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十大类方
2917700000006

第6章 麻黄类方(1)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茎枝,呈黄绿色,气微香,味苦涩,主产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麻黄作为疗效卓著的发汗药、平喘药与利尿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配用麻黄的方剂同样组成了一大类方。为便于记忆,在介绍麻黄类方之前,先介绍两个关键词:“麻黄证”与“麻黄体质”。

麻黄证

这是应用麻黄的关键指征。就像桂枝类方皆有桂枝证的特性一样,麻黄类方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带有麻黄证的痕迹。所以,理解了麻黄证,对熟悉整个麻黄类方无疑是十分有利的。麻黄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身痛;

2.无汗、咳喘、鼻塞;

3.浮肿,小便不利。

临床上可能三者皆具,也有可能仅见其中之一,但只要有一项出现,就有使用麻黄类方的可能性。例如流行性感冒的发热无汗、身体痛,风湿性关节炎的骨关节痛,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的鼻塞、气喘,急性肾炎的浮肿以及湿疹等皮肤病,均常常有麻黄证的出现。当然,对这些疾患,麻黄类方的应用频率也是比较高的。

麻黄证中,无汗一证最为重要。这可以说是麻黄证与桂枝证的区别所在。前面说过,桂枝证为表虚证,指身体肌表不固,汗腺分泌过多以致失常的状态。而麻黄证正好与此相反,适用于表实证,即肌表闭塞,汗腺分泌抑制的状态。所以前人有“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的说法,无汗的发热恶寒,无汗的身体痛,无汗的咳喘,无汗的浮肿,均可考虑麻黄证的存在。

第2项的无汗、咳喘、鼻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闭塞的充实的状态。中医学有“肺气郁闭”的说法,认为皮肤、肺与鼻均为同一系统。“肺主皮毛”、“鼻为肺窍”,所以肺气郁闭,不仅可见气喘胸满,也可见鼻塞不通及恶寒无汗。

小便不利,主要指小便的量少,正常人每昼夜的尿量为1.0~1.5升,门诊则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昼夜尿次及每次的排尿量,患者通过与正常情况的对比,可以作出判断。麻黄证的浮肿、小便不利是并见的。临床上单纯的浮肿或小便不利,即虽然下肢浮肿但小便量尚多,或有小便不利而无浮肿,往往与麻黄证相差甚远,应注意有无其他方证存在,不可轻易使用麻黄。

麻黄体质

是易于出现麻黄证的一种体质类型。或者说,是依靠医生的望诊与问诊来获得的麻黄证。麻黄体质更是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黄类方的重要依据。

外观特征:体格壮实,肌肉发达或肥胖,面色黄暗或有浮肿貌,皮肤较粗糙,干燥。腹肌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脉象有力,唇暗或紫红,舌体偏大,舌质淡红。

好发症状:易闭汗或汗出不畅,易受寒,易喘,易鼻塞流清涕,肌肉酸重感,全身困倦感,感觉不敏感,反应较迟钝,身体沉重感,有浮肿倾向。

外观特征是临床使用麻黄及麻黄剂的重要指征。简单地说,黄胖或黑胖者,多可使用麻黄及麻黄剂。若体型消瘦、肌肉坚紧、面红赤、身热多汗、舌质红,或血压高、心动过速者,麻黄及麻黄剂宜慎用或忌用。而对好发症状的问诊,对于确定具体方证极为重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发汗解热、显著舒张气管平滑肌、抗过敏、抗炎、镇痛、利尿、兴奋中枢及交感神经等多种作用。从麻黄类方众多的成员来看,中医学已在实践中熟悉了麻黄的多种用途,尽管古人无法从麻黄中分离出各种有效成份,但通过各种巧妙的组合配合,使麻黄的各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麻黄汤

麻黄三两(15g)桂枝二两(10g)杏仁七十个(15g)甘草一两(5g)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

