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新读
3026200000007

第7章 入则孝(5)

庾黔娄是南北朝时南齐人,字子贞。他被派到孱陵去当县令。可是到任还不到十天,就感觉心里忐忑不安,感觉家里有什么事发生。黔娄心想一定是家里有不祥之事,便要辞官回家。衙门里的人听说后,觉得辞掉官职很惋惜,便说:“你要是不放心就先派个衙役回家看看。”“要不然直接把家人接到这里。”但是黔娄一想到家中年迈的老父亲便毅然决然的谢绝了众人的好意,马上起程。他路上不敢耽误片刻工夫,日以继夜的赶路。终于赶到家。

真的不出乎预料,他的父亲生病了。身患痢疾,卧床不起,刚开始两天。他看到卧床的老父亲说:“是我没有照顾好您,都是我的责任啊!”然后黔娄不顾路途的疲劳立即去找最好的医生来为父亲诊断病情。医生告诉黔娄说:如果你想要知道病情的严重与否,你就要去尝尝他的粪便味道如何,到底是苦还是甜。如果是苦的,就很容易医治;如果是甜的就不好了。在场的家仆都觉得这样会很为难。

可是黔娄听说后,想都不想的便尝了。当场的人都深深的被黔娄的孝心感动了,有的还在一旁轻轻抽泣着。黔娄感到一丝甜味,这说明父亲的病很严重,就忧心如焚。

他更加尽力的侍奉父亲,白天亲自服侍,到了晚上就向着北斗七星磕头祈求,希望能以他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承担病情,希望以他的生命来换取父亲的存活。每天如此,迫切地向上天祷告,头都磕破了。

但是黔娄父亲的病很严重,过了不久,就过世了。黔娄在守丧期间非常的哀痛,,他几乎没有办法承担父亲的过世,他身体就在这时非常脆弱,可见他丧亲悲痛之深。更为重要的是黔娄为了能赶快回家看父亲可以放弃官职,完全拋弃名利,一点儿都不留恋,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可见黔娄对父亲孝敬的至诚。

【延伸阅读】

如何照顾临终病人

通常,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往往否认自己病入膏肓,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这个时候,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时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病人亲属和护理人员都要尽量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1.为临终病人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为临终病人提供一间特殊的病房。尽量把临终病房布置成家庭化,使病人有住在家里的感觉以减少恐惧感,增加安全感,从而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其生活和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让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

2.实施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在临终阶段,病人心情复杂,心理压力大,很想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虽然我国实行的是医疗保护性制度,但对临终病人这样的特殊患者,隐瞒和欺骗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真诚的态度告诉病人实情,这样病人既能正视自己的病情,消除猜疑心理,又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与此同时,护士要及时了解病人真实的想法,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引导和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要生活得更充实和更有勇气。

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也可以让病人及家属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不仅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而且可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其抗病能力,延长生命时间。

3.以照料为中心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护理人员应加强生活护理,帮助病人提供舒适的卧位,定时翻身,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勤换衣服,保持床单、被褥干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定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减少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虽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但护理人员可以让病人在没有痛苦、面带微笑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4.维护人的尊严

患者尽管处于临终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只要未进入昏迷阶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护理人员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

5.尊重和满足临终病人的权利和需要

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因为他们即将告别人世,许多要求对他们来说仅仅是最后一次,所以,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厚的同情心,用温和的语言、微笑的面容、扎实的护理技能、耐心的疏导、周到的服务来关心病人。根据病人的需要能随时给予帮助,让病人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从而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的心境处于治疗的最佳的状态。

服务于病人,最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逐一解答,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满足,对病人的隐私应该充分尊重。这样,病人感到自己仍然在被人们所关爱和尊重,产生心理平衡,增加愉快心情,从而让病人带着尊严和满足走向生命的终点。

[8庾黔娄]

【原文】

丧尽礼① 祭尽诚② 事③死者 如事生

【译文】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虔诚,对待去世的父母,就如同他们在世间一样恭敬,才是真孝顺。

【注释】

①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

②诚:真实的(心意)。

③事:侍奉。

【评解】

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时,要恭恭敬敬,犹如父母还健在,并没有离开自己,绝不要因为父母离去而有所改变,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为人父母的,你能这样做给你的子女看,让他也能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礼敬。

