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昆虫奇闻
2938400000003

第3章 昆虫趣闻(2)

屎壳郎的粪球来得也不容易,当找到粪便时,先用头上的触须去选择温度适宜,味道可口的,然后便用头上的角和足翻动搓揉起来,潮湿的粪便被揉成不大也不甚圆的粪块,便开始滚动起来,粪块经过滚动时的挤压力,越滚越圆,同时粘上一层又一层的土粒。如果地面太干,粘不住土时,这对看来笨拙实则聪明的甲虫,还会从肛门排些稀粪粘上,直到粪球增大到像个乒乓球时才算满意。

屎壳郎推粪球时,是一个在前,用后足抓球,用中足和前足爬行,用力向前拉。在后面的一个,用前足抓紧,用中足和后足行走,用力向前推。如果碰上阻碍时,后面的一个也会把头俯下来,用力向前拱几下。这对齐心协力做球又推球的甲虫,还可能是一对成亲不久的新婚夫妻。

屎壳郎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去滚动这个粪球呢?原来是为将来生儿育女作准备。当它们把粪球推到一处安静而隐蔽的地方时,便由雌屎壳郎用头上钉耙状的角和3对带齿的足,把粪球下面的土挖松,粪球便随着松动的土越陷越深,直到它认为将来的幼儿不会被天敌伤害或寒冬摧残时,才在粪球上挖上个小洞,产下一粒白色的卵。略微休息后,便顺着松软的土洞向上爬,每爬上一段,还要把松土踏实,直到爬出洞来。这时在洞外等待并负有警戒任务的雄屎壳郎,还会协助雌屎壳郎用足蹬,用腹部压,直到认为地表上的土与周围完全一样时,才算完成了一次生儿育女的繁忙工作。

屎壳郎产在粪球上的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便发育成一只白胖的幼虫,人们为,粪球便成为这只的。

屎壳郎有没有好名称呢?也有,埃及把它称为宣圣虫。这种宣圣虫收集龌的东西并滚成球,滚到地下的洞里。它吃这个球是无厌的,往往一连吃十几天都不休息,直到吃完为止。埃及人曾把这种能去污的、带有不良气味的甲虫,看得像红鹤一样神圣。总之,屎壳郎虽然有许多不好的名声,实际上它却做着有利于人类的工作,应当属于益虫之列。

20世纪70年代,我国有一种屎壳郎远渡重洋,被邀请到澳大利亚去安家落户。屎壳郎离别故土,到澳大利亚去干什么呢?

原来,澳大利亚现在有几千万头牛,每天排的几亿堆牛粪要覆盖上千万亩的草场;牛粪还滋生蝇类,更是害上加害。从中国去的屎壳郎的任务,就是去帮助清扫那里广阔的大牧场。

难道澳大利亚没有屎壳郎?有是有的,但是本地的屎壳郎只爱吃袋鼠的粪,牛粪不合胃口,便不愿问津。这就像牛虻爱吮牛血,狗蝇只叮咬狗一样,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生活的本能。

澳大利亚为什么没有以牛粪作食料的屎壳郎?这有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两方面的原因。

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可是在古老的地质年代,它是与其他大陆相连的。到了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由于地壳运动和大陆漂移,澳大利亚才与亚洲大陆脱离,后来又与南极洲分开。那时候,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处于哺乳动物的早期阶段,才出现一些原始的兽类。由于长期地理隔离,动物种类又单纯,澳大利亚一方面成了鸭嘴兽和袋鼠一些低等哺乳动物的乐园,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哺乳动物在当地环境中继续向前进化。现在澳大利亚陆地生活的一些有胎盘类动物,如马、牛、羊、猫、犬、猪,甚至包括鼠类,都是18世纪、19世纪,由人类从欧、亚等其他大陆带去的。牛是带去了,但清除牛粪的屎壳郎却没有带去。因此,澳大利亚没有以牛粪作为食物的屎壳郎。

