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有趣的昆虫王国
3056000000008

第8章 才智过人的昆虫(1)

满腹才智的人往往是人们赞扬的对象,因为智慧的人总能化险为夷,变复杂为简单。那么,在我们身边的昆虫世界中,会不会也隐藏着智慧过人的“才子”呢?

其实,不管是为人熟知的蜻蜓,还是较为陌生的舞虻,它们都有着过人的智慧。一旦你深入了解,便会被它们独有的才华所折服。

织叶蚁

编织巧手

科目膜翅目蚁科

食性杂食性

分布亚洲非洲大洋洲

特点利用幼虫吐的丝造巢

在热带树林中有一群身长腿长,头部长着一对锋利上颚的橘黄色蚂蚁。它们在树上筑巢安家,一切起居饮食都在树上进行,它们就是着名的织叶蚁——树冠上的统治者。

织叶蚁只有一个属——织叶蚁属。织叶蚁的身体细长;上颚、触角和足呈红褐色;立毛较少,主要分布在头前部和后腹部;全身特别是后腹部具有浓密的柔毛,几乎看不见毛间的空隙;雄蚁要长于雌蚁。

织叶蚁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们拥有与众不同的筑巢方式。它们主要用树叶和幼虫的分泌物为原材料筑巢,在筑巢的时候,非常注意分工和合作。一些工蚁找到适合做巢的树叶以后,便一起把树叶的边缘拉在一起。大工蚁则用上颚叼来胖胖白白的幼虫,将它在一片树叶的边缘上点一下,幼虫则配合地吐出丝,工蚁然后再在另一片树叶的边缘点一下,这样就形成了一道丝。它们就这样叼着幼虫从树叶的一端爬到另一端,来回穿梭,让幼虫边爬边吐丝,就如同织布机一样密密地排满线。然后,这些工蚁就可以把植物叶片边缘粘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巢窝。由此可见,织叶蚁幼虫是筑巢过程的重要工具,但是老熟幼虫不参与建巢活动。

织叶蚁成熟的群体有几十个分巢之多,大包小包的叶巢高高地挂满了四周的大树,看起来非常壮观。唯一的蚁后也是在这个叶巢里产卵的,它将产下的卵粘在树叶上,蚁卵在树叶织成的摇篮里发育成长。

为占领新的领地,织叶蚁一一相叠,垒成梯子或金字塔形,直到架起一座空中桥梁。

如果天气晴朗,工蚁就会从树冠顶爬到地面,掠食一些靠近领地的小动物。严密的组织是它们的优势,当树上没有猎物时,织叶蚁就会派出地面部队,搜猎部队以扇形阵列从地面一直延伸到树上的巢穴,队伍中的工蚁一只挨着一只静静地站着,等待靠近的猎物。猎物一旦被几只工蚁咬住,就很难逃脱。因为织叶蚁脚爪抓力是众多蚁类中最强的,锋利的上颚能紧紧咬住猎物,脚紧抓叶子或树干,使猎物不能弹动。与此同时,捕猎中的工蚁会释放化学信号,通知后面的工蚁过来支援。面对这样的特种作战部队,很难有猎物能够幸免逃脱。织叶蚁顺利制服猎物后,把捕获的猎物拖回树上的巢中。

织叶蚁当然也不是战无不胜的,也有自己的天敌,那就是一种在外形和颜色上都与织叶蚁很像的蜘蛛,它们懂得破解,冒充织叶蚁的气味。即便是这样,它们也不敢公然挑衅织叶蚁的,通常只会选择离群的工蚁作为攻击目标。

