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2913300000005

第5章 创业是更充实的生活方式(3)

王兴和王慧文读本科的时候,在清华登山协会待过一段时间,有次做活动,他俩到校外找企业赞助4000元,结果失败了。这次失败经历让他们了解到原来学生去拉赞助是很难的。4000元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大的钱,可以为了这4000元帮企业做很多事。

DV拍出来了,这部叫作《慕遥东南飞》的片子水平一般,上百位校园大使在学校BBS上发力推广,结果效果非常好,到五一前,校内网流量涨了一倍,导致服务器总是宕机。之后的3个月,王慧文天天都在熬夜改代码。

王兴他们感觉这次产品做对了。用户量在上升,身边的朋友也迅速做出反应。一位94级的师兄唐阳也在创业,跟他们偶尔有交流,看了校内网之后就经常找他们吃饭聊天儿,投了一点儿钱到校内网,成为他们第一个天使投资人。

其实,如果东西感觉对了,周围的人比你更敏感。

竞争对手也蜂拥而来。校内网的班底是清华人,2006年年初各个学校都有人做校园SNS。毕业于北大的沈文博做了“底片网”,一度让校内网紧张,后来因为推广跟不上,发展就不行了。复旦的做了“饱蠹”,人大的做了eDorm,北航的做了looface,中山大学做了亿友,李肇星的儿子从哈佛归来做了dorm99,耶鲁MBA的张帆夫妇做了“占座网”,斯坦福博士做了“课间操”。

另外,陈一舟的千橡做了5Q网,占座网和5Q网是校内网的主要竞争对手。

张帆原是亿邮的创始人,将自己搭建的邮件系统卖给大专院校,积累了广泛的政府资源和教育资源。这是他们能拿到红杉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占座网走自上而下的路线,跟共青团和校团委联合做活动,网站上还有一些评比明星学生的活动。而校内网以及其他网站走自下而上的民间路线。不过,在讲究平等、开放、自由的互联网时代,民间路线更接地气,容易被接受。

校内网和卖书的电商网站ChinaPub联合做活动——一万本书送给爱书的你。ChinaPub的书大部分是教材,和校内网用户契合。

这个时候,5Q网也搞了一个注册5Q送鸡腿的经典营销活动。校内网送书,5Q网送鸡腿,这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对决,校内网做推广活动的杨俊心里也有点儿虚,自己都想去领鸡腿咬两口,足见这活动的吸引力有多大。那时候,学校的食堂门口排老长的队伍,都是领鸡腿的,轰动一时。

不过,校内网的用户活跃度一向比5Q网高一两个数量级。因为校内网奉行拿来主义,按照Facebook的UI做自己的网站,用户体验好。5Q网当时更注重自我创新,做了一套全新的UI,可是不利于用户互动,它做网页版的聊天系统,有点儿类似现在网页版的微信,很炫,但对浏览器、网速的要求高,而学校网速一向不怎么样,人稍微多一点儿聊天系统就卡住了,刷新不了。

这一仗打下来,校内网的人心里也有点儿虚了,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投入。虽然市场不是说后来者用钱就能砸出来的,但是,校内网需要赢得这场竞争,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资金之厄:王兴为什么没能融到钱

校内网的用户成本大概是一元钱一个用户,获取一百万用户,总共花了一百万元。钱从哪里来?

最早的启动资金来自王兴、王慧文、赖斌强三人凑的30万元,有一些同学也投了钱,成了这家公司的小股东。也有来自天使投资人的钱,例如他们的师兄唐阳、亚马逊前首席科学家韦思岸。韦思岸到中国演讲,见了王兴他们,将演讲收入投入了校内网。

中途王慧文、赖斌强也借钱继续投入公司,王慧文三年累计在外借了20万元。王兴也找他的父亲借了几十万元。可以说,校内网一直是零零碎碎地凑钱撑下去的,捉襟见肘。

前面提到了红杉这家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找到了校内网,那是2006年年初的事,一直到六七月红杉才放弃跟校内网的接触,转投占座网500万美元。

知乎(一家问答网站)上有个问题:“2006年的时候,王兴的校内网为什么融不到钱?”站在2014年的时间点上看王兴,他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创业者,战略方向判断得准,对产品的感觉也很好,管理水平也不错。如果他宣布创业,那绝对是钱找他,而非他找钱。但是,站在2006年的时间点上,你看到的王兴是什么样的?

