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3049100000007

第7章 读国学,学协调沟通(3)

商业人士和员工之间的意见不一致时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样的冲突,商业人士尤其需要慎重对待,如果自己的意见受到质疑,商业人士要做的是耐心听取员工的意见,而不是当即运用手中的权力加以制止。一个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商业人士只能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失去员工的信任和拥戴。商业人士要尊重员工的意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为商业人士的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商业人士不但不能控制员工的不同意见,反而要鼓励和支持员工:争论和冲突能够开拓人的思维,将思想引导到新的领域里,这样的最终决策便能成为商业人士和员工的共同意见,也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一个有合理化冲突的企业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商业人士要珍视企业内部的合理化冲突。但如何对冲突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协调,使冲突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这是考验商业人士能力的关键。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不论你所用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但坚持“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是必须的。重大体,顾大局,万众一心如一人,这才是企业最大的“和”。

商业人士和员工之间有了不同的意见,更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能怕有意见分歧而独裁专断。对于商业人士来说,只要大家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和谐”,而在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存在一些小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不必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如果商业人士认为员工的不同意见是对自己权威的侵犯,就会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制约员工,这样的管理只能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下面这家公司的做法就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企业管理氛围。

在墨立教育设备公司,员工可以自由彰显自己的个性,而不是时刻去注意上司。公司的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上司说“不”,因为这里蔑视权威而崇尚“真理”。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引下,人们讨论问题时,常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的所在,无论被挑战的人是同事还是上司,而且挑战者还会提出建议来帮助被挑战的人。在挑战性讨论中,职位的高低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人的意见都会得到尊重。在这样的平等氛围下,冲突和矛盾自然可以轻松化解。

5.了解下属,因势利导

《菜根谭》中说: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非恒久之操。意思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行为怪诞不经的人,绝对不会有高深的学识和远大的见解;一个只知道苦苦恪守名节而自以为清高、独行其事的人,绝对无法保持长久的恒心。

身为商业人士,到底你对自己的下属认识有多深?即使会在同一工作单位相处五六年之久,有时也会突然发现竟然不知道对方的真面目;尤其,自己的下属对他的工作有怎样的想法,或者他究竟想做些什么,这些恐怕你都不甚清楚吧!结婚很久的夫妻,有时也难免彼此不大了解。所以,一个商业人士对他的下属未能做到充分的了解,也是情理之中。

一个商业人士应时时刻刻不忘提醒自己对下属“毫无所知”,怀有这种谦虚的态度,才能不忘处处观察下属的言行举止,这才是了解部属的最佳捷径。人类有时对自己都无法了解,因此,对别人也常是相处数年而依然陌生;也就是说,未能理解对方。假如能多多少少了解对方一点的话,那就好办了。有句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不过要做到这种“知”的程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商业人士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是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都可以列入第一流的商业人士。

下面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一次招聘会上,某公司经理大胆录用了玛丽,不仅仅因为她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她在原来的公司上班时,曾经很“不留情面”地向业务经理提出过建议。事实证明,她的建议是正确的,可她却无法再待下去。

玛丽刚来这里上班时,恰逢酷暑。她顶着烈日,穿梭在各个客户、公司之间。第一二季度,她的业绩很好。可后来,她上班常常迟到,连基本销售任务都没有完成。在一次职工大会上,经理点名批评了玛丽。她将头埋得很低,但经理仍然发现她流泪了。

经理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散会后,他叫住了玛丽。原来,玛丽的妈妈在三个月前摔了一跤,从此瘫倒在床,她不得不伺候妈妈的吃喝拉撒。

经理很惭愧,员工有困难,他居然一无所知。他决定为玛丽做点什么。于是,经理拨通了老板的电话。然后他找到玛丽,向她真诚地说了一声“对不起”,玛丽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经理代表公司领导转告玛丽,在她妈妈患病期间,她早上可以不到公司报到,自己灵活掌握时间跑业务。玛丽很是感动,她的眼睛告诉经理她不会让大家失望。

果然,玛丽的销售业绩又上来了。最让经理感动的是,她还为新员工汤姆解了围。汤姆在与客户谈业务签单时,被对方钻了空子。200万元的货已经按签单发出去一半了,可对方的货款迟迟没有到位。公司决定派一位有经验的销售员工一同前往。没想到玛丽竟主动提出愿意前去讨债,可她的家里不能没有她呀。

公司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决定为玛丽家请一位保姆,解除她的后顾之忧。玛丽与对方足足周旋了半个月,终于如数追回了欠款。

“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作为经理的你,对你的下属有一定的“知”的程度,相信你的下属会心甘情愿地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了解下属,有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层次划分。

(1)假如你自认已经了解下属一切的话,那你只是在初级阶段而已。

下属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和背景、兴趣、专长等,对你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连这些最起码的都不知道,那根本就不够资格当商业人士。不过了解下属的真正意义并不在此,而是在于知晓下属内心所想的,以及其干劲、诚意、正义感等。商业人士若能在这些方面与下属产生共鸣,下属就会感觉到:“他对我真够了解”,这样,才能算是了解下属。

(2)即使你已经到达第一阶段,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了解下属之一面而已。当下属遭遇困难时,如果你能事先预测他的行动,而给予适时支援的话,就是更进一层的了解下属。

(3)第三阶段就是要知人善任,使下属能在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潜力。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给他足以考验其能力之艰巨工作,而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适当的指示,引导他如何起死回生。

总而言之,商业人士与下属彼此之间要有所认识,心灵上的沟通与默契,尤为重要。

对下属如果不能真正了解,有时会导致灭顶之灾。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战国时赵国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具备真才实学,赵国国君未加详察,结果导致长灵一战,秦兵“坑40万赵卒”,终于遭致亡国之灾。同样的例子,到了诸葛亮那种大智之人手里,也不能幸免。诸葛亮重用马谩守街亭,可实际上马谡是同赵括一样“纸上谈兵”式的人物,结果街亭失守,诸葛亮引咎辞职,以惩罚自己不识人之过。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商业人士在关系本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一定要选用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来担当大任,不但要知道这个人长于什么,还要了解这个人短于什么,才能保证自己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商业人士该如何了解下属呢?

1直接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