蚂蚁种蘑菇

在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丛林中有这样一种怪蚂蚁,名叫切叶蚁,又叫蘑菇蚁。切叶蚁的智力高于一般蚂蚁,更高于一般昆虫,会自己种蘑菇。它们出巢寻找树叶,然后将叶子带回巢内交给小一些的工蚁。这些工蚁将把叶子送到众多农场中的一个,在那里,叶片将被更小的蚂蚁逐级切成小块,直到被咀嚼成为菌床。而且,不同的切叶蚁菌床准备、栽培方法不同。绒毛状的真菌将被巢穴中最小的蚂蚁照料,它们最后把生产出的“蘑菇”分配给巢穴中的其他成员。

介壳虫

拟花藏身

科目同翅目

食性植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虫体被有蜡质

说起介壳虫,人们都知道它是一类常见的世界性害虫。它们体形较小,仅有0.2~1.5厘米,主要寄生于植物枝叶上吸食汁液,使叶子枯萎死亡,造成危害。

它们是举世公认的害虫,非常不讨人喜欢,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深入了解它们。比如对于它们具有高超的隐身自卫术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它的隐身术非常巧妙,如果不仔细观察,人们是很难发现它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所知道的会隐身的昆虫不少,但它们跟介壳虫的隐身术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也许说出来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介壳虫竟然会聪明到用仿花的形式来隐藏自身。它们利用自己的蜡质分泌物织成自然逼真、飘逸舒展的花瓣,如果不告诉你真相,你一定不会知道这些花原来是介壳虫造的小房子。

介壳虫的种类繁多,藏身的招数当然也各不相同。

有一些介壳虫能分泌蜡质,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建造了一座碉堡。生活在这座碉堡里的介壳虫就像戴了一个巨大的防毒面具,对它们来说,中毒死亡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还有一些介壳虫能分泌蜡粉装扮自己,以此来迷惑人类和天敌,猜不透它究竟是虫子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它们的样子有圆形、长形、丝状、线状等等,有的介壳虫就像人身上长的疥疮,还有的就像海滩上的牡蛎。总之,奇奇怪怪,形形色色。而它们所做的这一切精美绝伦的变身,全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介壳虫虽然是大害虫,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出了它们的价值。比如,有一种介壳虫会分泌美丽的红色颜料,并因此拥有了一个美妙的名字——胭脂虫。胭脂虫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它们通常喜欢成群地寄生在多刺的仙人掌上,被有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当一个虫体不小心被挤碎后,鲜红的颜色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

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个特点,人们看到了它的经济价值。很久之前,墨西哥人就用这种昆虫分泌的颜料来制漆或是染布。到了1600年,胭脂红成为墨西哥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产值上仅次于金银。

小小的胭脂虫究竟能分泌出多少颜料呢?这种颜料为什么会受人们欢迎呢?

胭脂虫分泌出来的这种红色颜料叫做洋红酸,大约占干虫体重的19%~24%。洋红酸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理想的天然染料,而且,它抗氧化,遇光也不分解。目前,胭脂红已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但是中国还没有进行胭脂虫和胭脂红的生产,一直依赖进口。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可以自行生产,避免苏丹红事件的再次上演,我们也不必再“谈红变色”了。由此看来,介壳虫虽然给瓜果树木造成了危害,但也有可以加以利用的一面。

胭脂沟的传说

“胭脂沟”原名“老沟”,是中国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以产黄金闻名于世,故又得名“老金沟”。相传在1877年的时候,一位鄂伦春族老人在此处葬马掘穴时发现了金子,接着便有来自国内外的大量盗贼前来盗采黄金,直到1887年恭堂任黑龙江将军时,才奏报清政府,办漠河金矿。清政府指派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为漠河金矿局首任总办。李金镛为官清廉,推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质检标准,生产的黄金送到宫廷,慈禧太后见了十分高兴,说了句“不用充库了,用金子跟法国人买点胭脂吧!”由此,那个出金子的老沟改称为“胭脂沟”了。

蜻蜓

点水产卵

科目蜻蜓目

食性肉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飞翔时用尾部碰触水面而产卵

夏季的傍晚,蜻蜓会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嬉戏。它们时而在池塘上空盘旋,时而俯冲下来,引来无数孩子追逐。它带来的欢声笑语,给沉闷炎热的夏季增添了一丝活力。

