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303800000009

第9章 行为分析 (1)

哪些行为让我们痴迷?心理学上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行为是学习概念的一部分。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而人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比如,你一旦学会了游泳,你将总能会游。在本章,我们将追随心理学家们了解行为如何习得以及行为与动机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本能行为和习惯行为各是如何形成?又有哪些形成因素? 行为分为本能行为(自发行为)和习惯行为(自觉行为)。

本能行为是先天的,主要有生存本能、防御本能、性本能三大本能。

一种行为必须符合四条准则,才能算作本能行为,这四条准则是:

1行为方向必须明确要干什么,求偶还是觅食。

2出现在同物种的所有个体上,也就是最一般最普遍的共同特征。

3把人或动物单独隔离也会产生的行为。

4即使先前该行为被压制,过后还是会发生的行为。

一个完整的本能行为有三个阶段:首先是由本能引起的不定向的欲求行为的发生,在本能理论里面这种行为被解释为对某种特定的刺激的追求。该种行为具有前提,就是个体具有选择性,对特定刺激敏感的环境知觉被激活相应的动机。

其次,在感应到所追求的刺激后,同时又具有相应的动机,接着就会发生定向的欲求行为(定向运动),一种对某种物体的趋向行为。

最后,这种运动触发新的刺激,直至最后引起了终极行动。

习惯行为是后天的,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步养成的。

一个人想干什么,怎样做,每一个动作都有着习惯的烙印,比如,周总理走路总是匆匆忙忙的,这是长久的工作习惯形成的;毛泽东走路就比较慢悠悠的,因为他长期养成了一个思考的习惯。人不管是做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表现出的行为特性都与他的习惯有关,都是因为长期养成的,有的人做事风格雷厉风行,有的人缓慢稳重,这都是一些行为习惯,固然性格在其中起着一些作用,但长期的行为塑造更为重要,行为塑造是一种行为的强化。

环境会改变人的习惯行为。在坏习惯环境里出来的人,如果进入一个好习惯环境里去生活,由于新环境的长期的心理暗示和提醒,也会慢慢适应新的环境,而逐渐改掉过去的坏习惯。

另外,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结果。班图拉的自我调节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行为塑造如何经过强化形成的?有哪些现实应用意义? 行为的塑造是一个行为经多次强化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的过程。行为塑造的概念最初是由动物训练引申出的。从事训练动物工作的人非常懂得如何通过有选择地奖赏动物的行为,以达到教会动物完成某种复杂行为或动作的目的。

行为塑造的原理不仅被应用于训练动物,还可用来训练人。也就是有目的地通过控制环境因素而去改变人的某种行为,这就是临床心理学家所说的“行为矫正”。人的诸多行为(包括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都是由于行为塑造而形成的。

小王有一个护身符——发卡,每当他去参加什么重要活动,他必须将它带在身上,因为他坚信这个护身符会保佑他,给他带来好运。每次小王都这样,反复多次,就是一种行为的塑造了,所以每次小王必须得带发卡,不带就感觉不舒服,小王在这里就有了一种对“带发卡”这种行为的迷信。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各种各样的琐碎动作(他人看来毫无意义)对许多人来说都变得非常重要,犹如救命稻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斯金纳和他的同事就已证明,动物也能产生“迷信”行为。饥饿的鸽子被关在笼子里,通过不同的喂食物方式,可以让它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怪动作,例如,逆时针转两圈、不断点头、啄地板等,食物是导致这些动作产生的强化物。

心理学认为,人的迷信行为如同鸽子的各种各样怪动作,也是因强化而形成的。哪怕是你随意的偶然的一个动作也会有行为塑造所留下的烙印。

行为塑造非常容易产生行为的迷信。如果行为是有益的,行为的迷信有益无害,可如果行为是有害的,行为的迷信则是可怕的。行为的塑造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用它为我们的积极活动作贡献。

行为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吗?巴甫洛夫的最早的条件反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条件反射是行为研究的主要问题。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和华生对条件反射都有深刻的研究,自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研究形成经典后,华生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他做了“恐惧实验”以证明,所有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形成的。

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条件反射的人,他做过一个关于狗的唾液分泌的实验。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第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

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就引起唾液分泌。

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的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即没有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条件刺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华生如何通过恐惧实验证明行为与条件反射关系的?

行为主义的代表华生认为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甚至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华生的学说是受到置疑的,很多心理学家都不愿接受这样的观点。华生试图用实验来证明情绪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产生。

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射地害怕白鼠。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者名叫“小艾尔伯特·B”。

被试者艾尔伯特·B是出生在医院一名8个月大的孤儿。试验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所有人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在本实验室中,声音是用锤子敲一根1.2米长的铁棒而发出的。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真正的条件反射检验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与声音的配对呈现7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他爬得飞快,以致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下来。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

研究者随后想要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泛化”。如果艾尔伯特对其他刺激物产生恐惧,那么这种习得的行为就已经泛化了。一周后,对艾尔伯特的再次测试发现,他仍旧对白鼠产生恐惧。随后研究者欲测试这种恐惧是否泛化,他们呈现给艾尔伯特一种与白鼠相似的动物(白兔)。用研究者的话来说:“消极反应立即出现,艾尔伯特尽可能地远离动物,低声抽泣,然后大哭起来。我们让他触摸兔子时,他却把脸埋在垫子里,然后用四肢将自己支撑起来,边哭便爬走了。”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在这种条件反射建立之前,艾尔伯特并不害怕兔子,并且没有让他将兔子与恐惧建立特定的条件反射。

同一天,研究者依次给小艾尔伯特呈现狗、白色皮毛大衣、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在这项最著名的泛化测验中,华生把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呈现给艾尔伯特,猜猜他的反应会是什么?对圣诞老人的面具感到害怕!

华生和他的同事还计划对艾尔伯特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消除他的这些恐惧反应。然而,小艾尔伯特在做完最后一个实验后不久就离开了医院,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矫正实验没能进行。

如何看待行为与动机的关系?心理学家如何分析取得成就的行为动机的? 任何行为都脱离不开动机,也是由动机决定的,行为是动机的目的。任何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动机的指导作用,不管是取得成就还是亲和的行为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简单言之,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驱动力。

在心理学上,采用科学方法研究成就动机,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心理学家们一直认为,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可按其高低分为两类:高成就动机和低成就动机。

以后,心理学家艾特肯逊对成就动机进一步提出了更科学的、更具体的两类分法:一是希望成功,一是恐惧失败。这两种心理彼此作用形成个人成就动机。

他认为,一个人成就动机高,就是因为希望成功的动机大于恐惧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