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一)
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有一个名叫乌尔姆的美丽而古老的小城。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1879年3月14日的这天,在一户犹太人家里,海尔曼·爱因斯坦和他年轻的妻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第一个男孩。
可是,当这个孩子出生后,这对夫妻却被他那硕大的有棱角的后脑勺惊呆了,甚至以为他是个怪物。
几周后,男婴的大脑袋慢慢显得正常了,可那很宽的后脑勺依然存在,并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特征。
海尔曼给儿子起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一个字母用A开头,与孩子的祖父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相同,为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当初这对夫妇一定想不到,这个有着大脑袋宽脑勺的男孩,日后竟然能够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在乌尔姆,海尔曼拥有一家电气工厂。可在爱因斯坦出生那一年,海尔曼的工厂倒闭了,一家人便搬到了慕尼黑。在亲戚们的帮助下,海尔曼又重新办起了工厂。在这座德国南部的第一大城市,爱因斯坦一家度过了苦涩而艰难的14年。
海尔曼并不是一个善于经商的人,所以在慕尼黑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但他却是一个诚实乐天的人,对德意志民族那种追求崇高人格、自由精神的文化传统如痴如醉。小时候,由于父母没钱供他上学,他才不得不弃学经商。但每天晚上,他都沉醉在诗人席勒、海涅等人的优美作品当中。
爱因斯坦的母亲波琳·科克贤惠能干。她的家境也比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喜欢文学,也热爱音乐。
可以说,海尔曼与妻子波琳志趣相投,爱好高雅,这为小爱因斯坦的成长提供了品味高雅的文化氛围。
由于出生一年后,一家人便迁到慕尼黑,所以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出生地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不过,后来当地的一位记者在采访这位乌尔姆最出色的儿子时,爱因斯坦还是说:
“一个人和他的出生地的联系,就像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系,……每当我想起乌尔姆,就充满了感激之情。”
海尔曼一家是个幸福、和谐、温暖的小家庭。在空余时间,海尔曼经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郊外去游玩。在饱览湖光山色之后,一家人就在外边野餐:喝啤酒、香槟,吃美味的烤肉和香肠。田野、森林、河湖与山峦给小爱因斯坦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他乐而忘返。从小就受到大自然的熏陶,也培养了爱因斯坦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似乎是个迟钝的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很吃力,到四五岁了还不太会说话,而且会说话后,话也说得非常少。他经常独来独往,还时常躲开其他伙伴。即使同家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个沉静的观众。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情绪就会突然激烈地爆发。这与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玛雅整天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父母非常着急和担心:
“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个低能儿,是个傻子?不,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还有他那可爱的脑袋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应该有很多聪明的主意在他的脑袋里吧!”
由于怀疑爱因斯坦是个低能儿,父母还为他请过医生呢!他们没想到,这个被怀疑是“低能儿”的孩子,长大后居然成为一名着名的科学家。从这时期,爱因斯坦就习惯于用这种沉默的独立思维面对着周围的世界。
(二)
爱因斯坦虽然看起来比较迟钝,但他也有一般孩子所缺乏的特点。在他很小的时候,当母亲波琳弹钢琴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跑到母亲的身后,专心地倾听母亲弹琴。
当波琳第一次发现儿子这样做时,十分高兴,忍不住夸小爱因斯坦说:
“瞧你,一本正经的样子,简直就像个大教授!”
“阿尔伯特,去花园里玩吧!”一次,波琳见爱因斯坦又在她身后一动不动地听钢琴,就建议他说。
可是,小爱因斯坦还是一动不动,很情愿地站在那里听母亲弹琴。他喜欢贝多芬更胜过花园中的花花草草。
有时晚上睡觉时,当他听到钢琴声后,他就会悄悄地从卧室里溜出来,躲在楼梯的暗处倾听楼下母亲的弹奏,仿佛这美丽、和谐、伟大的音乐引起了他那幼小心灵的强烈共鸣。或者说,这些都是爱因斯坦与生俱来的。
爱因斯坦一生都很喜欢音乐,从小就喜欢拉小提琴,并从6岁开始就正式学拉琴了。
开始时,他是拉一把玩具小提琴。在7岁生日那年,波琳送给儿子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但在刚刚学习时,一连几个小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练习根本就不是心灵的享受,而是对躯体的折磨了,因此爱因斯坦也感到厌烦。
后来,当他真正体会到莫扎特的作品所带来的快乐时,他才真正迸发出练琴的热情。小提琴此后便伴随爱因斯坦一生,拉琴也成为他最喜欢的生活娱乐之一。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家里给他请来了一位女教师,为他做学前辅导。可是不久,这位女教师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脾气实在是太坏了,当什么事情不合他的心愿时,他就会大发脾气,脸色苍白,样子十分可怕。
有一次,因为不喜欢听课,他居然抓起一把小凳子向女教师砸了过去。女教师吓跑了,再也没回来。
直到7岁后,他的这种糟糕的脾气才慢慢好一些。
爱因斯坦虽然不喜欢说话,可他却从小就喜欢观察与思考。在他大概四五岁时,有一天,父亲海尔曼买回来一只罗盘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聚精会神地抱着这个奇妙的东西端详了许久。
他发现,这个罗盘不管怎么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总是指向北边。这让爱因斯坦感到从未有过的好奇。他想,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深深地影藏在这件奇特的东西后面,否则不会出现这么奇妙的事。
这给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唤起了他那强烈的好奇心。
“爸爸,这个圆盘的后面藏着什么东西吗?”
