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科速查手册
2902700000006

第6章 红细胞疾病(5)

(1)Ham试验:目前在国内外仍被认为是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主要依据。在溶血发作时Ham试验的阳性率较高,在溶血间歇期常会呈阴性结果,需注意检验的时间。糖水溶血试验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蛇毒溶血试验比Ham试验的敏感性强。如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同时做三项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2)由于PNH呈间歇发作性:所以在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时必须符合下面诊断的标准条件之一:栙2项以上阳性;栚1项阳性,但具有2次以上阳性,或只有一次阳性,其试验操作及结果非常可靠。尽管如此,其结果也必须与临床表现结合,注意送检标本的时间。同时有肯定的血红蛋白尿发作或血管内溶血的直接或间接依据,并能除外其他溶血性疾病。

(3)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血细胞特异性抗体CD55、CD59:是用于测定缺乏膜蛋白的异常细胞,并能计算出异常细胞的百分比。此方法可以检测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检出最早,可在Ham试验阳性之前出现,所以提示即使有异常细胞存在,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有易于诊断。

(4)为发现肉眼不易察觉的血红蛋白尿,应每日分段查尿潜血,连续数日,如在溶血刚刚发生后或大量输血后,实验室检查易出现阴性结果。

(5)PNH患者可有20%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互转化,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PNH综合征。两种疾病可先后出现,也可同时兼有。早期常因全血细胞减少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这类患者应多次行相关PNH的实验室检查及骨髓穿刺。

(6)尿Rous试验中的含铁血黄素来自肾小管细胞:所以在急性溶血时可呈阴性结果。一般在溶血数日后方可出现阳性,并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是帮助判断近期内是否有血红蛋白血症的可靠证据。

PNH-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包括下列四种情况:栙再生障碍性贫血-PNH:指原有肯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而非未能诊断的PNH的早期表现)后转变为PNH,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已不存在;栚PNH-再生障碍性贫血:指原有肯定的PNH(而非下述的第4类)后转变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而PNH的表现(包括实验室检查)已不存在;栛PNH伴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征: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说明病情仍以PNH为主但伴有一处或一处以上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数不高等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者;栜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PNH特征: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说明病情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但出现PNH异常血细胞(检测补体敏感的有关试验阳性,或用其他方法可检出PNH异常细胞)。

治疗要点

1.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本病的方法,但是PNH是一种良性的克罗恩病,部分患者还有可能自愈,而骨髓移植则有一定风险。因此,对于PNH患者是否进行骨髓移植,需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决定。近年进行移植的患者多是合并骨髓增生低下和反复发生严重血管栓塞的患者。

(1)治疗该病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栙清除了PNH克隆;栚提供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栛提供强大的免疫抑制。

(2)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较理想治疗方法的原因:栙移植前预处理的危险性较小;栚移植前后都应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剂,解决了免疫失调的致病因素;栛对PNH来说,不需要完全彻底地消灭异常细胞,因为根据对临床完全缓解患者的观察,外周血中仍可有15%以下的异常细胞,但全无疾病表现。当然,采用非清髓性造血于细胞移植治疗本病尚需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观察。

2.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国外和国内经验,单独或联合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伴有骨髓增生不良的患者可有一定疗效,对以溶血为主的PNH则无效或效果较差。

3.减轻溶血发作的方法平时应注意避免易引起溶血发作的诱因,如感冒、某些药物等。针对已经发生的溶血最常用的治疗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少或减轻正在发生的血红蛋白尿。开始时可用泼尼松30~40mg,发作停止后剂量减半,然后逐渐继续减量直至最小用量。许多患者无需维持量,若用泼尼松做维持治疗,应用最小量。另外,常用的还有维生素E,300mg/d,分3次服用,但效果并不肯定。

4.贫血的治疗若有缺铁的实验室证据可补充小量铁剂(普通剂量的1/10~1/5,用量大可诱发血红蛋白尿)。缺乏叶酸者应予补充。严重或发展较快的贫血可输红细胞或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以免诱发血红蛋白尿的发作。

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葡萄糖磷酸脱氢酶(GPD)缺乏症是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此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临床上可分为五种类型:栙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栚蚕豆病;栛新生儿黄疸;栜药物性溶血;栞感染性溶血。

临床特点

(一)主要表现

大部分GPD缺乏症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溶血性贫血,通常贫血是发作性的。但某些特殊变异性可以导致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一般来说,溶血与应激状态有关,主要有服用某些药物、感染、新生儿期或服用蚕豆等。

