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野蛮生长的秘密
303200000056

第56章 千里放权一线牵: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2)

但这时的孙宏斌依旧躲在幕后,只在战略上把关,不参与各个集团的实际管理。“我们有完善的制度,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我是百分百的放权。当然,我们也有零容忍:公司的价值观是不能破坏的,一旦发现有员工破坏公司价值观的行为,这人就会马上被清除出去。公司业务飞速发展,我觉得我自己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具体活我干得特别少。我一直不怎么上班,所有的项目都交给我的手下,只是我有什么想法就会和他们说,他们不给我打电话,很少主动找我,除非是我主动找他们,他们没有什么做不了主的。”孙宏斌一脸“你得认”的表情。

2005年,全球第二轮互联网热开始。万事俱备,只欠上市的顺驰置业被软银和凯雷相中,45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之后,顺驰置业改为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美国纳斯达克张开双臂随时欢迎孙宏斌的到来,就像香港股市和上海股市期待孙宏斌的感觉一样。

159.不必迷信股权,永恒的是真诚和共同使命

中国许多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在企业形成规模之后,基本都要求绝对的控股,通过控股来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通过控股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财富,理由成千上万,目的只有一个——控股。马云却说他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用控股的方式控制,也不想以自己一个人去控制别人,这个公司需要把股权分散,这样,其他股东和员工才更有信心和干劲。就他手中的股份,他是不足以驾驭的,因为他并没有控股,他拥有的股份也只有10%左右的比例。

自己的企业自己不控股,那不是放任自流,不珍惜自己的心血和劳动成果了?但是马云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第一天他就不想控股,一个CEO、一个公司的“头”绝对不能用自己的股份来控制这家企业,而是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领导企业,如果发现所有的人是因为自己控股而跟随自己,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批乌合之众。所以在公司的建设过程中,马云不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个投资者来控制这个公司,而是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

马云不仅没有控股,他其实还是一个IT外行,因此在技术上他也没有控制阿里巴巴。然而阿里巴巴依然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连续五次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经营事迹也被写入哈佛MBA案例,这自然有马云经营的独到之处。

事实上,马云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有过关于控股方面的教训。与大多中国企业一样,他也曾经历过因为强调控股权与控制权,最终陷入利益争斗,影响了公司发展。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马云曾创立过一家中国黄页公司。其中,杭州电信控股70%,以马云为首的创始人团队持股30%。由于他在股权上的弱势,他们在董事会上的意见总是会被另一方反对,但对方又总提不出可执行的意见,结果马云什么也干不成。因此,中国黄页总是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得不到发展,最后被竞争对手超越。

为避免重蹈覆辙,创立阿里巴巴后,马云在第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就强调自己不控股,不控制企业的理念。他和所有的同事第一天就讲好给他们签股票证书的事,他让各股东把证书签回去交给各自己的外婆,然后忘了它。如果脑子里老是记着这些东西的话,事业就不会成功,人也不会开心,老是想上市,老是想股票,这时各人就问问这样对自己工作开不开心,对自己的成长开不开心。但三五年、五六年、七八年以后,如果万一上市了,各人就可以去向外婆要交给她的那张东西。

许多著名的企业家在公司的控股权都非常低,然而领导地位却丝毫没有被动摇。例如比尔·盖茨,他在微软的持股约为10%;华为的任正非,在华为持股不到1%;雅虎的杨致远,在雅虎持股不到5%。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管理,而并非靠控股权来掌控企业。

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阿里巴巴创立不到半年,马云选择了融资,软银、高盛等5家风险投资公司共携2500万美元入股,其中软银投资2000万美元,持有阿里巴巴30%的股份。虽然马云与他的创业团队仍处于控股地位,但其股份被进一步稀释。

2005年8月,雅虎中国被阿里巴巴收购。雅虎投入10亿美元巨资,持有阿里巴巴40%权益,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马云等创业者的股份再一次被稀释,但阿里巴巴因此获得了雅虎所有新技术的使用权。

马云说,一个CEO最后要取得的决定权不是人,是他的理念思想、战略战术是不是确实有理。所有人都觉得有理,他们就会跟着干。马云不希望手下的所有员工是奴隶,因为他控制了51%以上的股权,所以员工都得听他的,这没有意义。

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马云认为要想真正领导这个团队就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必须比人家看得远、胸怀比别人大。所以他花很多时间参加各种论坛,全世界四处跑,看硅谷的变化、看欧洲的变化、看日本的变化,看竞争者、看投资者、看客户。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一个企业家老是窝在一个地方,就会自大,就会狭隘,这对他的事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一个没有智慧的控股者,其实并不能“管”住他的企业。