人要以感恩的心去感激祖先,感激过世的父母,并深刻提醒自己不要给祖先、给父母丢脸,如果用这样的心去祭拜过世的人才有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要觉得他的精神常在左右,时刻不忘记父母的教诲,并禀承父母所教,代代相传,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祭祀

以下九个是古代纳入国家祀典的比较重要的祭祀。

一、祀先代帝王

《礼记?曲礼》说:“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喾、尧、舜、禹、黄帝、颛顼、契、冥、汤、文王、武王等,都要举行崇祀。后来,受祭享的先代帝王人数越来越多。

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经过名山大川时,曾经祭祀先代帝王。他到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因为相传虞舜死后葬于九嶷。他到会稽,会稽有大禹陵墓,于是祭祀大禹。后来历代帝王出巡,多仿效秦皇,途经先代帝王陵庙,皆有祭享之礼。

二、祀先圣先师

祭祀先圣先师是立学之礼,礼经并未实举其人。汉魏以后,逐渐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或者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代确定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从此以后不再变更。对于孔、颜,历代帝王益封爵,赠谥号,直至用天子之礼乐优加尊崇,祭祀典礼极为隆重。

《礼记》所载立学祀典,不过“释奠”、“释币”、“释菜”三项。“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帛)奠享,这不是常行之礼。“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礼仪。唐、宋以后一般只用“释奠”礼,既作为学礼,也是祭孔礼,仪式则日趋繁琐。

三、藉田与享祀先农之礼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籍,就是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礼仪。农神,也称“田祖”,又称为“先啬”,汉以后通称“先农”,认为就是教民耕作的神农氏。藉田在春天举行。

四、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

天子藉田,王后就去采桑养蚕。汉代已有此礼仪,皇后率领公、卿、列侯夫人到东郊苑中采桑,并以中牢羊、豕祭祀蚕神——苑窊(wā)妇人和寓氏公主。当时,宫中蚕室养蚕在千薄以上(薄是养蚕的竹帘),蚕丝由织室纺织,用作祭服。魏晋以后,亲桑礼与藉田亲耕礼比附,遂相应地建造了先蚕坛,又有皇后“采桑坛”。

五、享先医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将三皇定为先医,令天下郡县加以祭祀。明、清沿用其制,皆在皇宫内太医院设殿享祀。每年仲春上甲日由皇帝遣官或太医院正官主祭,全体医官陪祀。

六、五祀

五祀指祭祀门、户、井、灶、中溜,也有作户、灶、中溜、门、行的。五祀与五行、四季、五脏等搭配,春祀户;夏祀灶;季夏之月(六月)祀中溜,中溜即中室;秋祀门;祭井也在冬季。汉魏时,都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之月“腊五祀”,总祭一次。

七、高禖

高禖(méi)是乞子之祀。古代相传,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可能与此故事有关。一说高禖之神是女娲。清代学者王引之认为,“高”是“郊”的假借字,所以祭于郊外。看来,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 高禖之祭,设坛于南郊,后妃率九嫔等参加。

八、傩

傩(nuó)是驱除疾疫之礼,《周礼?夏官》有“方相氏”,蒙熊皮,以黄金为四目,著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于季春、仲秋、季冬三时为傩礼,索室驱疫。东汉时,傩礼在腊日前一天举行,也称为逐疫。

九、蜡腊

蜡(Zhà)、腊本是两种祭祀,蜡祭百神,为报答一年来恩佑之功;腊,原写作“腊”,祭先祖、五祀。有人认为这是同日异祭;有人则认为是同祭异名。按《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腊祭则是用狩猎获取的禽兽祭享祖先。虽然两种祭祀起初并非一事,大概因为它们都是岁末的合祭,后来便混为一谈了。

【相关链接】

董 永 卖 身

传说在汉朝的“千乘”地方,有一个人叫董永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家境又十分贫寒,他同父亲相依为命。

董永自幼非常孝顺父亲,他每天跟随父亲一道去田里耕地,都尽全力地去做农活儿,以分担父亲的辛劳,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小孩子看。每次在回家的路上,他也总是让辛苦了一天的父亲坐在鹿车上,自己却拖着疲软的双腿跟在后面步行。

