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2934100000007

第7章 足部针灸保健法

足部针灸疗法即通过针刺或灸治足心涌泉穴,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保健原理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井者,地下生泉,水之源头。涌泉是脉气涌出之处,为肾经之要穴。现代经络学说研究认为:穴位是微循环密集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系统与包围微血管的肌肉以及支配微循环内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穴位有高度的敏感性、低电阻性、相对特异性、双相调节性、整体效应及开放性。针灸涌泉穴,直接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神经等起到整体效应,从而治疗本经及相关经脉脏腑的疾患。

根据脏腑相关理论,肝肾同源,心肾互济,脾肾互补,肺肾互滋。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通过足少阴肾经可治疗相关脏腑和经络的病变。针灸对穴位的刺激,可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协调,增强机体免疫力,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促进病体康复。

艾灸涌泉可回阳救逆,引火归元,温肾益气,强壮保健。艾灸涌泉,用药物温热之力刺激皮肤及涌泉,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使机体免疫力提高,从而增加人体抗病能力和机体防御功能,治疗各种疾病。

注意事项

针灸是一门古老的医术。学习和了解一些针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疗效,防范风险,正确处理施术中的异常情况。

●避免晕针。有些患者在针灸过程中会出现晕针的现象。为避免晕针,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针灸。

●对于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人,针灸时手法不宜过重。妇女怀孕6个月以下者不宜针刺。小儿囟门未合者不宜针刺头顶部。心肺区的穴位不能直刺过深,因能导致创伤性气胸。

●异常情况的处理。针灸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有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和气胸等。由于现在的针具大都是一次性的,因此滞针、弯针、断针的情况很少发生,危险性也相对较小。

●患者如果在针灸时感觉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等,应立即起针。轻者躺下休息一会儿即可,重者可用指尖使劲掐患者的十宣(在手指尖)、人中、内关等,待情况缓和后,让病人安静休息一会即可。

●如果在心肺部针刺时不小心刺伤了肺脏,空气会进入胸膜腔而发生气胸。表现为胸痛、呼吸憋闷、心慌,甚者呼吸困难、发绀、虚脱等。轻者休息几天自己就会好,重者赶紧去医院急救。

小贴士

双足是人体使用频率最高、运动量最大、最辛苦的器官,因而也是最应当进行保养和护理的器官。人体有206块骨头,而双足就有52块,占全身骨数量的25%。双足有66个关节、38条肌肉、214条韧带,它们互相连接和相互作用,十分结实又十分协调地支撑人体,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没有双足,就不会有完美的人生。足部有66个穴位、70多个反射区和70多个与脏器相关联的敏感点。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分布在足部。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与手三阳经、手三阴经相连属,循环全身,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人体所有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从足部反映出来。可以说,双足是人体健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