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教子课
3063200000008

第8章 声音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2)

“也许是这样的,妈妈,虽然我没有帮上什么忙,不过我看到她笑了,那是今天她头一次笑。”菲比疲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父母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是对孩子的尊重。一定的时间,平等的交流气氛,耐心的态度,都可以让孩子敞开心扉,并表达出你对孩子的尊重。然而现在许多的家长却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自己辛苦挣钱,在各方面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就已经足够了。而这些父母却忽视了和孩子交流这重要的一点。

事实上,仅是物质的充裕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更需要的是与家长的交流以及家长对自己的理解。

赏识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渠道就是与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它可以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交流,父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通过交流,孩子也能够懂得父母的爱和希望;通过交流,孩子能够感到自己并不孤独;通过交流,父母可以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并将对孩子的赏识用言辞和行动表达出来。

有些时候与孩子的交流却经常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搁浅,这是父母与孩子交流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问题就在于,父母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处于了领导地位。这种交流方式表明父母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感受、想法和正在做什么,对孩子产生这样一种暗示: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父母总是强大的、聪明的,父母的需求是更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情感表达,使孩子误认为父母对自己说的话根本没有兴趣,父母也不喜欢和自己交流。

说教是父母与孩子交流中另一个常犯的错误,交流经常变成了父母单方的演讲。很多父母总感觉自己才是对的,这类父母最爱用的词是“你应该如何如何”,“你不应该如何如何”。当父母采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交谈时,经常会发现孩子的眼神开始是惊诧的,然后是疑惑的,再之后则是冷漠的。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决定关闭自己的心扉,不再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因为,就算是孩子也不会愿意去听别人说教。

责备则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另一种障碍。比如:“我早就告诉过你,你还是不听”“假如你当时听我的……”在父母的训斥、贬低、批评、责备声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不愿和父母讨论问题,因为他们很清楚,不管自己怎样努力,都不会得到父母的夸奖。这样常会使孩子们感到父母根本就没有认真倾听他们的感想,甚至会认为父母根本就不关心、不理解他们,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交流。

要想打开与孩子交流的大门,最重要的是要使交流显得坦诚和有效,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投入了全部的爱心和真诚来倾听孩子的诉说。父母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孩子交流,可以参照以下的观点。

●平等交流

父母语调中透露给孩子的信息要比话语中的多。父母们跟孩子们讲话的声音、语调与和成人讲话的声音、语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父母可以把对孩子讲过的话录下音来,认真地听一听自己的声音,就会发现尊重孩子是多么重要。因此,与孩子交流首要的一点就是平等看待孩子。

●把握交流的时机

尽管很多父母希望了解孩子,但当机会来临时,却又总是不经意将机会放走了。父母大都有自己的事务和烦恼,孩子开口的时间也许的确不凑巧,假如这时遇到情绪低落或忙于处理事情的时刻,父母就会没有精力去仔细思考孩子的用意。但一旦想到了花数倍努力在其他时间去敲开这扇门时,就不应该不假思索地立即抓住时机,促使谈话能够继续下去;或者给予孩子一些解释,不让他们感到被忽视。此外,如果父母有烦恼时,可以选择与孩子交流一下自己的困惑,这样不仅能够疏散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也能使孩子感到自己受到父母的重视与尊重,为自己能够给父母帮一些忙而骄傲。

●创造交流的机会

父母应当尽量多的创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关键是我们应当敏感一些,孩子想要表达他们的想法时,父母要给予满足。选择谈话的地点有很多,比如谈话可以在饭桌上、购物时,或共同参加家务劳动时进行。有时谈话内容不一定要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也可以毫无意义,但这种随时随地的谈话,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宽慰。

●接受对方

一个13岁的女孩子这样讲:我父母经常对我说这做的不好,那也不对,似乎我没有做过让他们满意的事情。既然他们认为我这样一无是处,我干脆按他们认为的那样去做,也不会有更坏的评价。”

父母所表现的接受态度是决定孩子发挥自身的积极态度和发展潜力的关键。传统的观点认为:如果我们接受孩子的现状,他就会把这个习惯延续下去,不能做到自我改进。要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不断告诫他:“你这样是不可以的,那样也不可以。”大部分家长习惯使用否定语言来培养孩子:纠正、批评、命令,使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不为家长所接受。

