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机甲进化传说
2994300000008

第8章 新型机甲

考试完毕后,孙建教官交待了这36人一些在军队里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把他们送到了第11军的机甲部队,并且专门给他们成立了一个特别的机甲部队:祥龙部队。由孙建少校任指挥,由李军长直接调动。孙建少校给大家说明了情况。

原来新型机甲的研制和生产计划在军队中并不是人人都支持的,杨厚全军长就极力反对,他主张用现有的热兵器来对付可能出现的敌人,但是李军长认为机甲部队是未来战争的主力,应该主动发展、研制先进的机甲,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而且1月前的石头人事件更鉴定了他的决心,于是就向军委提交了意见,军委对此事也很重视,拿出了不少军费来研制新型机甲,来实验一下战斗力,机甲战斗力提升了,对应机师的素质也应该提高,于是李军长就派人从R驾照考试中选取优秀的有潜力的年轻机师来培养,同时借助现有的机师招聘来实现这一目的。而张正树他们就是第一批以这种方式被招来的。

李军长对这些年轻人非常重视,他们有专门的基地,里面的设备是目前国内相当先进的,而且计划配置新型机甲,现在,试做型3架机甲已经运到祥龙基地,等着张正树等人的测试。以做出改进型并最终量产、装备部队。

“新型机甲已经开发完成了?在哪儿?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王雪峰还是急性子。

“呵呵,别急,我先带你们去看看,然后要用几天时间学习新机甲的构造、性能参数以及维护、简单的故障排除等等,你们要充分了解你们的机甲才能更好地驾驭它们。跟我来吧,先让你们饱一下眼福。”

孙建少校带着一行人经过一系列保安措施和隔离门,最终到达地下的一个大型机库,足够放置40架以上的机甲。里面放置了3架未经涂装的机甲,每个部件都保留着材料的底色。每个人都盯着这三架秘密武器,与现在军队装备的机甲相比,这三架非常有特点,外形各不相同。孙建少校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架头上有两根天线的是指挥型,高8.5米,重4.7吨,搭载了多功能电子眼,具备光学、热成像、夜视、激光测距、微波、X射线扫描等诸多扫描手段;最新型空间矩阵相控雷达,探测范围达到1000公里,具备很强的反隐形能力;新型达科夫粒子发生装置,这种粒子可以有效吸收敌方的雷达波,达到反制导武器和隐形的能力。新型delta计算模块。由epxilong模块改进而来的delta光子计算模块,强化了计算能力,达到现在军用xigema模块计算能力的6倍,反应能力有效提高80%以上;引擎采用了新型光子引擎,使用光能电池,连续作战时间大概是6小时。只开雷达的模式能持续工作24小时以上。武器只搭载了一把光剑,一把200能级中型激光枪,但是这两种武器的威力已经达到军方现在装备武器的2倍以上,尤其是激光枪,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20公里。第二架是格斗型,高9.7米,重5.9吨,和指挥型一样采用光子引擎,光子计算模块采用了omega模块,抗冲击性非常强,头部的装置和指挥型不同,搭载了火神机炮,电子眼去掉了激光测距、微波、X射线扫描等不常用功能,雷达是改进型多普勒雷达,都是优化了抗冲击性,传动机构全部采用新设计,用马达代替液压装置,能获得更好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虽然结构复杂,但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身体表面全部采用新型碳基复合材料,硬度接近金刚石,也就是说身体各部位都能充当武器。武器方面是用新材料做的剑、矛、匕首等实体武器,可量身订做,也可搭配盾牌,看个人喜好了。第三架机体看起来有点笨重,高13.6米,重17.4吨。因为搭载了新型的聚核引擎,输出功率非常强劲,从武器上就能看出来。标配武器是背上的两门试做型MH中子炮,属于线性粒子武器,每门5200能级,射程达到了70公里,在有效射程里能在1米厚的钢板上开一个直径半米的洞。肩膀上可选装动能炮或电磁炮,动能炮是用电磁加速后发射的实弹武器,可以使30公斤重的硬质合金炮弹达到4倍音速的初速度;而电磁武器可以用来摧毁敌方的机载电子设备。胳膊上装备的是改进了射速的小型激光枪,射速达到1秒3发,威力和指挥型的相近。三架机体都可以在肩膀上和腿上搭载制导武器。

“这家伙真猛,教官,我们什么时候能坐上去爽一下啊?”又是一个急性子问。

“先要详细学习机体的各项数据,然后按照顺序来试驾。”

“教官,我们住哪儿?”

“寝室就在基地里,每人一间,这里的条件在军队里算是最好的了,也有专用食堂,现在我就带你们去。”说着就拿出一叠卡,“每长卡片对应一个人,是打开包括寝室门在内的各种门的钥匙卡,按名字拿。明天早晨要起床继续身体素质训练和理论课,迟到者会受惩罚。”

几天的理论课对于张正树来说就是复习,让他比较在意的就是这三架新机甲的操作与以往的机甲有根本性的不同,是用脑波操作的,也就是说,依靠机师的精神力来操作。与以往操作方式相比,长处在于反应速度快,机师反应过来,机体就相应做出动作了,节省了从反应到手动操作的过程,缺点在于机师要有比较强的精神力,如果不具备这点,就要训练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驾驶这种机甲。

终于到试驾了,张正树的小队自然是第一批。戴上头盔,打开脑波控制系统,一般的基本动作完CD没什么问题,射击武器瞄准起来也比较快。只不过格斗型的动作稍微有点怪异,让大家感到比较奇怪。三人出来以后,杨涛显得有点郁闷。“杨涛,怎么?有什么不对劲么?”

“不知道是不是我反应慢,总感觉靠想象来做出动作不太容易控制,先等其他人上去感受一下,我来观察一下情况。”

接下来的队员试驾后也是如此,只有格斗型的有点怪异,走路没问题,进行近距格斗的时候,动作总是走形。试驾完毕后,孙建召集大家来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有什么意见来改进这个问题?”

“我觉得格斗型用这个系统不是很好,还不如传统的操作方式,但是那种反应太慢。我想,加入语音控制会不会好些?”杨涛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

“可以,但是你说话能比你的身体反应快吗?”

“我来提一个新型操作方式,只针对格斗,让机师穿上一种特制的带有传感器的紧身衣,配合全息扫描装置和计算机的分析,让机体的动作跟机师同步,这种方式如果能实现,效果一定很不错。”郭蕾作为一个实力派格斗强人,当然想得到这种效果。

“我跟军长联系一下,让他明天派几个专家过来,郭蕾你把你的设想跟他们说,看看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吧。如果能的话,才能发挥格斗型的性能。”

第二天,果然来了几名专家,郭蕾把操作系统的问题和他们说了下,他们说这种操作系统需要实验,从设计到样机做出来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因为需要在机舱里开辟空间来供机师练拳,所以机甲尺寸又要增大一圈,可能会高达13米以上。张正树看着其中一名专家有点像J国人,于是对他说:“我听说J国军方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开发这种机甲操作系统了,按照阁下的理论,现在连样机都做出来了,您去把数据给弄到手,然后重新做一个适合我们新机甲的,应该用不了多久吧?”

“这个”这个专家语塞了,看来确有其事。“如果用这个系统,驾驶舱肯定会变大,所以机体肯定要按比例放大,所以还是要重新做个机体。”看来专家已经默认提供这项技术了。

“你跟李军长联系就是,厂家这边绝对没问题。”

“好的,那我们先走了。”

“张正树,你都从哪儿知道的啊?你知道的东西真多。”孙建感叹了句。

“网上,书上,多的很,多看就行的。”张正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