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新读
3062200000004

第4章 教习篇(3)

陶侃以为母亲一定会在信中夸奖他一番的,谁料拆开信一看,连一句夸奖他孝顺的话也没有,反而在信中严厉地责备说:“你身为县吏,领取朝廷的薪俸,首先应该做到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现在竟利用职权,拿公家的财物来孝敬我,我真为你感到羞愧和担忧!”

读完母亲的信,陶侃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母亲的期望,痛悔不已。他马上写了一封回信,诚恳地检查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以此为鉴,不再重蹈以往的覆辙。

此后,他勤政为民,政绩出色,深得民心,官运也因此亨通,从长吏、大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做到长沙郡公。

这就是旧时文人传颂的“陶母封鲊”的故事。他们认为陶侃一生廉洁勤劳,同他母亲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陶母封鲊”被作为母教的一个经典范例。

【延伸阅读】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作为学生,他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受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家庭和学校。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可一些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理,甚至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为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积极主动和学校配合、联系。

1.来校询问。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应积极主动地来到学校,询问近期孩子在校的具体表现,与老师共同分析、探讨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从迷途中扭转回来。

2.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是最直接、最及时的一种联络手段,有些家长因工作忙没有时间与老师面谈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这时应利用电话与学校、老师联系,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3.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看看他的作业、笔记,问问他的学习情况,和孩子交流交流问题。

【原文】

1.6子不学,非①所宜②。幼不学,老何为③?

【译文】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注释】

①非: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②宜:适宜,合适。

③何为:做什么呢?

【评解】

常言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人生的重要黄金阶段,就会凡事事倍功半。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不要轻视年少时的点滴努力和积累,这些都将成为你日后成功的资本。

学会珍惜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不仅是对父母和师长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国学小百科】

《演小儿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

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辑的《演小儿语》。

吕坤(1536--1618年),字叔间,号新吾,宁陵(今河南商丘)人。他编的《演小儿集》,全书一卷,收有包括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流传的46首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口耳相传。编者在每首歌下面都加上评语,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不符原意,但将古代儿歌中许多遗产借以保佑存下来。

吕坤在《演小儿语》的序跋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歌的理论问题,对今天的儿歌创作也有借鉴之处。

【相关链接】

凿壁偷光

匡衡是西汉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的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高兴的简直跳了起来。从此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过了不久,有发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仅有的几册书早已被读得滚瓜烂熟,却一直没有钱买新的,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钉子,他又开始苦恼起来。

当地有个叫“文不识”的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便请人介绍,去文家当长工。到了文家,他干活既卖力又不要一文工钱。“文不识”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道:“你为什么自愿做工,而不要工钱呢?”“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让我好好阅读。”“文不识”答应了他的请求。匡衡一得到丰富的图书,就想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得到美食佳肴一样,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啊读啊,读完一册又读另一册。

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著名的大学者。

【延伸阅读】

如何提高自学能力

学习不仅是在校学生的任务,也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的需求。虽然有时候会有老师辅导,但往往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此,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有一套自学方法。把握下面几点,你的学习会就会变得轻松:

1.大胆质疑,培养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自身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要学着不断去质疑、释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积极地锻炼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它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找得出来,更要理解、记住它。从结构层次上,在看书后,了解课本中讲了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可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我们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词”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自学完一框、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写出眉批,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你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原文】

1.7玉不琢①,不成器②。人不学,不知义③。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①琢:打磨、雕琢。

②器:才。

③义:礼仪。

【评解】

人的一生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受诸种挫折,但是,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就如同雕刻玉器一般,只有经过层层打磨,才会亮出闪光的一面。

学习是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如此简单的“学习”二字,需要我们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小学教育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7岁到12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培养他的根本智慧。

所以这个阶段,老师只教句读。老师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让他熟记。

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这个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诵。

到13或14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

等学生的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学生人与环境的关系,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

