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山海经
2958500000006

第6章 卷三北山经(1)

《北山经》分《北山一经》、《北山二经》、《北山三经》三个部分,它总共记载了八十八座分布在北部大地上的山脉,及附近的河流和各类物产等的分布情况。这些山川在走向上稍微有些错落,没有较为明晰的走势。《北山经》里许多山的规模不是很大,小山之间的距离很短,尤其是《北次三经》中所描述的小山分布极其稠密。这个现象在《山海经》中不很常见。

北次一经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鱓(shàn)(1),赤背,其音如梧(2),食之已疣(yóu)(3)。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4)臂牛尾,其音如呼。

【注释】

(1)鱓:“鳝”的异体字。(2)梧:有学者考证“梧”应该是“支吾”。也有观点认为“梧”指一种琴。(3)疣:疣子,一种皮肤病,病毒性的。(4)文:“纹”的通假字,花纹。

【译文】

(单狐山)再往北二百五十里,坐落着求如山。求如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铜,山下出产丰富的玉石,但不生长花草树木。滑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诸水。滑水中有很多滑鱼,它的外形像一般的鳝鱼,但脊背是红色的,它发出的声音像人弹奏琴瑟。吃了它的肉,能治好人的疣赘病。滑水中还生长着很多水马,它的外形与普通的马相似,但前腿上长有花纹。水马拖着一条牛尾巴,它发出的声音像是人在呼喊。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1),其名曰(huān)疏,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2),五采而赤文,名曰鵸。是自为牝(pìn)牡,食之不疽(jū)(3)。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pí)湖之水,中多儵(tiáo)(4)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5)。

【注释】

(1)错:交叉、分叉。(2)乌:乌鸦。(3)疽:身体上生出的一种毒疮。(4)儵:即“鯈”,学者考证为“鲦”,淡水鱼的常见品种,个小体狭,群居,善跳。(5)已忧:治愈忧郁病。

【译文】

(求如山)再往北三百里,有座山叫带山。带山上盛产玉石,山下盛产青石、碧玉。带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它的外形像马,但长着一只分叉的角,人们称之为疏。人们饲养它可以辟火。带山中还栖息着一种禽鸟,外形像乌鸦,但浑身长着带着红色斑纹的五彩羽毛,人们称它为鵸。这种鵸鸟自身有雌雄两种器官,吃了它的肉,能使人不患痈疽病。彭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芘湖水。彭水中生活着很多儵鱼,这种鱼形状像鸡,但全身长满了红色的羽毛,还生着三条尾巴、六只脚以及四只眼睛。儵鱼的叫声与喜鹊的鸣叫相似。吃了它的肉,能使人没有烦忧。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嚻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xí)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1)。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jiāng)(2),其兽多麢(líng)(3)羊,其鸟多蕃(fān)。

【注释】

(1)瘅:一种湿热病。(2)橿: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坚韧,可用做车轮。(3)麢:羚羊。

【译文】

(谯明山)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坐落着涿光山。嚻水从这座山中发源,向西流入黄河。嚻水中生长着很多鳛鳛鱼,它的形状像喜鹊,但却长着十只翅膀。它的鳞甲全长在羽翅的尖端,发出的声音与喜鹊的鸣叫相似。人们饲养它可以辟火,吃了它的肉,还能治好人的湿热病。涿光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而山下则生长着很多棕树和橿树。涿光山中的野兽以羚羊居多,禽鸟则以蕃鸟居多。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gu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jū)。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tuó)(1)驼,其鸟多寓(2),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注释】

