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独生女孩怎么养
3030600000008

第8章 独生女孩需要呵护与“慢”养(3)

我们所谓的先跟后带,指的是父母要跟上女孩的心理特点,根据现有的线索了解女孩的认识、感受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要合理引导,让女孩认识不同的情绪,让她学会用合理的情绪表达自己,必要时还可以引导她适度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雪雅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平时,雪雅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一直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可是,一次雪雅在收作业本的时候和同学发生了争执,这一幕正好被语文老师看到,于是老师批评了雪雅几句。

雪雅感到非常委屈,对语文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收发作业不及时了,语文成绩也下降了很多。得知这一情况后,妈妈温和地对雪雅说:“丫头,听说老师误会你了,你能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吗?”于是,雪雅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听完雪雅的叙述,妈妈耐心地对她说:“妈妈知道,你以前最喜欢语文老师了。这次你因为收作业和同学发生了争执,其实你的初衷应该也是想把工作做好吧?”雪雅点点头,妈妈继续说道:“你还记得以前妈妈给你讲过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吗?小男孩一发脾气,爸爸就让他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最后在爸爸的教育下他后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妈妈想告诉你的是,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不然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也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最终,在妈妈的引导下,雪雅改掉了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由此可知,解决女孩的情绪问题,易疏不宜堵。独生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善于管理情绪的女孩会出现大喜大悲、焦躁不安等情绪不稳定的状况,但是善于控制情绪的女孩则懂得应该如何调控和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当然,为了让女孩更好地控制情绪,父母要帮女孩找到适当的宣泄方法,例如:不能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绪,学会倾诉,用暗示的方法使自己冷静下来,等等。

方法三,转变想法,教女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还要转变女孩的想法,教她学会克服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紫牧的个性非常强,她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太坏。上周末,紫牧非要去游乐场玩,可是爸爸要出差,妈妈也要加班,因此不能满足紫牧的要求。这使得紫牧非常愤怒,回到自己的房间就拿起桌子上的镜子、杯子往地上摔,甚至把柜子里的衣服翻出来扔到地上。妈妈看到紫牧的表现,并没有制止她。

过了一会儿,妈妈看紫牧的情绪变得稳定了,才心平气和地对她说:“你不能去游乐场玩,心里一定很难过,妈妈理解你。但是,爸爸妈妈都要加班,这也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刚才你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情绪,这对你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而且于事无补,因此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时,紫牧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过火,因此低下了头,认真地听取妈妈的教育,渐渐地不再乱发脾气了。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当紫牧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妈妈等她情绪平静后再教育她,这样让紫牧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使她改正了不良的习惯,学会了控制情绪。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父母不妨借鉴参考。

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女孩乐观的性格和幽默的心态,多看有益的书,注重修身养性,这对女孩调节情绪都有帮助。

爱她就要给她成长的自由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个非常精辟的教育观点:爱与自由。虽然这个观点当时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教育家的认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观点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尤其是家长的推崇。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那样,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做,这就是对“爱与自由”最平实的解释,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里,从女孩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她,百般警惕地践行自己的责任,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把女孩教育好。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愿迫切,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希望她将来出人头地。

可是,父母想过没有,你又给过女孩多少自由成长的空间?女孩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直至走上社会,哪一步不是父母精心安排好的?在父母的干涉、限制下,女孩真的快乐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一番苦心都是为了女孩好,可是父母也要明白,这种塑女成凤的教育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女孩的需要,并不利于女孩的成长。要知道,独生女孩被爱也有自主权,父母爱女孩并不限制她的自由。

让我们分享一下惜萱妈妈的育女经吧:

虽然身为家长觉得教育孩子非常累,但是妈妈知道,现在的孩子更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沉重的学业,每天承担着来自父母和老师的精神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们怎么会快乐?所以,妈妈对惜萱的期望就是:希望她长大后能够自食其力,每天都快乐地生活。

