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不好意思毁了你
3058900000004

第4章 过不去“不好意思”这道心理关就只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1)

再多的“不好意思”也不过是藏在心中的魔鬼,迈不过这个坎,永远都无法在人前树起尊严。如果不想过永无出头的日子,如果不想因为羞怯而丢人现眼,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做一个拒绝“不好意思”的人吧!

1.自卑而“不好意思”——让你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自卑性格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即“面子”问题。很多自卑的人,因为害怕丢面子,无论干什么事情都特别谨慎,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人人都爱面子,但如果太过于在乎面子,以至于为了面子,为了避免自己出丑,就放弃前进,放弃挑战自己的机会,那结果就是——你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事实上,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什么角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但所有的进步都是无数次挑战自我的结果,如果仅仅因为害怕丢面子就“不好意思”去尝试,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画地为牢。

所以,别再让自卑操控你的一举一动, 因自卑而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自我介绍,不好意思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不好意思在工作中大展拳脚……仔细想一想,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不过是面子的问题,只要放下面子,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我们不能太把面子当回事,很多时候唯有放下脸面,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突破自我。

杰克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他九岁那年,母亲的身体状况极度恶化,年纪轻轻的他不得不开始想法子减轻全家的经济负担。实际上,杰克比任何一个同龄的孩子都更清楚地明白什么是面子,在同伴当中他很少感觉过有面子,除了他在短跑上的优势以外。

杰克并不帅气,学习成绩也算不上优秀,当大家看成绩表的时候,他一点面子也没有,甚至会为此而感到羞愧,抬不起头来;当同学们一块去聚餐、旅行时,因为经济上的拮据,杰克从来都没有参加过,这对于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遗憾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心灵上的伤害。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他开始变得敏感,哪怕是和同学说话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过分的自尊心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滑入了自卑的深渊。

幸运的是,杰克获得了一家慈善机构的赞助,并最终完成了学业,尽管成年后的他看起来自信开朗,但骨子里他还是那般自卑,过分自卑的性格使得他不管做什么都畏畏缩缩,即便是与人说话也总会感到不好意思。

马上就要毕业了,杰克和大家一样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并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在一家跨国公司的初试过程中,杰克以优秀的表现赢得了复试的机会,然而复试的内容却让人忧心忡忡。负责招聘的人事经理,告诉包括杰克在内的所有应聘人员,大家需要携带企业未来发展规划方案,在董事会上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对于不好意思与人说话的杰克来说,可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一想到自己要独自面对一大堆陌生人讲话时,杰克就觉得实在太不好意思了,一想到这样的场景,他就会脸红气喘心跳,那可是在董事会上啊,万一不小心出错怎么办?况且自己的竞争对手实力都不差,如果露了怯岂不难堪。就是因为害怕会不好意思,所以,杰克拿出的方案十分保守。

在复试现场,杰克为了避免因不好意思而陷入尴尬境地,只是很简短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再看看竞争对手,他们激情四射地侃侃而谈,不仅谈吐优雅,而且事事都说到了要害之处,强烈的对比让杰克的脸更红了,到后来甚至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在企业高层面前表现自己了,所以他毫无意外地在复试的过程中被淘汰了。

不好意思与陌生人讲话,不好意思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不好意思”让故事中的杰克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工作机会。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像杰克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因为自卑而不敢尝试,因为不好意思而退缩,结果往往与良机擦肩而过。不管是面试,还是在其他的场合,自卑的人往往难以取得大成就。只有不断挑战新机会,才能品尝成功的甜蜜果实。

自卑的人难以取得大成就,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与自信的人相比,自卑的人更在乎自己的面子,他们太害怕失败后的不好意思,对他们而言,哪怕是一次微小的失败也能将他们的信心掩埋。

实际上,失败并不是令人感到难堪的事情,大多数人这样认为,其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不好意思”。没成功只是暂时的不成功而已,多一次尝试就多一次经验,距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整天谈论梦想而不付诸行动,这才是真正的没面子,只有那些为了梦想不断拼搏的人才更值得我们尊敬,哪怕最后仍然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依然是生活中的勇者,与空想家相比,勇于付诸行动的人才是我们的榜样。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为自食其力而感到自豪,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将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认为坐办公室才是有面子,而打扫卫生则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丢脸职业。如果你始终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的职业,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在本职工作上有所建树。