蜻蜓种类繁多,大小悬殊,现在已知的约有五千种。它们有两对等长的翅,狭窄而透明,翅脉上有明显清晰的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方便它们捕食。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

我们都听过“蜻蜓点水”这个词,它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被用在形容武功高超上面。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蜻蜓会用尾尖在水面上轻轻一点,水面泛起一圈涟漪,那么,蜻蜓究竟为什么要点水呢?原来,蜻蜓这样做是为了产卵。蜻蜓生活在陆地上,翱翔在空中,但它们的幼虫却要生活在水里。为了繁衍后代,它必须选择在有水的地方产卵。它们用尾尖点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卵到了水中附着在水草上,不久便孵出幼虫。幼虫叫水虿,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便沿水生植物的枝条爬出水面,变成了展翅飞翔的蜻蜓。更加有趣的是,人们还会经常看到两只蜻蜓首尾相缠地在水面上流连。其实,这是雄蜻蜓担心“妻子”失足落水,用它的尾尖钩住雌蜻蜓的头部,拖着它在水面产卵。因此,雄蜻蜓也被称为“助产士”。

在民间,蜻蜓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单单是因为它们能捕食蚊虫一类的害虫,还因为它们能预报天气。每当天旱时节,成群的红蜻蜓飞起来后,接着就能下起雨来。关于蜻蜓和雨水到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民间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天早晨,有一位老农为抗旱去戽水灌田。当他走到一处义冢埔顶时,坟地上忽然青光闪烁,时隐时现。当他走近看时,忽然从闪光处飞出一群从未见过的红蜻蜓。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旱情也得到缓解。据说,这处义冢埔埋葬的是与敌人激战中牺牲的烈士。农夫们就把这些红蜻蜓说成是烈士的忠魂,因不忍农夫遭受旱灾之苦,才化成红蜻蜓飞上天庭,搬来雷神雨神来解旱救灾的。

这么美丽的故事,感动的不只是农夫,还有我们。没错,蜻蜓的确是一群美丽可爱的小昆虫,它们终日在河岸和池塘的水面上轻盈地舞蹈,用它们优雅潇洒的动作完成种族的繁衍。

蜻蜓的“看不见的动作”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澳大利亚大学视觉科学中心研究小组发表的关于蜻蜓的“运动欺骗术”的文章,文章指出蜻蜓飞行时将自己伪装得像个固定的点,使猎物产生错觉而遭捕杀。研究小组对雄蜻蜓的十五种飞行方式进行研究发现,蜻蜓的伪装主要依靠达到毫米级的位置控制能力和飞行精确度。但至于蜻蜓为何有这么高的飞行技巧,依然是个谜。科学家指出,我们很少会看到蜻蜓相互追逐的情景,因为伪装中的蜻蜓非常警觉,一旦有暴露行踪的可能性,马上就飞得无影无踪。

姬蜂

育子有方

科目膜翅目姬蜂科

食性肉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幼虫都寄生在其他昆虫幼体内

在昆虫世界中,有一种蜂体形瘦小,头前长着一对细长的触角,尾后拖着三条宛如彩带的长丝,再加上两对透明的翅膀,飞起来的时候摇曳多姿,非常妩媚。这种蜂不但长得风情万种,连名字都很高雅,名叫“姬蜂”。姬蜂大多是黄褐色,尾后飘飘然的长带属于雌蜂专有,这是一条产卵器和两旁产卵器的鞘形成的三条长丝。有的种类的产卵器甚至超过自己的体长,在昆虫中非常少见。

