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3053900000008

第8章 恩威并举,黑脸白脸轮着唱(2)

一个工人由于工作不负责,在生产的关键时刻马马虎虎,造成了重大责任事故,他被捕入狱。狱中,他后悔莫及,但他没有消沉,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快要出狱前夕,他给厂里写了封信,信中说:“我清楚自己的罪过,很对不起大家。我即将出狱重新开始生活。我将在后天乘火车路过咱们的工厂,作为原来的一名职工,我恳切请求你们在我路过工厂附近的车站时,扬起一面旗子,我将见旗下车,否则我将去火车载我去的任何地方……”那天,火车临近车站了,他微微闭上双目,默默地为命运祈祷。当他睁开双眼,他看到了许多面旗子,是他的那些工友们在举着旗子呼喊看他的名字。他热泪满面,没等车停稳就扑入到接他的人群中去了。后来他成了一名最优秀的工人。

他的厂长是一位有着宽容谅解之心的人,他成功地运用宽容之术使这个年轻的工人获得了新生。

许鲁斋说:“人要宽厚包容,又要分限严紧。分限不严,事情就不能立,人就会受到侮辱。魏公素来宽厚,处理事情,大义凛然,有不可侵犯的样子,所以成为当代的名臣。现在宽厚的人能找到,威严的人,就少有宽容,对于事业来说,都有弊害。”

实际上,一个管理者对部属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以宽大的态度去包容,在遇到该严格的时候,也要使部属心服口服,才不愧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

宽容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们被你吸引,使别人爱戴你、信服你,并愿意帮助你,尤其是作为管理者,如果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在任何时候都以宽容之心待人。

根据《唐史》记载:从刘武周那里投降过来的将领大多数叛逃回去,人们开始怀疑尉迟敬德,把他逮捕,囚禁在军中。

屈突通过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骁勇无比,现在既然囚禁了他,必然会生怨恨,留下他恐怕有后患,不如就地把他杀了。”

李世民说:“敬德如果想叛变而逃,早就走了,为什么还等到现在呢?”于是命令赶快释放尉迟敬德,并把他引进自己的室内,赏赐了许多黄金,说道:“请你用大丈夫的意气来对待事情,不要为这些小的嫌疑而介意,我永远都不相信诬陷你的话,你应该体谅。你定要离去的话,这些金银可以资助你,表示我们共事一时的情谊。”

有一次,李世民仅带500兵丁察看阵地,王世充带领1万多人,突然把他团团围住。单雄信引槊直挑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大呼:“勿伤我主!”横鞭直打,单雄信落马而逃,屈突领大兵赶到,王世充大败,仅仅免脱死运。

李世民便对尉迟敬德说:“你怎么相报得这样快呢?”这是江湖上英雄惜英雄的大气度、大手腕。既释放他这个囚犯,再引进自己的房内,并且以金相赠,去任自由,不是唐太宗,其他人能做到吗?

管理者在用人时,一定要注意宽严适度的原则去办事:因为太宽松了下属心不在焉,不当回事;太严厉了下属心惊胆战,一不小心就漏掉了一句话,但又不敢多问。因此,宽严适度才能显威严!

总而言之,一个管理者在处理情况时,恩威并用,宽严得宜,才能相辅相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要敢打,更要善柔

孙子曰:赠人以言,重如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无论任何团体,当员工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身为管理者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严厉的批评打击。而往往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极易使部属认为上司性情暴戾、动辄发怒,进而对上司产生反感。身为管理者只有在必要时方可采取批评打击部属的手段。

清初,汉族作为一个被征服的民族,政治地位非常低下,备受满族人歧视。这种民族歧视的存在,使不少汉族官员心怀怨恨,苟且推诿,不肯尽心为朝廷效力。康熙为了安抚汉族官员,从形式上消除了明显的歧视,一再声称“满汉皆朕之臣子”,宣布“满汉一体”划一品级,满汉大小官员只要职位相同,其晶级也就相同。官员的一视同仁极大地减少了汉族官员的不满。康熙还大批任用汉宫担任封疆大吏。

康熙对他所信任的汉族大臣,往往也能推心置腹,深信不疑。康熙曾非常信任儒臣张英,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军国大计以及生活琐事,时人评论说他们“朝夕谈论,无异生友”。康熙还强调“君臣一体”,时而还邀请汉族大臣到禁苑内和他一起游玩、垂钓。受邀请的大臣自然将此视为莫大的荣幸,从而对康熙更忠心耿耿了。

