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2881500000001

第1章 郭威的遗产(1)

慕容彦超、王峻、王殷,三大藩镇,经由"郭威模式",解决了。但这种模式,作为政治遗产,它的野蛮性质和文明性质共存于一个时空中。这就为后来的大宋帝国留下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不杀藩镇,藩镇有可能作乱;杀藩镇,国家法制就会受到伤害,天下文明也遥遥无期。

郭威的肺腑之言

太祖郭威做后周大帝不过三年时间。三年时间里,他做了三件大事:扫灭慕容彦超、罢免王峻、杀死王殷。

这三件事都关系后周帝国的稳定,更关系"天下意识"的推演。三件事解决之后,柴荣大帝接手后周,已经没有了内部的反对力量,所以能够致力于解决北汉、淮南、契丹问题。

且说慕容彦超。慕容彦超在郭威颠覆后汉的战争中败北,逃回兖州大本营,一直心惊肉跳。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新兴的王朝后周。他前前后后,出尔反尔,种种迹象表明,已经乱了方寸。

开始,有个反对郭威的人跑到兖州来投奔他,慕容彦超将这个人抓起来,送回了朝廷,这是在买好郭威。

随后,慕容彦超又派使者入朝进贡,再一次表示臣服,也是在讨好郭威。郭威则担心他有疑惧,开诚布公地给他写了一份诏书,内中说:"今兄事已至此,言不欲繁,望弟扶持,同安亿兆。"这里的"今兄事"仨字理解不一,可以是第一人称郭威自己,意思是"现在我老哥的事",也可以是第二人称慕容彦超,意思是"现在你老兄的事",还可以是第三人称,指后汉,"今兄"可能是"令兄",指刘知远,因为慕容彦超与刘知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意思是"你哥哥刘知远开创的大汉国事"。但不论怎样,都不难体会郭威这番话的实在。现如今,我的事情已到这个地步,不想多说啦,只希望你能鼎力扶助我,共同安定亿万黎民百姓。

后来,郭威没有因为慕容彦超对隐帝的忠诚而批评他,反而拿着这个说事,表彰了他。他决定给慕容彦超加官,加为中书令,让他升格为国务大臣,依旧要他镇守兖州,做他的泰宁节度使。

诏书说,汉朝丧德,君主年少,听用谗言,所以在危急关头,召爱卿奔赴宫阙。那时节,爱卿疾驰而来接受命令,只用了两夜便赶到京城,这真是拯救国家危难而不顾惜自身啊!听到君主召唤而不等驾车,这是孔夫子的教诲,你做到了。等到上天结束汉朝国运,你的军队在京师郊外溃散,投降的将领、溃败的军队,一个个接踵而至,爱卿却掉转马头,直接返回兖州。对于国君,对于时势,你都做到了有始有终。这才是古语所谓"危乱见忠臣之节,疾风知劲草之心"啊!如果为臣者都能做到爱卿这一步,那么有国家的君主谁不想任用!……如果对汉朝三心二意,又怎么肯对周室忠信不二呢!爱卿由此而有恐惧,不也过分了吗!爱卿只管尽心竭力,安民体国。事奉朕的节操,如同事奉从前君主,这样,不但黎民获得平安,而且国家也依赖于此。朕只想肯认爱卿的表率作用,从未议论过移镇撤换。朕之由衷诚言,都在这里啦!

我认为郭威这一番话应该是肺腑之言,此中并无权谋欺诈之心;或者说,至少表现了诚意,大家如同往日平安相处,不想撕破脸皮。

而慕容彦超在犹疑中做了一个不自量力的决定:反。

慕容彦超战略受挫

徐州刘赟被杀之后,郭威平定了徐州可能的反叛,这件事让慕容彦超认为危险正在到来。于是开始积聚粮草,招纳亡命,准备起事。他还联络北汉与南唐,以此壮大实力,但他投寄给北汉的勾结文书被郭威部下截获,慕容彦超不知道,还假装派出使者到朝廷上表说自己有多么忠心耿耿,但实际上是去刺探情报。更拙劣的是,他往日与名将高行周不合,这一次又向郭威献上镇守东平(治所在郓州)的藩帅高行周写给兖州的信件,内容都是诽谤朝廷,与慕容彦超勾连的意见。郭威一眼看到,即刻判断"这是慕容彦超挑拨离间的诡计"。为了证实这个判断,郭威令人去调查,果然,高行周所在的郓州大印,有个小缺口,印文有断痕,不相连接。而慕容彦超交上的"高行周来信"用印,则完好无损。郭威一笑,将这类书信转给高行周。高行周感动得向郭威上表效忠。

