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2878000000002

第2章 汉高祖皇后吕雉当政滥杀无辜(1)

公元前195年,即西汉高祖十二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死去,吕雉的儿子刘盈即皇帝位,皇后吕雉开始以皇太后的身份“当政”。“皇太后把持政”这一做法,自然招来了大臣们的非议!于是,吕雉开始滥杀无辜。

刘盈死后,吕雉立刘盈的“假子”为帝,四年后将其废黜;又立刘盈的另一个假子刘弘为帝。期间,吕后一直当政。直到公元前180年病逝。吕后当政时期虽然不得人心,但因其强权统治和外戚当道,至少在活着的时候,她的权力无人撼动。

(1)初期,帮助刘邦得天下

女人当政,是从西汉时刘邦的皇后吕雉开始的。

吕雉当政十五年,先后“替”刘盈、少帝、刘弘三个年少的皇帝把持政权,虽然没有政权更迭的危机,可政治黑暗到令人无法想象。

吕雉作为女人没有什么政治主张,她的施政举措只是以“看家护院”为主,而巩固政权的筹码便是吕家的外戚。

有关“漂亮的吕雉嫁给小小的亭长刘邦”的故事,堪称是“一枝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的最好的注脚。

按照秦朝的规定,基层组织为“里”,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如果套用现在的基层组织,“里”可比照街道居委会,“亭”至少可比照街道办事处。年轻的刘邦娶吕雉的时候,是泗上亭长。

之所以说是“一枝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主要是因为刘邦少年之时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与美貌的吕雉不够般配。好在刘邦也有一样好处:虽然农业生产还是学不来,可吏事却一学就会,当上亭长也属于发挥了他的长处。后来,他结交了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为日后成就霸业,积累了最重要的人脉。

吕雉的父亲吕公也是有官有职的人,他与沛县县令是好友。县令因为遭人诬陷在家躲避,吕公上门安慰,恰巧刘邦也去县令家问候,于是两人就算结识了。

据传吕公会看相。在县令的餐桌上,吕公注意到,这个叫刘邦的年轻人虽然官职不高,但生得仪表堂堂、气宇昂然:方脸、高鼻梁、美胡须,完全是贵相、官相。就像一般家中有女待嫁的父亲一样,吕公动了心思。

酒足饭饱以后,刘邦准备告辞。吕公拦住他说:“我喜欢研究相术(在西汉几乎成风),今天看见你,感到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是大福大贵之命。所以,我想问一句,你成家了没有?”

刘邦客气地说:“本人很穷,没有漂亮的女孩愿意嫁给我,所以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吕公连忙说:“我的长女相貌还可以,我想把她嫁给你,不知你的意见怎样?”

真是“天上掉下个吕妹妹”!刘邦真是很惊喜,因为他知道,吕公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家境殷实,娶了这样家庭出身的女子,对自己的前途一定会有帮助!于是刘邦欣然同意。

回去后,刘邦立即打听吕公长女的情况。一听说吕雉生得漂亮、聪明伶俐、性格活泼,还有一些“文化”,于是马上请媒人上门说亲。

那边厢,吕公回到家后,把见到刘邦并许嫁女儿的事情和吕夫人讲了。

吕夫人可没看好刘邦,她说:“你一向说,咱们的姑娘命相奇贵,要嫁给贵人!怎么一个小小的亭长,你就同意了?况且,他家的状况也不好,穷得很,咱姑娘过门不得受苦吗?”

但是吕公认准了刘邦,不顾夫人的反对,坚持把女儿吕雉嫁给了这位刘亭长。

奈何亭长的官太小,那点儿俸禄不足以养活家人,还需要做些农活儿日子才能过得下去。过去,刘邦孤身一人没有牵挂,他不爱干农活儿就不干。可现在不同了,刘邦娶了媳妇了,媳妇又漂亮又能干,他不由得也就勤快了。所以小两口恩恩爱爱,下田劳作所得,加上刘邦的亭长收入,小日子过得不错。

婚后,吕雉先后为刘邦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子取名刘盈,就是后来的惠帝;女儿即是后来的鲁元公主,两个孩子都很得吕雉喜欢。

秦二世元年(前209),秦廷命令各郡县遣送罪徒到骊山建筑始皇陵,沛县县令让刘邦押送罪徒。在大泽中,刘邦酒后放了罪徒,待酒醒了之后,他知道自己惹了祸,便不敢再回沛县了,他自动放弃亭长职务,辗转在多个地方流荡。

令刘邦没想到的是,他虽然居无定所,四处流荡,吕雉却带着子女,一下子就找到了他。

刘邦非常惊讶,问吕雉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吕雉说:“无论你在什么地方,空中总有云气盖着,我善于观察云气,所以知道你在哪里。”

刘邦高兴地说:“有这种事情?我听说,始皇帝常说‘东南有天子气’,莫非我刘邦有这个福气吗?”