但是,康熙对汉族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也还有防范和高压的一手。他经常用一些心腹之人监视地方官吏和当地人民。他们这些人不断用密折向康熙报告各地的民情和官场情况,督抚等大员的举动更是监视的重点。

残酷无比的文字狱就是起始于康熙年间。明朝灭亡后,有不少的明朝遗民对清政权表示不满,他们使用种种手腕发泄对清政权的不满,其中发表文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康熙对他们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镇压措施,从清查对清朝不满的明朝遗民开始,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活动。许多人因此而被株连,成百上千的人被投入监狱,甚至死去的人也未能逃脱处罚。一时间恐怖气氛弥漫全国,人人噤若寒蝉不敢稍微流露一占对朝廷的不满。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君主,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英明果断、文武双全。对汉族士大夫知识分子实行的是恩威并施,又拉又打,以拉为主,而又加以防范的政策。这才制止了汉族士大夫们的分裂倾向,从而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基础,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他的治理下,清朝迅速强盛起来,进入鼎盛的康乾盛世时期。

康熙就是靠着人才济济的智力优势,也靠着他本人的韬略雄才,做起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好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善于管理的统率者,在批评痛斥之后,一定不忘立即补上一句柔和的话语安慰或鼓励部属。因为,任何人在遭受管理者的斥责之后,必然垂头丧气,对自己的信心丧失殆尽,心中难免会想:我在这家公司别想再往上爬了。如此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他更加自暴自弃。此时管理者若能“打一巴掌揉三揉”,适时地利用一两句温馨的话语来鼓励他,或在事后私下对其他部属表示:我是看他有前途,所以才舍得骂他。如此,当受斥责的部属听了这话后,必会深深体会“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更加发奋努力。

为人兼有软硬两手,才是处世自保并争取主动的真理。为人、处世、做管理者均艺术也,智慧也。掌握了黑脸白脸术当能屈能伸,能柔能刚,亦宽亦严,亦恩亦威。因此,对待下属既要有软的一手,也要有硬的一手。只有恩威并用,才能真正树立大正的官威。

5.不厚不薄,不愠不火

管理者在与下级关系的处理上,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不能因外界或个人情绪的影响,表现得时冷时热。

长篇小说《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徒步去往西天佛教圣地,历尽千辛万苦和多场磨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并修成正果的场景。在唐僧的徒弟中,有一个排行第二,名叫猪八戒的人物,是观音菩萨为唐僧选中并力举的三个难得的人才之一。一提起猪八戒,人们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好吃懒做、极度好色、善于溜须拍马且丑陋不堪的形象。把他说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会有不少人摇头表示反对。但,观音菩萨却是坚定地选中八戒,让他担任保障西天取经的要员,充分说明观音菩萨在选用人才上有独到之处,实际上是在人才标准问题上有特殊的见地。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猪八戒在取经过程中的危急时刻所发挥出来的关键作用,印证了观音菩萨慧眼识“猪”的非凡才能。他经过勤学苦练拥有“36变”的绝技,在不利的情况下自有办法化险为夷,关键时刻能冲锋在前,对有些难度大的工作虽有想法但能够自主完成。尤其在“精英们”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助其一臂之力,使其战胜险难。在日常的事物性工作中,“猪八戒”也是不可或缺的主力。而且猪八戒会说话,善解人意,亲和力强,诙谐幽默,能使路途遥远,生活枯燥,险象环生和条件恶劣的取经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嘴上好计较,但事实上心胸宽大,尽管在行动上看来好像自私小气,总和孙悟空争来吵去,但是在关键时刻,只有他才是猴子的得力帮手,而且总能够自觉地明知危险依然迎难而上,化险为夷。

一个企业里,只有拥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才,才能使各项工作得以全面运转。既离不开运筹帷幄的决策精英,当然更缺少不了踏实肯干的维修技工等普通员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管理者对待下属不能厚此薄彼。

当然,有的管理者本意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近的下级,无形中冷落了另一部分下级。

因此,管理者要适当地调整情绪,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下级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且反对错了的下级,更需要经常交流感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有的管理者对工作能力强、得心应手的下级,亲密度能够一如既往。而对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下级,亲密度不能持久甚至冷眼相看,这样关系就会逐渐疏远。

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的管理者把同下级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和迁就照顾错误地等同起来。对下级的一些不合理,甚至无理要求也一味迁就,以感情代替原则,把纯洁的同志之间感情庸俗化。这样做,从长远和实质上看是把下级引入了一个误区。而且,用放弃原则来维持同下级的感情,虽然一时起点作用,但时间一长,“感情大厦”难免会土崩瓦解。