然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他认为自己被对方完全地接受之后,才可能考虑接受对方的建议,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有益的改正,使自己成为更完善更有能力的人。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谈话对方的接受程度。这一点运用到孩子身上,尤其重要。

●善用语言

沟通交流的成功与否,往往与沟通者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双方沟通的成功,尽量不要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也做不好。”“你再不听话,妈妈以后不要你了。”

伤害性的语言通常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使孩子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容易形成没有主见、懦弱的性格和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它将对孩子的良好性格和心理素质形成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孩子在如此冷漠的环境中长大,对别人也很难产生信任和热情,也会以冷漠的态度观察一切。这种语言同时还构成了一种压抑的气氛,阻碍了孩子想像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并最终将影响到孩子智力的开发。

一般情况下,孩子对赞扬的接受能力持积极态度,而否定性的语言则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打消了他们与父母对话的热情,追根究底,原因在于负面评价的影响。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你分享自己的情绪、感觉。肯定性语言会使孩子向你开放他们的心扉,因此,做父母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掌握说服教育的艺术性。与孩子讲话,除注意情绪、语调和句式外,还要努力做到讲话明晰、简洁、幽默风趣、形象生动,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用多种表达形式跟孩子讲话。

对待孩子的问题要耐心

春天,父母喜欢带孩子到公园去玩。看到初春盛开的桃花,家长会指给孩子看:你看桃花开得多漂亮!”这时,有的孩子就会充满好奇地问:桃花为什么会开呢?”这个问题,还难不住母亲。她可以轻松地说:“春天来到了,桃花就开了。”然而什么是春天,为什么到了春天花儿就要开,孩子仍然是迷雾一团,于是孩子不免要问:“为什么桃花要在春天开呢?”

孩子经常对一些新鲜事物怀有很强的好奇心,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寻求答案。在与父母交流过程中,孩子们常常提出许多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和“为什么?”为什么要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成这样的?”等等,这些问题正是他们求知欲的表现。

要回答孩子的这一系列“为什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使父母无言以对。

很多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感到兴奋,相反倒感觉很厌烦。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总是随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实际上父母的这些行为很容易致使孩子的潜在能力枯死。直到孩子上学了父母才大惊小怪地叫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却从来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有的父母常常因一时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斥责孩子,或因有事而不喜欢孩子添麻烦,诸如很抱歉!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跟你讲。”“你怎么这么麻烦,别再问了!”或“你的问题怎么这么多!”

这种粗暴的态度不仅会关闭与孩子交流的窗户,也会冷却孩子开始萌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会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自然,对学习新功课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强烈的兴趣了,尤其是当功课有一定难度时,更是如此。

当小桑迪提出问题时,老桑迪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解答,决不欺骗小桑迪。在教育上,桑迪父亲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为可恶的了。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桑迪父亲的说明并不是复杂难懂的,而是充分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再尽可能进行简明易懂的回答。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小桑迪提问一些他不懂的问题时,老桑迪就直接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样的经历给小桑迪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给小桑迪的教育中,老桑迪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似是而非的知识。

做父母的应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重视孩子的询问,并加以鼓励。要知道旺盛的求知欲是孩子聪明才智的先决条件。

孩子接触的知识有限,理解力有限,当然对于孩子们的询问,不一定要解答得十分详尽,但绝不可随便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常识乱讲。有些问题一时无法回答,也应该耐心地讲清楚:“你现在用功读书,将来你自己就会了解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的兴趣自然发展。

有的问题,确实很难回答,也不妨坦白地向孩子承认:我不能解释这个问题。”或“我也不清楚,将来我问清楚了,再告诉你。”这样做在孩子面前并不会丢人,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做父母的也不应忌讳向孩子说明父母读的书不多,了解的知识有限。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更好地从小教育孩子对学习应该采取认真的态度,正如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如果父母想和他们的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一定要随时准备与他们谈话。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外部知识的探求,而会遇到更多的心理和思想的困扰,这些困扰隐藏在心灵的深处,更加需要指导和理解。

有教育专家访问过很多孩子,他们都表示每当有许多问题要向父母提出时,父母对所有敏感的问题总会避开不谈。其实,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并回答他们的问题,不但可以安定他们的情绪,还可以有效缓解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的困惑,他们的好奇,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也许是不合逻辑的,也许是很费事的,但是无论如何做父母的决不可拒绝或者逃避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认真对待他们问题的态度。