麻黄汤是麻黄类方的代表方剂。中将麻黄汤作为治疗太阳伤寒的主方。后世凡发散风寒、发汗定喘皆离不开本方。但清代温病学派兴起后,许多医者用药多偏辛凉,对应用辛温的麻黄汤颇多顾虑。而日本汉医却无此种偏见,不仅用于成人的流行性感冒、关节痛、喘息,还用于婴儿感冒、鼻塞、哺乳困难等。其实,麻黄汤并不可怕,只要掌握适应证,麻黄汤是完全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黄汤证如下:

1.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2.无汗而喘;

3.脉浮紧。

恶寒与桂枝汤证的恶风不同。恶风是对风冷过敏、遇风则自觉怕冷,若覆被或移至温暖处则没有这种感觉。恶寒是体温升高前的寒冷感,虽覆被加衣不解,且恶寒必伴发热。而且,桂枝汤证有自汗,患者皮肤湿润,而麻黄汤证无汗,患者皮肤干燥,也可以鉴别。有人认为,麻黄汤证的发热体温一般不太高。张氏通过对属麻黄汤证的急性发热(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体温一般不超过39℃,白细胞不超过1200个/mm3(1)。恶寒发热无汗的同时,患者往往诉说周身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有的尚感到腰部特别酸痛。

无汗而喘,是的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张仲景用“而”字将“无汗”和“喘”相连接,强调了在麻黄汤证中这两者是必须并见的。如果汗出而喘,方证便发生变化,其中有虚喘,也有实喘,必须结合当时脉证鉴别,不可诊为麻黄汤证。

脉浮紧是指用指尖轻按即得,且搏动有力,表明机体的抵抗力处在一种亢盛的状态,患者的体力较强,可以发汗。

——麻黄汤证在一些以发热为表现的病毒性感冒、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比较常见。有人报告夏秋季流感流行时,对那些身体壮实的青年,开始用桑菊饮、银翘散治疗,结果表热证有效而表寒证效差,后者用荆防败毒散治疗,有的依然疗效不佳。而改投麻黄汤,一般2~3剂即汗出热退而愈(2)。也有报告用本方治疗小儿发热(39℃以上)患者167例,其中扁桃腺炎者44例,腮腺炎者4例,咳者9例。均用麻黄汤煎服,令取汗。结果两天内体温恢复正常,治愈者164例,治愈率97%(3)。不过需要指出,对小儿发热使用麻黄汤宜注意辨证及辨体质。现在城市的少年儿童体型偏瘦长的颇多,平素好动多汗,过食甘腻的食品,体质多热多风多痰,一旦感冒,多见高热骤起,咽红肿痛,汗出而喘,甚或痉厥,与麻黄汤证相差甚远。

——在以咳喘为主要表现的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病中也有麻黄汤证。胸满痰多、舌苔厚腻,加厚朴、半夏;发热咽痛,有汗,去桂枝,加桔梗,连翘、黄芩、栀子;发热、烦躁,无汗而喘,加生石膏。麻黄汤去桂枝后,名三拗汤。有报告以本方(麻黄5g、杏仁10g、甘草3g)与豆腐、鲜生姜、冰糖同蒸,食豆腐喝药汁,每日1次,治疗哮喘196例,治愈118例,显效52例(4)。还有报告以本方加桑皮、葶苈子、枳壳、苏子、半夏、鱼腥草、车前子治疗小儿喘咳30例,临床症状大多在1~3天内消失(5)。需要指出,咳喘中常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笔者的鉴别经验主要是辨体质,“麻黄体质”面暗壮实少汗,“桂枝体质”面白瘦弱易汗。