慕容彦超的"反迹"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郭威就派出了朝官领兵赶赴山东地界"巡检",以此来防备兖州可能的兵变。

慕容彦超还想继续刺探郭威,于是放出胜负手,上表要求"入朝"。这意思就是放弃兖州藩镇,等于放弃兵权。他想用这个办法看看郭威是不是同意。如果同意,就是对他不放心;如果不同意,证明也许还暂时相信他。但郭威知道慕容彦超不过是效法当年石敬瑭刺探李从珂的故技,但还是答应他,说你既然想入朝,就来吧。果然,慕容彦超不过是虚晃一枪,马上又上表说:"境内多盗,未敢离镇",兖州境内土匪强盗很多,我得在这儿坐镇,离不开。

慕容彦超用这个小儿科的手法判定郭威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信任,于是开始公开反叛。他调发乡兵进入城中,挖沟渠引泗水灌注护城河,紧锣密鼓地作战防守备。泰宁军辖境以兖州为中心,周边尚有若干州郡,也都在他军政管辖之下,为此,他将多面泰宁军旗授予各个州郡太守,让他们招募"群盗",同时在四境剽掠,积聚军粮。

这时候传来王峻在北部边疆打败北汉和契丹联军的消息。郭威知道后,马上下令,告知沂州、密州,这两个原本属于泰宁军的州郡现在不再隶属泰宁军。同时,开始正式讨伐慕容彦超。讨伐大军由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禁军步军总司令)、昭武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凤县)曹英为都部署(战时总司令),齐州防御使(治所在济南)史延超为副部署,皇城使(略相当于京城警卫部长)向训为都监,陈州防御使(治所在今河南周口)药元福为行营马步都虞候(略相当于讨伐军步军马军总参谋长)。

这位药元福将军乃是五代时期一员常胜名将,几乎没有战败的记录。郭威因为他年老经验丰富,告诫曹英、向训等人,不得按照一般军礼见药元福,都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他。

这时候,南唐在发威,调出五千精兵,驻扎在下邳(今属江苏睢宁),准备与兖州形成所谓掎角之势,援助慕容彦超。但这部分援兵听说朝廷的大兵来到之后,又后退百余里,退屯沭阳。但后周大兵迅即追击,大破唐兵,杀死、淹死唐兵千余人,还抓获了南唐一位将军。

这一仗对南唐打击还不算太大,毕竟根基未动,但对兖州的打击可就太大了。原来,慕容彦超认为,后周不过刚刚成立,根基未牢,很容易被摇动。所以他北结刘崇,南诱李璟,让他俩一南一北侵犯后周边界,这样后周应接不暇,兖州就可以乘机而动。没有料到,王峻打得北汉、契丹从晋州往北奔逃几百里,而南唐兵则大败于沭阳。史称"彦超之势遂沮",慕容彦超的战略规划受到挫败。

悖天命将士离心

曹英将兖州围住,效法当年郭威打河中李守贞,也开始建设长连城。慕容彦超知道长连城的厉害,心想早动也许还有机会,就趁长连城尚未合围之际,多次出城冲击包围圈,但每一次都遭遇了名将药元福。

药元福舞动一副长挝,无人能敌。长挝是一种混合了矛和斧的长柄兵器,头部像一个握拳伸出中指的人手,可刺、可砍。当年骁将李从璋到河中去杀安重诲,就用的是这种兵器。不过铁挝有长有短,李从璋操练的可能是短柄铁挝,药元福舞动的则是长柄铁挝。