后来,父亲不幸过世了,一贫如洗的家里没有条件来安葬父亲,孝顺的董永只好打算出卖自己的身子,以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使父亲能够早日入土为安。一位乐善好施的员外听说董永的情况后,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便拿出钱来资助董永办理了丧事。董永也承诺:为父亲守丧后,一定去员外家里做工报恩偿还。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守丧期满的董永遵守着先前许下的诺言,前往员外家里去做工。路上,在一棵大槐树下,董永意外地碰上一位女子,自称只身一人无家可归,情愿与董永结为夫妻,一同去员外家里做工还钱。面对无依无靠的女子,董永也只好答应带她一同前往员外的家里。

看到董永二人的到来,员外感到十分奇怪,问道:“先前我不是已经给过你钱了吗?”董永赶紧深施一礼回答说:“是的,员外,承蒙您的恩惠,我已经安葬好了父亲,并守丧三年期满。虽然我是一个贫贱之人,但也想尽自己的全力来您家里做事,以报答您的深恩厚德。”

听过董永的回答,员外明白董永报恩的用心,但是看到董永身边的女子时,不免又疑虑地问道:“你来做事还钱倒是可以,这位女子又能做什么呢?”因为在路上,女子已经告诉过董永他可以织布,所以董永便回答说:“她能织布。”员外听过之后非常高兴,也想成全董永报恩的一片真心,便对他们说:“那好,你们二人就为我织百匹布作为偿还,然后就可以回自己家了。”于是,董永二人就留在了员外的家里,开始织布。

本来百匹布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完成,可是没有想到,董永在女子的帮助下,竟然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轻而易举地全部完成了。如此惊人的速度,使员外感到非常惊奇,见他们已经完成了约定,也就送他们二人离去了。

当董永怀着对女子的无限感恩与喜悦,走到他们原来相遇的那棵槐树下时,只见女子停下脚步,向董永施礼告辞说:“我是天上的织女。是你的至诚孝心感动了天帝,他特让我来帮助你。”说完话,她就凌空而起,瞬间不见了踪影。

【延伸阅读】

如何文明祭祀

在这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对已故的亲人、祖先,我们该以怎样的形式去寄托哀思呢?首要做的就是要文明、安全,还要不迷信,其实为故去之人祭祀,主要是来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

那怎样做才不失文明,又比较安全呢?

一、平安祭祀

中国几千年来留传了在祭祀故去之人时,在坟前烧纸钱、点烟花蜡烛,但这种古老的形式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因为坟地几乎都在郊外或山地等,而这些地方又多是树木枯枝,若不小心,就很容易隐起火灾,所以在祭扫的时候要尽量不带这些易燃物品,若是带了这些易燃物品,也要小心,一定要确保将所有烧祭品烧净,火完全熄灭再离开。

二、文明祭祀

所谓文明就是不封建迷信,环保绿色祭祀。那怎样做才是文明、环保、绿色祭祀呢?其实祭祀的形式很多。

1.网上祭祀。网上有很多专门的祭祀网站,市民可在那里焚香、叩拜、留言,表达内心的思念。虽然一切都是虚拟的,但丝毫不影响感情的真挚。

2.植树祭祀。通过植树来寄托对烈士和先人的哀思,想念故人时,还可以在树上系一朵白花表达感情,一方面满足了群众的祭祀心愿,另一方面也为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为绿色环境添砖加瓦,岂不是一举两得。

3.鲜花祭祀。在墓前放上一束鲜花,静静默哀几分钟,为另一个世界的亲人送上祝福;也可在亲人祭日当天,买一盆兰花、菊花摆放家中以表哀思,还净化空气。

4.河灯祭祀。夜晚,把一盏盏点着蜡烛的小纸船放入河中,送走先人的“灵魂”,也带去人们的思念和祝愿。

5.风筝祭祀。将先人的名字写在纸条或风筝上,让风筝带着飞入天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寄托哀思不拘泥于形式,让生活充满鲜活的色彩,毕竟也是先人对后人的希望。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提倡文明祭扫活动,让不文明的陋习远离我们。

[9董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