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3010000000006

第6章 人之成长:社交心理学法则(5)

通过南风法则,人们进一步地体会到“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真正意义,也告诉人们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应该多用关心、爱护、尊重、赞美等积极情绪感动对方,让对方感到你是从内心深处关心他,这能将彼此的感情拉得更近、更亲,也更易得到他人同样的关心和爱护。

§§§第四章和谐的关系在合适的距离中实现

刺猬效应:距离产生美

“刺猬效应”又称为“距离法则”,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角力。它来自于冬天刺猬相互靠近取暖的实验,后被人们总结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样才能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刺猬效应”最初源于西方生物学家一个研究动物习性的实验。生物学家们为了研究刺猬的生活习性,在冬天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寒风凛冽的户外空地上。由于天气寒冷,空地上又没有避风防寒的遮挡物,使得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生存的本能让它们不得不相互靠在一起,但又因对方身上的长刺而被迫分开。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靠近和一次又一次的分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彼此刺伤的合适距离。

“刺猬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太近了势必会出现摩擦、厌烦情绪,唯有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使双方的关系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有句名言:“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运用这样的座右铭,保持着他与顾问、智囊团和参谋们的关系。而正是这样的座右铭,使得他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正因为如此他可以杜绝他周围的人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生活中,人们时常提倡与人相处要走近点,这样才能搞好关系,但走近点并不等于彼此的心灵一定走近了;绝大部分时候,距离越近,彼此越容易出现摩擦,越是天天浸泡在一起,越容易厌倦对方。也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但这里的距离产生美,是在一定的情形下,是与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相照应的。时间能够冲淡一切,空间也能够腐蚀一切,唯有保持适度距离才是最合适的。

保持适当距离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例如冰天雪地的山上,如果积雪太少,积雪会渐渐地融化;如果积雪堆积太久、太多,又会发生雪崩。河里面的河水,如果河水太少不流动,便会干涸;如果涨得太快、太高,又会泛滥。一句箴言,如果人人都不知道,那么它就不会被称作经典;如果被人们用得太多、太频繁,又会成为一句俗语。

刺猬效应告诉人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拉近关系、套近乎,还要学会给对方留有空间,要将彼此的关系控制在一个相互容纳并相互吸引的范围内。

从生活经验中人们总结出,彼此间的空间距离近了,不代表心理距离近了,彼此间的不联系也不代表不惦记对方。所以,无论面对你的亲人,还是面对你的朋友,无论是面对你的上司,还是面对你的下属,无论是面对你周遭的陌生人,还是早已相识的熟人,都要控制好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这样才更易保持那份美好。

那么究竟人与人之间需要什么样的距离呢?具体地说是与同事、朋友、领导、下属之间经常保持联系,同时又保持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将社交区域分别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15厘米之内)

这是人际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会让人不舒服。

2.个人距离(46~76厘米)

这是人际间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但能够友好交谈,让彼此感到亲密的气息。一般说来,只有熟人和朋友才能进入这个距离。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通常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1.2~2.1米)

这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也是我们在办公室中经常见到的。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生疏,可以友好交谈。

4.公众距离(3.7~7.6米)

一般说来,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就是公众距离,还有明星与粉丝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及,又能够保持神秘感。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距离产生美,只有把握好社交距离的尺度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人际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既能避免因为太陌生而产生的疏远感,也能避免因为太亲密而带来的防备与尴尬!

约哈里之窗:恰如其分地暴露自己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和哈里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取决于对方暴露的程度。对每个人来说,他都存在着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别人了解,而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仅仅自己了解,却从不向别人透露的“秘密区域”;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这4个区域,就是“约哈里窗户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之间的交往状况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相互之间“自我展示”的程度。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对别人开放的区域大,往往容易获得对方相一致的开放区域。一般而言,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私密区域”,多向对方袒露心扉,自然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敞开心扉,适当暴露自己,将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往往较容易赢得对方的信任。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和一些坦诚、真实的人交往。如果对方勇于坦言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反而觉得他很坦率,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心里会感觉更加踏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隐秘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和戒备,而自我暴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融化这层隔阂,使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与接纳,相处更加融洽、和谐。

伟伟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她的朋友这样评价她,任何人都很难从这个女孩身上获得有用的信息。她似乎有意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自己被他人了解。

她从来不跟他人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方面的生活。比如,朋友们一起去酒吧,每次别人问她爱喝什么,或是要点什么的时候,她总是把手一推,你们先点吧,我到时候再说。她总是最后一个点饮料,生怕别人知道她喜欢喝什么、讨厌喝什么似的。后来每次大家都不问她,也不管她了。同事们上下班,都是有说有笑,就只有她独来独往。再比如,某天这个女孩中午吃饭回来,朋友随口问她:“今天和谁一起共进午餐呀?”本来就是随口问的一句话,这个女孩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和别人!”这样的回答其实等于没回答。潜台词实际上就是“我不愿意回答”或是“我不想回答”。