GPD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有以下五种类型。

1.GPD缺乏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生后早期(多为1周内)发生黄疸,其血清总胆红素在205.2μmol/L(12mg%)以上,未成熟儿在256.5μmol/L(15mg%)以上,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多。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感染因素是最主要的诱因,各种药物诱发溶血也占一定比例。

2.蚕豆病系进食蚕豆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大部分病例是由于食用鲜蚕豆所致,因此,其高发季节为收获蚕豆的4月和5月。食用干蚕豆亦可引起溶血。母亲食用蚕豆后可以通过母乳使婴儿发病,食用干蚕豆的山羊的奶亦可发生该病。蚕豆病常见于1~5岁的小孩,以男性患者为主,男性与女性患者之比为7:1。

在进食蚕豆后5~24小时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头痛、恶心、背痛、寒战和发热,随后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和黄疸。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急剧而严重,80%的患者低于60g/L,30%的患者低于40g/L,如果不进行输血治疗则由于贫血导致病死率约为8%,3~4日后缓慢恢复。

3.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导致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CNSHA)GPD变异型的共同特性是体内活性低或显著不稳定。

4.药物性溶血除伯氨喹啉外尚有许多药物诱发GPD缺乏溶血性贫血,此类药物均具有氧化剂或具有催化血红蛋白氧化变性作用的特点。典型表现为在服药2~3日有血管内溶血发作,一周左右贫血最严重,甚至发生周围循环或肾衰竭。停药后7~10日溶血现象逐渐减退。糖尿病、酸中毒及继发感染,均可加重或诱发溶血性贫血。重复用药可再度发作。

5.感染性溶血感染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可能比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更为常见,在GPD缺乏症患者患发热性感染后几日内就可以出现贫血。贫血一般相对较轻,黄疸一般不明显,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黄疸明显,红细胞加速破坏会给已经受损的肝增加胆红素负荷量,会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此外,已有继发于大量血管内溶血的急性肾衰竭的报道。感染诱导的溶血除与感染过程中白细胞吞噬细菌后所生成的H2O2导致缺乏GPD红细胞破坏外,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A除会启动溶血外,感染还可以诱发暂时性红细胞生成停滞,因此除红细胞寿命缩短外,还可以同时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

(二)次要表现

病程中可发生急性溶血危象。

(三)误诊分析

1.避免漏诊GPD缺乏症除某些变异型可以发生慢性溶血外,大多数只有在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下才会出现溶血,根据急性溶血性贫血特征,有半月内食用蚕豆史或2日内有服用可疑药物史或感染、糖尿病酸中毒等诱因存在的证据,经筛选试验或酶活性测定有GPD缺乏者即可确认。

2.避免误诊

(1)GPD缺乏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其临床特征和某些实验特征与不稳定血红蛋白相关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相似,应加以鉴别。

(2)己糖磷酸旁路的其他酶缺陷:如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等而其临床表现亦与GPD缺乏相似,应注意鉴别。

(3)通过热不稳定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来排除血红蛋白病,GPD缺乏症此两项试验均正常。某些过筛试验如特别是抗坏血酸(维生素C)氰化物试验血红蛋白亦可阳性,但GPD活性测定或荧光点试验仅有GPD缺乏症者阳性,据此可加以鉴别。

辅助检查

GPD活性的筛选试验国内目前较常用的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荧光斑点试验和硝基四氮唑兰纸片法三种。GPD活性定量测定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改良Zinkham法、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GLock与Mclean法,以及Chapman-Dern法和硝基四氮唑兰定量法四种。下面分述其正常参考值。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PD活性正常者:还原率在75%以上(脐血在78%以上);中间缺乏值(杂合体)为74%~31%(脐血为77%~41%);GPD严重缺乏值(纯合体或半合体)为30%以下(脐血为40%以下)。

