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305700000028

第28章 以持之以恒心,求经世致用学问 (2)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为难他,于是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18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学识渊博,然而他从来不自满,他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中有一句很有意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个人到了这样的成就还能谦虚如此,真是难得。谦受益,满招损,这是古人留给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的智慧。

弦外有音

日中就得西斜,月圆就要亏缺,凡事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体验到了这个天地的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地谦冲平和。所以孔子说:“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别人,不以自己不能做到的而自愧于人。

唐代著名谏臣魏征有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其意也在说明做人需谦虚,其实为人与为学的道理相同。学问高时意气平,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要有“空杯”的心态。只有将自己的姿态放低,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智慧。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就因为它总是在最低处,所有的溪流都汇集到大海的怀抱中。知识越是渊博的人,其胸怀就会越宽广,这样他得到的会越多。

持之以恒,得大学问

智慧点金石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它告诫为学之人,学问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方能得大学问。为何如此说,因为“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清代的顾炎武如是说,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刻都不能松懈。

故事苑:曲径通幽

想学有所成者,必须持之以恒,积点滴之功,最后才能发生质的飞越。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献之说,只有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勤奋地练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现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小献之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十八缸水,其书法果然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王献之与其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陶渊明说过:“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正是此理也。

弦外有音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伟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历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成就惊天伟业都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

任何人在人生中取得的成就,都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学问的至境:知道自己“不知道”

智慧点金石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宋代的苏洵这样说道。因此为学要如孔子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一个人要平实,尤其是领导地位较高时更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装作懂,否则就是真愚蠢。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很多大师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之后,却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吹响了向未知的领域开拓的号角。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教授的新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安德烈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幼稚”。

在这些伟大的人物看来,自己的“不知道”正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力。因为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所以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不知”变为“知之”。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

弦外有音

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对一名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做学问的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智慧点金石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因此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而且孔子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感觉不到的人,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忘了。正因为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正如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中国古代有“江郎才尽”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有不停学习的精神。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人,名叫江淹,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果真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也真有其事,但他的文采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有成就的前辈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却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江淹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需及时行乐了。于是他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诗文褪色,“绝无美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由江淹一事可见,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系统时常更新,从而永远站在时代的浪尖上,不被淘汰。

弦外有音

学无止境知无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因此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同时,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知识能给人以不同的启发,让人们学会用不同的思维和思想来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本质,从而使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精彩,让人生这段有着无数未知数的旅行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