慢慢地,朋友们都觉得跟她没有共同语言,没什么可说的了。所以,她基本上是自己把自己给孤立起来了。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年轻人跟这个女孩一样,穿着“防护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到她的内心、她的个性、她的兴趣,甚至某一个小小的意见。无论别人如何敲打她的心门,她总是关闭得严严实实。

这样的人,很难与人亲密的相处。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让人接纳你,而要让人接纳你,首先又需要让人了解你。

心理学家奥特曼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的提高,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成了测量人际关系深浅的“尺度”。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双方的交情越深,关系越融洽;相反,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私生活讳莫如深,则表明他对你心存戒心,并没有把你当做他的知心朋友。

心理学将自我暴露的层次由浅到深,划分为4个层次。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其次,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结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当然,无论两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愿为任何人所知的秘密。自我暴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分寸。恰如其分地自我暴露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过早、太少和太多的自我暴露反而让双方更加疏远。过早的自我暴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的措施,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太少的暴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过多的暴露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彼此自我暴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暴露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做较多的暴露,对泛泛之交可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有些人不喜欢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隐私,希望有独立的、不被干扰的、不被侵犯的生活。他们习惯了一个人与电视、电脑为伴,但是没有可以倾诉心曲的好友,他们也会感到寂寞。

对他们来说,敞开心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显得非常重要。一直缩回自己的壳里是不可取的。

留白效应:给别人留下适度的空间

“留白效应”中的“留白”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技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后被人们应用到心理学中,即为:人们在沟通或者人际互动中,如果能够适当地给对方留下一些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人际关系中,与人相处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个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在做事情的时候,要适当地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让其有思考、反思的时间。例如,彼此间意见相悖时,不要急于反驳对方,而应先让对方有表达自己意见、观点的机会,然后再下定论。

20世纪初,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不幸被盗,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该画被盗后,竟然引来人们纷纷到博物馆观看原来挂过这幅画的那面空墙。两年过去后,人们吃惊地发现到博物馆前来观看那面墙的人,竟然比过去12年前欣赏这幅画的观众还多一倍。

《蒙娜丽莎》被盗后引起的异常反应,正是留白效应的作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与人相处也一样,你越是紧跟着对方,想将其抓得越紧,彼此就越容易出现隔阂,越是想要摆脱彼此间令人厌烦的琐碎之事,陷得会越深。只有让彼此留有自由的空间,那么你们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很奇妙,未靠近时,总想靠近对方,以为贴在一起才显得感情深厚;可是当真靠近在一起的时候,却又显得很苛刻,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让彼此辛苦经营的感情破裂。所以,对周围同事、亲戚、朋友,与其因为太过接近而产生摩擦、伤痕,不如在相处的一开始便给对方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免触礁。

为人处世中给对方留有空白,事实上不难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出色的演讲家,如果你一直滔滔不绝地说,没有适当的停顿给听众以反应、思考的时间,那么即使他演讲得振振有词,最终也会遭到听众的质疑;相反,如果他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停顿,并能够在高潮之处调动听众的积极性,那么即使他在演讲中偶尔出现小的失误,也能够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这就是空白效应。

世上的任何东西、任何事情,如果你太过近距离接触,不留有足够的空间,都会发现它的瑕疵、弱势、缺点。世上任何一个与你相关的人,如果你与他时时刻刻在一起,每分每秒不离开,那么即使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有一天也会因为彼此间的赤裸裸,不再相互吸引,相互容纳。一块看上去完美无瑕的玉,如果你用放大镜看,便会发现它的瑕疵,进而认为玉石也不过是普通石头中的一种。

留白效应告诉人们,生活中,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做事情,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无声胜有声、有无相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智慧。这种“留白”留出空间的智慧,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为了增加彼此间的亲密感,经常和对方“浸泡”在一起,有的人为了让朋友信任自己,经常会把自己的一切向对方和盘托出,自认为这是一种明智之举。事实上,这是一种轻视自我的冒险行为,不仅不会让朋友对你另眼相看,有时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厌烦感。

既然在人际关系中给对方留有适度空间如此重要,那么生活中人们该如何留有这样的空间呢?简单说,就是要给彼此一个距离,不要太过亲密,而这里的“不要太过亲密”是指日常生活中不能有太过频繁琐碎的接触。不但如此,还要保持彼此心灵上的沟通,而感情上相互理解、安慰;在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纠缠于生活的琐碎。

交往适度定律:对人太好也是错

如果你别对人适度好,可能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但是你对别人过度好,却可能无法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叫做“交往适度定律”。

“交往适度定律”告诉我们,对别人过分好,反而不利于和对方的交往。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你对别人过分好,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呢?

对于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交往中如不能满足这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但是,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而在心理上产生愧疚感。这种心理会使受惠的一方选择运离。

初入社交圈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而事实恰恰相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别人要留有余地,最好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或者要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可能会使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而一旦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古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任何事情都要以适度为好,过犹不及,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好也需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