惜萱6岁的时候上了一年级,为了让她全面发展,妈妈也盲目地跟风,帮惜萱报了电子琴、舞蹈等兴趣班。虽然妈妈给惜萱报这些兴趣班只是希望她能够多接触一些东西,扩展她的视野,而惜萱也学得不亦乐乎。可是,渐渐地妈妈发现了问题。惜萱毕竟太小,小小年纪就学这么多东西,还有正常的文化课,无形之中她的负担就重了很多,学习也跟不上进度了。为了减轻惜萱的负担,妈妈征求惜萱的意见,果断地停止了电子琴的学习。进入二年级下学期,惜萱的学习成绩就稳定下来,人也变得更加活泼了。

看到了教育效果,妈妈给了惜萱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她快乐地成长。虽然少了一些干涉与管教,但是惜萱却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因为在惜萱眼里学习成了一种快乐的玩。有时候,妈妈带惜萱去超市或者书店,也会有意识地锻炼她的独立能力,让她自己去选购喜欢的书或者其他东西,妈妈则在一旁观察,然后对她提出合理的建议,促使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妈妈在培养惜萱的过程中,把惜萱的健康、快乐成长视为首要任务,注重为她营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让惜萱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才真正满足了女孩成长的需要,真正有利于女孩的健康成长。

想想吧,父母在教育独生女孩的时候,是真正地帮助了女孩成长,还是用自己的行为和意志限制了女孩的成长?女孩在最初的时候没有经验,的确需要父母告诉她很多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孩就没有成长的自由空间了。生活中很多父母在“一切为了女孩”漂亮口号的掩盖下,过多地限制了女孩的自由,女孩的吃、穿、学、玩等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孩成长的过程也是她努力摆脱父母束缚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过多地干涉女孩,给女孩一些毫无意义的“灌输”,相比而言,女孩的自由要可贵得多。只有在自由的空间里,女孩才能成为独立的个体,才能真正成长。其实,女孩从出生就有内在的对自由的追求,也有对纪律的追求。如果父母能给女孩更多的空间,让她自由成长,女孩本身行为的约束感就会积极地发挥作用,父母也不必担心女孩会成为无纪律、无秩序的“野孩子”。

正如任何人都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间,女孩也需要自己的成长空间,父母应该摈弃那些成人化的“固执”和“任性”。如果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过于干涉,那么女孩长大后就会出现更多的“叛逆”行为,这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给女孩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呢?

方法一,要给女孩充分的信任。

给女孩自由的成长空间的前提是父母要信任女孩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包括生活和学习。有些父母总担心女孩处理不好自己的事情,怕她会做错事,因此过多地去干涉女孩、限制女孩,这其实是不信任女孩的表现。

平时,爸爸工作非常忙,根本没有时间管娟娟的学习。娟娟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她的学习成绩一般,是一个比较贪玩的小女孩。

一次,爸爸偶尔闲了下来,便和娟娟聊天。爸爸充满愧疚地说:“爸爸平时忙,没有时间管你的学习。再说爸爸看你平时学习非常努力,因此也没有过多地插手,爸爸觉得你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现在学习压力比较大,你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太累。”听了爸爸的话,娟娟非常感动。她这才明白原来爸爸并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学习,而是给了她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更重要的是,娟娟感受到了爸爸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她暗自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爸爸的信任。

娟娟自觉地改掉了贪玩的坏习惯,学习非常刻苦,进步非常快。看到娟娟的学习成绩提高这么快,同学们还以为她找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呢。

虽然工作忙是爸爸没有干涉娟娟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爸爸信任娟娟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并把这种信任明确地告诉了娟娟。因为感受到了爸爸的信任与尊重,娟娟约束自己的行为,改掉了贪玩的不良习惯,在学习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此可见,娟娟爸爸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

方法二,给女孩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和父母一样,女孩也需要自己的自由空间。如果父母总是给女孩安排好一切,那么女孩的自主性就得不到培养,女孩的成长也会少了很多快乐。毫无疑问,父母应该给女孩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样她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教育孩子方面,好莱坞大导演安德鲁·亚当森有自己的秘诀,那就是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尽量不要限制孩子。安德鲁·亚当森会像自己的父母那样,花费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玩耍。当他弹琴的时候,也会让孩子随意地按琴键。即使孩子弄出来的声音非常难听,安德鲁·亚当森依旧会表示欣赏,绝不会用过高的要求限制孩子的热情。