那时候的王兴只能用青涩来形容。无论是王兴本人的讲述,还是跟他一起打拼过来的伙伴们的回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王兴当时对校内网的认知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对互联网的认知,基本还停留在表层,照搬别人的理论(六度空间理论),加上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他本身就是重度社区使用者)。

这跟美团网时期的王兴不可同日而语。美团网能够在5000家团购网站里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是因为做对的事比别人多,犯的错比别人少。而这全基于王兴本人对团购这一商业模式的深刻洞察。他对团购的理解,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水平,这让他正确地把控着美团网的战略方向。美团网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才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红杉的投资人问王兴他们,校内网怎么赚钱。他们没有想清楚,回答含糊:“网站跟地理位置有关,可以做广告投放。”当时,谁能想得到SNS网站靠游戏赚钱呢?王兴他们没有想到,所以他们的回答,别说投资人,连他们自己都不满意。

对于这个问题,王慧文心中第一反应是不屑,快速增长拥有大量用户,将来赚钱的办法一定会有,没必要讨论这个问题。

投资人问到你们打算怎么推广。他们的答案是学生快放假了,准备做点儿活动吧。投资人回答:“好吧,那你们回去做吧。”

谈到价钱的时候,他们开出了数百万美元的价格。投资人说:“你这价钱开得不低啊。”他们回答:“再等段时间,我们就更高了。”

王兴是内心骄傲、外表温和的人,王慧文则是内心骄傲、外表狂妄的人。他们研究过市面上所有竞争对手的产品,认为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肯定能打败它们,这是他们狂妄的底气。但是这几位年轻创业者,一群生瓜蛋子,并未能在投资人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未能证明自己是最好的。

你看,王兴本人也好,他身边的创业伙伴也好,要么是毫无工作经验,要么只工作了两三年,基本都是半途转行学编程的,没有技术高手。市场的运营和推广也没有成熟的体系。至于管理,他们的经验更不足。

美团网负责移动的副总裁陈亮是王兴的中学同学,也是校内网的早期员工,比付栋平晚一点儿进入校内网,他是专门做工程师的。校内网一直在华清嘉园的民居里办公,十来个人聚在客厅里。当时讲究民主,每天晚上都在一起开会,每个人对产品、对推广都有不同的看法,在会上意见碰撞。在校内网后期陈亮就感觉比较灰心,因为每天都在争吵,每决定一件事都需要大家去发表意见,好处是大家都有参与感,坏处就是没有人拍板,效率比较低。

陈亮是做研发的,看着推广部门的人每天在客厅这个敞开的公共空间里吵架,由于责权不明确,没说清楚到底谁听谁的,没有定下汇报关系,推广的人一吵架就去找王慧文沟通。陈亮就比较失望,对这个团队的能力没有信心,觉得这个团队很多事搞不定,没有足够的资源,也没有足够的钱。他对王兴说:“公司大了没有意思,几个人的时候效率很高,能快速解决问题,人员增加了,效率却变低了。我喜欢小团队,不喜欢大公司。”事实上,直至校内网卖出,整个团队也才14个人。

当时的王兴不懂管理,没搞清楚组织结构,责权不清,导致效率不高。

这样一群生瓜蛋子,一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杂牌军,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同吗?

慧眼识英雄的投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你要是周鸿祎,说我现在这没有模式,但将来会有很多用户,VC(风险投资)也认了。但两个不靠谱的年轻人这样说,人家会觉得你在吹牛。”

要知道,周鸿祎这么说,VC能认的缘故是,周鸿祎用过去十几年的经历为自己的判断提供了信用背书。

在王兴寻找投资的时候,陈一舟来了。2006年3月,校内网用户大概是百来万,陈一舟开出了千来万元的收购价格。他说,如果你们不卖,我们可以拿这钱砸到市场上推广。当然,校内网的这群狂妄的小子被这句话激怒了,拒绝跟陈一舟谈。

王兴去了美国跟一家投资机构谈,签了投资意向书,融资金额是100万美元。2006年7月,投资人到中国转了一圈儿,拜访了腾讯、千橡等公司。那时候千橡已融资4800万美元,力撑旗下的5Q网,在人寿大厦豪华写字楼里办公,几千平方米的办公室;占座网也有响当当的国家政府机关支持。校内网有什么?一百多平方米的民居,几张桌子,十几个人。

之后,投资人问王兴:“你们是不是对这个竞争形势估计得不对?这么多巨头要做这个业务,你们就融这一点儿钱?”他提出多找几家机构合投,多一些钱。王兴他们说没必要,搞那么多钱没什么用,100万美元就够了。他们信心十足,想的是100万美元绝对全灭掉对手,等一年后大家都明白别人都不靠谱的时候,再融1000万美元。

“这是事实,但别人不信。我们的江湖地位还不足以说一个哪怕是事实的事实让别人相信。”就算是放在2013年,回忆起这段经历,王慧文语气还有点儿愤愤不平。

他们一点儿都不敏感,没有意识到美国来的投资人心里有点儿发虚了,即便他们答应多融一点儿钱也有可能不投了。当时投资商少,不像现在遍地投资人,比创业者还多,多不靠谱的创业者也能拿到钱。