慕容彦超和他的部下没有人能与老将药元福单挑。集团冲锋也无效,因为长连城大营相当机动,瞭望哨一旦发现城中异动,就会将消息传到营中,大营马上做出安排,以逸待劳,等待兖州兵来犯,这边就万弩齐发。长连城的城墙不高,等于一道掩体。

慕容彦超已经无计可施。长连城修好之后,曹英准备合围攻城。

慕容彦超的麾下,一位判官崔周度,当初知道大帅要反时,曾劝谏他说:"我们兖州这个地方,古来属于鲁国,是诗书礼乐的地方。自从西周以来,鲁国虽然不能称霸诸侯,但用礼义守护,您也知道是很长时间存在于世上的。您对国家没有私恨,干吗要疑神疑鬼?何况主上已经多次开导诫谕,可以说是关怀备至啦!假如咱们能撤去防备,归降投诚,完全可以坐享太山那样的平安。想想那些反叛者杜重威啦、李守贞啦,等等,这些人结果干成什么了吗?"慕容彦超闻言大怒,根本就不听他的,却怀恨在心。等到兖州被围,慕容彦超搜集而来的粮草眼瞅着坐吃山空,于是开始在城内搜刮士庶财富来供应军需。私有财产几乎等同于人命,城中人因为捍卫私有财产被借由"兖州保卫战"而处死很多。

慕容彦超勒索士庶钱财,是有前科的。当初,他在镇守郓州时,听说当地寺庙的方丈们很富有,就想着怎么榨取他们的钱财。他于是召集他们来府中吃饭,但是一天过去了,到了傍晚要走了,还是不设席,没有饭吃。方丈们饿着肚子走回去。这样过了好几天,最后一天,还是饿着这些和尚,到了晚上,设宴,内中放了肉。和尚们已经顾不得了,就大吃一顿。不料慕容彦超在食品中下了催吐药,据说是一种苍蝇卵,结果和尚们吐得满地都是,一检查,呕吐物中很多肉。和尚哪能吃肉啊,这不犯忌吗?于是慕容彦超开始展开一轮批评和自我批评。和尚们认错。怎么认错啊?受罚。于是,慕容彦超得到了一堆可观的银两。

郭威围城之际,前陕州司马(略相当于三门峡市军事参谋)阎弘鲁因为畏惧慕容彦超,怕他有残暴之举,献出了全部家产。但慕容彦超仍认为他有隐瞒,就命令崔周度去搜索阎府。

崔周度对阎弘鲁说:"先生您的死生,可就联系在你献出财产的多少上啦!此时应该无所吝惜。"阎弘鲁闻言,流着眼泪向自己的妻妾们叩拜说:"把全部、所有、一切财物都拿出来,救我免死吧。"妻妾们都说:"真的一点儿也没有了!"崔周度将情况汇报给慕容彦超。慕容彦超仍不相信,就拘捕了阎弘鲁夫妻,押入兖州大牢。这时,有个奶妈从阎府泥土中扒到一个金镯子,献给了官府。这个傻婆娘的意思是,希望能借此将主人赎出来。不料慕容彦超一见说道:"这就是阎弘鲁干的事!他隐藏的必定还有很多!"于是下令拷打阎弘鲁夫妻,一直打到皮开肉绽而死。

慕容彦超又认为崔周度是在袒护包庇阎弘鲁,也下令将他在闹市砍头。

慕容彦超凌虐士庶,抢掠私财,草菅人命,已经没有星点继续藩帅执掌军政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正当性。他悖逆天命,不自量力,反叛朝廷,可谓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此人又特别吝啬,在他个人生命处于极度危机之中时,还在敛财,还在埋藏金银财宝,准备他日继续享用。如此一来,他连那些临阵磨枪、散财收买人心的武夫们都不如,很快招致将士离心。他麾下已经没有像样的人物。