(1)橐(tuó)驼:即骆驼。(2)寓:一种类似蝙蝠的小飞禽。

【译文】

(涿光山)再往北三百八十里,坐落着虢山。虢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漆树,山下则广布着茂密的梧桐树和椐树。虢山山南盛产玉石,山北则盛产铁矿。伊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虢山中的野兽以橐驼最多,而禽鸟则大多是寓鸟。寓鸟的形状与一般的老鼠相似,却长着鸟一样的翅膀。寓鸟发出的声音像羊叫,人们饲养它可以躲避兵祸。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chū)(1)柏,其草多韭薤(xiè)(2),多丹雘(huò)。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tù)首麋(mí)身(3),其音如獆(4)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cǎi)(5),又可以御百毒。

【注释】

(1)樗:臭椿树。(2)薤:草本植物,鳞茎和嫩叶可作为食物。(3)菟首麋身:学者考证应为“兔首麋耳”,这个说法更符合文意。(4)獆:通“嗥”。(5):一种腹部肿胀的鼓胀病。

【译文】

(虢山的山尾)再往北二百里,坐落着丹熏山。丹熏山上长着茂密的臭椿树和柏树,山上的草本植物中,以野韭菜和野薤菜最多,还盛产丹雘。熏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棠水。丹熏山中活动着一种野兽,它外形像一般的老鼠,却长着兔子的脑袋和麋鹿的耳朵。它发出的声音如同狗的嗥叫,并且它用尾巴飞行,人们称之为耳鼠。人吃了它的肉,不仅不会生鼓胀病,还可以避百毒之害。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1)、葵、韭、桃、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2)身,善(3)笑,见人则卧(4),名曰幽鴳(yàn),其鸣自呼。

【注释】

(1)葱:山葱,一种野菜。(2)文:通“纹”。(3)善:喜欢。(4)卧:躺卧、卧倒假睡。

【译文】

(石者山)再往北一百一十里,坐落着边春山。边春山上到处是野葱、葵菜、韭菜、野桃树、李树。杠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边春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身上满是花纹。它喜欢嘻笑,一看见人就躺卧假装睡着,人们称之为幽鴳,它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liè)(1),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zī),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2),其毛如雌雉,名曰(jiāo)(3),其鸣自呼,食之已风(4)。

【注释】

(1)鬣:某些动物脖颈上又长又密的毛。(2)朋飞:结伴飞翔。(3):古代一种鸟儿,也有人认为是鸬鹚一类的。(4)风:我国中医中所指的癫狂病。

【译文】

(边春山)再往北二百里,坐落着蔓联山。蔓联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蔓联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鬣毛。这种野兽还有牛尾般的尾巴、长满花纹的双臂以及马蹄般的蹄子。它一看见人就呼叫,人们称它为足訾,它叫的声音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蔓联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它们喜欢成群栖息,喜欢结队飞行。这种鸟的尾巴与雌野鸡相似,人们称它为。它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人吃了它的肉能治好风痹病。

又北八百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jiān),善咤(1),行则衔(2)其尾,居则蟠其尾。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yè),食之已嗌(yì)痛,可以已痸(chì)(3)。栎(lì)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注释】

(1)咤:怒吼、大声吼叫。(2)衔:含着、叼着。(3)痸:痴呆病。

【译文】

(蔓联山)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坐落着单张山。单张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有一种野兽活动在单张山中,它的外形像豹子,但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它还长着人一样的脑袋和牛耳样的耳朵。它只有一只眼睛,人们称其为诸犍。诸犍喜欢吼叫,它行走时会用嘴衔着尾巴,卧睡时就将尾巴盘蜷起来。单张山中还栖息着一种禽鸟,它的外形像野鸡,长着满是花纹的脑袋、白色的翅膀以及黄色的脚爪,人们称它为白鵺。吃了白鵺的肉,人们能治好咽喉疼痛的病,还可以治愈疯癫病。栎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杠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zhè)(1),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2),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sǒng)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3)。

