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306300000054

第54章 G管理模式 (4)

G管理模式是一套完整的面向企业核心能力的实战型管理模式,企业在具体动作过程中,灵活地加以运用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利润中心业务流程控制指标体系

业务流程控制指标体系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也是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在其中一直有一条主线贯穿它的始和终,即一切均为了盈利,这是一切企业的中心任务。企业在业务流程的全部过程中如失去对中心任务的控制,任何活动都失去了意义。

以利润为中心进行业务流程控制才能保证股东的收益,股东的投资是一定要有回报的。

以利润为中心控制业务流程,企业的各项工作就具有了方向,经营管理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全程核心能力营销模式

全程核心能力营销简介

传统营销模式和全程核心能力营销全程核心能力营销:将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全部培育成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在营销产品的同时营销企业的核心能力。从卖产品到卖企业。

全程核心能力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它跳出了传统营销的老格局,扩大了营销内容的内涵。

企业从产品营销到全程核心能力营销,是系统动力驱动的文化营销的具体体现,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人类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早已打破了国界的制约,把经济连成了一体,资本经济、知识经济有了更广义的延伸——新经济概念。

市场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在于谁能抢占新经济到来后的各个崭新的经济新领域。G管理模式为企业家指出的全程核心能力营销不仅仅是一种创新思维,而是具体的实施举措。

营销系统动力模型

营销系统模型1理论说明

营销是企业管理最活跃的领域,是企业管理的主战场之一。市场营销并不只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竞争。

G管理模式的营销思想是由系统动力驱动的文化营销,是主动营销、导人营销和全程营销。

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操作方法

(1)分析企业的营销方式;

(2)分析企业的营销理念;

(3)建立企业营销系统动力模式。

3注意事项

市场的选择和决策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

(1)对自身的资源充分认识;

(2)对市场环境心中有数;

(3)对市场定位务实合理;

(4)对市场动态应变得当;

(5)对营销理念具有创新思维。

营销组合战略

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沃森建立的“刺激—反应”原理指出,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刺激、反应。营销人员认识到购买者对本企业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的反应,对于营销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营销人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各类购买者对不同形式的产品、促销、价格、政府帮助、公共关系和区域布局的真实反应,就能够恰当地诱发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G管理模式的营销组合战略是在传统4PS战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PS战略,即6PS=4PS+2PS(产品+价格+促销+区域)+(公共关系+政府帮助)。公共关系和政府帮助在营销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营销的成败和营销效果影响深远。传统的4PS和G管理模式的2PS结合在一起形成营销的全方位组合。

2操作方法

(1)进行企业营销组合战略分析;

(2)对营销组合战略的六个方面进行评估;

(3)选择企业最优营销组合战略。

3注意事项

营销组合战略使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加完整和全面,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步骤。

全程核心能力营销指标体系

营销指标体系全程核心能力营销导入市场经济,给新经济理论又增添了一道绚丽色彩,随之,市场营销从理念到具体的策划和实施活动都将产生新的转变,因此企业将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有句俗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的价值是在事前,在于预见性。因此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应全面领会全程核心能力营销理论的商业价值,以便在战略安排上更胜一筹。

多维人性人力资源动力模式

企业多维人重塑模型

多维人重塑模型管理学的发展从霍桑实验中吸收了大量的养分。1924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埃尔顿·梅奥(EltonMayo)教授在位于芝加哥郊外斯塞罗(Cicero)的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检验工作条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刺激对激励工人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特别重要,而团队精神却非常关键。此外,这项实验在领导风格和非正式组织研究中发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轨迹。

梅奥的霍桑实验虽然没有偏离泰勒主义的思想范畴,但却对泰勒思想进行了重大发展。霍桑实验开启了管理学人际关系领域之门。人际关系思想有六个方面的主张:

(1)主张人本管理思想,改变管理中“见物不见人”的思想。

(2)人是有组织的社会人,组织环境对人十分重要。

(3)人际关系的关键是对人的激励。

(4)强调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协调与合作。

(5)协调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的关系。

(6)个人和组织对效率的追求原则是一致的,即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人际关系理论实际上进入了管理矛盾的中心地带:即如何在保持高效指挥系统的同时尊重个人的积极性;如何在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达成统一;如何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寻求平衡;如何清除企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如何使员工有归属感等。

