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3029400000007

第7章 掌握读心术,读懂老板心理(2)

穿着打扮往往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它能显示人的职业、爱好、社会地位、性情气质、文化修养、信仰观念、生活习惯、风俗等不同信息。穿着打扮就是所谓的“服饰语言”。服饰语言必须符合目前国际上公认的TPO衣着原则。“T”(Time)指时间;“P”(P1ace)代表地方、场所、位置、职位;“O”(Object)代表目的、目标、对象。按照这个原则,你才能一看一个准,不会因为看走眼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通过服饰来传达信息的例子有很多,克林顿就是一个很重视通过服饰来表达意思的人。

1999年6月,克林顿访华期间,在重大的政治场合中,他必定是西装革履。而当他和家人登长城的时候,他便身着一件灰蓝色衬衣,使他显得放松,让自由的心情和自然的环境相契合。其实,他是在通过服饰向外界宣布: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来长城的游客,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元首。2000年美国大选时,克林顿的衬衣扣印着美国国旗的星条。因为他知道,这个服饰会被认为是表现一种爱国情绪,从而得到选民的赞赏,有利于他的得票。

由此可以看出,衣装往往都会自己说话,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细心注意到这些。因为一个人的衣装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形象,衣装得体,便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等于说了很多有效的好话,这个为自己“说好话”的机会是每个注重个人形象的人都需要投以极其重视的目光的,一个老板更应该如此。

一般来说,老板不会在自己的员工跟前大谈特谈自己的性格喜好,他们更偏爱于将自己隐藏起来,从而使自己拥有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有时也是一种慑服力。要了解你的老板,不一定非要跟他挖心剖肺地交谈,毕竟每一个老板都不自觉地有他生活上的“习惯性”,而这些习惯就成为他和你平常相处的关键。所以,从老板最不经意的打扮和衣着习惯就可以了解到他一些内在的信息。

心理学家彼得·罗福博士认为,从一个人对服装颜色和服饰的偏好上,往往可以推测其心理,这一点在女士身上更为明显。由此可以推断,穿着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喜好和性格。

比如,注重服装色彩并喜欢复杂衣饰的人,往往比较讲究实际、有自信心,有时喜欢支配人、感情容易冲动,容易陷入虚荣的陷阱;喜欢浅色服装和简单衣饰的人,性格常常比较内向、生活朴实、温和淑静,但容易缺乏自信、依赖心理较强,不善于独立行动。

由此可见,穿着和人们的喜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然,穿着所包含的意义丰富,如服饰风格、服饰的颜色等。因此有人说,服饰衣着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是我们了解他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从服饰风格上看出人的喜好呢?

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常见的几种服饰风格。这样一来,与其相对应的个人喜好使可以一览无遗:

追赶潮流型

这种类型的人缺乏主体个性,是顺应体制型的人,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又想通过流行的服饰来掩饰自己。他们把自己埋没于多数人中,并乐在其中,不甘寂寞,性情多变。

朴素型

这种类型的人同样缺乏主体性,亦是顺应体制型,性格沉着稳重,为人真诚热情,但缺乏独立性,只要有可能,他们就想一帆风顺,终其一生。

整体朴素、局部俏丽型

这种类型的人虽然还是顺应体制型,但常常有个性上的自我主张,有时候还懂得用一些办法来掩饰自身的弱点。比如,爱穿短裙的女性,往往腿部长得比较好看。

唯品牌是从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具有强烈的自卑感,不善于甜言蜜语。他们常常羡慕美好的事物并自叹不如,缺乏信心和进取精神。

理性且不善于改变型

这种类型的人情绪稳定,处事中庸,一般不会做什么越轨的事情。他们通常是理性多于狂热,拒绝盲从跟风,属于比较可靠的人。

喜欢穿新奇服装、强调与众不同型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人自我显示欲、金钱欲、虚荣心较强,爱表现自己,喜欢标新立异,引人注目,但缺乏大胆的想象和创意。

由此不难看出,穿着打扮纯属于个人爱好。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的穿着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部分反映出其个性、习惯和爱好。他们的服饰能够告诉别人一些关于他的个人信息,虽然有些并不是他想要让别人所了解的。