如俗话所说:他的日子不多了。

兖州破险遭屠城

夏季来临时,郭威开始亲征。半个月之后,御驾到达兖州。郭威给了慕容彦超最后的机会,派人招谕。但城上人口出不逊。几天后,郭威部署妥当,命令诸军合围攻城。在此之前,有个方士曾对慕容彦超说:"根据天象来看,将军应该有福运到来。为啥呢?因为天上的土星现在已经运行到二十八宿的东方,就在角、亢二宿之上。这个角、亢二宿啊,是咱们兖州的分野。只要在土星下面就会有福运。"所谓"分野"是星相学家们的一种传统说法,意思是:地上的某州某郡对应于天上的某星某宿。星宿有变化,对应的地方就有变化。这个地上与天上对应的部分就是"分野"。

慕容彦超一听大喜。因为兖州对应天上的土星,所以在兖州城里马上建土星祠堂,开始祈祷求福。并命令民间必须树立黄色旗幡。

但这时候兖州城里已经人无斗志,将领士卒们陆续有人偷偷打开城门出城投降。几天后,郭威大军破城,官军呐喊着涌入兖州。

慕容彦超正在土星祠里祈祷,闻讯急忙组织亲兵拼力战斗,哪里还有胜算!他见大势已去,想想这个土星他妈的也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福运啊!于是一把火烧了刚刚建起的土星祠,带着妻子儿女投井而死。他一个儿子出城逃跑,被追兵抓获,当即杀死。

后周官军开始在兖州城内大肆抢掠。城中已经被慕容彦超抢劫过一次了,这次又遭抢劫。有人为了捍卫仅有的一点生活资料,拼命抵抗,史称死者近万人。这是郭威在历史上留下的一大罪恶。

慕容彦超反叛之际,曾经招募两千多名盗贼,安置在自己手下充当侍卫,但是等到城破,这些来自山林的粗犷强悍之徒,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全部投降。

郭威杀得兴起,准备将兖州城里所有将吏全部诛杀。他似乎忘记了王处讷的点拨和教诲。事实证明,人的根性改变起来,很难。但幸好有跟从郭威讨伐兖州的文职官员。这时,随从郭威的翰林学士窦仪知道他的屠戮念头后,就去约见当朝宰辅冯道、范质,几人商议后,认为不当如此,于是三人联袂去见郭威。向盛怒中的天子表示了他们的意见:不同意这一场屠杀。他们三人给出的意见就是:兖州将吏,都不过是"胁从",而"胁从"无罪,无罪,则不当杀。郭威与一般昏暴之君比较,他的优秀之处在于,他能够接纳不同意见。他同意了这三位元老的意见,下了赦免令。

窦仪,还有他的兄弟窦俨、窦侃、窦偁、窦僖,就是《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中的"五子",其中最有名气的是窦仪和窦俨。这俩儿子都很出色,在后周到大宋的文治推演中都有出色贡献。五代十国杀伐之气重,藩帅和帝王们以杀戮为日常作业,对人命没有怜惜,更无敬畏,是窦仪等人一点点地为天下推演了祥和之气。到了赵匡胤建国,这才有了对生命更理性肯认,以至于赵匡胤有了"宁不得江南,不可辄杀人也"的王道理念,这个理念体现了"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的儒学圣贤价值观。

"银包铁"人心解体

慕容彦超可能算是对后汉很忠诚的一位将军。他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兄弟,也是沙陀人,长了一副麻子脸,身体又黑,过去曾经冒充汉人姓"阎",因此有个绰号叫"阎昆仑"。"昆仑"这个词,常见于中古以来的汉语典籍中,一般泛指中印半岛南部、南洋诸岛各国,以及中东甚至非洲等地的外国人。过去有人认为"昆仑"可能不包括非洲人,但《旧唐书·南蛮传》中介绍"林邑"国,说"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林邑,据考在越南中部,但"以南"就太辽阔了。这里说的"卷发黑身"就是典型的非洲人特征。很有可能是非洲人到南亚来的侨居者,被当作了南亚人。当然,也不排除中印度人种,因为那里的人,虽然不特别的黑身,但卷发还是有的。所以慕容彦超的"阎昆仑"绰号,也意味着中国与南洋、北非、中东的文化交流的普遍性。一直到大宋时代,与外国人的交流更为频繁,海上贸易也更为常见。闲话表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