2.荧光斑点试验GPD活性正常者:10分钟内出现荧光;中间缺乏值:10~30分钟之间出现荧光;严重缺乏值:30分钟不出现荧光。

3.硝基四氮唑兰纸片法GPD活性正常者:滤纸片呈紫蓝色;中间缺乏值:滤纸片呈淡紫蓝色;严重缺乏值:滤纸片仍为红色。

4.GPD定量测定

(1)WHO推荐的Zinkham法:其正常值为(12.1+-2.09)U/gHb(37℃)。

(2)ICSH推荐的GLock与Mclean法:其正常值为(8.34+-1.59)U/gHb(37℃)。

(3)Chapman和Dern法:其正常值为2.8~7.3U/gHb(25℃)。

(4)NBT定量法:其正常值为13.1~30.0NBT单位。

(5)GPD/6PGD比值法:通常应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按WHO推荐的Zinkham法,同时测定GPD活性和6PG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性,计算GPD/6PGD比值;二是分别以6PG和G6P作为底物,用NBT定量法分别测定GPD和6PGD的活性,计算GPD/6PGD比值。其正常值为:WHO推荐法:GPD/6PGD≥0.95;NBT法:GPD/6PGD≥0.98(新生儿≥1.09)。

5.检查注意事项在急性溶血期,如GPD活性正常而高度怀疑其溶血为GPD缺陷所致,应采用下列方法以确定有无GPD缺乏:

(1)将全血高速离心沉淀后,取底层红细胞测GPD活性,如受检者红细胞G6P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底层红细胞,则可诊断为GPD缺乏。

(2)低渗处理红细胞,测低渗处理后的溶血液GPD活性,如明显降低,亦可诊断为GPD缺乏。

(3)急性溶血后2~4个月复查GPD活性,能较准确反映患者GPD活性。

治疗要点

1.GPD缺乏症为遗传性缺陷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GPD缺乏症患者或杂合子妊娠或哺乳妇女应避免服用可以诱导溶血发作的药物和蚕豆制品。

2.药物性或感染性溶血,特别在轻度GPDA型缺乏症患者,一般不需要输血。如果溶血发生急,病情重(如蚕豆病重型),应输浓缩红细胞。有血红蛋白尿发作的患者应维持足够的尿量以免发生肾损伤。由于GPD缺乏症有胆红素脑病的婴儿应予血液置换,在GPD缺乏症高发区,应注意避免给新生儿输注GPD缺乏症患者的血。由于GPD缺乏症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在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时输血是急救的措施之一,切脾尽管偶尔可以使血红蛋白浓度有轻度升高,但通常是无效的。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在红细胞酶病中,发病率仅次于GPD,它是引起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

三磷腺苷缺乏是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导致溶血的因素。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主要是慢性溶血及其合并症的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可以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甚至可出现胆红素脑病,需要血液置换或多次输血,少数患者直到成年或年老才发现贫血,还有的因骨髓功能完全代偿,平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贫血和其他表现。但查体时常伴有黄疸和脾大。一般贫血或黄疸首次发生于婴儿或儿童时期,PK缺乏症婴儿出现黄疸时总是伴有贫血且常有脾大,贫血程度通常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更严重,常常需要输血。

2.次要表现胆石症为较常见的并发症。较少见的并发症有胆红素脑病、慢性腿部溃疡、继发于胆道疾病的急性胰腺炎、脾脓肿、髓外造血组织的脊髓压迫和游走性静脉炎等。急性感染或妊娠可以使慢性溶血过程加剧,甚至出现“溶血危象”,此时可能需要输血。

3.误诊分析

(1)避免漏诊:诊断依赖于红细胞PK的活性测定在考虑PK缺乏症的诊断时要注意:栙筛选PK活性的荧光斑点试验的标准化;栚除外继发性PK缺乏的可能;栛测定红细胞PK活性时,一定要清除白细胞至1.5x109/L以下。

(2)避免误诊:PK缺乏症应与其他红细胞酶病如GPD缺乏症及血红蛋白病相鉴别。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后都可以引起继发性PK缺乏,因此遗传性PK缺乏症(通常是杂合子)应与继发性PK缺乏症相鉴别,但有时此两者的鉴别相当困难,因为两者红细胞PK活性都是轻至中度降低,一般都没有明显的溶血表现,有时需要进行随诊和仔细分析。

辅助检查

(一)首要检查

1.PK活性筛选试验:荧光斑点法。

(1)PK活性正常:荧光在25分钟内消失。

(2)PK活性中间缺乏值(杂合体值):荧光在25~60分钟消失。

(3)PK活性严重缺乏值(纯合体值):荧光在25分钟不消失。

2.PK活性定量测定[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Blume法。

(1)正常值:(15.0+-1.99)U/gHb(37℃)。

(2)低底物浓度(PEP)正常值:正常活性的14.9%+-3.71%(37℃)。

(3)低PEP+PDP刺激后的正常值:正常活性的43.5%+-2.46%(37℃)。

(4)纯合子值为正常活性的25%以下,杂合子值为正常活性的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