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3049600000002

第2章 细节——别在阴沟里翻了船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的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汪中求(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聘为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细节决定成败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强调即使是伟大的事业也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然而,环顾我们周围,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随处可见,“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应该、可能,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许多重大决策都停留在了纸上。许多重点工作都落实在了表面上,许多宏伟的经营目标都成了海市蜃楼。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成败往往也在一个小细节上。

《武汉晨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例,江汉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某因为一份简历而在应聘时栽了跟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陈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为尽快赶到会场,小陈只将简历简单地晾了一下,便和其他东西一起,匆匆塞进背包。

在招聘现场,小陈看中了一家深圳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的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再收简历,被收简历的人将得到面试的机会。

轮到小陈时,招聘人员问了小陈三个问题后,便向他要简历。小陈受宠若惊地掏出简历时才发现,简历上不光有一大片水渍,而且放在包里一揉,再加上钥匙等硬物的划擦,已经不成样子了。小陈努力将它弄平整,递了过去。看着这份破损的简历,招聘人员的眉头皱了皱,还是收下了。这份破损的简历夹在一叠整洁的简历里,显得十分刺眼。

三天后,小陈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操作电脑还是为虚拟的产品做口头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错。曾担任过学校戏剧社骨干的他,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赢得面试负责人的啧啧称赞。

然而,面试过去一周,小陈依然没有得到回复。他急了,忍不住打电话询问情况。对方沉默了一会,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你是很满意的,但你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你应该知道,简历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个人形象。将一份凌乱的简历投出去,有失严谨,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细节的巨大力量。当然,你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反驳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比如刘邦、爱因斯坦,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更多时候细节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电梯里跟老板简短地聊几句,可能会坚定他提拔你的念头,谈判中的一句错误用语,可能会使你痛失到手的机会。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有时候,一些非常小的细节,比如待人接物时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等,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人若平时不注意细节,就会因小失大,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细节,微小而细致,但它的影响却是人所共知的。生活中,想办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而正是那些把细节做好的人成就了大事。

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加加林,他为什么能在20位备选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原来,在确定最终人选的前一个星期,苏联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科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赢得了设计师的好印象,他觉得这个27岁的年轻人很有修养,懂得珍爱他人的劳动,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加加林就是通过这么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表现出了他的修养和素质,使他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

其实,在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当你注意自己的细节,注意别人的细节,你就会发现一些机会,或者得到一个机会,因为,细节本身就蕴藏着机会。

当很多人都关注着大事、大成功的时候,细节总是被一些人所忽视。然而,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修养,而这种修养,往往最容易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做大事请先从小事做起

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张瑞敏

在常人看来,大人物总是和“大事情”联系在一起,小人物总是和“小事情”联系在一起。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做成一件大事情,但是,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和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情发生关系。因此说,小事情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聚焦小事,才能升华你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并且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事情,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命运。在你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对于有心的人来说,就是难得的机遇,也就是说,即使是机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见、抓得着的,这就需要平时积累的一种高素质。

历史上有一个着名的典故:

东汉的陈蕃出身世家,自幼喜好读书,志向高远。陈蕃十余岁时,陈家逐渐衰落,不再威显乡里,但陈蕃仍然踌躇满志,日夜苦读。后来为排除干扰,他干脆独自搬进一处僻静的庭院,潜心诗书。

正所谓“人无完人”,陈蕃的缺点就是生活上比较懒散,连自己的书房都懒得收拾打扫,更别提打扫庭院了。时间一长,院子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有一天,陈蕃正在读书,他的父亲带朋友薛勤前来看他。看到屋里屋外狼藉不堪,薛勤皱着眉头问陈蕃:“你怎么不打扫打扫呢?”陈蕃回答得掷地有声:“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岂能只扫一室?”薛勤听了不禁一愣,暗叹陈蕃年小志大,于是劝导他说:“你连一室都不肯扫,又怎么能扫天下?”陈蕃张口结舌,大受启发,此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成为国家栋梁,以忠孝刚勇、不畏权贵留名青史。

与故事中的陈蕃一样,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从很小就颇有一番雄心壮志的。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有一个“扫除天下”的志向:我长大要做企业家、做大官、做科学家……谁要是像《长江七号》中的小主人公那样,长大想做个农民工,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然而事实却是,无论志向高低,大多数人最终都将流于平庸。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答案就是:大多数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