日本水泥大王浅野忠一郎卖过水,也造过公共厕所,按照世俗的眼光,这都是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丢面子的事,但他从来都没有因此而“不好意思”过,而是乐观自信地投入到所谓“丢脸”的工作中,事实证明他成功了。在成功之前,永远都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放弃努力,也不要因为自卑而止步不前,命运往往更容易垂青那些相信自己的人。在生存和发展面前,尊严和脸面实在是一文不值,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放弃大好前程。

2.羞怯而“不好意思”——束缚自我的牢笼

女人恰到好处的娇羞往往能够征服男人,但困难面前的羞怯不仅毫无价值,甚至会成为人们束缚自我的牢笼。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羞怯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心理活动,在人们遇到令自己难堪或者想要逃避的事情时,这种情绪就会如自动调节机制一样出现。有羞怯情绪无可厚非,但过度的羞怯就不可取了。过度的羞怯不仅会使人在社交活动中留下坏印象,更糟的是会让我们在竞争中丢掉优势。

尽管人群中总有一些所谓的“精英”、“天才”、“牛人”,但我们必须清楚一点,不管是这些精英,还是我们普通人,谁都不可能全能,即便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总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实际上,每个人在面对超出自己掌控的窘境时,都会从心底生出一种无力感,但有些人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困难面前,他们想的往往不是如何尽快解决困难,而是自己跌倒了,周围的人肯定会讥笑自己,甚至会落井下石,如此一来,便不自知地陷入了羞怯的泥潭之中。

在原始农耕社会,人类的活动范围有限,社交活动也相对单一,可如今整个地球都演变成了一个大村落,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这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如果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还常常羞怯,甚至连和陌生人交流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又如何充分享受生活与工作呢?所以,聪明人从来都不会因为羞怯而不好意思,因为他们清楚羞怯不过是束缚自我的牢笼,唯有冲突这牢笼,才能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遨游。

小李并不是艺术科班出身,但他对于绘画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狂的程度。除了正常的工作外,他几乎将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绘画上,尽管没有名师指导,只靠他自学和个人揣摩研究,但经过了几年的磨炼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成熟,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尽管小李并不打算以绘画谋生,但对艺术极度热爱的他多么希望能和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画作,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小李开始有意地与一些画廊和艺术品拍卖机构联络,并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公开发表画作的平台。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小李这样没有师承、没有名气、没有专业基础的业余绘画爱好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平日里,小李也结交了不少爱好绘画的朋友,他们在得知小李在与画廊和艺术品拍卖机构联络后,都纷纷给予其真诚的关心。起初,小李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信心十足,但几经“折腾”下来,却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每当朋友们问起,他实在不好意思拉不下脸来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不用说是技不如人,所以,他时常为此而烦恼,甚至变得越来越羞怯,连画也不愿意多画了,即便画了也不再像从前一样,拿出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切磋画技,如此闭门造车,又怎么可能会有出头之日呢?

到后来,为了避免朋友们询问时的尴尬,小李竟然直接放弃了发表自己画作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都吃闭门羹,我实在是丢不起那人了。”可是,这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吗?谁没有被人拒绝过呢,尽管在被拒绝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羞愧难当,甚至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实际上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羞怯只是通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如果连这点麻烦都克服不掉,那么,又谈何成功呢?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只是因为羞怯而不好意思承认失败的事实,这无异于讳疾忌医,对于改变现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甚至还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跌倒了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哪跌到就在哪爬起来。小李要做的不是对自己的失败遮遮掩掩,而是大胆的承认,并认真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被拒绝。

人们常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不用说人了。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一下周边的人们,谁没有因为一时疏忽而搞砸过事呢?失败后羞愧是一种正常心理,甚至有些人还会产生严重自责的心理,这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太爱面子,把精力都用在如何挽回面子上,那么就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了。