投资人回到美国就撤回了投资意向书。这坑了王兴他们一把,按照意向书的合约,在双方签订合同前,他们不能再跟别的投资人谈,这没有为后来的融资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对方毁约之后,他们就没有钱了。

陈一舟依旧在跟王兴他们接触,充满诚意和耐心。当时的陈一舟,不是巨头,但有点儿家底,创业过,还见过很多创业的,知道创业团队容易出问题,他一直在跟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诱惑。2006年9月,他又抬高了收购校内网的价码。

这次十来个股东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王兴认为校内网是个好机会,卖了就没有了,很难再找到这样的机会。王慧文觉得机会难得,做成的希望很大,而且自己一手做起来的产品很有感情,做砸了也不过是清零再来,强烈反对卖掉。赖斌强比较成熟稳重,不愿意背负欠巨债的压力创业。

杨俊和付栋平都是小股东,随大流,不卖就继续干,卖也行。他们更担心的是王慧文跟赖斌强的感受,害怕大家不能一条心。这次会议的结果是大多数股东坚持不卖,会后又花费了一两周的时间平息内部矛盾。

耐心的陈一舟过了一阵子又开出了比前面更高的收购价格。大家意识到,再来一次争论的话,已经有裂痕的团队会散掉的,只能选择卖掉网站。在华清嘉园边上的小餐馆里,王兴向所有人宣布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很沉重,不说话。当晚王慧文、赖斌强、陈亮、付栋平、刘丹一起去吃夜宵,大哭一场,全都喝醉了。这是他们的孩子,已经有了一百万用户,PV(page view,页面浏览量)大概是当时新浪的十分之一。

王兴当场打电话给陈一舟,同意卖出校内网。陈一舟爽快地说,赶早不赶晚,做好决定就赶紧来吧。2006年10月的一个半夜,王兴和王慧文赶到人寿大厦签下了合同。

陈一舟将校内网与5Q合并。2008年,他向软银孙正义融资4.3亿美元。后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面向全年龄段网民。2011年5月4日,人人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资8.5亿美元,上市首日市值超过70亿美元。

王兴说:“校内网融资失败,我不能将责任归于外界环境,主要责任还是在我们自己,当时也有对手融资成功。可能和投资人沟通有问题,无法让对方对我们有信心。”

卖掉校内网:浪费机会远比错失机会更让人刻骨铭心

王兴、王慧文、赖斌强、陈亮、付栋平、杨俊……在卖掉校内网之后,有的人选择了游玩,有的人选择了去大公司,有的人继续和王兴一块儿创业。在经历了苦哈哈的创业之后,拿着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个创业团队解散了。

他们是幸运的,很多创业公司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投入的金钱、精力、时间没有换来任何报酬。对于这些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每个人分得的钱至少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从这个意义来说,校内网不能算是失败的。

不过,校内网对王兴他们来说,肯定是失败的。在距离自己预期还很遥远的阶段,他们不得不中止这段创业,当时他们认为,校内网是他们抓到的最好的产品模式。

校内网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也给他们留下最饱满的一段情绪。这些人在我面前谈起这十年的创业经历,谈到校内网时,无一不是眉飞色舞,激情四溢,就像谈到初恋。少年情怀总是最动人的,记忆也是最鲜活的。

王慧文觉得这段失败,至少对他的人生是好事。“如果校内网做成了,我会变成让别人非常讨厌的人。因为挫折,所以我才懂得反省自己,能更理智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

后来,有人再问王慧文,如果不卖的话,校内网能不能做得成?王慧文的回答是这样的:“这取决于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投资商。如果投资商能够在很多地方帮助我们,是可能做成的。如果投完钱就不怎么管,让我们自己随便搞,那就不行,因为我们还不够成熟。”

从2004年到2006年,这段创业经历给他们留下了经验和教训:

第一,创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CEO必须解放出来,关注整个业界、时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第二,快速推广很重要。大巴送学生去火车站的活动,在学生寒假离校前为校内网拉到了一批重要的种子用户,没有给竞争对手留下反击的时间。

第三,没有盲目地自我创新,快速学习别人的优点。毫无疑问,他们模仿了Facebook,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让用户有了当时一流的UI体验。

第四,对资本的看法太过理想化了。应该更早地接触资本,降低姿态,做一些妥协。

第五,必须和信任的人一起创业,唯有信任才能在遇到低潮的情况下,让团队依旧坚持稳固。在王兴后来的创业经历里,这一点得到特别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