生活中,往往越是穷得一塌糊涂的人,越是看不起小钱,不屑做小事,他们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赚大钱、做大事、成大器。勉强去做也是迫于无奈,一边做,还要一边牢骚满腹,诅咒社会。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大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做,大钱也都是由小钱构成的。没有无数个小钱的积少成多,就算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你这个没有丝毫准备的人又能如何?没有做小事的锻炼和积累,就算有人出钱要你去做大事,你也未必做得来,更不要说做得好。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公司打算开拓中国台湾市场。正式进军台湾岛之前,他们需要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了公开的招考甄选。由于标准颇高,很多人都未能通过。

经过一再筛选,一位名叫韩定国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最后一轮面试前,麦当劳的招聘负责人和韩定国夫妇谈了三次,并且问了他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假如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愿意吗?”还没等韩定国开口,一旁的韩太太便答道:“我们家的厕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负责人十分高兴,当即免去了最后的面试,直接录用了韩定国。

韩定国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立大志与干大事完全是两码事,大事与小事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大事成功的契机,都在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里。只有把小事做好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当我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功了。反之,就会如耶稣在《圣经》中所说:如果你不肯为小事付出,那么你将会为更小的事而付出更多。

何谓小事?何谓大事?有位老板曾经说过:“客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事情本无大小之分,事情需要辩证地去看待,但有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干“大事”的,因此对身边的“小事”不屑一顾。但实际上,这些人往往连“小事”都未必干得好。张瑞敏说过,“能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事业要的是一天一天的实干,半点马虎不得。沉下心来,坚持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扫得干净,你终有扫除天下的那一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张瑞敏

认真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成功者及伟人都是注意细节的人。注意细节,方可成就大事。任何不屑处理小事之人,在大事面前必然会表现得方寸大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者都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正是那些不起眼的一点一滴让成功之花悄然绽放。

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最伟大的事物往往是由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生活往往是由无数琐碎的事情、无足轻重的事件以及过后所留下一丝痕迹的细微经验渐渐汇集成的,也正是它们才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涵。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中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而天才与凡人的最大区别往往体现在如何处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明朝万历年间,北方的女真族为患。皇帝为了抗御强敌,一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因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词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上前挥墨,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字能够表达出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次下诏,只要能够中选的,就能够获得重赏。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选中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店小二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狼毫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能够如此娴熟。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30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将治理国家比作烹调小鱼一样,只有将调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着急、不躁动,这样煮出的东西,才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料不对、内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最后煮出的东西就会“一团糟”,色、香、味就更谈不上了。可见,细微之处方见真功夫,是很有道理的。

宋代的米芾是个大画家,专爱收集古画,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在汴梁城闲逛时,只要发现有人在卖古画,总会立即上前细细观赏,有时还会要求卖画者把画让他带回去看看。卖画者认得他是当朝名臣,也就放心地把画交给他,他便连夜复制一幅假画,第二天将假画还去而将真画留下。由于他极善临摹,那假画的确足以乱真,故此得到不少名人真迹。

一日,当他又用此法将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还回去时,画主人却说了一句:“大人且莫玩笑,请将真画还我!”米芾大惊,问道:“此言何意?”那人回答:“我的画上有个小牧童,在小牧童的眼里有个牛的影子,您的画上没有。”米芾听罢,这才叫苦不迭。

上述这个极易被人忽略的小牧童眼里的牛的影子,就是细节,而一向“稳操胜券”的米芾,也正是“栽”在眼中的牛这个小小的细节上,卖画者凭他对细节的关注避免了损失。

一位朋友的儿子很喜欢弹钢琴,如今他儿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钢琴手。不过,开始时并不是这样。起初,他儿子并不情愿弹钢琴,每次练琴都是由他把儿子按到钢琴旁边。第一次上钢琴课时,他儿子仅仅学会了两个键,这真令朋友和他妻子黯然神伤。要知道,他们可是花了大价钱购置了钢琴,又专为他儿子聘请了钢琴老师。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朋友儿子的演奏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强,钢琴课的内容也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现在,听他儿子演奏已经成为他们家人的一种享受,而他儿子也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慢慢地逐步提高,正是钢琴家成长之路的关键。即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也需要一步步地学会每一个琴键呀!

有时候,我们想做成一件大事,完成一个目标,并不一定要马上就做成,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等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人,只要能一心一意,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事情有大有小,但只是相对而言,很多时候,大事不一定真是大事,小事也不一定真的就是小事,关键在于做事者的认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然而,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那么做大事也很难成功。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改变世界。真正有实力的人,都能够看到细节的力量,并将之引入生活和工作当中,学会注意细节,不要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不要让成功倒在细节上。从细节入手,改变自己,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