姬蜂也是门庭显赫的大家族,据专家估计,世界上大约有六万种,我国估计有七千种以上。不过,不论是哪一种姬蜂,幼虫时期的它们都是在蜘蛛或其他类昆虫的幼虫体内生活,靠汲取寄主的营养来满足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直至把这些寄主的身体掏空。所以,姬蜂的温柔善良其实都是假象,它们就是一些小动物的索命者。姬蜂的寄生本领如此高强,以至于一些躲藏在厚厚的树皮底下的昆虫也难逃它的毒手。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姬蜂中大多数种类寄生于农、林害虫体上,这样一来倒可以消灭各种各样的害虫。

对于一些小动物来说,姬蜂心狠手辣;可是对于小姬蜂来说,姬蜂可是尽职尽责、温柔贤惠。为了达到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在寄主体内安全寄生,它们可谓是挖空心思,各显神通。

柄卵姬蜂产出来的卵上有各种不同式样的柄,以固定蜂卵,所以柄卵姬蜂产卵时,都会去寻找它们卵柄能深入的鳞翅等目的幼虫。这样一来,即使幼虫蜕皮也不会把卵脱掉,直到姬蜂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为止。而且,这个幼虫还不幸地成为了它们的美餐。姬蜂这种特殊的构造,大大提高了寄生的效率。趋背姬蜂的幼虫必须寄生在大间蜂幼虫的体上才能生长发育。依靠不错的嗅觉,姬蜂可以顺着大树蜂排到松树外面的粪便气味,和一种生长在树蜂身上的菌类的味道,在产卵时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这些寄生在松树里的大害虫。然后,用柔软的腹部不断扭转产卵器,把产卵器钻入树干,再把卵产到寄主的体内。

姬蜂养家糊口的方式比较残忍,也远远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善良美丽,为了保持食品的“新鲜”,姬蜂不会把猎物完全置于死地,而是利用自己的毒汁使猎物瘫痪,然后把它们运回家供姬蜂幼虫品尝。有时姬蜂幼虫吃了一半或是四分之三后,会发现猎物仍然是鲜活的。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它们对生儿育女所倾注的热情和爱心,还是令人感动的。

一窝不容二蜂

在一个害虫身上只能有一种姬蜂寄生,如果有两种姬峰同时寄生,就必然会发生一场大战。寄生在大树蜂幼虫体上的趋背姬蜂幼虫就经常会遭到另一种姬蜂的袭击。这种姬蜂没有钻树的本领,所以只好找趋背姬蜂钻好的洞,把自己又长又细的产卵器,顺着现成的洞插入树干,到达已被寄生过的大树蜂幼虫体上,产下自己的卵。因为这个后来者的幼虫有强大口器,所以它们会把先寄生的趋背姬蜂的幼虫咬死。

泥蜂

角斗勇士

科目膜翅目泥蜂科

食性肉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将猎物与自己的卵一起埋下来

泥蜂是一种攻击力比较小的蜂种,它们很少主动攻击人类,所以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它们活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无论是野外之地,还是家中花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野花盛开的地方更是常常让它们流连忘返。

泥蜂不只在我国分布很广,在世界上也具有庞大的队伍,甚至北极圈内都有分布,已知数量有九千余种。泥蜂相对无毛,体壁坚实,体形大小不一,体色多样,大多具有红色和黄色斑纹,比较艳丽。它们有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足短粗细长不一。雌性腹部末端蜇刺比较发达。

泥蜂虽然对人类还算比较友善,但是它们大多数却是捕猎性昆虫,少数是寄生性或盗寄生性昆虫。泥蜂的捕猎性本能比较复杂,捕猎范围因属种而有所不同,包括蜘蛛、蝎子等。一只雌蜂捕获到一只蜘蛛后,会用蜇针将其麻痹,并携带回准备好的巢内,然后将其与自己的卵一起埋起来,作为卵内孵化出幼虫的食物。一只泥蜂可以有一个或几个猎物,有时也会在幼虫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添加猎物。

泥蜂的猎捕性非常厉害,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即使古罗马的角斗士与对手在角斗场上肉搏时,也未必有它的手段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