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2938000000006

第6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良医(6)

让孩子坐在椅子上,头尽量向后仰或者平躺在床上。然后,将孩子的下眼皮向下拉,与眼球分开。将一滴眼药水滴入下眼皮内的结膜囊内(一滴眼药水的量已足够),并注意不要将药水瓶口接触到眼睛或睫毛。滴完后,让孩子闭上眼睛,并用手指轻轻按压内眼角2-3分钟,以避免眼药水经鼻泪管吸收造成全身副作用,同时嗓子也不会感到药水的苦味。

如何给孩子滴耳药

婴幼儿很容易患外耳道及中耳疾病,滴耳药直接滴入病变部位,对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应当学会怎样使用滴耳药。

在滴耳药之前,妈妈要先将双手洗净。并查看药液名称,防止误滴其他药品。同时保证药液温度须与体温相近,如药液过冷应稍加温以免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还应注意滴管或药瓶不可触及外耳道壁以免污染。

如果是向内耳滴药,首先应争取孩子的配合,经说服后能配合的孩子可让他采取坐位,头向一侧偏斜,也可以采用侧卧位。不合作的孩子要有两位家长来配合滴药,可由一位家长将小儿抱在怀里,抱住小儿的躯干和双手,家长的双腿夹住小儿的双腿,防止孩子扭动。另一位家长用左手将小儿的耳道拉直,这样有利于滴耳药顺利地滴入耳道,同时也便于滴药前查看耳道内有否异常分泌物。

如果有脓性分泌物,可先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滴药。家长的右手持滴耳药滴药,将药液对准耳道缓缓滴入外耳道,每次2-3滴。药液滴入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促进药液流入接触,同时滴药后不要让小儿马上直立起来,待药液慢慢渗入后再直立活动。

滴药时,应注意滴管口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污染滴管。

(第五节)做好预防接种与健康体检

孩子不生病,按时接种疫苗很重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果不进行免疫接种,平均每100名儿童中将会有3人死于麻疹,2人死于百日咳,1人死于破伤风。每100名儿童将有1人由于脊髓灰质炎而终生跛行。即使那些患病后幸存的儿童,他们的身体也会因此而虚弱,并有可能在以后因营养不良或其他因素而影响健康。因此,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很重要。

1.1岁内孩子,每月都要打1次防疫针

打“防疫针”就是医学上说的免疫接种,它是应用生物制品,接种于健康人身上,使其在人体内产生抵御传染病的能力,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的作用。

据有关专家介绍,当前我国计划免疫的工作主要是指接种5种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即对1岁内的儿童进行5种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及1岁以后适时进行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7种传染病(结核、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的免疫能力。这是因为上述疾病病原的抗原型别单一,很少发生变异;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且患病后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易感者通过接种疫苗,可以获得有效的预防。因此,开展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有效措施。

2.乙肝疫苗接种,免疫保护7年

据有关专家介绍,乙肝疫苗对正常成人免疫保护作用可持续7-9年。免疫正常的成人和儿童,按程序完成疫苗注射,并产生了足够的抗体后,一般7年内可以不再注射。

水平低,可在医生指导下再注射。

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注射疫苗后,5年内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所以,3-5年内不需要加强免疫。接受乙肝疫苗正规免疫后的儿童,在5年左右可复查一次抗体的水平。如果抗体水平下降或消失了,就需要加强免疫注射。当免疫力维持到成年后,就不必再加强注射,因为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注射后的成人即使感染乙肝病毒一般很少发病。

3.不宜接种疫苗的几种情况

免疫接种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但为了防止和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各种疫苗都规定了患有某种疾病或处于某种特殊生理状况的人,不宜接种的禁忌证。

①如果孩子有皮炎、牛皮癣、严重湿疹以及化脓性皮肤病,不宜接种,需等病情稳定好转后再补种。

②如果孩子患有急性疾病,不宜接种,如发烧、腹泻、呕吐时,暂时不打预防针。因为接种疫苗会使得孩子体温升高,从而加重发烧。此外,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同时,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互相干扰,会影响免疫力的生成。因此当孩子发烧时要及时告诉保健医生,以便待孩子病好后,医生再次根据情况预约合适的时间。

③如果孩子患有肾炎,在其服用激素期间或者病愈停药后三年之内均不宜注射疫苗。

④如果孩子患有肝炎、结核、严重心脏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预防注射。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承受不住。他们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反应。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⑤如果孩子患有白血病、恶性肿瘤,不宜接种。

⑥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或者患有哮喘、荨麻疹或接种疫苗有过敏史,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源,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体质过敏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危害。

⑦如果孩子正处在严重腹泻或者痢疾时,不宜接种。因为腹泻时会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从而使疫苗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⑧如果孩子患有癔症、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及血脑屏障作用差等神经系统疾病,不宜接种。

⑨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果孩子接触了患儿,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观察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处于恢复期的儿童应缓期接种防疫针。

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有时会遇到意外必须接种,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

-如果患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宜接种。因为这些儿童由于制造免疫力的原料缺乏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好,不能产生免疫力或反应严重,故不宜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在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以下10种。

1.基础免疫疫苗

此类疫苗包括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它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卡介苗,此疫苗采用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安全有效。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可靠措施。

百白破制剂,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孩子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2.乙肝疫苗

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有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两种,适用于所有可能感染乙肝者。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一种乙型肝炎亚单位疫苗,系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乙肝病毒中表达表面抗原的基因克隆进入酵母菌中,通过培养这种重组酵母菌来获取HBsAg亚单位,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这种新一代乙肝疫苗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由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血浆提取的HBsAg经纯化灭活及加佐剂吸附后制成。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国家,人群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达10%以上,注射乙肝疫苗是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所以我国近年来已开始将此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中,新生儿均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有条件的健康成人也应尽可能注射该疫苗。

3.狂犬疫苗

可以狂犬病的预防。狂犬病是致死率达100%的烈性传染病,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应用的主要有国产普通浓缩疫苗、国产精制疫苗和法国进口“维尔博”疫苗三种,其中普通疫苗由于副反应过强、反应率较高而面临淘汰,而精制疫苗正逐步在我国得到推广,“维尔博”疫苗则是目前国内质量最好的一种,但价格略高。

4.乙脑疫苗

可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冻干制成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中灭活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乙脑流行地区个月以上到10岁以下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者,而减毒活疫苗则用于1岁以上儿童。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流行较广,因此目前我国已将此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程序之中,对所有健康儿童均予以接种。

与任何可疑动物或狂犬患儿有过密切接触史的人,如被动物包括外表健康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动物舔过等,都应该尽可能早地接种狂犬疫苗。另外,被动物咬伤机会较大或其他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毒的人则应提前进行预防接种。

5.肺炎疫苗

可以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等。目前国内应用的均为进口疫苗,其效果十分肯定。法国生产的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优博.23”是最新和高度纯化的多价疫苗,对肺炎球菌性感染的总保护率高达75%以上。应当接种此类疫苗的人有老年人、2岁以上的儿童、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者、艾滋病感染者以及酗酒和长期吸烟者等。

6.出血热疫苗

可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单价疫苗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双价疫苗对上述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出血热疫区10-70岁的人都应接种此疫苗。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人员等人员则更应接种。

7.甲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