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2911400000002

第2章 推荐序一:手机革命ing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国家电子商务推介委员会专家,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吕廷杰

“手机对于你们来说是什么?”这是2007年10月,本人在凤凰卫视的“中国与3G”节目中客串嘉宾主持时,向现场观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时隔不到一年,中央电视台请我,作为嘉宾制作了差不多最后一期的《实话实说》节目,这期节目的主题就叫“3G来了”。可见,在当时就已经酝酿着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

今天,超过十亿用户的中国通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作为从摩托罗拉寻呼机进入我国伊始就参与其广告宣传策划的王立新教授,可以说目睹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近二十年超常规发展之迅猛态势。自21世纪初策划“中国移动通信—移动通信专家”和“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两则广告宣传方案起,“未来的手机将来会是什么样、能够提供哪些服务?”一直是他所关注和不断同我切磋的问题之一。

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固定电话,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人们产生了人—机通信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莱因罗克博士提出了解决人—机数据通信的分组交换技术,于是美国国防部运用该技术打造了史上第一个军用数据网络——APARNET,这就是互联网的前身。得益于个人电脑、TCP/IP协议和Web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开始向全世界普及。在桌面互联网发展的同时,正是第二代移动电话大发展的时期。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道:“我们能够使用手机上网吗?”

由于使用了数字通信技术,2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通话质量大幅度提高,且终端也从砖头似的“大哥大”演变为更加小巧灵活的多种多样。但此时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还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为了响应市场需求,人们先后开发出了支持人—机通信的2.5G(GPRS)和2.75G(EDGE)解决方案,但由于速度远不能满足人们使用手机上网的需要,因此在1999年,国际电联正式通过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个标准,从此人类社会迈入了移动互联时代。

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融合型的叠加模式,从人与人的Communication到通信与计算机的融合(C&C)、控制功能的引入(3C)、消费电子的加入(4C),再到内容产业结合(5C),直到与传感技术的融合形成物联网(Cyber Physical System)。6C体系的形成与建立使得今天手机上的应用无处不在(泛在化)、无所不包(泛载化)、无时不刻(时间碎片化)。

如果说传统通信网络是一种像铁路一样的网络与业务不分离的系统,那么互联网则将其彻底改变为“网业分离”的架构。如今的网络产业犹如公路一样,谁修的路、路上跑的是谁家的车、车上拉的谁家的货都可能是没有关系的,因此,像微信这样完全独立于网络运营者的OTT业务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这种融合性、叠加性和独立性使得信息产业的生态体系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对于那些有志于在移动信息化大潮中淘金的弄潮儿们来说,王立新教授的这本书将以诙谐、幽默和睿智的风格向你诠释移动互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今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社会中,这是一个以网络应用作为工作与生活的一般条件的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正在日趋表现为谁能智慧地驾驭各种各样的网络工具和令我们眼花缭乱的应用。云计算的出现与实用化将使信息技术进入按需服务的时代,并更具效率;大数据驱动的企业运营、商务模式变革等也蕴藏着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如今,网络空间已经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传媒、文化、教育、医疗,乃至人们社会活动的方式与形态。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今天,手机正在成为人类进步的电梯!《一部手机打天下》这本书正是这部电梯最好的使用说明。

2013年国庆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