麻黄汤加白术或苍术,名麻黄加术汤,能发汗利尿,治麻黄汤证兼见浮肿及肌肉酸重的关节炎、肾炎、感冒等。一般浮肿明显、大便不成形者用白术,腹满、苔白腻者用苍术。笔者曾以本方加干姜治愈1例因夏天汗后受寒的冷库青年工人,即表现为恶寒无汗、身重痛、腹满、舌苔白厚腻,药后一汗而愈。本方的发汗作用比较强,若用之不当,会引起心慌、多汗、肌肉跳动等副作用。尤其是一些体型偏胖、皮肤较白的中老年妇女,常因关节痛、浮肿、肌肉酸重而误诊为本方证,临床应注意(可参见黄芪类方)。

此外,腰椎病、颈椎病、坐骨神经病、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硬皮病、银屑病等皮肤病,也常见麻黄汤证。

曾规定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表虚自汗、脉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者禁用麻黄汤。一般来说,消耗性疾患、出血性疾患、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疾患以及平素体弱多病者、年老体衰者、产后多汗者不主张应用本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10g)附子一枚(10g)细辛二两(10g)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临床可见一些患者,他们的感冒、发热、关节痛、咳喘、心脏病、过敏性鼻炎等,常常表现为既有恶寒发热、身体痛、无汗、舌苔白、舌质淡的麻黄汤证,又表现为精神萎靡、倦怠感明显、面色晦滞无华、手足冷、痰液或鼻涕清稀、小便清长,脉象不见浮紧,反见沉弱、沉微或沉细等附子细辛证(参见附子类方)。对这种患者,单纯投予麻黄汤是不妥当的,麻黄汤强烈的发汗作用可能给这些患者带来副作用。对此,中医常使用麻黄与附子、细辛的合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于,原文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脉沉,为张仲景点出的本方使用目标的关键。前面说过,麻黄汤证见脉浮紧,是表示机体的抵抗力正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相反,脉沉,特别是脉沉迟、沉弱、沉细,是机体抵抗力低下的反映。这种抵抗力,中医学常用“阳气”来称呼。故脉沉弱等脉象即表示“阳气虚”。因此,麻黄证伴见脉沉迟(附子证)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特征。用中医术语来讲,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是“表实里虚”,其方证如下:

1.无汗、恶寒感明显、发热或不发热;

2.精神萎靡、倦怠感明显、面色晦滞而缺乏光泽、手足冷;

3.脉沉弱、或沉细、或沉迟;

4.舌质淡、苔白润。

无汗、明显的恶寒感、发热或不发热、虽然发热也热度不高,似乎像麻黄汤证,但精神状态及面色却非麻黄汤证所能见到。精神萎靡等症状是机能低下、机体对外界反应迟钝的表现,常用“脉微细、但欲寐”来描述这种状态。但欲寐,是似睡非睡、神情困倦,是精神萎靡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脉微细,则指脉象沉弱,或沉细,或沉迟,都是弱象;舌质淡、苔白润,即是新陈代谢低下、体内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的缘故。

——本方证可见于以恶寒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咽炎等。日本学者藤平健认为,本方对咽痛性感冒的疗效尤佳,60%的患者早期服用本方,可控制病情发展为支气管炎(6)。曹氏报告,本方对体质素弱的老年人及病后体弱者的感冒,以整个背部自觉难以名状的畏寒为主要特征的患者疗效颇佳(7)。寒性咳喘、咽痛失音、过敏性鼻炎也有使用本方的。有日本医者报告过敏性鼻炎患者服用本方后5~15分钟自觉症状便开始消失,疗效可以持续3~4小时(8)。过敏性鼻炎多表现为鼻塞、喷嚏、流大量清水鼻涕,与本方有相似之处。

——腰痛、骨关节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头痛、齿痛等以恶寒、身疼为临床表现的疾患也多见本方证。恶寒、身疼是麻黄汤证,若见脉沉弱、精神萎靡、四肢冷可以使用本方。有报告用本方(麻黄6g、细辛6g、附子15g)治疗肾绞痛见四肢发冷者,1小时内疼痛消失,但对一般结石性疼痛无效(9)。有人以本方加龙胆草、川芎、僵蚕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均治愈,报告随访多年无复发(10)。治疗坐骨神经痛,笔者常加芍药甘草汤,白芍重用至30g,镇痛效果更好。