海尔曼用手翻转罗盘,让爱因斯坦前前后后看个清楚,然后对他说:
“就像你看到的这样,圆盘里面除了这根指针,什么都没有。”
“那么,它的指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个方向呢?”
“那是因为磁力,是地球的磁力使它永远指向北方。”海尔曼向儿子解释说。
“磁力?磁力是什么?它藏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它呢?它能使圆盘的指针转动,可我为什么感受不到它呢?……”小爱因斯坦一个接一个问题地问,海尔曼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了。
后来,爱因斯坦在67岁时写的《自述》中说到了这件事:
当我还是个四五岁的孩子,在我的父亲给我一只罗盘的时候,我经历过这种惊奇。罗盘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里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物的后面。凡是人从小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对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等,都不会感到好奇。
罗盘的奥秘深深地触动了爱因斯坦敏感而早熟的童心,虽然他的问题没有在父亲那里全部获得答案,但他并没有放弃。此后一连很多天,家人都看到他每天拿着那个小罗盘,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摆动、翻转、思考、摇头……就像着了魔一样。
(三)
在家庭女教师被爱因斯坦吓跑后,海尔曼先生便决定将他送到学校读书,希望这可以让爱因斯坦的脾气改一改。
1885年10月1日,爱因斯坦被父亲海尔曼送到了慕尼黑城里一所不错的公立天主教小学上学。
在办理入学手续时,海尔曼先生将爱因斯坦带到音乐老师面前说,希望每天放学后,老师能够教授爱因斯坦学习演奏小提琴,这是他太太的意思。
音乐老师是当地有名的小提琴家,他很高兴地将海尔曼父子带到音乐教师里,并仔细地看了爱因斯坦的手指,然后让他随意地唱歌。
爱因斯坦开口便唱了他小时候就听熟了的“催眠曲”,声音有些发抖。老师瞪大眼睛鼓励他说:
“别紧张,阿尔伯特,你会唱得不错!你还会唱什么呢?”
爱因斯坦又唱了几首,老师说:
“上帝,我听见了多瑙河的水声,看到了哥特式大教堂的塔尖。你唱的好像是巴伐利亚一带的民谣,这是谁教你的?”
“是我太太,老师。”海尔曼先生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们过去曾住在巴伐利亚的乌尔姆,阿尔伯特就是在那里出生的。我太太波琳喜欢音乐,经常到乡间去采风,回来就会教给孩子。”
老师点点头,然后打开钢琴,开始弹奏。爱因斯坦眯着眼睛,跟着节奏轻轻地晃动着大脑袋。
老师看了他一眼,问道:
“孩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鱼。老师,有鱼在游。”
老师停止弹奏,然后笑着转过身,对海尔曼说:
“海尔曼先生,我刚才弹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祝贺您,阿尔伯特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天才的音乐家。”
从这天开始,爱因斯坦就开始每天背着书包,带着一把小提琴去上学了。由于不爱说话,同学们都不爱理睬他,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他“无聊的约翰”。
在学校里,爱因斯坦除了喜欢空想和拉琴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来。他念的学校是一所古典式的预科学校,教学方式呆板而枯燥,这完全不合他的口味。每天上课,要么是死记硬背那些拉丁语法和希腊语法,要么是背诵那些枯燥乏味的历史大事记。教师们都仿效军官的样子,学生们看起来则像士兵。
爱因斯坦后来在回忆这段学习经历时,曾这样说:
“对我来说,小学老师就好像是士官,而中学老师好像是尉官。”
学校教条式的教育抑制了爱因斯坦的才华,那些死记硬背的功课全都令他感到不满和厌恶。因此,他的成绩也十分不好,老师们经常责备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
一位教师还对他说:
“爱因斯坦,你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而另一位教师干脆就让海尔曼将爱因斯坦领回家,因为觉得他出现在教室里有损其他学生的尊严。
这种专横、强制的教育方式早就让爱因斯坦感到不满了,不过幸好他还比较喜欢数学。每天在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跑出去玩,爱因斯坦就一个人孤独地留在教室里,在纸上无聊地做数学题,课本上没教过的那些练习题他都做,一直到把每个题目都解答出来,他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