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3046700000007

第7章 平衡:人生就如走钢丝(1)

1.刚柔并济,进退有度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易经》中载:“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淮南子》曰:“刚柔相成,万物乃形。”自古以来,能文能武,能刚能柔,一直是人们追求的至高境界。懂这种智慧的人,生活中求新、求变,遇挫折而不言败,既有男人的勇敢和魄力,又有女人的温情与柔弱。“刚”是一种威仪,一种力量;“柔”是一种收敛,一种风度。刚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柔是一个人的躯体。人不可无刚,无刚则难以自强,无自强则很难成功;人不可无柔,无柔则难以中和,无中和则陷入孤立。

历史经验表明,很多英雄人物都是兼具“刚”与“柔”两种性格的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柔和,但不软弱无力。一味地柔弱,就会使实力被削减,以至失败;一味地刚烈,又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注定灭亡。所以,做人最理想的性格应该是既懂进,又知退;既能温和,又能刚强。

中国古代四大名将之一的军事家吴起就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史载吴起出生在卫国,从小不贤不孝,游手好闲,却志向远大,一心求取功名,可一来二去,功名没求到不说,反倒把偌大的家业败得一干二净。乡亲们因此耻笑他,吴起一气之下杀了30多个笑话他的人。后来他逃亡至鲁国,临走前,他咬着自己用胳膊发誓,不出人头地,绝不回卫国,把胳膊咬得鲜血淋漓。之后,他做了曾参的弟子,期间他母亲病故都没回去看一眼,因此遭到了曾子的唾弃,被开除学籍。吴起便弃文学武,学有所成后,适逢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君看重吴起的军事才能,想任命他为将军,但考虑到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担心他与齐国串通,因此迟疑不决。关键时刻,吴起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与齐国没有什么关系。鲁君于是任命吴起为将军。吴起也不负重托,一战就把齐国打得大败而归。

尽管吴起的“刚”说贴切点更接近于无耻和凶暴,然而他的这种个性无疑很适合只讲暴力不讲温情的战场。自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将后,吴起曾与各路诸侯历大小战役70余场,全胜64场,战绩相当惊人。特别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开创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领先各诸侯国的翘楚。

然而吴起也有“柔”的一面。史书记载,吴起做将军时,和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与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该士卒的母亲听闻后大哭起来。别人不解:“你儿子是个士卒,而今将军亲自为他吸疮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你们哪里知道啊,当年吴公也曾为他父亲吸过疮脓,他父亲感激涕零,作战时便奋不顾身,动辄拼命,最后便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脓,我不知他将会死在哪里,所以才哭啊!”

吴起是个聪明的统帅,他的聪明就表现在对刚与柔的把握上,倘若该刚的时候不强硬,该柔的时候不示弱,是不可能收拢人心的。对于一个统帅来说,“刚”时不能被摧垮,“柔”时不能被屈服,才能够以弱制强,以柔克刚。而如果只有“柔”没有“刚”,战斗力就一定会削减;只有“刚”没有“柔”,战斗力也一定会受影响。只有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并济,才符合为“帅”之道。

“勾践灭吴”也是个典型例子。越王勾践失败后,前往吴国做人质兼奴仆,吴王夫差故意在众人面前冷嘲热讽:“越王勾践是我的马夫。”勾践俯首帖耳,装作未闻。吴王得病后,勾践还抓住时机,亲尝吴王大便,说通过屎味可知吴王之病马上就好云云。还别说,这次居然让他给蒙对了,吴王病好后当即把他放回了越国。在此后的日子里,勾践卧薪尝胆,重整军队,二十年后终于灭掉吴国。

汉初大将韩信也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他胸怀大志,文武双全,但并无锋芒,少年时曾受胯下之辱,却不以为然,并不计较小人的挑衅,表现出少年英雄“柔”的一面。后来楚汉战争期间,他向刘邦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明修栈道是“柔”,暗度陈仓是“刚”,以柔掩刚,刚以柔现,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总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刚”,也没有绝对的“柔”。一滴水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千万颗一滴水,在千百年简单地重复一个动作,就产生了滴水穿石的效果;将一粒种子撒播在地里,只要它能生根发芽,就能迸发出顽强的生命的力量。我们做人,也要在心里埋一颗种子,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将勇敢和力量发挥到极至,才能在人生的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做事宜方,做人宜圆

做人就是要外圆内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就是要老练,圆通,善用技巧。

——罗梅君(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

人活在世上,无非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人们常说,做事宜方,做人宜圆。其实,人生就是“方”与“圆”之间的平衡。“方”与“圆”是相互对应的一种关系,方是刚,圆是柔;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得就是“方”的道理。反映到具体生活中就是:做官要奉守一个“廉”字,为商要做到一个“诚”字,做学问信奉一个“实”字。

与“方”对应的是“圆”。这个“圆”绝对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圆”指的是圆通,是一种宽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不会轻易随波逐流,不会因坚持自己的特点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是潜移默化别人而不是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就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也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方”与“圆”结合,刚柔相济,阴阳相生,变幻无穷,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这其中包含了做人智慧的精髓,自古以来被视为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为人处世中,如果能做到方外有圆,圆内有方,能方能圆,方圆合一,必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从容周旋,化危机于无形,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位达到了“方”与“圆”平衡的大师级人物。曾国藩因剿杀太平天国有功,成为清末一代重臣。他的功劳在为自己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受到慈禧太后等高层权贵的猜忌。曾国藩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依靠“装傻”等手段,巧妙躲过了很多明枪暗箭,后人谈起曾国藩时,都会提到他很多做人的“心计”。据说,曾国藩有13套本领,11套没有传下来,只有一部相书《冰鉴》和另一本《家书》流传至今。特别是在《家书》中,内容多为一些地里该播种了,该锄草了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不要因此而怀疑曾国藩的精明智慧。相反,恰恰是他的这种做法,使其在当时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得以保全。

众所周知,清朝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因此对汉族官员多有提防之心。如有一次,清军在曾国藩等人的指挥下,力挫太平军,攻克了武汉,消息传到北京,咸丰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称赞了曾国藩几句,一位满族大臣马上就站出来进言说:“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恐怕未必是国家之福吧!”咸丰帝听后,久久不语。慈禧掌权后,对曾国藩更是大大提防。所以说,曾国藩写的那些家书与其是写给家人看的,还不如说是写给朝廷看的。除此之外,曾国藩还通过裁军、让出一部分兵权等手段,来减少朝廷的猜忌,避免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