恩才帮助我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感到您是真心对我好,所以,我就更该好好地感谢您、报答您啊!”老人仍不接受他的馈赠。

过了些年,老大娘离开了人世。韩信于是散千金给手下的士兵,命令他们每人都用衣服从外地兜一堆泥土来,堆砌在老人的坟上,于是便出现了十分壮观的漂母墓。又由于外地的泥土与淮阴当地泥土颜色不同,因此漂母墓在当时也特别显眼。

韩信为感谢漂母的施饭之恩,用千金命将士搬土造坟以纪念漂母,便是“一饭千金”这一成语典故的来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