忽视人的企业是永远也不会取得真正成功的,企业只有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才能真正达到管理最优境界。

多维人性人力资源动力指标体系

多维人性人力资源指标体系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竞争在由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企业文化竞争、不断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化,一个企业的经营水平是企业人力资源团队水平的全面体现。

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是激发潜能的活动,它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如:竞争上岗、激励机制、考核机制、重塑机制、培训机制等把人的潜能全面激发出来。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以达到企业的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目的。一个企业成功了,那是因为企业不仅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而且有效、科学地管理了人才。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可以成就一个卓越的企业。

企业文化扩张与全面形象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可移植模式简介

企业文化可移植模式1理论说明

企业文化指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等。它是确定企业目标、整合分工群体的行为方向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凝聚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之分工合作的重要手段。它在企业文化场中经过管理整合,形成优化的管理场,这一管理场又反过来影响着企业文化场。当全体员工的目标和管理者目标一致时,就达到了管理最优境界,也达到企业文化最优境界。这时的企业文化是可移植的,其移植方式分为有意识的移植和无意识的移植;有意识的移植指创办新企业、新部门、新组织,并在经营活动中导入企业文化;无意识移植指通过产品、服务、战略等方式融入到社会及个人中,最终达到全方位的扩散。

企业可移植文化就像“克隆”创造新生命机体一样,不断产生新职能,其实质是用最低的成本复制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

2操作方法

(1)目标性:确定群体的利益走向和物质需要来选择移植模式;

(2)导向性:形成员工心目中的共同价值观来自觉导入;

(3)渗透性:在实际工作中对价值观全面导入;

(4)强化性:对组织成员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形成柔性管理机制。

3注意事项

企业文化移植是一个创新过程,一定要在变化中保持有序的状态和在有序的状态中发展。

企业文化优化模式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美国兴起的一种管理文化现象。它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

中国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是东西方文化在当令中国企业内部不断磨合形成的结果。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反映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年代发展程度的标志;制度文化是指在适应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精神文化是指在适应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内涵。

中国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东方儒家文化的再造。荀子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群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和谐。从本质上来讲,儒家的管理偏重于礼和义,不注重于分工合作,更不重视制度管理。其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管理的前提条件,对人的控制以德来衡量,即人治。也就是从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从深层到表层的逆向思维逻辑。

西方市场文化发扬“理性主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强调分工合作,是典型的“制度文化”。它注重管理方法、合理程序、完善规章来经营企业。对人的管理靠制度规范,即法制。其以物质需要作为根基建立物质文化大厦,再对制度文化进行规范、完善,最后达到人的自我实现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的优化模式就是融合东方“精神文化”及西方“制度文化”,使群体目标和企业目标得到整合,最终达到了企业文化优化。

科技进步和知识文化是企业优化文化的经纬,是谋求经济发展与精神进步的根本力量。

以利益驱动为动力,激励员工的群体意识;以企业文化为目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文化的移植模式——模块化移植

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把这个系统移植到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经营中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模块化移植是其最重要的移植模块。企业文化移植模式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模块相互粘连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要把一个系统仿制到另一个系统中是不可思议的,其巨大的工作量及成本也是不可想像的。

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一个企业组织中会有很深的含义。要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相互交融植入到新环境中。模式化移植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导入过程。首先移植一个核心模块进入新的系统中建立一个多功能平台,再分批导入新的文化层,层层叠加,使其自我磨合,在平台的张力约束下,繁衍出优化的企业文化场。物质文化是移植中最简单易行的模块,可以机械地搬运;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之本,它从根本上制约着新系统成功的概率,制度要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实际可行,可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精神文化是模块移植的灵魂,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移植时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创新思维,挖掘员工的创造力,使人进入理想状态。

模块移植切忌“嘴尖、皮厚、腹中空”,即物质装备完善,制度浩如烟海,精神灵魂空空如也。

最佳模式的管理是企业文化模式的全面移植。肯德基、麦当劳的成功就是企业文化全面移植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