所以,父母要给女孩安排时间的自由,父母不要过多地要求女孩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要把时间留给女孩自己去安排,让她自己分清轻重缓急,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玩的矛盾。要给女孩读书的空间,尊重女孩的意愿,让女孩广泛阅读,只要是有益于丰富女孩心灵和知识、提高女孩情操的书,父母都可以让女孩自由涉猎。要给女孩学习的空间,给女孩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父母不要盲目地“陪读”,也不要过多地帮女孩检查作业,要让她自己来。

方法三,及时地给女孩提供帮助。

给女孩提供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并不是说父母可以撒手不管。毕竟,女孩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很可能会面临困难或者出现错误,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与引导。

馨琪小的时候,妈妈总是为她做很多事情。馨琪想要自己穿衣服,可是妈妈怕耽误时间;她想自己吃饭,妈妈硬要喂她;她想自己上学,可是妈妈总是送她。馨琪觉得自己能够做好这些事情,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欣赏馨琪的想法,便试着放手,让馨琪自由成长。

馨琪第一次穿衣服的时候,把衣服穿反了。妈妈觉得这是馨琪第一次尝试,因此好好地表扬了馨琪一番。听了妈妈的夸奖,馨琪非常高兴,她觉得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了,非常有成就感。后来馨琪想帮妈妈洗碗,妈妈并没有因为她个子矮而拒绝,而是帮她搬来一个小凳子,让她站在凳子上洗。

如今,馨琪在妈妈的帮助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明年,她就要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了,但是妈妈一点也不担心,妈妈相信馨琪一定能照顾好自己的。

给女孩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女孩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女孩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会照顾自己,这样她将来才能自食其力。

女孩可以“输”在起跑线上

“不能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胜人一筹。”“从小实现培养神童的梦想。”……日前,针对3~6岁孩子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早教机构数不胜数,家长乐此不疲,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天才而加强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现在的竞争太激烈,父母把自己对社会压力的感受贯彻到对女孩的教育中,希望女孩能超过同龄人,却忽视了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二,父母望女成凤的希望,期盼女孩将来能够超过自己,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在这种心理推动下不自觉地给女孩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学习指标。

现在很多幼儿园开设了收费的汉字班、珠算班、英语班等特长班,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赢利。

儿童专家提醒说,早期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拔苗助长会断送孩子的未来。虽说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父母也不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盲目地让女孩参加各种神童班、天才班、特长班,忽视了女孩的天性,很可能会事与愿违。

美国现代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过,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有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来教育,孩子才会心情愉悦,才能更快地接收东西,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女孩在6岁之前是身体、意识、情感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如果父母过早地给她灌输知识,不仅会让女孩产生挫败感,还可能会引起女孩的厌学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制约女孩的发展,对女孩的身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为了女孩的成长,父母应该尊重女孩的成长规律,不要拔苗助长,否则只能重蹈覆辙,历史上也将多一个“伤仲永”的悲剧故事。

一位爸爸在自己的教子笔记里这样写道:

我40岁才当上爸爸,当我抱着哇哇大哭的女儿时,激动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虽然是女儿,但是我暗自发誓,女孩不比男孩差,我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才。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我真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当女儿还在襁褓里的时候,我就给她读英语,让她听诗歌朗诵,总之只要女儿醒着,我就不停地向她灌输知识。女儿3岁后,为了让她比同龄的孩子多学点知识,我没有让她上幼儿园,而是亲自实施我的“神童”计划。

当很多同龄的孩子都在幼儿园做游戏的时候,女儿却在我的培养计划中开始了她的幼年生活。每天早上,6点钟我就会把睡得正香的女儿叫醒,然后陪着她进行一个小时的早读。接下来是一个小时的早饭时间,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课程,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等。为了让女儿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家的电视基本上没开过,女儿几乎也没有时间玩耍、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