我国长江流域一些地区与澳大利亚一些牧区自然条件相近。澳大利亚从这些地方引走屎壳郎,就是为了让它们去帮助清扫牧场的牛粪,让它们在那里定居和繁殖后代。

不走直线的昆虫

一般两条腿动物和四条腿动物在行走时,所走过的足迹呈一条直线。不过,昆虫走路就不一样,它们在地上爬着行进,总是左歪一下、右扭一下呈“之”字形行走,从来不走直线,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要从昆虫的生理结构说起。昆虫是六足动物,两侧各长3条足。前足短,后足长,中间的介于前后足之间。昆虫行进时,把右前足、左中足和右后足组成一组,左前足、右中足和左后足组成另一组。昆虫爬行时,由一组的前足先向前伸出,并用爪抓住地面,同侧的后足使劲,尽量把身体向前推进。由于前、后足长短不一,当后足向前用力时,便将离开地面的中足及身体推向偏离直线的一方,使身体中轴斜。当另一组的前足抬起时,为了使身体向前行走,便向与身体相反方向伸去,后足用力推进时,又将身体扭向了另一方向。这样,昆虫就左歪一下、右歪一下地呈“之”字形向前行走了。

昆虫与报警器

美国,一些马铃薯害虫被科罗拉多甲虫“出卖”,因为昆虫学家利用这种甲虫来预报虫害的情况。马铃薯受到害虫侵食时会释放出一种有机分子信息素,称为Z-3-hexen-1-01,能吸引科罗拉多甲虫。当甲虫嗅到这种气息后,触角会产生一种电信号。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舍恩宁利用这一现象,研制出了“害虫预警装置”。将这种像硅片一样的“生物气息探测器”附在甲虫身上,在甲虫的触角上涂上黏性的电解液,与硅片状探测器的一个元件相连,用细巧的白金棒制成的一个电路线圈藏在甲虫鞘翅内。当甲虫触角上的感应器嗅到马铃薯发出的气息后,电路中的电压会下降。科学家只要监测电压变化情况便可知害虫到来了,通过预警装置报警,农民就知道在何时何地向地里播撒杀虫剂。

舍恩宁认为,这种装置小巧玲珑,重量很轻,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将它藏在苍姆身上,可充当“微型生物间谍”;应用在蟑螂身上,可以让它去寻找地震后埋在废墟中的受害者。科学家正在一种灰甲虫身上做实验,由于这种昆虫喜烟、火,所以有可能会被用于火灾的报警。

现存最古老的昆虫是蟑螂吗

大约在3亿年之前,昆虫作为地球上最早的“飞行家”而升人空中。而会飞的爬行动物和鸟类1亿多年之前,才出现于地球之上。

自然科学家是通过它们的翅膀来识别古代的许多昆虫种类的。因为它们柔软而多汁的身体,在风吹、雨打、日晒等自然环境下,是不太可能作为完整的化石而保存下来的。人类已发现的古代最早的昆虫标本,是埋在琥珀里和原始松树的树胶之中,其他一些昆虫的印迹是遗留在页岩和石灰石的聚积物中。在距今2.7亿~3.5亿年的石炭纪时期,地球上的昆虫种类迅速增加。大家熟悉的蟑螂是当时地球上占优势的一类飞行动物。科学家从化石的遗骸中鉴别出500多种蟑螂。它们虽然没有现在生活于热带地区的一些巨型蟑螂那样大的身体,但是大多数的个子还是很大的。这些古代蟑螂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蟑螂差别不大,都有翅膀,会扑动翅膀作短距离飞行,可以说是有翅膀昆虫中最古老的成员。现在地球上生存的蟑螂种类有2000多种。

