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记忆最高效
3048900000004

第4章 保持好心情,改善记忆力(1)

为了探讨识记时心情对识记的影响,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孩子在以下三种心态下识记:第一,心情愉快状态下识记;第二,心情烦躁、伤心状态下识记;第三,心情淡然、无所事事状态下识记。结果发现在心情愉快状态下,孩子记忆成绩在70%左右;心情烦躁、伤心状态下,孩子记忆成绩在20%左右;心情淡然、无所事事状态下,孩子记忆成绩在40%左右。由此可见,让孩子在识记时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有利于提高记忆的。

情绪影响记忆

一天,妈妈为我准备了她认为营养丰富的早餐,而我是不喜欢吃这些食物的。为此,我很是生气,和妈妈吵了几句,一口都没吃,背起书包怒气冲冲地上学去了。第一节是语文课,老师讲授一首古诗后,让我们当堂背诵。以前我是可以轻松背下来的,可那天由于心情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说什么也背不下来。可见,情绪的好坏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左右注意力,影响记忆力。也就是说,一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1改善环境,调控情绪。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自己放松心灵。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能够好好学习,增强记忆,提高成绩。

2学会自控。当情绪不平稳的时候,要看一些讲坏情绪害处的书籍,明白不良情绪的影响,以及控制情绪的好处,促使自己懂得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3交流沟通。作为孩子就要与父母多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对不良情绪做到早知道,以免由于情绪不佳,影响记忆能力。

4适当宣泄情绪。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降低记忆的效果。

5遗忘或转移不良情绪。不良情绪虽然难以忘掉,不过是可以转移的。也就是说,你可以设法使自己的思绪转移到更有意义的地方,这样不良情绪在你身上存留的时间就会很短。待情绪恢复平静后,自然就会增强记忆的。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情绪记忆的能力。惟一的区别在于人不同,情绪记忆的强弱不同罢了。可见,情绪在记忆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记忆过程中,如果说我们能发挥情绪记忆的积极一面,认真地体验识记材料中那些带有色彩的或容易激起人们情绪的事物,就会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所以,根据情绪在记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两极性,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在进行学习和记忆时,排斥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良好的情绪。

焦虑浮躁让学习走神

我最近烦躁不安、失眠、掉发,总是做梦找不到路、迷路,要么就是被别人追着跑,累的自己两腿发软,直到瘫倒在地,被人追上并遭到毒打,才会被吓醒;做作业时上厕所、喝水、吃东西、问事情……就是坐不住凳子;在学习时,跪着、蹲着、趴着、脚跷着、摇着……有一种很不耐烦的心理,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焦躁不安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看过好多遍的知识都记不住。

1及时排解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成长和学习的烦恼常会让我们受到困扰,同学交往中的障碍,老师对自己的误解,青春期的萌动、功课难度的加大等都会形成学习的负面影响,降低记忆效果。对此要及时排解,一身轻松地面对学习。

2自我暗示。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如“不要着急,急躁会把事情办砸”,“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否则将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等等。只要不断进行心理上的练习,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记忆也会变得更轻松。

3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热爱学习,努力学习,为自己树立能够达到的、现实的奋斗目标,尽可能减少失败受挫的几率,自信心就会很强,学习就相对轻松,记忆就会高效。

4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这对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在立志时,要注意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此外,立志要专一。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通过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告诉自己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防止“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良结果的产生。

5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很容易影响记忆的效果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应努力培养乐观的心态,凡事要客观理智地去看待,遇到困难不退缩,获得成绩不自满,有一颗平和的心,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客观地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韧性,增加记忆的持久性。

浮躁心理是当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得很累,但效果不好,总是走神,看过的知识点,过目就忘掉。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浮躁心理,保持平和的心态。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达到高效记忆之目的。

快乐的心情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

妈妈真是烦死了,整天问我考了第几名,整天拿我和邻居家的孩子比来比去,真无聊!每次考试完,妈妈都特别关心我的名次,掉下一名,妈妈就会紧张得不得了,那种紧张程度简直难以形容!因此每逢考试我心里都会七上八下,本来记住的东西全忘了,结果常常都会考得非常糟糕。有时我真的怀疑,妈妈到底是爱名次,还是爱我?

