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3043600000005

第5章 完美口才,才能成就传奇人生(2)

1993年夏天,震惊全美政坛的“白水事件”曝光后,尽管克林顿进行了种种解释与说明,并同意任命独立检察官对“白水案”进行调查,但这一事件已经严重损坏了他们夫妇的政治形象。不少民众都说,希拉里并不是一个无私地为公众服务的第一夫人,而只是个喜欢追名逐利的俗女人。

为了回答外界的种种猜疑,希拉里于1994年4月22日在白宫国宴厅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对有关丈夫克林顿担任阿肯色州州长期间他们夫妇的财务交易,以及她本人担任律师时的工作等各种问题,从容不迫地一一加以答复。

希拉里不愠不火地回答记者们的各种提问,给新闻界乃至全美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她和克林顿顺利地渡过了这场政治危机。

不仅是在政界,在生活中,遭到别人质疑和不满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不可否认,这是一件极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女人来说,更是深觉尴尬甚至不堪忍受。但从一个人处世修养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唯有泰然处之的应对态度,才能顺利使你从尴尬或不利局面中脱身,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

认真听取对方夹带着感情色彩的抱怨、谴责、控诉,可以从一开始就在气势上胜人一筹,同时这也彰显了你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内在涵养。

(2)给恶意中伤者以平和回击

也许大多数指责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指责别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出于个人目的而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者大有人在。对于这些寻衅滋事者,应该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能一再迁就忍让。用平和的态度予以回击,既能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又让自己显得更有气魄。

(3)不要理会无端的质疑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只狗咬你一口,你难道还要反过来咬它一口吗?所以,对于那些没什么意义的言论,一笑而过就好,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可你的观点。

5用知识“武装”口才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阿尔弗雷德·罗伯茨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深谙世事、嗜书如命,对知识始终保持着求知若渴的精神,这一优秀品格传给了女儿。从念小学起,撒切尔夫人就痴迷于《丘吉尔》《莎士比亚》等人物传记的儿童版本;上中学后,她又开始看《剑桥英国史》《民约论》等大量史政方面的书籍;读完书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她还常会写一篇篇读后感,认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

与此同时,撒切尔夫人还迷上了家里的一台飞利浦牌收音机,以至于每天晚上都要坚持听上1个小时的新闻。不仅如此,她还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有趣”的信息记载在小本子上。这样,从小学到中学,她记满东西的小本子,竟然装了满满一箱子。

撒切尔夫人对演讲有着特别的爱好,她在格兰瑟姆女子中学上学时,尽管那时自己的演讲水平很低,用同学的话说就是“根本不能振奋人心”,但她却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一有机会就登台演讲,以此来锻炼自己。有一次,因为大家对她讲的内容提不起兴趣,台下一片骚动,还有人高声喊她下台。但要强的撒切尔夫人仍然硬着头皮讲下去,直到演讲结束。

考上牛津大学后,撒切尔夫人参加了学校里的辩论俱乐部,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了俱乐部的骨干之一。后来,为了学习保守党那些风云人物的演说才能,她又加入了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活跃于协会的辩论席上,与那些“高手”们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这期间,她的口才有了突破性的进步,每每讲起话来,总能以严谨的结构与逻辑使得对方哑口无言。

靠着常年的积累和多次的演练,撒切尔夫人终于练就了一口“铁齿铜牙”。她讲话时往往出口成章,一些知识和典故信手拈来,却又自然贴切。不仅如此,由于有着无数的“实战演练”经验,撒切尔夫人在从政后的演讲中从不怯场,不管是在英国议会的大厅,还是在联合国的讲坛,她都能够发挥自如,侃侃而谈,台下听讲之人无不为她的魅力口才所倾倒。

高尔基说过:“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就越有力量。”旁征博引贵在一个“博”字,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胸中有墨,才能有话可说。放眼那些优秀的演说家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就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丰富,金口一开才能做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但是,这也不代表就可以信口开河,不然就只能给人留下一个自诩清高夸夸其谈的坏印象。那么,我们在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口才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不能偏题太远

与人交谈时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就算要旁征博引也不能超出所讨论话题的范围之外。如果这会儿还在与人仔细分析着“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下一刻就要跟人讨论“楼兰国衰亡之谜”,明明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你却说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那么不仅不会让人佩服你的博学,反而只能给人留下一个卖弄学识的坏印象。

(2)切忌胡编乱造

海阔天空的言谈也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如果你就某个论题为了证明自己论断的正确性,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论据,也不能情急之下就胡编乱造强硬搪塞。倘若别人听不出错处还好,如果正好被人识破,那可就出大糗了。而且,就算你其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也会被人打上“错误”的标签,更重要的是,你的信用度会在他人心中大打折扣。

(3)不总以自我为中心

那些动不动就高调炫耀说“当初我怎么怎么样”的人,通常都不会受人欢迎,因为在他人看来,这种人过于骄傲自满,以吹嘘炫耀为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令人不易也不想与之亲近。所以,要将眼光放宽、放远,不要总围着自己转,当你说的话冲出了“我”的范围,你所讲的观点才会更客观、更理智,可信度也更高。

6.演说时要慷慨激昂、有激情

撒切尔夫人曾经就读的格兰瑟姆女子学校的校长曾这样评价过她:“在小女孩时,她便口才出众。”的确,撒切尔夫人精彩的政坛生涯一定程度上源于她非凡的口才。成功让她更加辉煌,而面对挫折,她却总能用令人振奋的演讲来让自己重获信心。

可以说,撒切尔夫人用激昂的演讲以及她女性独有的魅力,点燃了无数拥护者的心。

1984年12月19日,撒切尔夫人飞抵北京,这一次撒切尔夫人将要与中国就香港回归的主权问题作最后确定,并签署协议。虽然在这个事关中华民族尊严的问题上撒切尔夫人曾持强权立场,但最终还是接受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并对这一构想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撒切尔夫人当天的演讲极具感染力。虽然时间极为短暂,但是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一种坚定的态度重申了自己对香港回归的支持。并且毫不怀疑地表明了,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会变得更加繁荣而发达。

在演讲的最开始,撒切尔夫人的态度就十分明确:“这项协议完全符合英中两国的政治要求和香港人民的利益。”她说:“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根据这个框架,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1997年7月1日以后的五十年中,将保持其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并且在演讲的最后,她坚信,香港应该由中国人来管理。

事实上,我们以往看到活跃在演讲台上的男性居多,但在这个追求男女平等的时代,激情四射的女演说家也陆续站在了演讲台上。尽管这次的演讲,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可能对于撒切尔夫人是一种挫败。但是站在演讲台上时,她依旧慷慨激昂,讲出了对香港日后繁荣发展的肯定。

2010年12月14日,于丹应邀做客湖南郴州,进行题为《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讲座,此次精彩的演说同样振奋人心。

在演讲中,于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她说,“恭则不侮”,你对别人毕恭毕敬,你对人笑语春风,别人就对你和颜悦色;“宽则得众”,对别人宽容才能海纳百川,人应该乐观向上;“信则人任焉”,越守信用的人越能成功;“敏则有功”,谁敏锐谁就能建功立业;“智则足以使人”,做领导就要知人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