植物的克星为何是蝗虫

“赤地千里,寸草不留,饿殍载道”是在我国史书中提到的关于蝗虫经过后的情形,它们的危害之大,实在令人毛骨悚然、触目惊心。关于蝗虫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9000多年前,在人类文明进人到农耕时代以后,蝗虫就和人们结下了冤仇,它们不仅把庄稼吃光,对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造成了重大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蝗灾”的记录,那么这么大数量的蝗虫从何而来呢?经过昆虫学家的不断努力研究,已初步解开了其中的一些秘密。蝗虫产卵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光照充足、土质坚硬的地方。如我国的北方就比较集中。这也是为什么久旱之后必有蝗灾的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阴湿的环境来抑制蝗虫的繁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会使蝗虫减少,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科学家认为,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代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如果能发现至U底是哪些化学信号剌激了蝗虫的神经系统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就可能研制出防止蝗虫群聚的新型。

蝗虫有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大规模的迁徙。即使在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也会出现迁徙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有些蝗虫甚至不远千里,路线竟然长达3000多千米,有时还要跨越重洋。仅仅是因为要寻找食物似乎解释不通。

又有人认为,它们是为维持身体热量而追随着太阳移动的。但有些蝗群的迁飞路线则是由南向北,从赤道一直飞到了北非;而且那么大数量的蝗群在短时间内又会销声匿迹,它们是怎么消失的呢?这又是一个待解之谜。

椿象的自卫武器

椿象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当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迅速做出反应,在极短时间内,从尾部喷射出一股股青烟,随着“嘛啪”之声,散发出难闻的阵阵臭气,令敌物远避、退却,而自己则从容逃命。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椿象在用自身化学武器进行防身自卫。它的化学武器来自其发达的臭腺。幼虫期,臭腺开口位于腹部背板间,到了成虫期,则位于后胸前侧片上。臭气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酚和过氧化氢当这些成分在虫体腔室内经过氧化酶的氧化后,就生成苯二酮气体排出体外,这是一个极短的过程,

在紧急情况下,椿象的臭腺会像开炮似的连续发射,不仅打退敌物,保护自身安全,而且还是“集合”或“分散”的信号。椿象的这种“臭器”防卫功能,在昆虫中堪称高手。

昆虫为何会鸣叫

我们每个人都有声带,一旦声带损坏,也就不能发出声音了。可是,你听到过昆虫的鸣叫吧,令人奇怪的是,能够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昆虫却有一个共同点,目卩就是它们都没有声带。那么,昆虫又是靠什么来发声的呢?

原来,昆虫是靠身上特殊的发声器发声的,而且不同的昆虫发声部位和发声器的组成及构造也不同。例如,雄蟋蟀的右前翅下表面有一条有齿的横脉,像一把小锉刀,叫做音锉,左前翅的上表面有一列尖齿状的摩擦缘。蟋蟀把右前翅叠在左前翅的上面,靠升起或分开两翅,引起音锉和摩擦缘的摩擦而发声。雄蝉“知了、知了”的叫声则是从腹部发出来的。它前腹的两侧各有一个圆而大的音盖,音盖下面长着鼓皮似的气囊和发音膜。当发音膜内壁肌肉收缩时,发出来的声音引发腹部气囊共鸣器的共鸣,也就发出激越的鸣叫声了。

不过,说来也有趣,虽然许多昆虫的雄虫能发出洪亮的鸣叫,而雌虫却一辈子都是个哑巴。

总成群出行的蝗虫

蝗虫是利用后腿摩擦前翅而发声的。它们的腿上有一排瘤状突起,可以摩擦翅膀,发出声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批的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将庄稼一扫而光,然后再铺天盖地而去,寻觅更好的生活区域,继续为害农作物。蝗虫喜欢成群活动,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蝗虫适宜在干旱地区生活,为了维持较高的体温,它们必须群居,彼此拥挤,以防止热量流失。但是群居的蝗虫显得焦躁,易受激惹。在温暖干燥的日子里,它们的体温会升高,从而引起自发地飞行,只有当环境出现变化,或者下雨,或者降温时,才会停止飞翔。所以,蝗虫不管是在地面上栖息,还是在空中飞舞,总是漫天漫地地成群活动。