再进一步,这才讲到所谓玄学,即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相关链接】

不琢不成器的和氏璧

卞和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一天,他跑到荆山上游览,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的石头,表面发出白色亮光,击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凭着几十年的经验,认定这块不寻常的大石头的里面蕴藏着一块非常珍贵的白玉,如果打开以后,请能工巧匠取出来,再加以精心雕琢,肯定是一件“国宝”。

当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回家以后,心中盘算着,这样的稀世之宝只有献给当今的国王才是上策。主意既定,他就离开家门,带着“璞玉”奔向国都而去。

当时楚厉王当政,听到这个好消息要亲自接见他。卞和向楚厉王进述了一遍“璞玉”发现的经过以及“璞玉”的珍贵道理。厉王听后,将信将疑,反复察看这块“璞玉”,终究看不出玉的样子来。于是,喊来王宫里的玉匠,玉匠们也查看了一遍,皱皱眉头,毫不在意地对厉王说:“这有什么稀奇,不像玉,而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厉王大怒,再不让卞和分辩,立即下令:“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给他处以刖刑!”武士们立刻将卞和推出宫外,一刀砍掉他的左脚。

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萌发了献玉的心思,他想,,也许武王是位英明的君主,能够识宝,不妨再去试试。于是抱着“璞玉”,一跛一跛地走向王宫,将宝玉献给楚武王。

谁知楚武王与楚厉王一样,都是不识玉的君王,于是又找来玉匠来鉴别,没想到,这个玉匠就是上次楚厉王找过的,这个玉匠自然又是漫不经心地说:“这不是玉,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上次企图以此来欺骗厉王没有成功,如今又想故伎重演,再骗一次武王,你存什么心思?”

不等卞和开口申辩,就喝令武士将卞和推出宫门,把右脚砍掉了。

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发了献宝的决心。怀着一线希望,又抱起“璞玉”爬向王宫。他一面爬,一面哭,一连3天,几乎血都哭出来了,终于来到王宫。

文王十分感动,决定亲自接见。同时,文王还召来好几名熟悉玉石加工的巧匠,一起来“会诊”,经过他们再三察看,终于得出共同的结论:“表面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里边确实埋藏着一块玉,一块很珍贵的宝玉。”

文王命令玉匠当场打开验看,果然是一块颇大的白色无瑕、微微透明、放射着珍珠般光芒的玉石。在场的君臣与工匠们都傻了眼,无不交口称赞卞和的耿耿忠心和他识玉的特殊本领。

随后,楚文王又命工匠们加工雕琢成一块白壁,为了纪念和表彰卞和的功劳,命名为“和氏璧”,存放在国库内妥为保管,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玉石虽然名贵,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精雕细刻,就将永远是一块石头。

玉是如此,人何尝不是呢?

【延伸阅读】

学习古人面对挫折的态度

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混乱污浊,陶渊明带着“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实,却又希望能够发展自己的才能,二者相互矛盾,以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相反,他在对现实的渴望和苦闷中挣扎着,在努力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的劳动中挣扎着,这使他对于社会有了深刻的反思,创作出一座理想王国“桃花源”,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反抗,也因而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刘永写市井诗词等等。

大多数文人能够在受挫之后能够奋勇前进,积极向上,面对挫折,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最终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光辉的一页。

可我们面对挫折又如何呢?考试意外低分,痛苦一阵后便抛之脑后,不反思,不进取,寻求啊Q式自慰,还是泪流不止呢?

要知道,这只是一次挫折,是考验心理素质的一面镜子,面对一次失败就像给自己一下马鞭,应好好反思一下,而不是犹如一场轻微地震之后忘到九霄云外,亦不是毁灭自信的烈性炸药,它只是作为一名导师,在你不塌实的时候给你上一课,希望你提高警惕,更正处事态度,而不是作为一名欺压者出现,将你的自信拽如深渊,要不可及,从而让你一蹶不振,自甘堕落,终日以泪洗面。

面对挫折,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冷静下来整理整理思绪,勇敢的面对,积极得去解决,而不是胆小怯懦,处处逃避。只有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