在职场中,老板往往是决定你命运的人,如果你能准确地把握老板的喜好和性格,那么你就能投其所好。满足了老板的要求,老板才会信任你,给你机会,你才能借助贵人获得成功。

从决策方式判断老板

职场中人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老板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他的决策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从老板决策水平的高低,大致可以预测公司的未来前景。要知道,一项明智的决策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既可以给人们提供指导,又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在关键时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决策方式看老板是对老板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老板所作的决策方式也各不相同,不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导演型

导演型是最独裁的一种决策方式,决策者认为自己无所不知,面对决策总是独断专行。决策者通常不与别人分享问题,也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相反,他们总是自己收集自认为对决策有益的信息,然后就自己做出决定,一个人当家做主。

侦探型

侦探型是一种比较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决策者所使用的方式,决策者会选择一些管理人员并咨询他们的意见,在决策时也会考虑到他们提供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自己定论。

队长型

队长型是一种最愿意接受团队意见的决策方式。决策者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会征求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看法,以便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

不难看出,导演型是一种独裁式的决策方式,队长型是一种民主式的决策方式,而侦探型则是介于独裁式和民主式之间的一种决策方式。不同的情况要求不同的处理方法,可能需要单独决策,也可能需要充分民主,但是习惯性的独裁与民主过了头对决策一样是有害的。

那么,哪种决策方式更正确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要看具体情况,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说独断专行就一定不好。曾经有这么一位老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市场眼光和独特的灵感。一旦他认准的事情,那真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有一些观点跟别人很不一样,在他看来,因为成功的人总是少数,有钱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一般的,普通的,所以,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所以,当反对的声音越激烈,他越是要按自己的主意实行。而事后的结果证明,他的决策十有八九都是正确的,所以他的公司越来越兴旺。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讲民主决策就一定很好。有一位标准的队长型老板,他非常尊重大家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凡是决策都要号召大家共同商议,而每次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结果大会小会不断,反反复复,最后好容易达成共同意见,实行后却发现这却是一个“傻”得不能再“傻”的主意。由于错误决策太多,这家公司没几年便倒闭了。

事实上,一个好的决策者通常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弹性。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独自决策,什么时候应该寻求一致意见,什么时候要介于二者之间。这也反映出了一位老板的真实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

美国食品大王鲍洛奇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巨富,他的一生充满神秘的传奇色彩,无论其行销理念还是经营哲学都独具特色。其中,他发明了一种他称之为“人的试验”的决策方式,该方式正是民主型和独断专行型两种决策方式的平衡和典型例子。

所谓“人的实验”的决策方式就是,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制还是有创意的销售策略,鲍洛奇都不吝于向陌生人求教。鲍洛奇喜欢倾听陌生人的意见,因为他觉得很少有员工会像陌生人那样直言不讳。至于他所雇用的研究人员,他有时也怀疑他们会迎合老板的意思,因此,他们建议的有效性便大大地打了折扣。

鲍洛奇使“人的实验”形成了制度,为此,他同好几个妇女团体建立了固定联系,每逢需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他都向这些团体征询意见。家庭主妇们在这些调查中畅所欲言,给鲍洛奇提供了许多真实有用的信息。

正因为这些有利的条件,使鲍洛奇对“人的实验”情有独钟,也因此,“人的实验”成了鲍洛奇在行销中所进行的第一个步骤。由于他把握住了市场的真正动向,在实际销售中才能够赢得广大顾客。这种独特的市场调查方式为鲍洛奇的新产品打入市场作出的贡献之大,是常人难以知晓的。

其实,鲍洛奇之所以宁愿倾听陌生人的意见而不愿去听取自己员工的意见,就是要让自己接受最广泛的建议,但是又把最后的决策权保留在自己手里。如果他听取的是员工为了迎合他而提的建议,那样对于他做出最终的决策自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鲍洛奇的决策方式正是弹性决策的典型代表。

不可否认,一个有着良好决策方式的老板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和成功,而只有公司成功了,你才能在其中发现机会,获得自己想要的收获。因此,通过老板的决策方式来判断他所具有的成功的潜力便是你选择“贵人”的重要方面。