当时,由于无法忍受秦二世的残暴统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刘邦也纠集一帮好友起兵反秦,号称汉军。吕氏家族的很多人都参加了刘邦的队伍。

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5年,反秦义军基本上形成了刘邦、项羽两大队伍。秦灭亡后,刘邦与项羽的战争不可避免。在刘项两军的对峙中,刘邦长时间处于劣势,甚至让项羽抄了老家,刘邦的父亲和吕雉都被扣为人质,只有两个孩子逃出,为刘邦所救。

虽然战事不利,但刘邦的艳福却来了。

一次,刘邦被项羽追得迷了路,不得不逃到一个小村落,在一户人家中安歇,这户人家姓戚。吃过饭后,戚氏突然提出要将女儿嫁给刘邦。

刘邦说:“我逃难到此,承蒙留宿,已经是感激不尽了,怎么好再娶您家贵女做妻子呢?”

戚氏说:“都说我女有富贵相,我相信她应该嫁给你。”

于是,刘邦在落难途中又与戚氏定了婚约。戚氏就是后来的戚夫人,她与吕雉合演了一出夺嫡大戏。

公元前203年,即汉高祖四年,楚汉签订“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停战协议后,项羽才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送还给刘邦。

不久,项羽失败,刘邦正式称帝。

(2)中期,忍辱负重当皇后

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立与吕雉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封女儿为鲁元公主。戚氏被封为戚夫人。吕雉家族的很多人都受了封。时隔不久,刘邦与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也获封赵王。

吕雉虽然做了皇后,但年龄已经大了,况且不会“来事儿”,渐渐地刘邦开始嫌弃她。但吕雉自恃有功,尤其是她家族中许多人为刘邦打天下而战死,所以她依然颐指气使。这样一来,她与刘邦、戚夫人的关系不断恶化。

那段时间,刘邦总是把戚夫人带在身边,不管是南征北讨也好,出外巡游也罢,总之是难舍难分,尽管刘邦也经常宠幸其他妃嫔,但他与戚夫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据说戚夫人貌比西施,会弹奏各种乐器,舞蹈的技艺高超,尤其擅长“翅袖折腰”舞。戚夫人跳舞时,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

当时流行的《出塞》、《入塞》、《望妇》等曲目,一经戚夫人演唱并舞蹈,则令刘邦百听不烦、百看不厌。

有道是爱屋及乌,因戚夫人得宠,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也深受刘邦喜爱,而皇太子刘盈却渐渐失宠。据史书记载:刘邦不喜欢刘盈的原因是认为这孩子软弱无用。关于这一点,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刘邦喜欢刘如意的理由很简单:如意的举止言谈都有刘邦的风范。

于是,夺嫡大战在所难免。

戚夫人是有心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的,她多次在刘邦面前为此事哭泣哀求。刘邦不免心动,三思之后做出了初步决定:废太子,立刘如意为新太子。

作为皇后,吕雉当然也时刻关注着太子的位置。她早就看出戚夫人有更立太子的意思,于是时刻保持着警惕。

刘如意十岁那年,刘邦想让他去封国。戚夫人未语先泣,好不伤心。刘邦婉转地对戚夫人说:“你这么伤心,莫非为了更立如意为太子的事么?我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但是现在更立太子,名不正、言不顺,要等待时机。”

戚夫人却是不依不饶,索性放声大哭。

刘邦被闹得心烦、心软了,于是说:“别哭了,我这就想办法,立如意为太子。”

第二天临朝时,刘邦提出了废立太子的事情。群臣一听都十分震惊,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他们同声力争,都说“立嫡以长”是古今通例,而且刘盈册立了几年,并没有过错,不能无端废掉。刘邦自然不肯听从,命令大臣立即起草诏书。

突然,殿中传来一声大呼:“不、不……不可!”令刘邦和众臣们都吃了一惊。他们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些口吃的大臣周昌在情急之下大声喊道。

刘邦问:“你只说‘不可’两字,究竟是何道理?”

周昌越急越口吃,说:“就是‘不可行’!陛下欲废太子,臣……觉得不可以。”

刘邦忍不住大笑起来。满朝大臣看周昌越着急越结巴,也笑起来,气氛缓和了许多。这时,又有一些大臣为刘盈说话,于是刘邦宣布退朝。

退朝后,周昌刚走出殿外,便有太监上前对他说:“皇后有请。”

周昌在太监的指引下来到后宫,见到皇后吕雉,他正要行礼,不料吕雉突然跪在地上,急得周昌不知如何是好,急忙也跪下。

吕雉说道:“周君请起!我这一拜,是感激周君保全了我儿的太子位。”

周昌忙回答:“为公……不为私,怎敢当此大礼?”

