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305700000009

第9章 悠游于芸芸众生的智慧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情心的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学会推己及人,即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不要强加在别人头上。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健康的人际关系就能很容易地建立。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个“囚徒困境”的故事。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后来抓到了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丢失的财物。但他们都矢口否认自己曾杀过人,辩称自己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审讯。检察官分别对每个人说:“你们的偷盗罪已经成立,所以可以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1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10年刑,他只判3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杀人的罪行,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大家只判一年刑就可以了。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这样两人都选择了坦白的策略。因此而分别被判刑5年。

富勒说过,“向别人扔污物的人,把自己弄得最脏。”正说明了这两个囚徒的处境,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结果是两人都吃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弦外有音

“你们愿意别人如何对待你们,你便要如何对待别人。”这是《圣经》中被称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准则——“黄金律”,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如出一辙。怎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想到别人的感受,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奉献出来,就是施。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但处人间世,仍要常怀慈悲心。

与君子同行光明磊落,与小人共事则要如履薄冰

智慧点金石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与君子和小人的相处之道:“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意思是说:与君子共事容易,却难以讨他的喜欢。不以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喜欢的。等他用人的时候,却能对人量才使用。与小人共事很困难,却容易讨他喜欢。即使不以正道去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但当他用人的时候,就对人求全责备。

正所谓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那些行事光明磊落的人,你得罪了他,他也不会和你斤斤计较,更不会暗地里恶意中伤,而那些小人却会睚眦必报,做那些偷偷摸摸的事害人。总之一句话,在生活中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故事苑:曲径通幽

真正的智者,能够分辨出君子与小人,并在与不同的人相处时,采用不同的相处方式。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他幼年跟随父亲到了长安,那时候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难以自给。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终有所成,后来官居隋朝的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

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

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但却对王世充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

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像郦生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朋友也可能会被他陷害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我针对不同的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徐文远之所以能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保全自己,屡被重用,就是因为他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之法,懂得灵活处世。

弦外有音

有人以水比喻君子,以油比喻小人,说道:“水味淡,其性洁,其色素,可以洗涤衣物,沸后加油不会溅出,颇似君子有包容之度;而油则味浓,其性滑,其色重,可以污染衣物,沸后加水必四溅,又颇似小人无包容之心。”此话说得精辟透彻。

君子坦荡荡,你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他不会挂怀。君子有缺点,你指出来,他感激不尽。与君子交朋友,可以袒露心扉,不用有戒心。对小人却万万不可,与之相处,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待小人要宽,防小人要严”。要礼而敬之,敬而远之。

幸福在成人之美之后姗姗而来

智慧点金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孔子说的“成人之美”即成全他人的好事,这种成全也包含了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成人之美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这种风范也就是我们时下经常提到的绅士风度。只有当这种风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时,这个天下才会安定,这个社会才会和睦。孔子正是用这种乐道好施、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召笼络一切人,去组合建立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是每个时代都致力追求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成人之美,显示出的正是一种君子的气度与胸怀。

在唐朝,有一个叫谢原的人,他精通辞赋,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传甚广。

有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盛宴款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弹唱助兴,动听的歌声徐徐传来,谢原仔细一听,歌词是如此熟悉,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谈氏长得貌美非凡,袅娜娉婷,她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

谢原十分高兴,犹遇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忍不住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

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

在去见张穆王之前,谢原已有心理准备,来承受他的怒气。但张穆王听说后却哈哈大笑起来,他笑着说:“其实我早有此意。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吗?我怎能不成人之美呢?”

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如此大度。

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作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

张穆王成人之美,不仅让别人得到了幸福,同时自己的品德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见,善成人之美的人,上天也不会亏待他,必然会给他另一种荣耀作为补偿。

弦外有音

当你尽自己所能,成人之美时,你就是在帮助你自己。因为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里,当接受你帮助的人对你十分感激时,你就会感受到一种温情,这种温情让你感觉更舒服。那种因为使别人幸福而令自身欣喜的感觉,可以让你明了幸福的真谛。

拿破仑·希尔曾写道:“为你自己找到幸福的最有保障的方法就是奉献你的精力,努力使其他人获得快乐。幸福是捉摸不定、透明的事物。如果你决心去追寻幸福,你将会发现它难以捉摸;如果你把幸福带给其他人,那么幸福自然就会来到。”

得理何妨也饶人

智慧点金石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哀公就是孔子的母国鲁国国君,宰我就是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个弟子。鲁哀公问他关于国家社稷的大事,宰我回答他的是几个朝代“栽树”的情况。注意,这里不是简单的栽树,过去把这个当做国家精神与社稷的象征,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所以不能随便。孔子听说了以后就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大概不好批评老祖宗哪里做得不好,于是就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又何苦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呢?

这就是圣贤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不要为一点小错误就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这又何苦?人们常说得理不饶人,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做人的大度。

故事苑:曲径通幽

“得理且饶人”就是给对方留有余地,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这样,对方会因为你的这一番好意而自责,进而反省,最后使之前的芥蒂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