从行使权力和行使方式看老板

老板是一个企业的“老大”,他们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作为“老大”,他们要管理一个很大的团队,这就涉及了权力的行使方式,因为他们对权力的掌握非常独到,所以他们的企业能够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发展。

很多时候,一个公司发展得好不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权力的运用是不是恰当。通过观察一个老板行使权力的方式,你就可以判断这个老板值不值得跟随。

权力的行使,其奥妙就在于分权、授权。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控制一个大的企业,必须通过整个权力的分配来实现。也就是为什么要分权?怎样分权?分给谁?不分给谁以及这样做的理由。所以,老板行使权力的模式,一般有集权型和民主型两种。

集权型老板自主意识强,把自己视为正确答案的提供者,喜欢发布一道道命令,并且这些命令你绝对不能说“不”。他们对权力常常是大包大揽,不舍得外放一点,是典型的“守权奴”。他们强调制度,注重程序,纪律严明,原则性很强。

这样的老板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一山不容二虎”,跟了这样的老板,一定要注意权力游戏的潜规则——“潜龙勿用”。就是说,当你还是一条潜龙的时候,还不足以领导整个企业的时候,你应该做得更多的是对上级的服从和配合,而不能体现出过多的个性,否则你就会被扫地出门,归结为一个词语就是不要“功高盖主”。

然而,低调虽然能够让你在集权型领导者的手下生存下来,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领导过于集权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另投明主了,不然你就只能在集权领导的光环下泯然于众人之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例子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这首诗中,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作为智慧与道德的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形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汉基业;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然而,诸葛亮最后不仅没能实现匡复汉室的理想,而且蜀汉集团还是三国中最先破产的一个。诸葛亮是个有得有失的人物,他的“得”在于他的“小我”,是作为个人的诸葛亮;他的“失”在于他的“大我”,是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借用西汉初年的一句话,蜀汉的霸业真是“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诸葛亮之败,败在错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有明确领导者的定位。诸葛亮是个典型的集权型领导,他事必躬亲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诸葛亮握权太多,却忽略了整个团队的作用。诸葛亮无时不在自己做功,却找不到分忧的人。

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眼下确实没有冒尖的人才。二是他没有看到下属的能力,不敢把权力下放。三是虽然短暂地放了权,却又不放心,一心只想控制。而这些直接导致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蜀汉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如果在这样的领导手下,你就要考虑另投明主。因为如果你不是足够的出众和优秀,那么一个事必躬亲的领导必然让你的才能得不到充分施展,你也很难借助你的老板获得想要的成功。

民主型的老板相对来说会淡化个人权威,尊重集体智慧,在做出一项决定时往往要征询大家的意见。这种老板一般只抓大事,将权力下放给力能胜任的人,让下属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注重工作的结果而非过程,重视下属的素质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的工作情绪比较关注,经常进行心理沟通,注重感情投资。

这样的老板比较宽容,是不可多得的老板,也只有这样的老板才会允许有“一山容多虎”的事情发生。

阿里巴巴公司的马云就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型老板。他重视人才的作用,凡事都不独断专行。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一上市,便立即诞生了很多百万富翁,原因是什么?原因是马云愿意把权力分配下去,让所有的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才能,所以才出现了“百虎集于一山”的奇观。

当然,老板在行使权力时,不可能自始至终只采取单一的方式,一般来说,如果他以个人独断为主,民主决策为辅,那么他是集权型老板;反之,他以民主决策为主、个人独断为辅,他就是民主型老板。一个出色的老板行使权力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就不怕跟错老板念错经。

从对待朋友的态度看老板

身在职场,最少不了的就是交际。从某种程度上说,与朋友相处也是一种交际。朋友就是一面镜子,从他对待朋友的态度上,完全可以看清他的品质。

一个对得起朋友的人才能赢得下属的忠诚,下面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周先生所在的公司因为融资问题,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一度陷入困境,最后连工资都发不下来了,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很多员工走了,而在职的也大都摇摆不定,随时可能走人。可是周先生却依然坚信公司不会倒闭,始终如一地留在公司,与他的老板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