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自然疗法
2895200000007

第7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6)

(5)保护皮肤: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洗澡,换衣裤1~2次。应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要清洗会阴部,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要特别注意保护双脚,避免穿紧袜子和硬底鞋,以免由足部溃疡进而发展成坏疽。保护方法如下:①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颜色,有无水疱、破损,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②用温水洗脚(切忌过热),擦干做足部推拿,以促进血液循环。不要用频谱仪做足部治疗,以免烫伤。③保持鞋袜清洁,以大小合适,宽松柔软为宜,切勿穿硬底鞋及凉鞋。④修剪指(趾)甲切忌太短,不要自己修剪鸡眼与胼胝,以免造成感染。

(6)密切观察有无感染,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加快、加深,呼气呈烂苹果味,脱水,酮症酸中毒表现: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用胰岛素治疗时,要注意有无出汗、手抖、心慌等症状;严重时有抽搐、昏迷等低血糖症状及无力、软瘫等低血钾等症状。要注意高渗性非酮症中毒,输入低渗溶液速度不宜过快。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输液前应测中心静脉压,防止血溶量增高而诱发心衰。注意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及尿量的变化。在高渗性昏迷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脑水肿的早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7)用药反应观察是糖尿病治疗中重要的护理内容:①餐前半小时口服降糖药,按时进餐。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和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少数病人有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若系肝肾功能差,过敏者应慎用。②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剂量要准确。用药后按规定时间进餐,防止发生低血糖。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防止发生皮下硬结及局部皮肤、肌肉萎缩或感染。

(8)病人应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①病人要掌握有关糖尿病的一般知识。②注意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劳累、感染、肥胖等。尤其是遵守合理的饮食、运动及用药规定。掌握规律,做到自觉地配合治疗。③运动时要带面包和水果糖,防止发生低血糖。夜间也易发生低血糖,因此也应准备面包和水果糖等。④定期复查血糖、尿糖,一般每月查血糖1次,稳定后可3个月查一次。如发现有改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⑤随身带联络卡,卡上注明姓名、家庭地址、单位、电话号码、患有疾病、目前治疗用药、合同医院、负责医生等,以备急救时作为抢救依据及出现意外时联系。

(9)定时自测血糖、尿糖。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

相关链接

(1)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正常代谢。

(2)缓解由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3)防治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减少病死率。

(4)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的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十一)家庭自测尿糖与血糖

糖尿病是慢性病,血糖又会经常波动,因此进行密切监测对病情控制是很有好处的,但患者不可能每天或经常到医院去检查,因此家庭自测是很有必要的。

1尿糖的测定

尿糖测定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定量检查较为准确,但24小时皆需留尿,很不方便,而且不清楚哪一段时间的尿糖多。定性则很简单,随时可以检查。尿糖测定简单易行,采取标本容易、无疼痛,很受患者欢迎,但尿糖测定的准确性较差,只能大概反映血糖的高低,若患者肾糖阈高,即使血糖很高,也查不出尿糖。尿糖还与尿量有关,而且低血糖无法通过尿糖查出。

2自我血糖监测

由于袖珍血糖仪的问世,使得自己在家里检测血糖成为可能,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善,这种血糖仪的准确性已大大提高,若操作得当,其结果接近大型仪器。虽然现在还不主张把袖珍血糖仪的结果用于对糖尿病的诊断,但用于血糖控制的监测是完全可以的。在有低血糖反应的症状时,可以立即检查以观察血糖是否降低,以便及时处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自我血糖监测是近几十年来糖尿病治疗史上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具体的操作方法会因不同的厂家而有所不同,但现在大多数厂家已将操作尽可能地简化,一般只需一到两个步骤:先打开开关,插入试纸,采血,将血滴于试纸上,仪器即可启动,到一定时间(约1分钟)后,屏幕上即可显示出血糖值。许多仪器还兼有储存数据的功能。

目前,这种仪器在国内还不能生产,只能依靠进口,因此仪器和试纸均较为昂贵。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我们仍建议糖尿病患者购买一台袖珍血糖仪。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进行强化治疗,一般要求一天检查血糖4次,如早晨空腹、三餐后2小时、三餐前和睡前,有低血糖症状时应随时检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要多久查1次,糖尿病专家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一般认为,在开始调整用药剂量的时候应该每天检查3次,到血糖较为稳定后可以3~7天检查1次。有了血糖的结果后,医生调整药量就减少了许多盲目性,如早餐后2小时或午餐前的血糖过高,就可以增加早餐前的胰岛素用量。实验证明,使用自我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要比未使用者好得多。

(十二)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对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和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后天性的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和人们的进食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对体重要进行定期监测,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不要等到体重明显增加时才采取措施。运动不但可以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要养成终生习惯。杜绝和戒掉一切不良嗜好,要戒烟少饮酒。属于高危人群者,如双亲中有人患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者,尤应注意预防。

二级预防:定期测血糖。二级预防是指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血糖测定应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运用将饮食、运动、药物相结合的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不可满足一时的控制。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三级预防:早期发现并发症。三级预防的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伤残和死亡率。由于糖尿病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是其要点,晚期疗效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因此,每位糖尿病患者为获得长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合并症的发生,这些措施是:①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体育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中医中药、胰岛素)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②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要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③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地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因此需长期坚持锻炼。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其活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④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有效地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⑤伴有高血压时,应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⑥不吸烟,不饮酒。⑦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⑧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