吕雉说:“今日若不是您力争,太子恐怕已经被废了。雉感激不尽。”原来,吕雉料定刘邦会提出废除太子的事,便在刘邦上朝时,躲在边房中偷听。

没有达到目的,戚夫人大失所望。

刘邦安慰戚夫人说:“更立太子一事,朝臣无一赞成啊!如果强行废立,如意将来的日子也未必好过。我们再从长计议吧。”

戚夫人带着哭腔说:“我也不是非要废了太子立如意,但我们母子的性命,掌握在皇后的手中。望陛下能够保全我们母子。”

刘邦说:“我会想办法的,决不能让你们母子吃亏。”

戚夫人只好耐心等待,可是过了好多天都没见刘邦拿出什么办法来,她就每天都沉着脸。即使刘邦来看她,她也闷闷不乐,于是两人相对无言。

刘邦在个人好恶与正统原则之间徘徊着,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掌玺御史赵尧揣摩出刘邦的为难之处,便推荐周昌为赵王相。因为周昌素来为吕雉、太子及内外群臣所敬畏,让他保护赵王如意是最适合的。

刘邦认为这个主意不错,马上下了任命。

戚夫人见更立太子无望,也同意赵王去封国。在悲壮的气氛中,赵王赴任了。

此时,刘邦身上的旧伤复发,每天只能躺在宫里。

戚夫人一直在旁边侍侯,见刘邦的伤病很严重,她心里非常担忧。因为她知道,如果刘邦有了三长两短,吕雉是没有好果子给她吃的。于是,她在言语间旁敲侧击,还是太子废立的事儿。

也巧了,正在这当口,太子太傅叔孙通入宫见刘邦,谏言说:“从前,晋献公宠爱骊姬,曾经废了太子,晋国乱了好几十年;秦始皇不早立扶苏,最后秦朝毁灭。现在太子刘盈仁孝,为何还要无端废黜?如果陛下一定要废黜太子,臣宁愿先死。”

刘邦慌忙摇手,说:“我不过是偶出戏言,你何必当真呢?”

叔孙通一再强调:“太子是天下根本,根本动摇,天下震动,于社稷不利!”

此后,内外群臣多次上疏,希望不要废太子。刘邦见状,也只能拖下去了。

这一阶段,吕雉一直为儿子的太子位忙活着。她见刘邦一意孤行,除了独自咽下内心的苦楚外,不得不四处求助。她找到老臣张良向其求教。张良给她出了一个计谋:请出商山四皓,以使太子在朝廷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而不可动摇。

所谓“商山四皓”,即是商山中的四位白发隐士。他们分别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角里先生。刘邦非常尊重他们,曾邀请他们共治天下,但被他们拒绝。此番,他们四人倒是很给吕雉母子面子。吕雉母子也因这四人的出现而一举扭转了局面。

刘邦康复后,召太子侍宴。太子来时,四皓随行。刘邦十分惊奇地问四皓:“我以前请你们,你们不出山、回避我;现在却追随我儿,这是为何?”

四皓说:“太子仁孝恭敬,尊礼儒士,天下能人都愿意为他服务。”

刘邦见此情景,认为太子刘盈已羽翼丰满——因为四皓曾拒绝自己,而现在却不拒绝刘盈——看来天下已定,太子位已无法更改。若要强行更立,自己的英名将会毁于一旦。

刘邦经过三思,最终放弃了更立太子的念头。此时,刘邦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似乎皇上拥有一切,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皇上也有很多苦楚,只是外人不知罢了。

和戚夫人见面时,刘邦不无伤感地说:“我本来是真心要更立太子的,可是群臣反对,甚至四皓也来给太子助阵,可见盈儿已经羽翼丰满,恐怕不好再动了,至此,我也无能为力了。”

戚夫人听完,立即泪如泉涌。

刘邦说:“你不必悲伤,要知道富贵有命,得过且过吧。来,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

于是,刘邦吟唱、戚夫人起舞,但二人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最后索性抱头大哭起来。

实际上,吕雉的前半生或随刘邦出生入死,或勤俭持家劳作田间,刘邦得天下后,又要操劳后宫,因而磨练出了她杰出干练的才能和刚毅不服输的性格。她对于政敌,从来不手软。

刘邦的开国功臣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西汉建国后,韩信被封楚王。不久,刘邦怀疑他谋反,遂降他为淮阴侯,并留在长安不得去封地,以便监视。

韩信对此非常反感,觉得刘邦无情无义,内心渐有了谋反之意,所谓“不得不反”。汉十年(前197),他与刘邦的一些反对者同谋,企图发兵袭击吕雉和太子刘盈,一举颠覆政权。不想却被人告密。

吕雉得知消息后,同相国萧何合计对策,让人诈称从前线归来,说韩信的同谋已死。韩信闻听便慌张起来,并托病不上朝。

相国萧何特意来会见韩信,说:“您应当上朝,以表示拥戴皇帝,这样才能打消皇帝的疑虑。”

韩信听信了萧何的话,去上朝了。可他刚一进宫门,立即被卫兵拿下。吕雉宣布了他的罪状,下令将他斩了。

还有梁王彭越,只是被刘邦怀疑有问题,就被废成庶人,并被流放。彭越向吕雉求救,吕雉便将他带回洛阳。谁知到了洛阳后,吕雉对刘邦说:“彭越戎马功高,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一旦谋反,岂不是很大的后患吗?还不如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