既然失败的事实已经如此,那么,不如忘掉羞怯与不愉快,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进而以积极的心态迎来新的一天,新的机遇。唯有不因羞愧而丢失机会的人,才能最终找回面子。

所以,别让羞怯困住你行动的手脚,抛开面子,放下羞怯与不好意思,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破茧才能成蝶,若想绽放出最绚丽耀眼的光芒,就必须冲破羞怯的束缚,尽管这个过程十分痛苦,但唯有尝过苦才有机会品到成功的香甜。

3.把他人的批评当耻辱,永远不会进步

席莱曾经说过,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很少有人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时仍能云淡风轻,一般说来,遭遇他人的批评或者指责时,人们往往会觉得毫无面子,甚至是羞愧难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归根结底这还是一个“面子”问题,当获得赞扬和夸奖时,人们会觉得有面子,反之则会颜面扫地,毫无尊严。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面对批评和指责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会暴跳如雷,甚至与人争辩起来,哪怕自己真的错了,也绝对不在言语的争锋中败下阵来,所以他们往往会靠着撒泼耍赖而取胜,但遗憾的是他们赢了争吵,却输了一次改进的机会,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此外,还有一类人,他们往往能够理智客观地面对他们的批评,心平气和地询问对方的意见,并从中吸取教训,帮助自己成长。

一个人如果放不下脸面,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那么,永远都只能原地踏步,无法实现自我完善,更无法取得长远的进步。尽管我们对自己很熟悉、很了解,但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永远都不要憎恨那些批评过你的人,尽管他们中肯的建议会令你感到脸上无光,甚至是连自尊也被伤害殆尽,但与自己的前程相比,“面子”又能有多重要呢?况且,连他人忠告都拒绝的人,谁会认为他有面子呢?所谓的“面子”不过是我们的一块遮羞布,是不愿意被批评的“借口”,唯有放下这些,才能坦然客观地面对自己的失误以及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不要紧,只要能够及时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能改则一切都是善莫大焉。

凯特从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夸大的,小时候在作业本上乱写乱画,为了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也从不为此发脾气,反而夸她有创意。在美国这个以赞扬教育为主的国家,凯特在学校自然也很少会被批评,久而久之,她便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希望他人夸奖自己,实在不夸奖也没关系,但绝对不能批评,因为对于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她根本一点都忍受不了。

凯特就职的是一家跨国公司,由于业务需要,她被外派到菲律宾的分公司,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糟糕的开始而已。凯特的下属中有一位土生土长的菲律宾人,由于凯特对菲律宾的公司业务并不熟悉,所以在处理工作时,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而下属则出于好心提醒她注意菲律宾人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

这本来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凯特把下属好心提出的意见当成了批评,她厌恶批评,根本无法忍受批评,更何况是自己下属的批评,所以她根本不愿意承认错误,而是指责对方太过于小题大做,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茬。本来是好心提建议,结果却被训斥了一顿,作为下属,为了自己的工作着想,自然不会与凯特对着干,所以,菲律宾下属保持了沉默,自此以后,即便是发现上级犯错,他也不会主动提出来。

在凯特看来,自己竟然被菲律宾下属教训了一顿,这实在是一种耻辱,为此她在心里恼怒了很久。三个月后,凯特所在的菲律宾分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投放广告,而凯特则负责整个广告内容的策划和方案设计,但凯特毕竟是美国人,对菲律宾的消费者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结果她设计的广告元素中含有菲律宾的禁忌元素,等发现问题时,广告已经拍摄完毕,结果给公司造成了巨额损失。凯特本人也因在这件事情中的糟糕表现而出现事业滑坡。

首先是在公司下属中丢失了威信,此外公司总部的高层已经不再愿意信任凯特,所以派遣了一位中年男士来接替她的工作,公司对她的处罚不仅仅是降薪,还有降职,一时之间凯特的事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试想,如果凯特能够接受下属的批评,并意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这样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然而时间不能倒流,现在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评,等你意识到自己的愚蠢时,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所以,别把他人的批评当耻辱,不管对方的批评和指责是否正确,先心平气和地听他说完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才是最为明智的态度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