1端正学习态度。对于中学生来说,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学习态度,往往决定着今后整个学习生涯中对待学习的态度。如觉得学习令人厌烦,那这种厌烦情绪很有可能就会伴随整个学习生涯;但如果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学习是件快乐的事,那一生都将在这种快乐的学习态度中受益。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要做的是不断地向自己灌输这样一个观念——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2好奇心。好奇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如果在生活中多带些好奇心,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之处,随之而来的就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探索将陪伴你的整个人生。这样,积极情绪也就越来越高涨,记忆效果就会提高。

3记忆完成后要肯定自己。如“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背诵了这么长的一篇课文,真是太了不起了”。这样,得到了自己的肯定,心情肯定很好,记忆时会更加卖力。

4扫除掉坏心情。当自己闷闷不乐或者气冲冲等心情不好时,最好不要强迫自己记忆,而是要吐出心中的不快,然后消除心中的不快,使心情恢复平静,最好是心情愉悦时,再进行记忆,这时的记忆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从激发人的大脑潜能来说,好心情就尤为可贵。因为,它是生活的钟灵之气,能让生活的神韵与智能思维奔腾流动,张扬大脑的想像力,使想像可以天马行空,充满着诗情画意;好心情还是大脑的清洁剂,它使心灵净化,杂念尽除,保持思维的纯洁,这会使流入大脑的氧气与营养物质得到最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对保持脑力、发挥潜能有莫大的助益。因此,保持快乐的好心情,可以持续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这是有效增强记忆力不可缺少的无价之宝。所以,孩子只有从学习中感觉到了快乐,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才可能会一直优秀下去;相反,如果孩子总是盯着自己名次的起伏,就不可能静下心来把心思用到学习上,甚至很可能会衍生“考试恐惧症”、脾气暴躁、记忆差等情况。所以,想要爱上学习,就要做到对名次关心少一点,对快乐关心多一点。

放下“心理包袱”很重要

进入高三后,我总是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学习,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寝室三点一线,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虽然抱着“再不努力,我的人生就完了”的想法努力学习、高效记忆。但越临近高考,越发现自己出了问题,晚上睡不着觉,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老想睡觉。明明是刚刚做过的事情,却总是反复考虑做过没有,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有时也记不起来了,还总担心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题,反复思考。这些心理上的“包袱”,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要如何排解呢?

1倾诉法。可以找同学、朋友、家长、老师或到心理辅导机构去,把你的不如意说给他们听,一则可以“一吐为快”,二则他们可能会告诉你问题在哪里,使你“茅塞顿开”,避免你钻“牛角尖”。

2哭泣法。哭绝对不是坏事,是缓解焦虑、沮丧和治疗忧伤心理的有效良药,适当的哭泣和笑一样有益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哭可以缓解40%的精神压力,减轻高度的心理紧张,避免心理节奏的过度波动。所以,想哭就大胆地哭吧,压抑自己的悲伤情绪对身体有害。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只有身体好,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去记忆知识。

3放松法。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闭目,排除心中杂念,做深呼吸3~6次,使自己有一种轻松舒适感,慢慢冷静下来,恢复正常状态。注意自我调整,减轻焦虑状态,轻松上考场。

4激励法。早上起来,我们不妨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能行,一定行!”或把自信励志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床头、桌边,用激励性语言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办。

5劳逸结合法。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学习和休息的关系,给自己留出放松调整的时间,科学用脑,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记忆也会更牢固。

6移情法。这里说的移情是指转移注意力。要坚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当你情绪郁闷,觉得心里不平衡时,去做你喜欢的事,暂时忘掉不愉快,之后可能你会发现,原来以为不得了的事,并不像当初想得那么坏。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常有,为了我们将来生活快乐、健康,人生更加充实、有意义,我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适心态,使心理由不平衡达到平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高兴、愉悦、轻松状态下学习,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郁闷、焦虑状态下,平均智商下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明显。心情好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记忆知识也相对轻松高效。而在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就会抑制思维活动,降低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记忆力会明显下降。

战胜记不住的恐惧心理

最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无论怎么学,就是学不会,唉!太累了,每天都挺压抑的。为此,整天愁眉苦脸的,还动不动就发火,同学关系也变淡了,父母也躲着我。我很是困恼,根本不想这样。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去咨询心理老师,老师告诉我说:“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点和内容的增加,总会遇到很多困扰,渐渐感到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听了老师的话,我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