某一公司主管,对于部属的人事考核,感到很伤脑筋,于是想到,索性给全体一样的分数,而后向上级解释:“不管哪一个,看起来都很不错,所以……”。

其实,即使是同一学校的毕业生,也并不意味着会有相同的能力,因而采取这种评分的方法,多是由于主管本身缺乏判断力的缘故。表面看起来,好像做到了平等待遇,而事实上,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平等的了。

要真正做到平等,就必须对每一位部属的个性、能力、特点,做一区别,定出一个基准,在平等的基准上,找出个别的差异,这才叫做平等。

就男女平等的观点来一说,也是一样的。女性有她们特有的能力与适应性,若忽视了这些,派与男性同样的工作,则非但不能使其能力做适当地发挥,显然地,会造成她们的不利。看似平等待遇(也许这样做会为女权至上者所欢迎),而事实却造成不能发挥女性特有能力的状况。

作为一个优秀的主管,在平常的行事中,应该要一碗水端平。确立平等的标准和态度,一脱离标准,就要亲自反省,如此才能获得部属的信赖。

6.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十分微妙的,尤其是在有利害冲突的同事之间,如果双方都盛气凌人,就很容易发生大大小小的纷争。

作为管理者,如何调解下属之间的纠纷,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公事之争变成私人恩怨,恐怕在日后的工作中就会形成难以解开的疙瘩。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即使有人向你发一支明箭,也足以让你头痛不已。如果对下属间的矛盾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使下属对你心存怨恨,这也就等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比如某个下属一向表现平平,你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可就是这位下属,某一天竟向你的顶头上司告你的状,表示对你的不满,尤其是指责你工作分配不均。发生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你平时对下属间的矛盾纠纷处置不当造成的。

作为管理者,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处理,有些还是相当棘手的事情,这其中除了公事,还包括一些私事,比如下属闹情绪、同事间关系不和等,都需要你去调解。

在调解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做到公正,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享受公正的待遇成为人们追求并维护的权利。在一个公司和团队里同样如此。这就要求经理人胸怀一颗公正之心,处事公正,这样才会赢得员工的爱戴和信赖,也因而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摩托罗拉公司就十分明白公正对于员工的意义,他们在人事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让他的员工放手去干,在员工中创造一种公正的竞争氛围。公司创始人保罗·高尔文对待员工非常严格,但非常公正,正是他的这种作风,塑造了后来摩托罗拉在人事上和对待竞争对手时,有一个独特公正的风格。

早在创业初期,员工们都没有正式的岗位,不过是一些爱好无线电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时,有个叫利尔的工程师加入了摩托罗拉。他在大学学过无线电工程,这使得那些老员工产生了危机感,他们不时为难利尔,故意出各种难题刁难他,更出格的是,当高尔文外出办事时,一个工头故意找了个借口,把利尔开除了。

高尔文回来后得知了此事,把那个工头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然后又马上找到利尔,重新高薪聘请他。后来,利尔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高尔文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在公司后来发展的过程中,摩托罗拉公司干活的人很多是一些有个性的人,当他们发生争执时,都吵得非常厉害。但高尔文作为老板,以他恰当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艰难工作时,能够团结一致,顺利进行。

经理人在处理事务时,无论是奖惩,还是人事安排,都不能背离一碗水端平的准则。尤其是当自己涉入其中时,处理起来更要公正。不然,只去处理别人,而把自己置身事外,就失去公信力和说服力了。

1946年,日本战败后,松下公司面临极大困境。为了渡过难关,松下幸之助要求全体员工振作精神,不迟到,不请假。

然而不久,松下幸之助本人却迟到了10分钟。松下幸之助迟到是有客观原因的。本来,他上班是由公司的汽车来接的。那天,他早早起来,赶往阪急线梅田站等车。可是左等右等,车总是不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只好乘上电车;刚上电车,见汽车来了,便又从电车上下来乘汽车。如此折腾,到公司的时候一看表,迟到了10分钟!原来是司机班的主管督促不力,司机又睡过了头,接松下幸之助就晚点了10分钟。

按照规定,迟到要批评、处罚的。松下幸之助认为必须严厉处理此事。

首先以不忠于职守的理由,给司机以减薪的处分。其直接主管、间接主管,也因为监督不力受到处分,为此共处理了8个人。

松下幸之助认为对此事负最后责任的,还是作为最高管理者的社长——他自己,于是对自己实行了最重的处罚,退还了全月的薪金。

仅仅迟到了10分钟,就处理了这么多人,连自己也不饶过,此事深刻地教育了松下公司的员工,在日本企业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普通的员工,还是高级主管,经理人都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