——不少心血管疾患常表现为脉沉、迟、弱,舌质多淡,苔多白润。刘氏报告用本方加干姜防治以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为主要特征的阳虚型急性克山病有效(11)。有人用本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其中冠心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2例,均有明显的脉迟、迟缓或沉迟而细,个别还有结代脉。结果经治疗后心率转正常,症状基本消失,平均心率增加10次/分以上。伴阿托品试验转阴者2例,显著改善者1例,改善者1例,无效1例(1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大多全身情况差,除服用本方以外,可以加服人参、鹿茸粉(吞服),或与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合方。

——本方证尚出现在以四肢厥冷为特征的病症。有报告本方重用附子至60g(先煎2小时)、麻黄10g、细辛6g,治疗虚寒性脱疽(相当于闭塞性脉管炎)21例,治愈15例(13)。

——以精神萎靡为主要症状的体质虚弱、性神经衰弱等也有应用本方者。日本中村氏在以本方加甘草治疗主诉咽喉痛、疲劳倦怠感的夏季感冒患者时,发现药后疲劳感与感冒症状一起消失。由此得到启发,对主诉疲劳倦怠感的体质虚弱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手术后疲劳者也应用本方,均有疗效(14)。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理作用复杂。麻黄具有显著的发汗解热、平喘镇咳、抗炎、抗过敏、镇痛及中枢兴奋作用,尚有显著的肾上腺素样神经兴奋效果,能使血压升高,心搏增加,血糖升高。附子有显著的强心、扩张外周肌肉血管、抗炎、镇痛、兴奋肾上腺皮质及抗寒冷作用。细辛则有显著的镇痛、抗炎、解热、解除支气管痉挛,以及抗组胺、抗炎等作用,故能增强麻黄的解热、平喘、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又能增强附子的振奋新陈代谢、强心、扩张外周血管、提高血糖、镇痛抗炎等效果。三药配合,能较好的产生中医所说的温阳散寒的效果。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10g)桂枝三两(10g)细辛三两(10g)芍药三两(10g)干姜三两(10g)甘草三两(10g)五味子半升(10g)半夏半升(10g)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黄类方中最擅止咳平喘的处方,可推小青龙汤。这张以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为命名的古方,已沿用数千年,屡用屡效。现在依然是中医治疗呼吸道疾患的主要方剂。

关于小青龙汤证,规定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规定为“咳逆倚息不得卧”。伤寒表不解,意味着恶寒、发热、无汗、身痛等症状依然存在。水气,又称为痰饮、水饮,是指水液停留体内所引起的病变,其表现为浮肿、痰液清稀、胃中有振水音、眩晕、小便不利、背中冷感、腹满等。心下有水气,则意味着患者有咳吐痰液甚多,或背中冷、或胃中有振水音等。因为水气的临床表现复杂,故中记载了许多或然证。从《金匮要略》的描述来看,小青龙汤证咳喘的程度比较严重。因而,小青龙汤证应是麻黄汤证与水饮证的结合体。其方证如下:

1.咳喘,痰液呈水样或黏液性,量较多,或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

2.恶寒,特别是背部有显著的冷感,发热或不发热,平时无汗,咳喘时可有汗出;

3.苔白滑。

咳喘是本方主治,但多是咳与喘并见,先咳后喘。有时咳喘剧烈,导致咳逆倚息不得卧。

痰与鼻涕的性状在本方证的诊断中十分重要。其痰液、鼻涕等分泌物必须是量多清稀,呈黏液性的,或如水样。同时,舌苔白滑,黏液满布。为便于记忆,戏称为“青龙水”。因神话中的青龙善倒海翻江,兴风作浪。如果痰液黄黏难咯、舌苔干腻的咳喘,便不是小青龙汤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