马云曾一直称自己是丐帮帮主。那时阿里巴巴还没有上市,当百度等互联网上市公司员工以百万论身家时,阿里巴巴的员工只有羡慕的份。当时阿里巴巴的客户也都是中小企业,在百度上买搜索服务都觉得贵,更别说打广告了。马云说,阿里巴巴是穷人为穷人服务。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阿里巴巴集团4900名也就是70%左右的员工,持有阿里巴巴上市公司4.435亿股股份,平均每人持股9.05万股,平均身价已经超过300万港币,一个中国规模最大的富人帮由此诞生。

在上市公司中,马云持有1.89亿股股份,拥有股票价值22.68亿港元。据悉,他在B2B上市公司中只是象征性持股。除马云外,上市后在阿里巴巴财富榜上名列前四的还有与马云一同创办阿里巴巴的蔡崇信、阿里巴巴B2BCEO卫哲、CFO武卫。

此前,盛大、百度上市也曾发生过两轮造富运动。但由于陈天桥持股75%,李彦宏持股25%,徐勇持股19%,两家公司的其余员工持股比例并不高。百度上市,创造了8位亿万富翁(包括李彦宏、刘建国、徐勇、梁冬、朱洪波等),50位千万富翁,240位百万富翁,而盛大内部员工持股不多,因为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及其弟弟和妻子的持股比例高达75%,上市后整个陈氏家族身家接近50亿元人民币。

与盛大同年上市的腾讯也没有大规模产出超级富翁。当腾讯在香港IPO发行4.2亿股公众股后,主要有12位股东成为超级富翁,一共拥有至少17.5亿港币的账面资产。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哗、陈一丹5位公司高层共拥有至少14亿港币账面资产,创造了5个亿万富翁和7个千万富翁。上述三家公司上市后身家超过百万的员工数目,都远低于阿里巴巴。

马云就是凭着不靠控股管理公司的理论,不管是在创业还是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留住了当初的“十八罗汉”,也留住了许多跟他一起打拼的精英。他有着宽广的胸怀,没有依靠股权来管理,而是靠真诚和共同的使命来带领大家,取得一次又一次飞跃。

160.是猴子就给座山折腾,是条龙就给条大江扑腾

做一个轻松的管理者,这是北生药业董事局主席何玉良追求的目标。1998年,何玉良作出一个重大的决策:全面整合业务,出售非主业资产,进军生物制药行业。这一决策在行业内外顿时掀起轩然大波。行外人认为,如此折腾如日中天的事业,放着手边的钱不赚,拿着金饭碗去讨饭真不明白;行内人认为,企业转行虽然正常,但从建筑房地产行业突然转向制药行业确实有点离谱,毕竟隔行如隔山,做企业不是秀才上战场。

即使是这样,在北海拼搏五年完成了两亿元资本积累的何玉良还是坚持自己的决策,今天的北生药业在中国医药界的快速成长,已经可以表明当时的选择没有错。何玉良并不赞成一些人用灵机一动、突发奇想、时运到来之类的词语来形容他当初所做的决策和企业的快速成长。何玉良认为,超前思维就像一张网,而机遇就像是鱼,没有网就无法捕到鱼。而“运气”只是那些本来可以做到,最后却没有做到的人给自己的安慰托词。

经过多次磨炼和思考,何玉良发现最好的管理工具就在身边。作为本土企业,在管理上也应当注重本土文化的导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思想和西方人一样先进,没有必要克隆西方的管理模式。何玉良说:“最适合本土企业的管理就是员工从内心最愿意接受的管理。”

现在不少人都有满腔抱负却又心理浮躁,一心只想干大事,小事情不愿意做,苦日子不愿意过,无法积累社会资本和财富资本,缺乏创业基础条件,最终抱憾终生。在北生药业,何玉良的要求是,先做好眼前的事,再考虑下一步应该做的事,在做事过程中,还要分轻重缓急,做到“在规划中行动,在行动中规划”。

他要求全体员工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模式和观点,理论与实践需要有机结合,很多经验和教训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只有自己亲手操作,才能深刻体会和感悟到书本上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果只知道纸上谈兵,这不符合企业实际。因此,何玉良主张“习大于学”,并通过“逐步加压”、“提供平台”和“老人引路”等加以落实。

大胆重用人才,不唯学历,不讲资历,不论出身,能为企业作贡献就能得到重用,北生药业采取因人设岗和因事设岗结合的方法,只要是人才就会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