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3051100000004

第4章 纯真——守护全世界的光明(1)

人应该保持某种纯洁甚至于保持某种天真,你七十岁也好,你八十岁也好,你看见路上一朵花开放会不会感到愉快?你见到天很热天很干旱一场雨来了会不会觉得特别爽气特别舒服?你见到一个老朋友是不是能够兴奋得起来?甚至你在报纸上看到一首好诗能不能为这首诗而吟咏赞叹甚至于击节称善?起码你得有几分天真,如果你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如果你一点那种纯洁的天真的信任的真诚的东西都没有了的话,这个也是怪可怜的。想想看,一个没有任何天真的人,他或她的生活还能有多少乐趣?

——王蒙

敞开心扉,让阳光照进来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

——叶舟

宋代大学者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至交。有一日,苏东坡去参访佛印,二人坐在蒲团上参禅论道,谈古论今。忽然苏东坡笑着对佛印说:“我看你打坐的样子真像一堆牛粪。”佛印不仅不生气,还微笑着说:“我看你打坐的样子就像一尊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高兴得哈哈大笑。回到家,苏东坡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说佛印这次总算栽在我手里了!苏小妹却说:“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内心有什么,外在才看到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不洁,所以才看佛印如同牛粪!”

从佛学的角度讲,境由心造,心中有山,就见山;心中有河,就见河。佛印说苏东坡像佛,说明他心中有佛,心中有了佛,慢说看苏东坡像佛,就是看一只狗,一只鼠,一堆砖石瓦砾也是佛。苏东坡也正是由于当时未领会到这一层意思,才闹出了笑话。如果从心理学角度讲,苏小妹的话则无巧不巧地指出了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这是一种认知障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典型的投射效应。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庄子的朋友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祝贺他。但惠施听信别人的挑唆,认为庄子是来和自己抢官做的,便命人到处搜捕庄子。后来庄子奚落惠施说:“南方的凤凰在从南海飞往北海的路上,只在梧桐树上栖息,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当凤凰经过一只猫头鹰的头顶时,猫头鹰刚好找到了一只腐烂的老鼠,猫头鹰便冲着凤凰仰头发出‘吓吓’的怒斥声。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吓’我吗?”

这个故事未必真实,擅长移花接木的庄子很可能是在借调侃自己惟一的知己来讽刺那些嫉妒他人到心理阴暗的人。不过,生活中类似惠施与“猫头鹰”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大有人在。以己度人,是很多人难以超越的羁绊。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个主持人问一个小女孩:“如果你开的飞机没油了,飞机上还有好多乘客,其中包括你的亲戚,但只有一个降落伞,你会给谁用?”

“我会安排好乘客,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我就会用降落伞跳下去。”

观众有的摇头,有的哄笑,笑小女孩幼稚和不懂事。

小女孩急了:“我……我还会回来的,我……我只不过是去取点油!”

当今社会,纷纷扰扰,太多的坑蒙拐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太多的短视、拜金、狭隘与出卖,充斥于报纸、电视、网络,对此,保持必要的警惕实属必要,但许多人由于谨慎过度,无意中把自己的纯真之心“训练”成小人之心。比如一位经理工作任劳任怨,以厂为家,但工资不高,10人当中恐怕会有9个人认为此君有不正当收入,剩下一人则会认为这个经理是个傻瓜!能够像故事中的小女孩那样想问题的,太少太少。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反省自己,是世界太残酷,还是我们自己太阴暗?我们前面提到的苏东坡就很值得效仿。除了喜欢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苏东坡其实是历史上少有的纯真、光明之人。他曾经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事实上他也真的达到了这种境界。众所周知,他和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是政敌,但王安石下台后,他路过金陵时还特意去看望退职潦倒的前宰相,与王安石谈诗论佛,盘桓数日。王安石也曾经为苏东坡求过情,使其免死于“乌台诗案”。两大文人的“恩怨”,遂被传为佳话。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守护者,因为世界无非你我他。守住自己的本性,就是守护全世界的光明。遗憾的是,我们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这个世界有假恶丑,这个世界也有真善美。造物主之所以给我们造两只眼睛,就是为了让我们辩证地看待生活。那么,为什么不多看看那些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以高一点的境界去看人看事?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无力守护他人的纯真,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光明些。

阿根廷著名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生性豁达,乐善好施。有一次,他赢得了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突破记者的重围,走到停车场,准备驾车回家。这时,一个年轻女子走过来,先是对他表示祝贺,然后又说她的孩子病得很重,可能会死掉,因为她实在支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

温森多被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刚赢得的支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塞给那个女子,并且安慰她:“这是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早日康复。”

一周过后,温森多在一家餐厅用餐时,偶遇一位熟识的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官员,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过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你怎么知道的?”温森多为他叫了一杯红酒,然后问道。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对你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她是个骗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孩子重病,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呢!温森多,你让人给骗了,我的大明星朋友!”

“什么?”温森多急切地追问,“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孩子病得要死是吗?”

官员说:“是的,根本没有。”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欢快地说:“这真是我一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得知自己被骗后,温森多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钱没有派上用场,而是孩子的生命没有遭受过危险,这位高尔夫球手的单纯与爱心可见一斑。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对于心地光明的人来说,付出并不意味着必须得到回报,因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光明的侮辱。

找回失落的童心

《西游记》对明代中后期进步思潮的反映,不仅表现在孙悟空反对玉皇的造反精神上,同时也表现在他天真活泼、喜欢玩儿、喜欢找乐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性格上,这种性格反映出的正是带有人类原初本真特色的健康的精神状态——童心。

——周先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网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朋友有一辆四轮双驱吉普车,平常就停在小区院中,每次去开车,车前身的“4×2”字样后都会被小孩子用粉笔写上“=8”,头一天将它擦去,第二天还会写上。后来,朋友干脆在“4×2”后面用油漆喷上了“=8”的字样,原本想“这下不用再写了吧”,谁知第二天去开车,“4×2=8”后面竟被人用粉笔打了个对号!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曾经的我们。只要是认谁了的事情,多苦多累,多没意义,多没价值,孩子们都能乐在其中。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原本就该是一道完整的算式,每一个算式都只有惟一的答案。少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意义,少了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自然也就远离了那些斩不断、理还乱的烦忧。

我们为什么喜欢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他们因为单纯而可爱,因为单纯而快乐,这种快乐对于我们成人世界来说难能可贵。孩子们一天到晚也很忙,但他们只为快乐而忙。他们耽于游戏,也能遵守游戏规则;他们善于把垃圾场打造成游乐园,他们没有玩具也能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也不会计较结果。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那颗纯真的童心。所以,人们总是称那些快乐的人“童心未泯”。

哲人说,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把简单变成复杂的过程。成年人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游走于正确与错误之间,疲于奔命,牵扯纠缠,最终不免迷失在滚滚红尘,失却纯然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