蝗虫后足力量强大,能以很高超的跳跃技巧在陆地上移动,它们最高能弹跳到1米,是它们体长的几十倍。

昆虫是否有耳朵

严格地说,昆虫并没有耳朵,昆虫的“耳朵”只是它们的听觉器官。昆虫的听觉器官构造与高等动物的耳朵不同,它由鼓膜或绒毛所构成。由鼓膜构成“耳朵”的有蝉、蟋蟀、金钟儿等,用绒毛来感觉声音的有雄蛾、毛虫类等。

那么,昆虫的“耳朵”长在哪儿?不少人一定以为是长在它的头上。其实,昆虫“耳朵”生长的部位十分奇特。有不少昆虫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我们熟悉的蟋蟀、金钟儿的“耳朵”都长在一对前足的小腿上。

还有些昆虫的“耳朵”生长的部位就更奇妙了,蝗虫的“耳朵”长在腹部的第一腹节侧面两边,呈半月形开口,鼓膜发达,膜上还有一个相当于共鸣器的气囊;蚊子的“耳朵”长在触角的第二节上;蚜虫的“耳朵”长在触角的根部基节上;飞蛾的“耳朵”,有的长在胸部,有的长在腹部,雄蛾的“耳朵”多长在毛茸茸触角的绒毛上;蝉的“耳朵”长在腹部下面;苍蝇的“耳朵”则长在翅膀基部的后面。

为何蜜蜂蜇人后就会死

大家都知道,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这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它是‘毒针”。毒针是蜜蜂在自然界进行自卫的武器,遇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给敌人以迎头痛击。

有时你无意打死一只蜜蜂,便会有一群蜜蜂飞来蜇你,这是蜜蜂在报复你。还有的时候你并没有惹它,却被它蜇了,目卩是因为误会,它错以为你要伤害它,蜇。

不过,蜜蜂是不会轻易地用毒针蜇人的,因为一旦蜇了人,它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会很快死去。为什么蜜蜂蜇了人就活不成了呢?原因很简单:蜜蜂的毒针尖端有几个倒剌,扎进皮肤以后,就拔不出来了。而毒针是和内脏相连的,这样当蜜蜂蜇了人飞走时,就会把毒针和一部分内脏留下来,蜜蜂失去了重要的内脏器官,因此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

人们为何称螳螂为大刀杀手

在昆虫中,螳螂算是体形较大的一种。它们体长在6厘米左右。头部呈三角形,镶着一对大复眼及3个小单眼。头上长有两根细触角,胸部有两对翅。它有3对足,前足粗大并且呈镰刀状,因此螳螂也称为刀螂。它是有名的突击好手,常常会在温暖的阳光下的草丛中或树枝上伺机捕食其他昆虫。

螳螂分巨眼螳螂、长角螳螂、绿螳螂和红花螳螂等许多种类。看似幼小的蝗螂其实是凶猛的捕食者。某些种类的螳螂外形就像一朵花,这种伪装使它们既不易被猎物发现,也不易被鸟类等捕食者发现。

螳螂吃蝗虫、苍姆、蚊子、蝶、蛾等害虫。一只螳螂在3个月内能吃掉700多只蚊子。它平时栖息在植物上,身体的颜色与环境相似,不易被发现。螳螂一旦发现目标,就如箭射出一般猛扑猎物,捕获过程只需要0.5秒钟,而且百发百中,从不卜空,因此被称为“捕虫神刀手”。

螳螂的嘴可以轻松咬裂甲壳类小虫的坚硬翅膀,并且经过细细地碾磨嚼碎后才咽到肚中。

蜜蜂家族的分工

蜜蜂属膜翅类昆虫,它们过的是群体生活,那么它们是怎样分工的呢?

蜜蜂王国中,以蜂王为中心,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蜂王产卵时,工蜂负责伺候。雄蜂在春天出现,与蜂主交配后,进人夏天就完成使命而死去。工蜂则要忙碌整个夏天,做巢、采花粉、保护蜂王产卵等。众工蜂把采回来的花蜜和花粉收集起来,妥善储存,留着在冬季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