【注释】

(1)柘:一种贵重木料。(2)訆:同“叫”,大呼。(3)磁石:吸铁石,一种天然矿物。

【译文】

(单张山)再往北三百二十里,坐落着灌题山。灌题山上生长着茂密的臭椿树和柘树,而山下则到处是流沙,此外还出产很多磨石。灌题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普通的牛,但尾巴却是白色的,它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高声呼唤,人们称它为那父。灌题山中还栖息着一种禽鸟,它的外形像雌性野鸡,却长着一副人脸。这种鸟儿一看见人就跳跃,人们称之为竦斯。竦斯的叫声便是它自己名字的读音。匠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匠韩水中出产大量的磁铁石。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1)生毛,或曰旄(máo)(2)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注释】

(1)四节:节,骨节、关节,这里引申为四肢。(2)旄:即“牦”,牦牛。

【译文】

(灌题山)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叫潘侯山。潘侯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其山下则生长着茂密的榛树和楛树。潘侯山南蕴藏着丰富的玉石,而其山北则蕴藏着丰富的铁矿。潘侯山中活动着一种野兽,它形状像牛,但四肢关节上都有长长的毛,人们称它为旄牛。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栎泽。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tuò)(1)。

【注释】

(1)鼓,敲击。柝:更夫巡夜时打更用的梆子。

【译文】

(小咸山)往北二百八十里,坐落着大咸山。大咸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但山下盛产玉石。这座大咸山,呈四方形,人们无法攀登上去。大咸山中活动着一种蛇叫做长蛇,它身上的毛与猪鬃相似,它发出的叫声就像是人在敲击木梆子。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yà)窳(yǔ)(1),其音如婴兒,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pèi)(2)之鱼。食之杀(3)人。

【注释】

(1)窫窳:传说中的一种吃人凶兽。(2):即江豚,黑色,大小如同一只成年家猪。(3)杀:毒杀、毒死。

【译文】

(敦薨山)再往北二百里,坐落着少咸山。少咸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但蕴藏着大量的青石碧玉。少咸山中活动着一种野兽,形状像牛,却长着红色的身子、人的面孔以及马蹄般的蹄子,人们称它为窫窳。窫窳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它是能吃人的。敦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雁门水,敦水中生长着很多鱼,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死。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huái)泽之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zǎo)鱼,其状如鲤而鸡足(1),食之已疣。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2),见人则笑,其名山獩(huī),其行如风,见(xiàn)则天下大风。

【注释】

(1)足:脚爪。(2)投:投掷。

【译文】

(少咸山)再往北二百里,有一座山叫狱法山。瀤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泰泽。瀤泽水中生长着很多鱼,它外形像鲤鱼,却长着鸡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赘瘤病。狱法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狗,却长着人脸。这种野兽擅长投掷,一看见人就嘻嘻地笑,人们叫它山獩。山走起来就像刮风,它一旦出现,天下就会起大风。

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1)。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嚻水,水中多鮨(yì)鱼(2),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兒,食之已狂。

【注释】

(1)刚木:指木质坚硬的树,即檀木、柘树等。(2)鮨:古代人认为它是鲵。现代人认为它是一种海鱼。

【译文】

(狱法山)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叫北岳山。北岳山上到处是枳树、酸枣、檀树、柘树一类的树木。北岳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它外形像牛,却长着四只角、人眼以及猪耳,人们称它为诸怀。诸怀发出的声音如同大雁鸣叫,这种野兽吃人。诸怀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嚻水。诸怀水中有很多鮨鱼,它长着鱼身,但脑袋像狗脑袋。鮨鱼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啼哭,人吃了它的肉,能治愈神经失常的癫狂病。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嚻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译文】

(北岳山)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坐落着浑夕山。浑夕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但盛产铜矿和玉石。嚻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北流入大海。这里活动着一种长有两个身子一个头的蛇,人们称其为肥遗。肥遗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发生大旱灾。

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dī)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yì)(1),吉玉(2)用一珪,瘗而不糈(xǔ)(3)。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4)。

【注释】

(1)瘗:掩埋。(2)吉玉:祭祀用的美玉。(3)糈:古代祭神用的精米。(4)不火:不经火,不烧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